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利器印度教:戀愛談出千年人殉,恆河清潔百萬屍體

2020-12-23 文刀小六

前些天,小六子寫了一篇文章,埋汰印度沒有歷史。

但東邊不亮西邊亮,印度獻祭了歷史,召喚了神話。印度神話,其實就是印度教神話。從印度教神話貫穿印度「歷史」來看,也知道這門宗教有多麼源遠流長了。

可以說,正是印度教,奠定了這個國家的基本形態。既提供了生活方式,也提供了精神世界。如今,印度教更是總理莫迪手中的一把利器,據說能夠幫助一盤散沙,連官方語言都沒確定的印度實現大一統?搞中央集權?

今天,小六子就給你深入淺出地介紹一下:

印度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

印度神都在做什麼

印度教神話體系中,有三位主神,分別是:

我娶我自己的溼婆;

我娶我女兒的梵天;

奔波勞碌命毗溼奴。

從左到右:梵天、毗溼奴、溼婆

三神之外,還有一個從溼婆體內分裂出去的薩克蒂女神。

由於溼婆的分裂使宇宙意志不再圓滿,梵天不能順利創造世界,於是毗溼奴化身媒婆,決意給溼婆和薩克蒂女神包辦婚姻。

然而,薩克蒂女神沒有實體,如果要和溼婆結合,就必須先有一具肉身。

剛好生主達剎要生女兒了,薩克蒂女神就投胎成為達剎的小女兒,名為薩蒂。

此時,梵天幹了一件挫事。他戀慕辯才天女美貌,強娶人家為妻,而辯才天女偏偏是從他的器官中誕生的女兒。

犯下不倫大罪的梵天,被憤怒的溼婆削掉了一個頭(還剩四個)。因為削頭事件,生主達剎記恨上了「準女婿」溼婆,因為他是梵天之子。

此處省略三萬字薩蒂和溼婆你愛我我不愛你你不愛我我又愛上你我們相愛家長不許的戀情波折——總之天意不可違,他倆終於結婚了!

就在兩人(神?)新婚磨合期間,達剎對溼婆的記恨,卻將天作之合的姻緣釀成一場千古悲劇!

某次大型祭祀,達剎邀請了所有仙人,也邀請了三主神中的梵天和毗溼奴,偏偏把溼婆排除在外。薩蒂為父親的行為感到羞恥,來到祭祀現場據理力爭,在憤怒中顯現了薩克蒂女神的本相。但她不願背負弒父的因果,於是自焚而死,拋棄了名為「薩蒂」的肉身。

悲痛欲絕的溼婆差點毀滅世界,直到薩克蒂女神再次轉世為雪山女神帕爾瓦蒂,並與溼婆結合,梵天創造的世界才終於圓滿。

這麼一看,真愛拯救世界,印度神話的結局好像還挺美好。

為什麼又說溼婆和薩蒂的婚姻,釀出了千古悲劇呢?

這就要提到印度民俗了。

殘忍至極的「薩蒂」儀式

整個印度有82.7%的人信奉印度教,這些人的日常生活,民俗民風,都與印度教教義和神話水乳交融。而薩蒂與溼婆的悲戀故事,演變成了名為「薩蒂」的殉夫制度。

這項制度規定,寡婦要在丈夫的葬禮上立即接受火葬,以此表達對先夫的忠貞。她們不是穿著壽衣殉夫,而是穿著華麗的新婚服飾,以此來呼應印度教神話中女方自焚轉世,與丈夫再續前緣的情節。

她們被活活燒死後,會得到一塊象徵榮耀的「薩蒂墓石」——僅此而已。

近年來,印度電影勢頭正猛,他們也拍過與「薩蒂」有關的影視作品——但竟然不是抱著批判的態度,而是審美的態度。

寶萊塢史上最貴的電影《帕德瑪瓦蒂王后》改編自同名史詩,其重頭戲就是「薩蒂」儀式。麥華國國王戰死之後,王后帕德瑪瓦蒂率領全城女性自焚,其中甚至還有孕婦和兒童。

電影鏡頭悲壯唯美,配樂恢弘,掩蓋了婦女殉節的殘酷本質。

這項來源於印度教神話的殘忍制度,從公元前400年一直延續到1987年,特別穩定持久。

當孔子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時候,

印度教婦女在殉夫。

當中國人喊出「婦女能頂半邊天」的時候,

印度教婦女還在殉夫!

1987年,不到20歲的年輕寡婦魯普·坎瓦爾被同村人拖拽到丈夫的火葬現場,強迫她服下鴉片,躺在丈夫身邊一起被火焰焚燒。魯普·坎瓦爾一直在尖叫哭喊,但無濟於事。

警方介入後,村民堅稱魯普·坎瓦爾是自願的,死去時面帶微笑。而她的家人則相信,這份忠貞會為整個家族帶來7世好運。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薩蒂」制度因此事,在1987年被立法禁止。

雖然禁止後,在印度各地也斷斷續續出現過寡婦殉夫事件。畢竟大家都信印度教,都認為寡婦隨亡夫而去會榮升天國。

其實,印度的許多陋習都與印度教脫不開關係,就拿網民們最喜歡玩梗的恆河水來說:

-為什麼恆河水這麼髒呢?

-因為人們就是要往恆河裡拋屍。

-為什麼要往恆河裡拋屍呢?

-因為恆河女神是雪山女神帕爾瓦蒂的妹妹,恆河是天上的銀河下凡,恆河水有淨化靈魂的作用。人死後在恆河水中泡一泡,才能洗去一身罪孽。

嗯……

再如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種姓制度,也是一種清潔制度。高種姓理所當然從肉體到靈魂都是乾淨的,而賤民「不可接觸」,只配穿發臭的衣服。你再想想印度高種姓的人口比例和低種姓及賤民的人口比例……

這能不髒亂差嗎?

按照我們的思維慣性,政教合一的國家想要謀求發展,就必須轉向世俗主義。因為許多宗教內容,完全不適應現代文明。

我不是針對印度教,我是說地球在座所有宗教,都是如此。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我們是宗教國家,教義不允許女人拋頭露面,那麼我們就會瞬間少掉一半勞動力。

還怎麼工業化,怎麼吃人口紅利,怎麼發展經濟?

但是,印度卻在反其道而行。

莫迪的治國利器

2002年2月27日,一輛滿載2000名印度教徒的火車停留在吉吉拉特邦。這些教徒剛參加完聲援推倒清真寺,重建印度教廟宇的大型集會,情緒非常狂熱。

忘了說,伊斯蘭教是印度的第二大宗教。

這些印度教徒騷擾同一輛列車上的異教徒,中途發生口角。於是,雖然沒有參加集會但情緒也非常狂熱的伊斯蘭教徒一把火,把6號車廂給點了。

這把火,成為了吉吉拉特邦大仇殺的導火索。

曾經的鄰居、同事、同學,紛紛拿起武器,在大街上互相仇殺。男人被殺死,女人被蹂躪,連孕婦都被剖開肚子,胎兒挖出來扔進火中。

手段之殘酷,根本不像是同一個國家的同胞。

後來,有人指出,給印度教徒分發武器的醫生一直與吉吉拉特邦政府保持著密切聯繫,還有官員證詞稱政府要求警務人員不要對騷亂仇殺採取積極行動。

當時的吉吉拉特邦政府負責人是誰呢?

就是今天的印度總理,虔誠的印度教信徒,莫迪。

這場大仇殺為莫迪積累了豐厚的政治資源,他打算用印度教民族主義將國內不同語言,不同種姓,不同民族的印度教信徒全部團結起來,構建一個宗教民族國家,在此基礎上實現印度的亞洲霸主夢。

至於國內剩下的那20%左右異教徒,則是煽動仇恨與民族情緒的工具人。換言之,被放棄了。

彼之英雄,我之仇寇。

仇恨的火焰只會越燒越法西斯。

然而,被莫迪奉為圭臬的印度教,難道真的是治國利器嗎?

說個好笑的:

為了社會良性發展,印度政府一直在呼籲廢除種姓制度;

備受官方推崇的印度教核心教義之一,就是種姓制度。

治國利器印度教?

看官自有定論了。

相關焦點

  • 印度食屍者:吃恆河屍體,用灰燼擦臉,他們的存在是什麼
    他們吃屍體,用灰擦臉。它們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印度食屍者:以屍體為食,與死人為伴追溯到很久以前,這個名叫阿戈裡斯(Aghoris)的部落紮根於印度北部的恆河流域。阿戈裡教最初是印度教的一個分支。幾千年前,他們和所有正常人一樣,農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 印度教「聖城」瓦拉納西,幹了這杯恆河水,來生我們再相會
    瓦拉納西位於印度恆河中遊。眾所周知,恆河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聖河,而瓦拉納西的所在地,又是恆河最為神聖的一段區域,加上宗教典故和歷史傳說等因素,導致了瓦拉納西成為了印度教徒們心中名副其實的聖城,其地位非常之高。
  • 印度髒的恆河水,想以5塊賣給我國,還以為國人會瘋狂搶購
    說到一個充滿神靈的國家,印度絕對是首屈一指的,就像一場莊嚴的閱兵一樣,在印度,它混雜著許多部落舞,摩託特技等,我們今天要談論的奇怪的事情也發生了,印度髒的恆河水,想以5塊賣給我國,還以為國人會瘋狂搶購。
  • 幹了這碗恆河水,給腸道和靈魂做個spa
    在印度教的觀念中,恆河水是最神聖的東西,它可以洗清人身上的一切罪孽。出生時,需要去用恆河水洗禮;死後,要把骨灰撒入恆河。印度教的大節日:昆梅拉節,每12年在恆河的不同支流舉辦一次,每次都會吸引超過千萬人跳進河水中「淨化靈魂」,再來一瓶原產地恆河水,地道!大自然的搬運工都要失業了。幾乎每次都會因為參與人數過多發生踩踏事件。
  • 印度恆河遊人無數,最不起眼的恆河擺渡人組成了另外一道風景線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瓦拉納西是印度教的聖城,同樣也是佛教的聖地,是佛祖首次傳授佛法的地方。在印度教教徒心中,恆河可以洗去他們的罪孽,免去輪迴之苦。印度教教徒都希望一生中有機會能在恆河進行沐浴,以及死後能將骨灰撒在恆河中。因此來到印度的瓦納拉西,泛舟恆河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體驗活動。
  • 實拍印度聖城瓦拉納西,當地人每天都去恆河沐浴,如今成旅遊景點
    瓦拉納西是印度著名的古城和印度教聖地,在印度人眼中,這裡就是他們認為的最神聖的地方,素有「印度人精神世界的首都」之稱,在這裡有多達1500多座各式的廟宇。 但也讓人倍感不可思議,畢竟這恆河水看著可是不乾淨,且死去的教徒的屍體還會在這裡火葬,骨灰就直接灑在恆河水中。 對於外人來說,這些舉動確實是不可思議,但對於當地人來說,尤其是那些教徒,這可是最神聖的一件事情,況且也並非所有人的骨灰都可以灑在恆河中,能夠灑在恆河中也被看作是一項至高的榮譽。
  • 最主要的就是一個印度教
    印度教創立於公元六世紀前後,他源於古老的婆羅門教,繼承了婆羅門教的種姓制度和因果業報等理念,後吸收了佛教教義,其宗教經典吠陀經,不僅記述了其宗教思想,也規定了人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印度教重要的宗教實踐活動------恆河火祭儀式為研究對象,探索該活動中信仰、儀式和音樂間的關係。
  • 骨灰,排洩物遍布恆河,印度教徒仍然在此沐浴,外國人仍然敢喝?
    「幹這碗恆河水,在下輩子再做印度人」,網際網路上這個流傳已久的段子一直是人們對印度水質糟糕的印象衍生的嘲諷的說法。如果把黃河比作我們的母親河,那麼恆河就在印度人心中有著同樣的地位,恆河幾乎為10億印度居民提供了全部所需水源。過去,我們經常聽到恆河與城市汙水,動物糞便,農藥和化肥,工業廢水甚至屍體骨灰混合在一起的說法。
  • 印度恆河水很髒,但是對於印度恆河很神聖,為什麼印度不治理恆河
    關於印度的恆河,到底是個什麼來頭,為什麼在印度人民眼中會如此神聖?當然,在我們說恆河又髒又臭的時候,肯定是不能對著印度人講的,否則,這很可能鬧出民族糾紛。因為恆河對印度人的意義實在不同,它就如同印度人的靈魂一樣重要。為什麼恆河會被印度人視為神聖之河?這可能要從遠古講起。
  • 「含屎量」超標兩百倍,為何印度人還要搶著喝恆河水,排隊沐浴?
    相信許多人都知道印度有一條母親河,它的名字叫恆河,它代表了印度人的信仰。此外,恆河還是印度許多人唯一的淡水來源,在印度這個國家,恆河可以說是許多家庭的賴以生存的支柱,因此恆河也被印度人看作最重要的存在,但是,如果當你親身走進恆河,你就會發現,印度這位「母親」它的臉上到處都充滿著汙垢泥濘。
  • 恆河真的有那麼髒嗎?這幾張圖也許可以改變你的想法……
    恆河是印度人心目中的「聖河」。 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全長2500多公裡,流經恆河平原,最終在孟加拉灣入海。恆河的源頭在喜馬拉雅的皚皚雪峰,河水冰冷清冽……河水在山谷中穿行……成為周圍動物的樂園……也滋養著兩岸的人民……沿途經過瑞詩凱詩(Rishikesh),這裡是世界知名的「瑜伽之鄉」。從赫爾德瓦爾(Haridwar)恆河進入平原……這裡是印度教信徒的聖地,每年數百萬人來此朝聖。
  • 浮屍遍野的恆河,為何印度人還在裡面刷牙洗澡?
    不過筆者對於印度人真的是想不通,明明恆河那麼髒,印度人為什麼還能做到視若無睹,還能喝恆河水。恆河裡還有一堆人的屍體漂浮在上面,還有一些神奇的黃色東西,實在是令人最作嘔。但是印度人還能鎮定的在裡面刷牙洗澡,這是為什麼?
  • 印度的恆河水真的有神奇的自動淨化功能?
    恆河,印度人視為最神聖、最受尊敬的「母親河」,恆河發源於喜馬拉雅山脈,長達2700多千米,後流入印度並途徑多個城市,養育著大約5億多印度人。在印度教徒的心目中恆河是至高無上的,是淨化女神的化身,他們認為恆河水是地球上最聖潔純淨的水。
  • 印度恆河垃圾漂浮?水中浮屍?難以忍受的髒亂差?真相是這樣
    恆河歷來以其神秘、悠久的特點而出現在各種文化傳播途徑中,除了印度詩人泰戈爾在作品中對它不吝讚美之外,我國臺灣地區的歌手蔡依林所演唱的《舞娘》當中也有這麼一句歌詞「喝一杯那古老神秘恆河水」,但是當看到恆河的現狀之後,再聽這句歌詞可能有些反胃,這是為什麼呢?
  • 印度「正名」運動:伊斯蘭還是印度教風格,印度城市為何熱衷改名
    早在1995年,印度最富有、第一大城市孟買的英文名,由Bombay改為Mumbai;2001年,印度東部恆河三角洲地區的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的標準英文名,由Calcutta改名為Kolkata;2006年,印度南部城市、被譽為「亞洲的矽谷」的班加羅爾,英文名字也由Bangalore改名為Bangaluru。
  • 古印度文明,恆河永流傳
    這些古城遺址的共同之處是,分為衛城和下城,排水系統不錯,度量衡比較一致,沒有發掘出太多武器,也沒有發現王權存在的證據。考古界一般認為,印度河流域的早期農業文明,終究被氣候變化摧殘殆盡。夏季洪災頻發,導致大城市被廢棄,在摩亨佐﹣達羅大約9米厚的淤泥可資證明;冬季氣旋變得乾燥寒冷,則毀壞了該流域原本的農業基礎。當地人口可能遷徙到東部的恆河平原,其影響甚或遠及中國西南地區。
  • 數百萬印度人民前往恆河朝聖:河神會保佑我們
    【南方+1月14日訊】據印度媒體報導,即使印度的新冠疫情已經如此嚴重,還是有數百萬的印度朝聖者在大壺節前往哈德瓦爾邦的恆河岸邊朝聖,組織者說:「雖然新冠疫情有點令人擔憂,但我相信甘加女神會保佑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