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幹了這杯恆河水,來生我們再相會

2020-12-11 築造奇蹟

瓦拉納西位於印度恆河中遊。眾所周知,恆河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聖河,而瓦拉納西的所在地,又是恆河最為神聖的一段區域,加上宗教典故和歷史傳說等因素,導致了瓦拉納西成為了印度教徒們心中名副其實的聖城,其地位非常之高。

世界上所謂的「聖城」其實有很多,但瓦拉納西卻格外獨特,用常人的眼光來看,絕對可以用「奇葩」來形容。

這座城市的規模不是很大,常住人口百萬左右。由於印度是個人口大國,其中80%以上的人都信奉印度教,所以每年都會有大批的外地人蜂擁而至。來到聖城,是每個印度教徒的畢生心願。

這座古老的城市到處都充斥著濃厚的宗教氛圍,最有當地文化特色的地方就是恆河岸邊,他們在河岸修建了非常多的臺階碼頭,以方便人們親近河水、沐浴禮拜,因為人們認為這裡可以洗去所有的罪惡。

冥想

形形色色的人們在這裡虔誠朝拜,雖然河岸寬闊,但還是顯得有些擁擠不堪,其中也不乏打扮奇怪的人,做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動作,大有一種「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別人看不穿」的態度,他們通常會在這裡冥思數月,甚至數年的時間。

火葬用的木材 paologmb

還有很多人會在臨死前來到這裡,靜靜地等待生命的結束,葬入他們心中的聖河,所以岸邊時常因為火葬而濃煙滾滾。所到之處,通常是垃圾成堆,無論是岸邊還是河面,各種動物在其中穿梭覓食,整個場面可想而知,可能他們就是追求這種融入自然的感覺,不過衛生狀況實在是令人擔憂。

VasenkaPhotography
neverbutterfly

在這裡,你會對印度教有一個更加深刻地認識,這種宗教的力量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面對這些場景,很多人可能會接受不了,但這畢竟是他們的信仰,我們還是需要持一種尊重的態度。

Varun Shiv Kapur

瓦拉納西有著大量的廟宇類建築,它們集中建設在河岸邊,看起來相當古老,但其實年代都不是很久遠,這裡的很多古蹟都被破壞掉了,而這些建築物都是後來建的,只是它們大多使用磚塊堆砌,外表呈現原始的紅棕色、土黃色,顯得很破舊。

破舊的建築 CaptainOates

某些建築物看起來確實有點嚇人,黑洞洞的窗戶,散發出一種陰森的感覺,斑駁的牆面,好像被炸過一樣,像極了鬼片裡的場景。還有的看起來似乎馬上就要倒塌了,讓人不敢靠近。

Partha Sarathi Sahana

仔細觀看的話,這些建築其實還是很講究的,屋頂有著精緻的雕刻和裝飾物,如果好好打理一下的話,會很有觀賞性,只是當地的人們並不在乎這些,它們更注重精神層面的東西。

VasenkaPhotography

相比較而言,它們更適合遠觀,建築物密密麻麻、高低錯落、層次豐富,在河面的映襯下,有一種很壯觀的感覺。

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這裡的所有建築都在河的西岸,東岸是沒有任何房屋的,所以視野非常開闊,每當清晨時分,在此迎接朝陽,看著日出東方,景色非常迷人。

晾曬衣服的人們

河邊除了大量的朝拜者之外,當然也有很生活化的一面,曬衣服的、擺攤的、雜耍的、做飯的,可見宗教已經和他們的生活融為一體,也不由得讓人感嘆,恆河真的是一條很萬能的河。

市區街道 Matt Zimmerman

來到城市內部的鬧市街區,建築物少了一些宗教氣氛,整體依然呈現出混亂的狀態,交通難度係數絕對是五顆星,根本沒有什麼交通規則可言,動物依然在散步,人力車、汽車、行人擁擠在一起,非老司機就千萬不要在這裡開車了,指南針似乎也是必備品,因為太容易迷路。

Juan Antonio Segal

瓦拉納西這種獨一無二的風格,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但大多數人只是來感受一下,都待不了太久,因為通過種種景象就會發現,這裡的治安實在讓人擔憂,並不適合長時間遊玩。

面對這座聖城,你是否有勇氣親自來看一看呢?品一品恆河,悟一悟人生……

END,禁止搬運抄襲,關注「築造奇蹟」,帶你領略世界各地的城市風情、地標建築、奇特景觀,歡迎點讚評論轉發。

相關焦點

  • 實拍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當地人每天都去恆河沐浴,如今成旅遊景點
    瓦拉納西是印度著名的古城和印度教聖地,在印度人眼中,這裡就是他們認為的最神聖的地方,素有「印度人精神世界的首都」之稱,在這裡有多達1500多座各式的廟宇。 但也讓人倍感不可思議,畢竟這恆河水看著可是不乾淨,且死去的教徒的屍體還會在這裡火葬,骨灰就直接灑在恆河水中。 對於外人來說,這些舉動確實是不可思議,但對於當地人來說,尤其是那些教徒,這可是最神聖的一件事情,況且也並非所有人的骨灰都可以灑在恆河中,能夠灑在恆河中也被看作是一項至高的榮譽。
  • 印度最重要的聖城瓦拉納西,佛祖在此傳教半生,唐僧曾到此取經
    如果要評選印度最具魅力城市的話,相信不少印度人都會將這寶貴的一票投給一個中等的三線城市-瓦拉納西。絕大多數的印度人都以能葬在瓦拉納西為榮。因為這座不顯山不露水的偏遠小城是他們心目中的聖城,是印度精神文明的起源地。
  • 幹了這碗恆河水,給腸道和靈魂做個spa
    在印度教的觀念中,恆河水是最神聖的東西,它可以洗清人身上的一切罪孽。出生時,需要去用恆河水洗禮;死後,要把骨灰撒入恆河。印度教的大節日:昆梅拉節,每12年在恆河的不同支流舉辦一次,每次都會吸引超過千萬人跳進河水中「淨化靈魂」,再來一瓶原產地恆河水,地道!大自然的搬運工都要失業了。幾乎每次都會因為參與人數過多發生踩踏事件。
  • 晨光中的瓦拉納西街道也是如此唯美
    瓦拉納西是世界上最古老有人居住的城市之一。是印度教的聖城。在印度,大多數印度教信徒終生懷有4大樂趣:敬仰溼婆神(印度3大神之一)、到恆河洗聖水澡並飲用恆河聖水、結交聖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納西聖城。按完之後,可以趁著陽光足夠,去橫河中暢遊,像當地人那樣洗去一身罪孽,喝上一口恆河水,徹底靜化肚皮和心靈。在燒屍廠門口看一場燒屍,感受生命的無常。
  • 印度聖城河畔的日常:沐浴、祭祀、火葬,遊客:見證靈魂輪迴之地
    無論去過印度的人,還是正打算去印度旅遊的人,可能都聽說過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的大名,也都知道那裡有一條聖河名叫「恆河」。瓦拉納西古城有著悠久的歷史,被稱為「溼婆神之城」(溼婆是印度教裡的神,主管創造與毀滅),其最大的魅力在於恆河岸邊的各種傳統儀式:人們在恆河岸邊露天沐浴,離世者在這裡被烈火化為灰燼,骨灰撒入恆河。印度人堅信聖城+聖河的組合,可以讓來到此地的人們從輪迴中解放出來。
  • 享有「印度之光」稱號的瓦拉納西,歷史名城卻有另外一面獨特視覺
    第一次來到這座城市之前已經充滿了期待,相傳這是一個6000年前由溼婆建立的城市,如今的瓦拉納西分為新城和舊城,舊城就是印度教徒和遊客集中的恆河沿岸,新城為市民主要居住區,以製造業為主,絲綢紡織是瓦拉納西的支柱產業,如今旅遊產業也逐漸佔據了一定的比例。瓦拉納西的大街小巷,似乎到處都是各種神明。
  • 孟買到瓦拉納西:飯後,服務員提醒我們,這2種調料一定要放嘴裡
    早早起來,天還沒亮就來到孟買機場,準備趕早班的飛機,前往瓦拉納西。瓦拉納西,是一個印度的歷史文化名城,位於恆河附近。瓦拉納西的名字來源於穿過這座城市的兩條河流:瓦拉納河和阿西河,把名字連在一起,就成了瓦拉納西。中國古代的高僧玄奘,就曾經來到瓦拉納西朝聖。
  • 印度恆河遊人無數,最不起眼的恆河擺渡人組成了另外一道風景線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瓦拉納西是印度教的聖城,同樣也是佛教的聖地,是佛祖首次傳授佛法的地方。在印度教教徒心中,恆河可以洗去他們的罪孽,免去輪迴之苦。印度教教徒都希望一生中有機會能在恆河進行沐浴,以及死後能將骨灰撒在恆河中。因此來到印度的瓦納拉西,泛舟恆河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體驗活動。
  • 恆河真的有那麼髒嗎?這幾張圖也許可以改變你的想法……
    恆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 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全長2500多公裡,流經恆河平原,最終在孟加拉灣入海。恆河的源頭在喜馬拉雅的皚皚雪峰,河水冰冷清冽……河水在山谷中穿行……成為周圍動物的樂園……也滋養著兩岸的人民……沿途經過瑞詩凱詩(Rishikesh),這裡是世界知名的「瑜伽之鄉」。從赫爾德瓦爾(Haridwar)恆河進入平原……這裡是印度教信徒的聖地,每年數百萬人來此朝聖。
  • 瓦拉納西說:請不要著急
    他們沒有時間觀念在印度,我們現代社會的時間觀念可能都要被重新定義。對我們來說,「馬上」是代表幾分鐘甚至幾秒鐘。而在印度,當印度人對你說:「馬上!」的時候,它可能代表幾個小時甚至是半天時間。印度的交通晚點是正常的,不晚點似乎還有些不太習慣。
  • 印度7大旅遊勝地:金廟,聖城,食堂,瑜伽操,一個比一個離奇
    瓦拉納西,溼婆神護佑的聖城。大名鼎鼎的印度旅遊勝地瓦拉納西,無人不知,這裡號稱是印度的「聖城」。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標明瓦拉納西的文明史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但大多數印度人卻堅信這座古城是溼婆神在6000年前親手為自己建造的。無論是2400年還是6000年,它都體現著這是一座又老又神奇的古城。
  • 印度:恆河邊的城市瓦拉納西,7個神奇之處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印度:恆河邊的城市瓦拉納西,7個神奇之處的歷史往事。瓦拉納西城市的街道神奇之處三、這是「另一個印度」瓦拉納西,以其悠久和豐富的印度歷史文化,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態度。總而言之,來到了瓦拉納西,會讓你感受到古代印度文化,是如何倡導「善良,快樂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的。所以,就一定意義而言,這是「另一個印度」,即「歷史傳統文化生活層面的印度」,完全不同於你之前所知道的印度。
  • 實拍印度最特色恆河水,顛覆傳統印象,看起來髒當地人卻經常喝嗎?
    在我去過印度之後,很多人都會問我印度的恆河水真的那麼髒嗎?印度人真的會喝髒髒的恆河水嗎?其實在小馬的印度之行中,在兩個城市都有看到過恆河,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瓦拉納西這座城市。這幾乎是看恆河最適合一個城市,同時它幾乎也是恆河的最好代表,幾千年前恆河文化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到如今依然生生不息。我到達瓦拉納西的時候,首先就去了河壇邊看了看恆河水,當我第一次看到的時候,我發現恆河水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髒,水質至少可以達到中等或者中下的樣子。不過隨處丟垃圾的情況還是非常多,行走在這裡的時候,你往往會看到各種食物殘渣,袋子等等。
  • 治國利器印度教:戀愛談出千年人殉,恆河清潔百萬屍體
    印度神話,其實就是印度教神話。從印度教神話貫穿印度「歷史」來看,也知道這門宗教有多麼源遠流長了。可以說,正是印度教,奠定了這個國家的基本形態。既提供了生活方式,也提供了精神世界。如今,印度教更是總理莫迪手中的一把利器,據說能夠幫助一盤散沙,連官方語言都沒確定的印度實現大一統?搞中央集權?
  • 遊客來瓦拉納西有三件事:蕩舟恆河、漫步Ghat、參加宗教儀式
    印度的城市中,我最喜歡瓦拉納西,每次來都要待上一個星期。它是一座古城,建城早於西安,直到現在它都是印度文明發展的核心。在這裡,你才能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古典印度。瓦拉納西就像它身邊流過的恆河,向你展示著波瀾壯闊的印度歷史。
  • 印度恆河水那麼髒,為啥印度人喝了不生病,原來這才是真實原因
    「幹了這杯恆河水,來生還做印度人」想必大家也是聽了很多次,雖然這句話被我們拿來調侃印度人,但是讓我們去喝一口恆河水還是不敢的。恆河的髒是我們想像不到的,我們只知道恆河上漂浮著各種屍體,有人的也有動物的,甚至有很多垃圾也漂浮在水面,就連工廠的汙水也排放到恆河裡,甚至還有看到一些灰,那些灰正是被火化後被撒在恆河裡的骨灰。這要是喝一口,塗個十天半個月都是輕的。但是印度人為啥喝了卻沒有生病呢?難道他們體內也開了掛嗎?
  • 印度「正名」運動:伊斯蘭還是印度教風格,印度城市為何熱衷改名
    以前,我們說起過日本人名字的正名運動,2019年5月,日本時任外相河野太郎(現任日本行政改革擔當大臣)表示,國外媒體在報導日本人的姓名時,希望可以使用「先姓後名」的方式書寫。比如說,首相菅義偉一般被寫成「Yoshihide Suga」,日方希望未來能更正為「Suga Yoshihide」。
  • 喝恆河水治病、左手不能吃飯、用牛糞製藥,印度還有多少奇葩事?
    提起恆河,立刻就會想起一句調侃的話,「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的確,作為印度的母親河之一,恆河在印度人心目中的位置至關重要,以至於很多人把恆河當作自己一生的嚮往,而且在恆河裡沐浴、喝恆河水以及死後葬進恆河都是神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