七十年人生昧履 半世紀藝術守望「歲月恩典——趙先聞從藝五十周年...

2020-12-15 中國山東網

  

  2020年12月8日《濱州日報》第7版

  11月29日,《歲月恩典——趙先聞從藝五十周年藝術文獻集》研討會暨先聞藝術論壇成立儀式在濱州貴苑大酒店舉行。

  此次活動由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濱州市文聯主辦,濱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承辦,山東在御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現在書坊、先聞陶瓷藝術館、濱州市現代原創美術研究院、展子虔藝術館協辦。

  《歲月恩典——趙先聞從藝50周年藝術文獻集》主要分為文字和圖片兩部分,文字部分為趙先聞從藝50年來,30多位著名文藝評論家為其寫作的50篇文藝評論;圖片部分包括趙先聞創作的素描、速寫、水粉、油畫和印象空間等作品200餘幅,還有社會活動老照片100多幅。可以說,這本文獻集是一部擁有極高史料價值的藝術資料集,是濱州五十年美術創作發展的見證和縮影,堪稱濱州美術史上的不朽之作。

  先聞藝術論壇的成立,是這次研討會的又一主題。先聞藝術論壇是趙先聞先生倡導和支持的又一公益文化項目,是為文藝評論界開設的一個新的學術平臺。論壇不僅關注趙先聞先生的最新學術動態,也會發表各類文藝評論文章,介紹推薦有創造性的各類藝術家,從而實現繁榮和提升文藝評論界學術空間的目標。先聞藝術論壇將每年舉辦一次年會,編輯出版一本先聞藝術論壇年鑑,並將開展各類學術交流活動。論壇由著名作家、詩人、評論家王長徵出任主席。

  與共和國同齡,和新中國共行。趙先聞是濱州市第一位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他畫過連環畫、油畫、水彩畫,又獨創了拓彩畫;他的書法以畫入書,書呈畫境,氣韻恢宏;他的評論文章理念現代、文筆流暢、評析準確;他最早創作了反映黃河三角洲的系列作品——《黃河入海的地方》,他因此被稱為「黃河口的畫家」;他的瓷畫藝術華貴典雅、風格別致,《海瓷藝術初論》更是明晰了海瓷藝術的發展方向;他最早對原創美術進行了研究,並成立了中國最早的原創美術研究院;他的現代彩墨畫既有豐厚的民族文化功底,又有獨到的現代藝術構成之觀念,個性鮮明,自成一家,具有頗高的學術含量及市場升值空間。由於在國內取得了相當高的學術成就和社會影響力,如今,趙先聞已成為濱州地域的文化名片和當代一線著名畫家。當代藝術大師劉國松先生稱他加入了「創造21世紀中國繪畫新傳統的偉大行列,向著未來邁進」。

  研討會現場,30餘位來自市內外的畫家、作家、學者、策展人以及收藏界的朋友,共同圍繞趙先聞五十年的藝術之路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感謝來參加此次論壇的朋友,回望我來濱州的50年,最大的感覺就是感恩,所以這本文獻叫『歲月恩典』。回顧這50年,有掙扎,有煩惱,也有悲傷。但是更有幸福,有陽光,有溫暖,有期待,有希望。這50年裡我做了兩件事,一是我畫了黃河,另一個是把我對繪畫的理解形成了自己的語言,以此來表達我內心的世界。期待下一個十年向大家匯報。」趙先聞在致答謝詞時表示。

  本報特節選此次論壇部分發言予以刊登。參加此次研討會發言的還有劉銘、上官爵文、高超、孫金、顧正華、孫廣松、朱立新、李司貴、趙新波、劉傑、魏文濤、劉金平、薛立厚、王小國、杜洪群、劉善志、杜林川、張芳。

  楊光軍(濱州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文獻集序言作者)賀詞節選:

  趙先聞先生是一名頗具個性魅力和學術思想的實力派畫家,是濱州的一張文化名片。趙先聞先生幾十年筆耕不輟,將中國畫傳統的潑墨潑彩與現代工藝美術的紋理畫法融為一體,獨創了拓彩畫,為中國故事的講述增添了豐富的內容和嶄新的藝術形式。

  尤其令我感動的,是趙先生對美術教育事業的熱忱與無私,他在中國美術界首次提出並率先實踐了原創美術概念,將他創辦多年的現代原創美術研究院無償捐獻給濱州職業學院,並在學院設立了原創美術獎學金,鼓勵學生們在原創藝術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前行。一位與共和國同齡的藝術家,有這樣一份心系教育、獎掖後人的情懷,委實令人感佩!

  趙立平(濱州市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趙先聞先生從事美術創作50年,不斷探索,不斷創新,始終與時代同頻共振,始終用筆墨彰顯情懷,在美術界享有盛譽,是我個人非常敬重的一位大藝術家。他曾擔任過惠民地區群眾藝術館的館長和濱州畫院的首任院長,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中,不僅推出了眾多藝術精品,還積極進行藝術理論探索,熱衷社會公益事業,培養帶動青年美術人才,為促進我市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積極而有益的貢獻。

  我認為趙先聞先生的藝術歷程有三個主要特點:時代性、創新性、情懷擔當。先生的筆墨精神一直追隨著時代,不斷探索、不斷創新。作為一個畫家,不僅勇猛精進地傳播藝術理念,也培養引領青年後學的成長發展,現在又將現代原創美術研究院捐給濱州職業學院,設立原創美術獎學金,激勵扶持青年學子投身藝術道路,這顯示出先生卓然高遠的胸襟和眼光,令人佩服。

  劉慶祥(濱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濱州市作協主席):

  落葉黃金地,且待梅花開。

  七旬莫言老,青春正滿懷。

  而今從頭越,期頤擺擂臺。

  這是有感於先聞先生「從零開始,再幹三十年」豪言而寫的幾句話。

  每個人都在生活,有的人是活著,有的人藝術地活著,先聞先生是後者。他以自己的藝術實踐,展現了一位藝術家的藝術態度、精神追求和永無止境的探索;他以自己的藝術成就,為濱州文學藝術樹立了榜樣。他50年孜孜以求,成就了人生,光彩了社會,恩典了歲月,必將是濱州文學藝術事業的一面旗幟。

  李玉泉(濱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賀信節選:

  先聞主席是我市最早加入中國美協的國家級會員,他的作品中洋溢著濃濃的地方文化特色。他創作的《黃河口的蓬蓬棵》及入海口系列作品,有的在全國美展中獲獎,有的被國家級單位收藏。他早年多次深入農村、工廠、軍營、企業,畫了大量的速寫、素描作品,踐行了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履行了一個文藝工作者的責任。

  不管是在文化工作的領導崗位,還是退下做一個專職畫家,他始終心中想著人民、表現人民、為人民而創作。他始終以展現濱州這方熱土上的人文景象為己任。他在不同時期的不同作品都展現了他精湛的藝術風採。這部文獻集全面記錄了他所走過的藝術道路,也印證了濱州美術事業發展的裡程碑。

  董海濤(濱州市美協副主席、市青年美協主席、文獻集主編):

  在這持續12個月的編輯製作過程中,我深感這本文獻集更像是一部紙本的紀錄片。我是趙老師50年藝術歷程中後30年的參與者,也是受益者,更是見證者。這次能擔此主編重任,感覺非常榮幸。

  這本文獻集不僅展現了趙老師50年的創作歷程,而且也記錄了他50年的成長軌跡;不僅展現了趙老師作為畫家、評論家、活動家的一面,而且真實展現了一個始終對生活、對藝術保有熱情和活力的精氣神的藝術家的一面。這本書的價值是文獻性的,將會以個案的姿態來推動濱州美術界乃至文化界的思考和發展。

  王川(聯合日報高級編輯、專題部主任)

  通讀這本文獻集以後,我感覺到先聞先生藝術時空都包含在這裡面。我感覺到先聞先生的藝術世界、藝術空間在不斷擴大,再擴大。他生命的這種實踐,在不斷延展、不斷前行,也在不斷創新。這個文獻裡邊收入了他的前期作品,一直到現在的所有代表作,展現了先生獨特的藝術個性。從中能夠看出先聞先生旺盛的生命創造力。

  他之所以能創新,不只是在濱州,在全省甚至全國,在這個繪畫領域一枝獨秀,都是他的性格所造成的。先聞兄人品別好,特別有親和力,他之所以有這麼多朋友,而且有這麼多年輕的朋友,我覺得這也是他藝術長青的一個重要動力。

  曹玉山(山東省委宣傳部《走向世界》雜誌社社長助理)

  祝賀趙老師從藝50年歲月恩典研討會勝利召開。感謝趙老師這麼多年,特別是從領導崗位上下來以後,為山東省的文化走向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走向世界》雜誌社和趙老師已經有20多年的友誼了,在傳統的對外宣傳當中,趙老師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扈光珉(濱州市政協常委、副秘書長、研究室主任)

  對趙老師這50年來在藝術理論探討上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崇高的敬意。

  我用三個詞來總結趙老師——「旗子」「鏡子」「集子」。

  趙老師是一面旗子。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作為一個畫家,他這種對藝術執著的探索、孜孜的追求,我深為敬佩。所以在旗子這一個後綴上,我又加了他是一個知者、思者。

  趙老師是一面鏡子,是一個仁者。趙老師70年的人生歷程,50年的藝術人生,凝聚到他的身上,我覺得用一個「仁」字來形容非常合適。「荷」在中華民族當中,是一種精神的圖騰和符號。中國人最高的境界就一個「和」字。從這個角度來來感受趙老師的仁者風範,仁者胸懷,仁者境界。

  趙老師是一部集子,是一個「探者」。趙老師從藝這麼多年,我感覺到一個最大特點就是他沒有滿足於以前所取得的任何成就。今天取得的成就代表我過去,而今邁步從頭越,他的藝術之路永不停息。

  宣永華(濱州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和趙先聞老師接觸後,感覺兩個字,一個是「德」。「德」是德藝雙馨,他無償地把現代原創美術研究院捐贈給濱州職業學院,同時還為學生設立獎學金,包括給學生進行講座,都是無私奉獻的。

  第二個就是「藝」。我感覺趙老師的藝術是長青的,而且他不斷地推陳出新。他的水墨空間、陶瓷藝術,在藝術方面引領著濱州發展,同時他也將自己的經驗無私地傳授給我們的學生和青年教師。

  王少元(山東齊魯美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最美術》雜誌主編)

  我用三個關鍵詞來表示我對先聞兄的敬意。

  第一個關鍵詞是「藝術地標」。古有展子虔,今有趙先聞。先聞先生是濱州的一個藝術地標。劉國松先生曾經給先聞先生寫過一句話:「他參與了21世紀中國美術新傳統的建設。」這裡面每一個字都很重,作為資深的大藝術家,我想劉國松先生的話不是隨便說的。

  第二個關鍵詞是「創新求異」。趙老師五十年如一日,秉持著一個美術工作者的初心,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創新。他從最早的素描速寫連環畫,到後來的水粉畫、拓彩畫、海瓷藝術、書法,再到彩色水墨,一路走來,他沒有一天不在思考創新。正是因為有了創新,他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和存在價值。

  第三個關鍵詞是「我存,我在」。先聞老師雖然年近古稀,但我覺得他仍然像一個青年,心中永遠有一團炙熱的火,他在不斷刷新個人的紀錄,他的美術教育,他對後代的提攜,他在全國屢屢獲獎,他走出濱州,走出山東,走向全國乃至走向世界。他的存在是濱州的驕傲,也是我們山東的驕傲,也是全國美術工作者的驕傲。

  王文祥(山東省畫廊協會副會長、山東省書畫學會副秘書長)

  「凡行走,必有方向。」這是趙先聞先生提出的理論觀點!

  今天《歲月恩典》趙先聞從藝50周年藝術文獻集的出版發行,是山東省美術屆、收藏屆的一件大事。這本收有30餘位美術評論家、著有20多萬字的文獻集,為未來研究、交流趙先聞先生的藝術作品提供了寶貴的理論支持和學術財富,它將引領書畫市場的健康發展,促進濱州乃至山東藝術品市場的繁榮發展。

  朱慶民 (作家、自媒體美術評論員)

  我跟趙老師認識近10年了。感受最深的就是趙老師的「仁」。他不管是對普通的書畫愛好者,還是對畫廊界的經營者,以及對整個市場的貢獻,我認為都非常大。「仁」字還體現在趙老師藝術的公益性上。趙老師把現代原創研究院無償捐給了濱州職業學院,還拿出自己的作品救助患白血病的兒童,同時他還成立了的趙先聞原創美術基金,獎掖後人。

  我曾經在惠民做過兩年省派「第一書記」,每年趙老師都要到我們村裡去看望貧困戶,為貧困戶去送文化、寫對聯。為支持村裡建設,趙老師捐出自己的藝術品,同時還積極為村裡文化建設出謀劃策,他履行了一個藝術家的社會責任。

  鄭鐵軍(山東廣播電視報專刊部主任、「盛世丹青」書畫專刊主編)

  我給趙老師寫過一篇文章,摘讀一部分,這也是我的心得:現實生活中的先聞先生,淡定、從容、睿智,執著從藝,才情高妙又有機把握著創新的步履和「度」,不疾不徐的「慢熱」延展著美術探索的大道。「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骨子裡的文人情懷、濃烈的正義感,和永不褪色消減的創作靈性與藝術衝動,不斷促使他從一個成功階段走向另一個新的藝術高峰。大道先聞,心境心生,荷心即君心,祝願這位心境永葆青春康健的藝術家,不斷豐富完善他獨具魅力的繪事。山高人為峰,他人文泰山般的創作成果,必將引起天下關注。

  引用梁啓超先生的一句話對趙老師表達祝願: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

  孫良利(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冠縣美術家協會主席)

  我首先代表聊城市美術家協會和冠縣美術家協會,對趙先聞老師民間收藏作品展的成功舉辦和《歲月恩典——趙先聞老師從藝50周年文獻集》的出版表示衷心的祝賀。

  趙老師是從聊城冠縣走到濱州,並在濱州開花結果的藝術大家。2500多年前,孟子在冠縣對景春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趙先聞老師,從藝50多年,不怕險阻,克服種種困難,在藝術的道路上執著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我想,他已經把孟子的這三句話融進了血液裡,從而激發了創造力。

  李登建 (山東省散文學會副會長、一級作家)

  趙老師70多歲了,生命力還這麼旺盛,生命激情還這麼澎湃。朋友們說起來都非常感慨,也感覺望塵莫及。趙老師的作品不斷創新,不斷地有新面貌呈現,不斷地有新突破。我想這都與他生命激情的旺盛有關,可能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我們知道任何藝術形式的作品,實際上都是作者生命的另一種呈現,是藝術家心靈傾訴、靈魂苛求的一種表現。

  我曾經提出這麼一個概念—— 「南郭北趙」。「南郭」是郭連貽先生;「北趙」就是黃河北岸的趙先聞先生。這兩個人,一個是搞書法的,一個是搞國畫的。一個是堅持傳統的,一個是執著求索不斷創新的。這兩個人在我看來,又代表了濱州書法和美術的最高水平。如果把這裡的這兩個人聯繫起來加以研究,相信會是一個很好的課題。

  李長英(濱州日報原編委、作家、評論家)

  關於趙老師的美術作品,我比較欣賞三個方面。

  第一,他的創新精神。他的作品不斷變化一些樣式,不是墨守成規的,不是按照原來的老套路進行的,而是過一段時間它就推出一個新的模式,不斷地打破自己、重建自己,這一點非常可貴。

  第二,他的獨立的藝術圖式。這方面大家也都能夠發現,他的作品就是他的作品,不是別人的作品。你在他的作品中,你找不到古代的「大家」的影子,也找不到現當代國內外的這個大師的樣子,就是他自己的。

  第三,絢麗的色彩運用。他通過簡化、明晰、變形、綜合等方法,完成了對於物質符號的表達,並通過色彩的表現力量,形成秩序和諧的結構層次,使或濃或淡、或密或疏的點染生發出無盡的變化,既有空間效果的透視功能,又有凜冽的詩意氛圍,從而清晰地勾勒出整體韻律運行和贐靈顫動的軌跡,展示出一個屬於心靈的神秘世界。

  王鋒(濱州日報副總編輯)

  我認為趙先聞先生是濱州在黃河文化方面的典型符號,他的《黃河口的蓬蓬棵》給我的印象很深。他是濱州地域文化中黃河文化的開創者、開拓者,也是代表者。趙先聞先生在挖掘黃河文化方面很早就做出了實踐,起到了很好的帶領作用。

  《歲月恩典》這本書內容豐富,非常珍貴,它不僅僅是趙先聞先生五十年藝術生涯的記錄,也是濱州美術事業發展很生動的縮影。

  趙雪松(濱州電視臺副臺長、著名詩人、書法家)

  趙先聞先生這種不滿足的創新精神,給我的印象最深,可以說是我應該學習的,也可以說這是濱州藝術界最為光彩的一頁。我觀察了一下,趙先聞先生基本上10年一個周期孕育產生新的一個畫種,不光是形式,而且還有內容和情感的突破。這非常了不起!從這個角度講,我覺得他總是在尋求新的傾訴和表達,甚至是脫胎換骨、鳳凰涅槃,可以稱為「趙先聞現象」。

  我們的藝術創作當中很重視晚景的研究,但趙先聞在「古來稀」的年齡還在孕育新的東西,所以我們看不到他的晚景。我覺得他目前的狀態、目前的創作仍然不是他最後的。在生命晚景時,有可能獲得更豐富的經驗,走上藝術創作的大道——只有走過豐富藝術道路的人,才有可能得到天賜,越往後走,越有一個集大成的天賜在等待著他。

  王長徵(濱州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著名詩人)

  先聞先生從藝50周年,出版了這麼厚重的一本著作,我覺得這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在先聞先生的藝術生涯中,他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建立自己的審美和藝術王國。德希達評價策蘭時講,在他接受傳統的同時,創新出新的東西。如果我們現在的寫作者對於我們背後的傳統沒有進行微小的調整,在傳統的歷史發展中沒有個人的加入,你就會忽略不計。所以說,先聞先生的意義,就在於他能夠使我們的傳統產生微小的變化。我建議,應該對趙先聞的50年從藝之路進行整體研究,包括他的來龍去脈、他的文化背景和他的創新意識等。

  韓延璟(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濱州站主編)

  我與趙先生認識多年,從對趙先生的採訪和交往中,一直感受到他的這種情愫,而且始終不渝。一是始終感念天地之大和歲月的饋贈與恩典,這幾乎成為了他的口頭禪,這其實反映了他作品的意境和格局。二是始終感念韻律的自然。包含對個體興趣的自由追求,展現了他透過清清淡淡的荷花,透過層層疊疊的荷葉看生活的心態,可以說筆墨之間仿佛暢敘幽情,揮毫之處盡顯陶然美麗。三是趙先生始終在探求藝術與人生的真諦。趙先生一直在內心深處尋求詩意的超越,從他的謙虛平和到誨人不倦,從言談舉止到作品創新,他都在不停超越。

  許煙華(濱州市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

  對於趙老師,我總結八個字——「以畫為史,以畫為師」。所謂「以畫為史」,這個很好理解,因為這個冊子就濃縮了50年的歲月。如果說「以畫為史」是一個畫家的責任和擔當的話,我覺得「以畫為師」就更能體現出趙老師的藝術修養和這個作品的高度。

  我曾在《人民日報》副刊看到了趙老師畫的一幅關於抗戰勝利60周年的一幅作品。像這種題材這種主題一般來講,我們的畫家都會截取某一個戰爭的場面,非常直觀地去表現。但是趙老師就畫了幾塊石頭,還有一叢怒放的秋菊,這個就讓我非常震撼,所以說印象也非常深。秋風中怒放的秋菊,其身上蘊含著我們中華民族的那些非常堅硬、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

  王強(濱州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

  這次盛會首先一個是很空前的,我感覺這本文獻集就是一個鮮活的見證和記錄。這本文獻集結了趙先聞老師50年的藝術創作實踐、藝術思考、藝術觀念,充分展現了趙先聞老師的藝術在黃河三角洲這片土地上開花結果,以及他的極高的藝術境界,他的藝術世界不斷地在擴展,延伸。

  趙先聞老師的藝術個性非常突出,他的那種藝術的觀念是非常超前的,他的創造力、創新力特別旺盛,包括他創新的圖式,在濱州乃至山東,包括全國也是獨一份的,這一點是我們認為它的價值最大化的一個基礎。趙老師一直在堅持自己的藝術道路,堅持與時代脈搏的發展一致,堅持以人民同行,堅持與藝術家共同來探索藝術世界。

  武斌(濱州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先聞老師是活躍在山東乃至全國畫壇的一位學術性的藝術家,更是一位藝術生命極強、學養深厚、才情睿智的大畫家。我非常贊同前面領導們提到的「藝術地標」。我認為探討趙先聞老師50年來的藝術成就,應該從三個方面分開來說,一是他的繪畫與藝術成就,第二還是對社會的貢獻,第三是對後學的影響。

  古人云:人品不高,落墨無法。「格」在趙老師身上,我應該特別強調一下,他不光是風格,實際上是畫格、人格、格調。我覺得這也是趙老師值得學習的地方。趙老師雖然70歲高齡,但是他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始終在探索藝術的未知世界,始終敢於突破傳統,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他的藝術語言獨樹一幟,可以說是一面旗幟,能給我們年輕人很多啟發。

  王黎明(濱州畫院副院長、濱州油畫院院長)

  趙先聞老師是我們的老前輩,我們的老院長,濱州畫院一直在他的影響之下茁壯成長,他有非常多的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色彩是中國畫比較難以突破的一個點。趙先聞老師在這一點上,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準,作品既熱熱鬧鬧,紅紅火火,又清新典雅,非常有把控度。這一點是非常難以做到的。他正走在一條以色彩見長的中國畫的康莊大道上,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這需要超凡的、勃勃生機的創造之心、創新之心,更需要日積月累的深厚功底和基礎,還有非凡的感悟能力。同時,他對美術事業的發展呼籲和倡導更充滿正能量,在濱州有著風向標的指導作用。

相關焦點

  • 「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趙先聞和他的青年畫家朋友們」主題論壇...
    論壇開始前,首先舉行了「那些年我們一起走過·趙先聞和他的青年畫家朋友們」畫集首發式。之後,到場畫家們紛紛發言,深情暢談與趙先聞老師的藝術友誼,追憶那些年一起走過的藝術歲月。未到場的藝術家分別發來賀信和視頻,對趙先聞在藝術道路上的幫助和支持表示感謝和懷念,同時也表達了對論壇的美好祝願。
  • 相聲藝術家趙炎迎從藝五十周年,提到馬季,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還是記憶裡那副樂呵呵的笑模樣,還是記憶裡寬容謙和的態度……相聲藝術家趙炎今年迎來了他從藝五十周年,前不久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為他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研討會和慶祝演出,出現在活動現場的他雖然快70歲了,但依然是觀眾記憶裡的模樣,讓人倍覺親切。
  • 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慶典晚會在京舉辦
    11月30日晚的民族宮大劇院喜氣洋洋,星光燦爛,《火火的年代火火的心---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慶典晚會》隆重上演,一顆顆火熱的心匯成暖流,回顧難忘的歲月,展望美好的未來。為祝賀趙炎老師從藝50周年,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精心策劃,整臺晚會別出心裁,形式新穎,更像是一場相聲界的大聯歡。在開場鼓舞《火火的年代火火的心》的鼓聲中,演出拉開帷幕,晚會由著名主持人趙保樂、趙千惠主持,分為繼承、擔當、傳承三個篇章,通過珍貴的視頻和趙炎老師的講述回顧了他從藝50年來的藝術生涯,師徒情緣,成名之作,幕後趣事。
  • 視頻|五十春秋 歲月流聲 臨清市京劇團建團五十周年紀念活動舉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瀟 張震飛 臨清報導五十載風雨歷程,五十載歲月流聲。12月21日,臨清市京劇團建團五十周年座談會在臨清市京劇會館舉行。臨清市京劇團歷屆領導和演員代表齊聚臨清京劇會館,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共話臨清京劇發展。聊城市戲劇家協會主席雷猛、臨清市副市長周志雯等領導出席座談會並講話。座談會由臨清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朱峰主持。
  • 姜昆、馮鞏、殷秀梅等一眾大咖共聚 慶祝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
    馮鞏等演職人員為趙炎從藝50周年慶祝。中國廣播藝術團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應妮)「趙炎老師身上深厚的表演功底,是一點點鍛鍊出來的;不像現在有些個相聲演員,一個段子火了就成了網紅」,在30日的「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藝術成就研討會」上,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如是說。趙炎(右)表演。
  • 闊別半世紀,歸來再少年——常德市七中校友再聚首
    校友為母校敬贈牌匾  10月18日上午,常德市七中高22班40名「70」後的校友們,在闊別母校半世紀之後,紛紛從北京、廣州、成都、長沙等地趕來,相聚在久別的母校,開啟「芳華永遠——畢業「戀兩年的高中生涯,學工學農學軍,備戰挖防空洞……戀母校,戀老師,戀那段永遠銘記的歲月!」一首《芳華永遠》的主題詩,配以校友們精彩人生的畫面背景,勾起了大家滿滿的回憶。  這是為慶祝畢業五十周年,校友們精心準備的一場精彩的「盛世」文藝匯演,他們用音樂、歌舞、詩詞、朗誦等多種形式表達對母校的感恩,對相聚的喜悅,對同學的美好祝願。
  • 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系列活動在京舉辦
    2020年11月30日,為祝賀趙炎老師從藝50周年,中國廣播說唱團舉辦了一系列活動,探討趙炎先生在相聲藝術領域的成就與貢獻,為相聲事業的發展進行廣泛、深入地探索與交流。當天上午舉辦了《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藝術成就研討會》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中國曲藝家協會分黨組書記楊發航、中國廣播藝術團團長劉學俊、著名山東快書表演藝術家趙連甲、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金鬥、著名曲藝評論家常祥霖、著名曲藝作家、評論家孫立生、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李增瑞、李立山、李國盛、韓蘭成、趙福玉、曲藝評論家王大勝;著名相聲作家廉春明、么樹森
  • 從藝五十載 這位玉環作曲家奏響《海灣暢想》
    11月19日晚上   玉環大劇院座無虛席   葉益平從藝50周年作品音樂會   在這裡舉行   葉益平   作曲家 副研究館員   1990年畢業於中國函授音樂學院,現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會員,浙江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擔任台州市音樂家協會顧問,台州市小提琴學會顧問,台州市民樂團副團長兼指揮,玉環市楚門鎮管弦樂團藝術總監
  • 常州市新北區實驗中學藝術教育成果展開展
    歲月若奔,時光荏苒。五十載耕耘路,半世紀一揮間!近日,新北區實驗中學建校50周年藝術教育成果展在常州大劇院隆重舉行。劇院裡高朋滿座、群賢畢至、歡聚一堂,共同追尋50年來前行的腳步,一起暢想新北區實驗中學明天的輝煌。
  • 「巴蜀鬼才」魏明倫:從藝七十周年 我的根在川劇
    12月22日,由省文旅廳主辦,四川省藝術研究院承辦的「魏明倫藝術生涯七十周年」系列活動在成都啟動,這位譽滿文壇的「巴蜀鬼才」也滿懷深情地回憶了自己從藝七十年的心得感受。啟動儀式現場,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原中國文聯執行副主席馮驥才、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姜昆等20餘著名藝術家及專家學者通過雲祝賀的形式表達了對魏明倫執著追求、不斷創新的藝術精神的敬重和推崇。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允康在現場致辭中表示,本次活動既是魏明倫同志已有成就的節選,也是他藝術長青的象徵。
  • 郭紹綱從藝七十周年作品展在廣美開展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9月29日,《大道真意——郭紹綱從藝七十周年作品展》在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展覽回顧了郭紹綱從事藝術創作和美術教育的心路歷程,將持續至10月18日。郭紹綱,著名油畫家、美術教育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 魏楚予藝術成就展今日在西安開幕
    11月12日上午,「魏楚予藝術成就展西安啟動儀式」在西安博龍典藏博物館拉開帷幕,其中,以客觀再現毛主席日常生活,並被世人稱道的油畫《求索》也在此次展覽中亮相。此次博龍典藏博物館推出的「魏楚予藝術成就展」,旨在展示魏楚予近五十餘年的藝術成就,主要依靠形式多樣的美術作品,用藝術再現老一輩革命家在烽火歲月中的精神風貌及展示他「學貫中西」獨具特色的藝術之作。據悉,本次展覽的作品全部是著名書畫藝術家魏楚予多年創作的精品,此次共展出各類作品70餘幅,包括油畫、國畫、素描、書法、版畫等形式。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舉辦1980級校友入校40周年返校活動
    12月6日上午,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在長清校區舉辦1980級校友入校40周年返校活動,追憶同窗舊事,暢談人生感悟,感受母校巨變。上午10點,1980級校友「我們入校40年」校友作品展覽在美術館開幕。再過兩年多,學校將迎來五十周年華誕,這將是學校奮鬥歷程的重要見證,也是母校發展繼往開來的重要一頁。屆時,學校將隆重組織系列活動,真誠期盼與大家再次相聚,共同慶祝學校五十周年華誕。老教授代表郭志光講話,表達了對廣大校友的問候。他表示,出席本次活動感到非常興奮和激動,很高興與這麼多老師同學相聚母校。
  • 潮聞快食 | SUPERSTAR 五十周年特別系列即將發售;Porsche x Aime...
    超級經典六準則SUPERSTAR 鞋款五十周年自誕生至今,adidas Originals SUPERSTAR 憑藉歷久彌新的簡約氣質及充滿能量的文化底蘊,不斷突破時空之限制,造就半世紀街頭文化輝煌,成為鞋履設計中的永恆經典。
  • 曲藝界又一盛事,趙炎先生從藝50年慶典落幕,姜昆馮鞏名家捧場
    日前,69歲時的相聲名家趙炎迎來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為此,趙炎所在的中國廣播說唱團為祝賀趙炎老師從藝50周年,特舉辦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藝術研討會和從藝50年慶典活動,也是成為曲藝界一件盛事。
  • 探尋藝術真諦,砥礪從藝初心
    藝術院校師生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重要回信精神—— 探尋藝術真諦,砥礪從藝初心 編者按 10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戲曲學院師生回信,對他們傳承發展好戲曲藝術提出殷切期望,強調「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 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年 姜昆呼籲學「三不」精神
    原標題: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年 姜昆呼籲學「三不」精神 主辦方供圖為慶祝相聲名家趙炎從藝50周年,中國廣播說唱團於11月30日舉辦了一系列活動,上百名文藝、曲藝工作者歡聚一堂,探討趙炎先生在相聲藝術領域的成就與貢獻
  • <守望先鋒>四周年火熱進行中,小紅帽在等你喔
    自《守望先鋒》贏得IGN年度最佳遊戲以來,已經過去4年了,經過不斷的改進,它現在仍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多人射擊遊戲之一。守望先鋒的遊戲內容經過歲月的沉澱也多的讓人眼花繚亂,它涵蓋了獨特的設計,驚人的寫實風格和極具吸引力的動畫效果,在美麗精細的地圖中,沉浸在一局又一局激動人心的比賽中。以最簡單直接的遊玩模式打造出多樣化的風格,如今英雄也增加到了32位,地圖28張,讓比賽更加的多樣化。5月20日至6月1日,守望先鋒四周年活動火熱開始啦,接下來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更新的內容吧。
  • IGN滿分之作,《守望先鋒》迎來四周年慶,五大福利拿到手軟
    作為FPS類遊戲的經典之作,《守望先鋒》得到了全球無數玩家的追捧,一轉眼迎來了四周年慶典。歷經四年的打磨,《守望先鋒》體現出了與其他射擊類遊戲與眾不同的獨特性,一半寫實一半卡通的畫風帶給玩家非常舒服的視覺體驗,每一名遊戲角色的技能設定又讓玩家感受到與常規射擊遊戲不一樣的樂趣,不管是FPS大神,還是喜歡視覺衝擊的玩家都會愛上這款遊戲。在四周年到來之際,《守望先鋒》官方也放出了許多活動福利,讓玩家拿到手軟。
  • 如果你已經過了五十歲,就請看看這一篇文章(人生感悟)
    歲月無聲,短短幾十載春秋轉瞬即逝,在這白駒過的時間年輪裡,走過多少青澀的青蔥時光,又有多少已斑駁的回憶在偶然昏暗的眼前熠熠生輝。五十載春秋是一場人生的洗禮,《論語》中寫道:"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後,任舊同樣奮進努力,但對結果已經淡然,學會釋然,年屆五十,順應自然規矩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