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老師吐真言:真想解散家長群,尤其是班上家長有這三種行為

2020-12-22 幼兒園全攻略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當家長把孩子送進幼兒園,家長的手機軟體和消息就多了起來。

尤其是今年疫情發生後,家長們被強制下載眾多打卡和網課軟體後,每天家長可以說是從早到晚都有任務和要求。

家長一會兒不看,手機各種軟體就是紅色的99+。

隨著開學後,打卡的工作量減少,孩子也終於不用再上網課,可算恢復了正常。

但在幼兒園家長群的使用,還是一如既往的頻繁。

一個家長群,班上要是有30幾個孩子,可能群裡就有六七十個成員。有時候不僅孩子爸爸媽媽在群裡面,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都在。簡直就是個「大家庭群」!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的教育中,家園共育是相當重要的。老師和家長需要保持密切和有效的溝通,相互了解孩子在園在家的情況。促進孩子改正不良習慣,各方面能力得到進步和提高。

在家園溝通的方式中,有上下學當面跟老師溝通,有家園聯繫欄,有家園聯繫冊。

當然了隨著社會的進步,信息化的高度發展,微信家長群也成為了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溝通方式之一,方便了很多家長和老師隨時諮詢和解答。

可微信家長群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家長喜歡認為家長群方便了家園溝通,有家長厭煩認為家長群是攀比群廣告群垃圾群。

而對於幼兒園老師來說,對於家長群更多的是無奈和抵制。以至於很多公辦園,都沒有建立家長微信群。

因此孩子幼兒園有微信群的家長,一定要珍惜,多利用微信群好的一面。

家長在班級群裡可別有這三種行為,否則給自己添堵給老師添麻煩,說不定哪天家長群就被老師解散了。

第一種行為:群裡「圍攻」質問老師

家園之間出現小誤會和小摩擦是難免都會發生的事兒,但一旦家長將解決的方式選擇了在家長群裡詢問和溝通,那麼小事就變大事了。

經常會有家長在群裡各種質問老師,並且都是些還沒有了解實情就妄下結論的事情。這讓班上老師很懵逼,完全搞不清楚狀況。

一個家長一開起了不好頭,接著好幾個家長跟風打堆堆,抱團對老師進行「圍攻」。當老師發現卻錯過了開頭,想要再解釋,已經來不及了,質問老師的家長刷刷的發消息。

抱團「圍攻」老師,事情就能得到解決嗎?很明顯不是的。

因為當老師挨個打電話了解情況時,跟風的家長也不開腔了,說沒事呀挺好的。

略略建議一:

班級家長群的主要功能的,方便老師傳達通知和消息。真的是不太適合家長在裡面反應孩子個人的問題。一是要保護自己孩子的隱私,二是別給老師添過多的麻煩。

家長用質問的語氣在群裡說話就更不好了,一群家長「圍攻」老師就更不應該了。

一個家長群,幾十個家長,老師真的無法應對過來。

所以家長有關於孩子在園的疑惑和問題請私信老師了解和解答,這樣老師真的會很感謝家長您的。

同樣也請其他家長不在群裡跟風,哪怕您有相同的問題,也是私信老師,這是對老師的尊重和信任。

第二種行為:發與孩子教育無關的垃圾信息

當家長群被投票、砍價、遊戲的垃圾消息佔領,家長群就失去了它的意義和初衷。家長群是用來方便家園溝通聯繫的,而不是來發垃圾消息的。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幼兒園老師家長群只讓孩子父母加入,有些老人家用智慧型手機,動不動就愛轉發一下沒有科學依據的標題黨文章或者連結到家長群,還語音告訴老師遵照學習。

無論老師怎麼解釋都無濟於事,只好將老人踢出了群。

在家長群裡不光別發垃圾信息和連結,也儘量別討論與孩子教育無關的事情。

有些家長喜歡在群裡炫娃秀娃,不知道到底是在炫娃還是在炫富。今天哪裡去旅遊了,明天又去哪裡消費了。

家長群不是秀場,也不是你的朋友圈,其他家長不想了解你的日常生活。你覺得你的孩子最好看,可別的家長也同樣只會認為自己的孩子才好看。

略略建議二:

家長可以在家長群裡,探討孩子教育,分享育兒經驗,但其他的與孩子教育事情無關的就別發了。

越來越多的老師設置班級群只允許群主發言,進行重要事情的通知,其實都是被逼無奈。

那麼咱們家長,還班級家長群一片寧靜,只談孩子教育不談其他。

第三種行為:家長群裡產生糾紛和吵架

孩子們之間相處,打打鬧鬧再正常不過了。

往往是前句剛吵完打完鬧矛盾,後句又能重歸於好一起玩了。

可在家長們看來,孩子們的打鬧是大事!那是攻擊性的行為。

不是你家孩子欺負我孩子,就是班上老師偏袒別人家孩子。

而家長回家聽到孩子說出的不那麼準確的話時,由於克制不了內心激動的情緒,就直接在家長群裡爭鬥了起來。

「你家孩子又打我家孩子了!你家長怎麼管教的。」

「我家孩子怎麼打你家孩子了,明明是你家孩子惹我家孩子。」

兩個家長產生糾紛,直接群裡吵架甚至對罵,其他家長要麼吃瓜要麼勸架,老師連忙電話詢問事由。

解決問題了嗎?其實根本不用解決啊,孩子第二天還是一起玩一起鬧。

略略建議三:

孩子間的矛盾,不是家長的矛盾。孩子們有自己相處的方式,也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別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矛盾,更別在家長群裡因為孩子的事情產生糾紛和吵架。

家長群是溝通的平臺,不是吵架爭論的平臺。

實在是有問題,家長可以電話老師,老師來協商解決。永遠不能指望線上就能解決問題,最終都要當面對話才能了解事情真相得到良好解決。

那麼何必在家長群裡大動幹戈呢?

在2018年,教育部就宣布禁止小學教師微信和QQ對學生和家長布置和提交作業,因此家長群的一個重要功能也沒有了。而在幼兒園,孩子雖然沒有家庭作業,但少不了親子作業和各種通知和消息。

所以家長群對於幼兒園來說其實很有必要,如何正確使用和利用幼兒園微信家長群,是幼兒園老師的必備技能,掌握使用微信群的管理策略才能更好的進行家園互動,才能得到家長的認可。

家長也要合理運用家長群的平臺,不給自己添堵,也不給老師添麻煩。這樣家長群就能發揮最大的作用!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幼兒園班上有家長群嗎?你是什麼態度呢?歡迎評論下方留言分析討論或吐槽。

原創不易,歡迎分享關注;不忘初心,感謝點讚評論。

我是略略,一名小小幼師,致力於幫助更多的寶媽們!

相關焦點

  • 「真想解散家長群」,家長3種行為惹人厭,幼兒園老師恨不得退群
    家長、社會各界都盯著幼兒園老師,導致幼兒園老師的壓力也非常大,對此那些真正喜歡孩子,有師德的幼兒園老師也感覺到很委屈,尤其是有些家長在家長群的行為,讓老師忍無可忍,甚至想解散家長群。但是這位家長依舊不依不饒,令丹丹沒想到的是,隨著這一位家長的質疑,其他家長也開始圍攻丹丹,就這樣在家長群裡數落起丹丹的不是,這讓丹丹感覺非常委屈,自己雖然算不上特別有經驗的老師,但是一心為孩子好,平時生怕孩子們磕到碰到,比照顧自己的孩子都有心細,最終卻換來這樣的結局。
  • 有些家長群的現象,幼兒園老師表示也很無奈,家長這些行為很不妥
    一個家長群,若班級裡有35個學生,那麼家長群的成員一定會超過40以上,再加上老師,有些同學的家長不止一個,幾乎全家都要進群,弄的群裡每天熱熱鬧鬧的,搞得像是一些領券促銷群一樣。 孩子上學,家庭和學校共同教育,是正常的也是很重要的,老師和家長之間保持密切的溝通也很好,這樣對孩子的學習以及很多方面可能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 幼兒園老師曬孩子午睡照,眼尖的家長看出問題,家長群裡無法淡定
    不過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即將進入幼兒園生活的階段,那麼對於孩子在學校裡邊的午睡情況,老師們會不會做出妥善的安排呢?幼兒園老師曬了孩子的午睡照,眼尖的家長卻看出了問題張女士的女兒剛上幼兒園的小班,中午時間段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幼兒園裡面午睡,不過有一次張女士在家中無聊,突然看到了老師在家長群裡面發出的一則消息她開始有點不淡定。
  • 家長壓力巨大,老師無可奈何 家長群背後的焦慮與掙扎
    正因為如此,當有人在公共領域捅破這層『窗戶紙』時,立刻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共鳴」。在大多數受訪者看來,家長群本應是家校溝通的橋梁,卻無形間成為了「壓力群」。這種壓力來自於「看似留給學生實則留給家長」的作業或者其他任務。在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老師直接點名批評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標點符號都打錯了,你當家長的不對孩子負責,不檢查作業,想全部指望老師嗎?」
  • 家長群裡質疑老師收禮排座位 被班主任踢出家長群
    學生家長群,就是這類圈子微信群中的一個。不過,有人發現,家長群裡的故事,可不簡單;很多時候老師隨便發條信息,群裡的家長們都會一窩蜂地"點讚"稱頌。而最近,又有家長反映說:因為自己在家長群裡質疑老師收禮,不公正地將身材矮小的兒子常年安排在教室最後一排,結果,班主任把自己踢出了家長群。微信時代,人人有群。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長老師互撕為哪般
    」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 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 老師好,老師早,老師辛苦了,家長群這些客套話,實則最讓人厭煩
    許多幼兒園為了方便和家長們溝通交流,都會以班級為單位創建一個微信群,一方面老師有什麼消息可以及時在群裡告知,另一方面家長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群裡提出來。創建家長群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在使用的過程中,某些家長的一些不當言行舉止總是會給老師們帶來困擾和麻煩。比如說整天在家長群裡發"老師早"、"老師辛苦了"之類的問候語、客套話,以此來刷存在感。
  • 一家長退家長群上熱搜!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熱點
    因為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被老師點名提醒後,突然失控。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對於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      「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手機上還得看看老師又發了什麼通知。
  • 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盤點家長群迷惑行為!
    最近,「家長群」再次成為熱詞。在微博上,話題#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7.6億,討論量8.8萬。不少家長紛紛在在話題下留言,宣洩自己對家長群的不滿。「自從孩子上學開始,我就加了N多個家長群。」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男子怒懟老師!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
    因為他經常不回復家長群的消息,在被老師點名提醒後,突然失控。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對於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 有網友表示:深有體會 ▼
  • 教育部這項通知真是大快人心,家長們拍手稱讚,家長群可以解散了
    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們都已經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了第一位。甚至在孩子還沒有出生之前,就謀劃著應該給孩子報什麼輔導班,應該上哪所小學。為了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家庭作業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然後孩子完成作業,這恐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的目的無非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掌握當天所學習的知識點,起到鞏固學習的作用。本來這是一件好事,但是有部分的學生竟然提出由父母來完成作業批改的要求。
  • 汪涵拒加家長群,男子怒退家長群,家校聯繫工具咋就變了味?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很多家長會發現,一旦孩子上了學,自己好像比孩子沒上學前更累了,可明明都不用帶娃了呀! 這是由於,當孩子上學後,家長會開始面臨來自學校老師,以及其他家長施加的育兒壓力。
  • 接孩子時家長的這三種行為,會讓老師厭惡,透露出了教養格局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有個博主每天在視頻網站上,分享妹妹去接哥哥放學的小故事。如果換了別人接,一定要說明是孩子的誰來接,開學後也一再在家長群裡強調,一個班幾十個孩子,全年級上百個孩子,家長們如果不遵守規則,肯定會亂套的。小曾說:就算是這樣,每天放學還是像打仗一樣,亂跑的孩子、不按規矩來的家長,把每個孩子送走後,他都像經歷了一場大戰。
  • 家長: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老師:我更想退群!家校互撕為哪般
    」這番話迅速引發了廣大家長的共鳴,「壓垮成年人只需一個家長群」的微博話題建立後,短時間內閱讀量破億,登上熱搜榜。這件事情不僅上了熱搜,把老師推上了風口浪尖,而且還鬧上了央視,央視的晚間新聞點評:家長批改作業,是老師的缺位。
  • 家長群裡有個奇葩是什麼體驗?整天廣告發不停,後來被老師踢出群
    本來建家長群是為了讓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更方便。但家長群裡總是免不了有一些奇葩家長,這些奇葩家長經常會說一些奇葩話,惹得眾人嫌棄,自己還渾然不知。那麼,家長群裡有個奇葩家長是什麼體驗?下面我們就來看下網友們的分享把,有個網友就說自己群裡有個奇葩家長,整天廣告發不停,後來被老師踢出群。
  • 家長群的「尷尬瞬間」,老師和家長「神對答」,大家怎麼看待?
    老師批試卷的心情恐怕是這樣的。小編對這位同學的試卷充滿了好奇啊。接著往下看:(2)這位家的奇思妙想實在是太突然了吧。老師的要求是用照片辦理出入證,真不知道這位家長怎麼想的,想法和姿勢實在是太活躍了。直接被老師拒絕。(3)這兩位家長也不知道在忙啥?
  • 任性家長班級群暱稱叫「爹」,老師很尷尬,家長群守則:兩小心三不要
    點擊右上角,關注「幼兒園全攻略」。跟寶寶重回幼兒園,一起健康快樂的成長! 孩子上了幼兒園上了小學,就開始接受學校教育了。家長就能因此解放了嗎?明顯不是的。
  • 幼兒園舉行親子運動會,老師看到來的家長,表示很頭疼
    最近第二幼兒園要舉行親子運動會,園長提前給老師們開了會,通知家長們做好準備。開運動會的目的就是為了鍛鍊孩子,另外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可以說是非常好的一次活動。張爽老師是幼幼班的主班老師,她所帶班級的孩子都是2周歲到3周歲左右的,是幼兒園最小的班級了。
  •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所以家長群真算壓力群嘛?
    他邊哭邊解釋,自己加班、開會又要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對於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手機上還得看看老師又發了什麼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
  • 幼兒園放學,家長的三種接娃方式,不光老師討厭,對孩子危害極大
    現在的小朋友們,不只是「嬌氣」,作為家長還得守好規矩培養好孩子這份「嬌氣」。所以說起這接孩子的規矩,那可就大了去了。一、你以為的接娃只是把孩子「領走」,實際踩了不少「雷」Ⅰ. 站在幼兒園門口看見孩子就揮手示意孩子跑向自己的家長讓每個幼兒園老師都很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