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樓花粉」
《本草綱目》中載有「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我,一似手拈拿」。
《滇南本草》言其「消諸瘡,無名腫毒」。
《日華子本草》言其「治胎風搐手足,能吐瀉瘰病」。
《生草藥性備要》載有「補血行氣,能消百毒」。
——《摘自.百度百科》
「四叔」,是甲子村的一位聾啞老人,釀得一手好蜜,早安好物的創始產品「四叔的蜜」也得名於此。
位於海拔2300米的甲子村,從麗江·巴格圖營地驅車不到半小時的車程,散落著約1500桶木桶蜂蜜。蜂是不多見的中華蜂,蜜是以「重樓藥王」為主的百花蜜源。「七葉一花」,花期短而珍稀。
聾啞四叔是甲子村的蜂王,釀得一手好蜜。雖然四叔只會手語,溝通上的障礙並不影響他的真情流露,四叔是我們的第一位早安「共建人」,也成了早安大家族裡每一個人的好朋友。
「山中老人」,獨居高海拔的花鳥山,山中無信號,一屋、一人、一山蜂為伴。
新主村花鳥山,分為高海拔和低海拔兩個區域。高海拔為3200米蜜源地,花期在5~8月,蜜源來自於三七等山間名貴的藥材百花;低海拔為2000米處,花期集中在5~10月,盛產杜鵑、烤菸、藥材等百花。
老人獨居深山,無信號,無手機,唯獨有的是終日相伴的「蜜蜂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話是,老人說:「不賣了,這些蜂蜜是要給蜜蜂留著過冬天的。」
「祖傳蜂王」,世代養蜂釀蜜,獨門的「古法燻採」絕學,不懂書本文字,卻通曉釀蜜之道。
位於玉龍雪山中段海拔4200米以上的老君山,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風水寶地。據傳說是因太上老君曾在此煉丹而得名「老君山」。
蜜源來自山上稀有的茶科植物,不但助產蜂王漿,還能保證在冬季開花,同時彌補了其他地花期不足的缺點。
被當地人人稱為「蜂王」的養蜂老人,不僅名不虛傳,採蜜的手法獨道嫻熟,笑起來也格外的親切可愛。
「守蜂人」,對於蜜蜂最大的守護,是一生一世。不是有多熱愛,而是這是「唯一」。
位於海拔2700米左右的大具鳴音鄉,有「一山分四季,十裡不同天」的稱號。漫山遍野,花香果香,飄滿山澗。
蜜源來自於滿山的梨樹、蘋果樹、棗樹等,釀出的蜜花香中混雜著淡淡的果香,嘗上一口,細品其中獨特味道。
「守蜂人」常年居住在這裡,
視這山間的一草一木為珍寶。
他說:「蜂蜜易得,而護蜂不易。」
天然成熟的蜂蜜所需的時間是人工釀造蜂蜜的三倍,產量低,且受自然天氣影響極其不穩定。
從磨刀-艾燻-開蓋-燻蜂-取板-割蜜的過程,一道道純手工的工序,用最傳統的古法方式取蜜,才能還原蜂蜜最真實的口感。
我們一路「探蜜」,選取的蜜源地均為至今未經開發的自然深林。這些純樸的「蜂農」們,他們遠離塵世喧囂,深居山林,守候傳承。
他們祖祖輩輩,輩輩相傳,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變更,而不變的是養蜂為人之道。
他們說:「這蜂蜜是大自然的恩賜,天然純淨。」而更難得的,是每一塊取出來晶瑩剔透的蜜裡,透出的那份真誠。
「山路險峻難行,一路上有大雨,有陡崖,有暴曬,有蜂蜇,有體力難耐;但更有的是,那份堅持,那份執念,那份初心。」
「也終於在這一路上,有了收穫,有了感動,有了甜蜜,也遇見了彩虹。」
人們總是懷念最初的那份純真
比如,來自山間的活水;
天然的花香;
原生的野味,
包括最初的初心。
用心去尋找的時候,你會發現,
其實真摯就在身邊,
純真也從不缺席。
/
致,這人生路上
不忘初心的你
end.
關注下方「早安野宿」公眾號,
了解更多早安資訊和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