瀧滒說說-足球篇之歸化球員
序:中國足球歸化—我們中華民族是有著寬宏包容性的民族
自中國足球正式啟動球員歸化的那一刻起,隨著一批歸化球員的正式入籍而引發的爭論從未停息!
歸化球員分為兩種:有血緣歸化和無血緣歸化,就目前來說國內大眾對有血緣歸化並沒
有太大的爭議,代表人物:李可、候永永、蔣光太等。
畢竟父系或母系一方具有華人血統,認祖歸宗對於中國人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事。
而另外一種無血緣歸化則爭議比較大,代表人物:艾克森、洛國富、費南多等等。
按照對於歸化球員一事旗幟鮮明的持反對意見的某報名記的說法就是:「不會說中國話的外國人歸化進國足,我完全不認可他們是中國人!」 對於此種說法支持的人有很多,但是換個行業,比如:醫療、科技等行業內如果國家引進對我們有很大幫助的外國人入籍幫助我們的醫療或科技事業快速發展,不知道這句話是否能夠等同引用,所以此名記的這句話有待商榷。
首先我們得承認擁有了中國籍並且為國而戰的外國人就是中國人!人家放棄了自己的國籍加入了我們,如果連我們自己依然帶著不認同的態度來看待這些歸化者,那又怎麼能讓歸化球員對我們國家民族產生認同感並為之付出奮鬥呢?
又有人對將來可能會出現在世界盃賽場上唱國歌的,會是11名別樣皮膚中國人的前景感到悲觀,甚至喊話:如果是這樣的中國隊,寧可不要!
說這話的人完全是狹隘的民族本位思想以及對自身不自信的體現!
首先,所擔心的這種情況完全不可能出現,再怎麼歸化,上場陣容也不可能出現11名歸化球員,能有個3-5名已經是極限,而與其擔心將來會變成全僱傭軍陣容的國足,還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激發和提高中國球員自身水平上!而歸化球員的加入,必定會促進國內球員的水平提高爭勝心和激發競爭力!
由於近期恆大開始常態化的排出了3歸化+3外援的另類6「外援」陣容徵戰聯賽,由此引發的新一輪歸化輿論大戰又開始展開。
又有聲音說這樣的隊伍拿了冠軍有什麼意思,還踢什麼比賽,直接把冠軍給他不就行了。說這話的人肯定不經大腦,潛在臺詞就是這樣的隊伍水平高,踢不過了唄?
我就納悶了,不想著如何提升自己隊伍的實力,不想著提高自己球員的水平,而去抱怨對手實力太強!有這樣的隊伍陪你練兵,你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難道要請印度、菲律賓這樣的對手來陪你練兵嗎?哦!恕我失言!你想要維護的那一幫大爺,現在連菲律賓都贏不了了!
在國內這樣都怕了,還想著去國際上踢比賽幹啥?直接關門自己在家裡玩泥巴不挺好?
我倒是希望能有一支全高水平外援的隊伍在聯賽裡徵戰,這樣就能直接的讓我們的國內球員有了好的對手進行全方位的學習提高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