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再度表示要採取「封鎖」措施了,具體時間是「12月16日開始,到明年1月10日結束」。據德媒報導,疫情擴散以來德國已經採取了多輪「封鎖或半封鎖」,但效果並不令人滿意。
尤其是11月初採取的防疫措施不但未能遏制疫情繼續快速傳播,反而使得德國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創新高」——默克爾在疫情發布會上表示「們看到感染率上升且出現了指數級增長的勢頭……,我們迫切需要採取更多行動」。
除了德國外,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英國也基本一樣,都採取了多輪「封鎖」措施,但疫情始終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且近期均出現了二次反彈,並且法國的累計確診病例推升至接近240萬。
英國和義大利確診的累計病例升至約185萬例,西班牙的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74萬例,德國的累計確診病例則超過了133萬例……,其中大部分都是最近兩三個月新增的,突顯了歐洲疫情的嚴峻形勢。
有觀點認為,聖誕節和元旦節即將到來,歐洲多國確診病例可能迎來新的增長高峰期。默克爾在這個時候採取更加嚴格的「封鎖」措施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們不禁好奇了,歐洲大國已「封鎖」多次了,可為何疫情仍未得到控制呢?
有觀點認為,美歐疫情持續大規模擴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過早的推動復工、復產」。其中,美國是在今年5月份就積極重啟經濟,各州開始復工、復產。而歐洲各國基本上是從6月份開始的。
雖然6月份,歐洲各國的單日確診病例已經比3月和4月份低很多,但仍經常是數百例或上千例。雖然新增數量已經下降很多,但復工後人員流動性加大,群體感染事件增多。到了秋冬季,疫情再度加速擴張,形成了「二次擴張」。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則是美歐官方、居民對疫情防控的認知度和重視度不夠,甚至還有大量居民吵著「要自由,拒絕戴口罩」——我們在新聞中經常看到美歐居民在遊行,在沒有任何防護的人群中高喊著「自由、自由、自由」。
還有一部分美歐居民認為「新冠病毒只是更加嚴重的流感」,甚至認為根本就沒有新冠病毒。雖然醫學家、科學家已多次就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和戴口罩防護有效性多次宣傳,但某些偏執的「錯誤認知始終存在」。
第三就是缺乏強有力的領導政府。與美歐各國相比,咱們國家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內遏制疫情大規模傳播,是因為我們國家是「上下一心、團結一致」以及有一個具備卓越領導和強大執行力的政府。
有部分海外媒體曾寫道「中國在疫情防控方面表現出的堅定決心、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對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正在為全人類作貢獻」。除了以上幾個因素外,網友們可知道還有哪些原因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