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封鎖」多次,為何德國、法國、西班牙的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呢?

2020-12-15 南生今世說

12月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再度表示要採取「封鎖」措施了,具體時間是「12月16日開始,到明年1月10日結束」。據德媒報導,疫情擴散以來德國已經採取了多輪「封鎖或半封鎖」,但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尤其是11月初採取的防疫措施不但未能遏制疫情繼續快速傳播,反而使得德國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默克爾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們看到感染率上升且出現了指數級增長的勢頭……,我們迫切需要採取更多行動」。

除了德國外,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英國也基本一樣,都採取了多輪「封鎖」措施,但疫情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且近期均出現了二次反彈,並且法國的累計確診病例推升至接近240萬。

英國和義大利確診的累計病例升至約185萬例,西班牙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74萬例,德國的累計確診病例則超過了133萬例……,其中大部分都是最近兩三個月新增的,突顯了歐洲疫情的嚴峻形勢。

有觀點認為,聖誕節和元旦節即將到來,歐洲多國確診病例可能迎來新的增長高峰期。默克爾在這個時候採取更加嚴格的「封鎖」措施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們不禁好奇了,歐洲大國已「封鎖」多次了,可為何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呢?

有觀點認為,美歐疫情持續大規模擴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早的推動復工、復產」。其中,美國是在今年5月份就積極重啟經濟,各州開始復工、復產。而歐洲各國基本上是從6月份開始的。

雖然6月份,歐洲各國的單日確診病例已經比3月和4月份低很多,但仍經常是數百例或上千例。雖然新增數量已經下降很多,但復工後人員流動性加大,群體感染事件增多。到了秋冬季,疫情再度加速擴張,形成了「二次擴張」。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美歐官方、居民對疫情防控的認知度和重視度不夠,甚至還有大量居民吵著「要自由,拒絕戴口罩」——我們在新聞中經常看到美歐居民在遊行,在沒有任何防護的人群中高喊著「自由、自由、自由」。

還有一部分美歐居民認為「新冠病毒只是更加嚴重的流感」,甚至認為根本就沒有新冠病毒。雖然醫學家、科學家已多次就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和戴口罩防護有效性多次宣傳,但某些偏執的「錯誤認知始終存在」。

第三就是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政府。與美歐各國相比,咱們國家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遏制疫情大規模傳播,是因為我們國家是「上下一心、團結一致」以及有一個具備卓越領導和強大執行力的政府。

有部分海外媒體曾寫道「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現出的堅定決心、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對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正在為全人類作貢獻」。除了以上幾個因素外,網友們可知道還有哪些原因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西班牙疫情仍吃緊 為何急於解除全面封鎖?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西班牙疫情仍吃緊,為何急於解除全面封鎖?歐洲多國轉向「複合式防疫」「距離勝利還很遙遠」從4月13日至4月17日的五個工作日裡,西班牙首都馬德裡地鐵的流量較上周增加了三成,郊區線路客流淨增160%。
  • 德國法國實施全國性封鎖 歐洲再度成為全球疫情「震中」
    原標題:德國法國實施全國性封鎖,歐洲再度成為全球疫情「震中」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本周,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數已經突破4500萬。僅29日一天,全球新增病例數高達47.9萬,其中一半來自歐洲地區。世衛組織專家警告,歐洲已經重新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
  • 疫情反彈迅猛,德法等歐洲六國相繼下達封鎖禁令
    當地時間28日,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歐洲反撲來勢洶洶,法國和德國於同日宣布加強封鎖措施。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從10月30日起,法國將重新實行禁足措施;德國總理默克爾也宣布,從11月2日起,德國將實施更為嚴格的社交接觸禁令。
  • 全球疫情仍未控制湯尤杯完成抽籤 是否赴美網後塵現退賽熱?
    世界羽聯此舉是否會讓湯尤杯緊赴美網後塵,出現退賽熱,仍未可知。 今天下午,世界羽聯在吉隆坡按照原計劃在吉隆坡總部完成了2020年湯尤杯的抽籤。中國羽毛球隊籤運不錯,湯姆斯杯和中國臺北、澳大利亞、法國抽在了一個小組;原本會壓力較大的尤伯杯運氣也不錯,和印度、法國、德國抽在了一個小組。雖然籤運不錯,但比賽能不能照常進行目前認為仍是一個疑問。
  • 法國、德國將全國「封城」,歐洲怎麼了?
    歐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ECDC)數據顯示,近期英國、法國、西班牙、德國等國家新增確診病例急劇增加,截至10月28日,歐盟/歐洲經濟區和英國的累計確診病例達6466450例,累計死亡病例213207例。當地時間10月28日,法國、德國先後宣布,將於近期開始進行全境封鎖,西班牙、希臘的部分地區也因為疫情升級而面臨封鎖。
  • 歐洲疫情最新消息!歐洲確診病例突破1500萬例 法國全面封鎖奏效單...
    法國衛生部長Jerome Salomon在今天(11月18日)指出,法國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00萬例。但自從10月30日實行全面封鎖後,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經大幅度降低。  歐洲是截至目前全球確診病例最多的洲,超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的1210萬例確診病例,還有亞洲總計的1150萬例。新冠肺炎疫情自去年12月爆發以來,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5500萬例。
  • 歐洲疫情日增二十萬!再封鎖後,西班牙爆發騷亂,義大利醫護罷工
    法國疫情日增破四萬,西班牙日增一度破三萬,義大利日增也連續多日在兩萬以上,德國日增也在一萬以上,整個歐盟算上英國,新冠日增的確診病例都已經突破十三萬了...整個歐洲更是日增突破二十三萬。歐洲疫情二度爆發以後,歐盟各國和英國相繼在十一月之前採取了全境隔離措施。但在經過短暫的「夏日自由」之後,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再度封鎖。
  • 歐洲第二波疫情來勢兇猛,已有至少十二國下達「封鎖」令
    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計,目前已至少有德國、法國、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捷克、比利時、英國(英格蘭)、奧地利、希臘、荷蘭、波蘭等12個歐洲國家為遏制疫情宣布了「封鎖」令。「封鎖」令多兼顧校園開放各國「封鎖」令的具體內容不盡相同。
  • 西班牙疫情為何如此嚴重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最典型這次疫情就是如此,這次疫情雖然我國最嚴重,但是這是全人類的巨大災難。所以我國之後,很多國家疫情也非常嚴重,最典型就是現在的西班牙,堪稱第二個義大利。那麼其實很多人一直不理解,為何西班牙疫情突然爆發,而且如此嚴重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
  • 再度成為全球疫情「震中」,歐洲至少十二國已下達封鎖令
    同日,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宣布該國首都雅典和其他主要城市將實施局部「封鎖」一個月,夜間宵禁也將擴大至全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至少有德國、法國、愛爾蘭、義大利、西班牙、捷克、比利時、英國(英格蘭)、奧地利、希臘、荷蘭、波蘭等十二個歐洲國家為遏制疫情宣布了「封鎖」令。
  • 中國三個月控制疫情,法國第二次全國封城!還否認我們制度優越?
    據中新網10月29日的報導,當地時間28日,德國與法國政府在同一天先後宣布,將自29日起在全國範圍內進行"封城",時間將長達1個月。據法新社28日的報導,馬克龍總統在解釋"封城"必要性時表示,目前法國正面臨第二波疫情,病毒的傳播速度"遠超即使是最悲觀的預測",這一波疫情"可能比第一波更加致命",而如果巴黎不採取極為嚴格的防控措施,那麼"將有40萬法國人死亡"。
  • 已確認!南非、德國、瑞士等超10國恢復經濟;法國、西班牙、挪威等...
    5月1日起,南非將進入低一級別的4級「封城」狀態,「部分活動」可在嚴格限制下得到恢復。 拉馬福薩說,在4級「封城」狀態下,南非邊境仍將保持關閉,省際交通依然停止,公共運輸可在嚴格消毒及控制乘客數量情況下保持運行,市民們可以買到的商品品種會增加,商家將被允許出售香菸。 但拉馬福薩沒有對「部分活動」進行詳細說明。
  • 時隔近半年,德國、法國同日宣布再度全國「封城」!
    10月28日,德國、法國同日宣布全國再次進入「封城」狀態。距離兩國今年春季的全境封鎖措施解除,分別過去了179天和171天。▲2020年第41周-42周歐盟國家疫情戰報(圖源:歐洲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法國總統馬克龍28號晚間發表全國電視講話,他表示,法國現在必須「殘酷地踩下剎車」,以免被加速的疫情淹沒。「病毒傳播的速度,甚至是最悲觀的預測也未曾料到。」
  • 一文讀懂全球疫情:全球累計確診逾613萬 美國明尼蘇達州病例已開始...
    全球疫情持續蔓延,各國抗疫形勢不容樂觀。美國紐約市新冠病毒來源再現新證據;德國總理默克爾因疫情原因無法赴美出席G7峰會;法國6月2日起進入解禁第二階段;多國仍對英國遊客維持旅行禁令。當地時間5月31日,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發出警告:美國新冠肺炎疫情仍未得到控制,愈演愈烈的示威活動將導致疫情的加速傳播。其中,示威活動的震中明尼蘇達州的新冠肺炎感染病例已經開始上升。同時戈特利布表示,新冠肺炎正在以不成比例的速度嚴重威脅著有色人種。有色人種社區感染率較高的原因是經濟水平低下。
  • 對比結果公布:德國、法國、美國、英國、西班牙都是下一個義大利
    只有日本是個例外近日,倫郭大學計算機科學家漢得利對比了美國、德國、西班牙、法國、日本等國的疫情發展數據,結果出現了令人震驚的結果。對比結果顯示,除了日本之外,德國、法國、西班牙、美國和英國與義大利曲線是十分貼合的。也就是說,德國和法國相當於9天前的義大利,美國是11.5天前的義大利,西班牙是10.5天前的義大利,英國是13.5天前的義大利,瑞士則是13天前的義大利。
  • 歐洲疫情緩解,西班牙、義大利和奧地利率先...
    另外幾個國家也已經宣布,他們準備在未來幾天放鬆封鎖限制。 受新冠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兩個歐洲國家——西班牙和義大利——已經重新啟動了一些工業,而德國正在考慮從周一開始返校。 西班牙政府解除了對非必要行業的限制後,數百萬西班牙工人周一重返工作崗位。
  • 都突破封鎖多次了,為何還有這麼多悲觀者呢?
    比如二戰中蘇德戰場在開始階段,蘇聯也有很多人(包括高級將領)認為敗局已定,拋出投降論;英國更加典型,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英國人認為當時倫敦大轟炸本可以避免,投降德國的結果會更好。國內的事情就更不多說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印對越反擊戰等等,都曾被認為不可取勝,即便取勝也損失巨大,包括人力物力損失、遭受西方制裁等等。
  • 歐洲日均死亡升四成,德國、法國同日宣布:再封國
    應對第二波新冠疫情考驗,德國法國同日宣布"封國"。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言人哈裡斯27日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節目訪問時稱,歐洲的日均新增病例比上周上升三分之一,而日均死亡人數則上升近40%。她表示,新增的病例主要來自法國、西班牙、英國、荷蘭及俄羅斯。她警告:"令人擔心的是,醫院中的的重症病人越來越多。"
  • 二季度中國、美國、德國、法國、西班牙經濟簡介
    咱們中國在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增速低於美國、德國、法國等。但二季度,中國經濟「由負轉正」,率先開啟經濟復甦之路。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數據,二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實際增長3.2%,很可能是二季度全球主要大國中增速最高的。由於刺激生產、投資和消費的多項激勵措施會持續發力,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有望「更上一層樓」。
  • 默克爾罕見落淚後5天,德國封鎖措施全面升級
    距離德國總理默克爾含淚懇求民眾遵守科學防疫規定後不過5天,德國將全面升級疫情封鎖措施。/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疫情報告截圖 與歐洲其他國家相比,德國在第一波疫情中採取了較為有效的防疫措施,並將死亡病例數量控制在較低的水平,但隨著冬季的到來,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