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記者 張珏芸
2017年12月22日0點28分,冬至。
民間歷來有俗語,「冬至大如年」。這一天要祭祀祖先,吃團圓飯,畫九九消寒圖。
網絡配圖
中國的節慶曆來離不開吃。阿拉上海寧到了冬至要吃什麼呢?當然不是餃子啦!
記者討教了身邊的阿姨爺叔,上網問了度娘,發現南方的冬至美食有點多。湯圓、餛飩、年糕、紅豆糯米飯、甜米酒、羊肉……各種說法都有,但最有共識的還是湯圓和餛飩。
圖片來源:CFP
圖片來源:CFP
從福建廣東一路過來,都說冬至要吃湯圓。而「冬吃餛飩夏吃麵」則是江浙一帶傳下來的說法。
湯圓軟糯,餛飩鮮口,大好日子,何必PK?索性一鍋端。
今天記者就盤點一番魔都好吃的湯圓餛飩,過一個熱乎乎的冬至。
不吃不知道,魔都好吃的湯圓餛飩竟然這麼多!不過仔細一看,你會發現,它們竟然有「地域之分」。
如果說,南京東路和淮海中路是鮮肉月餅的兩大重鎮,那麼老西門和南京西路就是湯圓餛飩的兩大基地。這裡既有傳承百年的老字號,又有口口相傳的市井味道。
哪一家最好吃?看下去再說~
盛興點心店內部。張珏芸 攝
招牌上寫著「百年老店」的盛興點心店,門面樸素得不能再樸素了。但對於周邊居民來說,卻是祖孫三代吃了一輩子的味道。雖然真要比起「年紀」,它要比後面提到的幾家小,但店裡的氛圍卻是「最上海」的。
盛興點心店全家福。張珏芸 攝
盛興點心店的營業時間是早上6點半到下午5點。下午3點半記者來到店裡時,四張桌子竟然坐得滿滿當當。在這裡你不必糾結吃餛飩還是湯圓,因為一碗「全家福」就全包括了。
盛興點心店全家福。張珏芸 攝
11.5元一碗的「全家福」有5隻菜肉餛飩,1隻鹹湯圓,1隻甜湯圓。這是只有上海人才有的精細。餛飩皮有嚼勁,據說是黑面鹼水皮,旁邊的阿姨說,這個皮子看上去就色一。菜肉芯子蠻鮮的,湯裡大概有點豬油,香。鹹湯圓是鮮肉的,咬一口一包湯。甜湯圓是芝麻的,芯子像流沙一樣緩緩而出,好吃。
盛興點心店廚房。張珏芸 攝
店裡只收現金,穿著白褂的服務員進進出出,吃點心的阿姨爺叔有熟人也有生客,但年紀差不多,稍一起頭就能聊上,一室家長裡短,仿佛時間在這裡滯留。
大富貴酒樓外景。張珏芸 攝
大富貴蛋絲小餛飩。張珏芸 攝
大富貴酒樓是本市早餐工程的示範店,這裡有名氣的倒是一碗蛋絲小餛飩。金黃的蛋絲鋪在小餛飩上,碎蔥點點,撒上鮮辣粉,看一眼就有食慾,幾乎是人手一碗的。
大富貴廚房。張珏芸 攝
剛剛放學的小學生,牽著外婆的手進來,吃一碗小餛飩再回家。也有白髮蒼蒼的老人端著小餛飩和春卷吃著,走之前再去外賣窗口買兩個包子。這樣一客小餛飩只要7元,菜肉大餛飩則是11元。
耳光餛飩外景。張珏芸 攝
耳光餛飩。張珏芸 攝
耳光餛飩是好吃得打耳光也不放的意思?據說胡歌、鹿晗等明星也曾光顧。這裡有湯餛飩、拌餛飩兩種吃法,餡芯則是蝦仁鮮肉和薺菜豬肉。別家的餛飩一般10隻一碗,他家可以論只賣,10隻、8隻、5隻,又是上海人的細緻。
耳光餛飩店內現包餛飩。張珏芸 攝
耳光餛飩的拌餛飩。張珏芸 攝
最有名氣的是拌餛飩,調的不稠也不稀的麻醬,再撒上辣油,香味撲鼻,十分開胃。夾著餛飩在醬汁裡滿滿滾上一圈,再吃到嘴裡,既有麻醬的香,又有薺菜的鮮。桌上的醋也是甜甜的,少許倒些進去,更勾人食慾了。
夢花街外景。張珏芸 攝
下午4點多趕到傳說中的夢花街餛飩店時,店裡眾人正在吃飯。「沒餛飩了,賣光了。」原來平時下午2點現煮的餛飩就賣光了,這天更是結束得特別早。有一位騎著助動車的女士來到店前,正要下車,店裡一片聲響:「賣光啦!」
夢花街餛飩全部售完。張珏芸 攝
記者在某點評網上看到,小餛飩推薦的人最多,薺菜大餛飩則排第二,鮮蝦和香菇餛飩分列第三第四,而總共也只有四種。「小餛飩要比其他地方大近2倍,量大份足。」「薺菜餛飩還要大,起碼四五口才能吃完。」
王家沙湯圓外帶。張珏芸 攝
要在王家沙吃餛飩,一定要上二樓,只有蟹菜大餛飩。儘管有個「蟹」字在裡面,價格卻不高,只要13元一碗。
王家沙蟹菜餛飩。張珏芸 攝
不過因此也沒有吃出什麼蟹味,咬一口細細看,綠色的菜肉芯子裡仿佛有一點點紅色蟹黃。一碗餛飩6隻,只只都很扎足。
王家沙湯圓外賣。張珏芸 攝
王家沙卻不賣現煮湯圓,只有一盒盒打包回家。排隊買湯圓、糕團、熟菜的人一直不少。記者看到,今年的湯圓還是傳統口味,蟹粉湯圓、黑洋酥湯圓、薺菜肉湯圓、豆沙湯圓、鮮肉湯圓五個口味,還分手工包和機包。
美新點心店現包湯圓餛飩。張珏芸 攝
午餐時分,美新點心店裡排著兩條隊伍,一條堂吃的,一條是打包餛飩湯圓的。兩條隊伍長短差不多,常有剛剛堂吃好,就去排隊買回家。
美新內景。張珏芸 攝
美新點心店裡的餛飩。張珏芸 攝
美新湯圓。張珏芸 攝
這裡的大餛飩也是薺菜肉芯子的,一碗10隻,女生吃一碗絕對飽了。湯圓則是甜鹹兩種,芝麻湯圓小小一顆,是典型的寧波湯圓。鮮肉湯圓頭上尖尖,要大出2、3倍。一碗半甜半鹹就能嘗到兩種口味。最讓人放心的是,透明窗戶裡6位阿姨,排排坐包餛飩包湯圓,原材料和衛生狀況一目了然。
弄堂小餛飩內景。張珏芸 攝
從陝西北路拐個彎走到威海路,就是弄堂小餛飩食府,這家原來開在靜安別墅裡,聲名遠播。中午只賣面,下午3點半以後砂鍋小餛飩「上線」。不是站在收銀臺前點單,而是自己進去找座位,老闆時不時過來數數人頭,新進來幾個人就下幾份小餛飩,端上來的同時收10元錢。
弄堂小餛飩食府店內現包小餛飩。張珏芸 攝
這碗小餛飩裡有很多紫菜蛋皮、半隻醬蛋,當然還有不糊不爛、賣相清爽的小餛飩。湯頭鮮、色面佳、料充足,性價比超高。如果胃口好,還可以來一塊炸豬排,9塊錢。
弄堂餛飩食府。張珏芸 攝
吃完這7家店,不得不感嘆傳統美食的魔力,食材簡單滋味濃,吃的不僅是美食,更是上海味道。除了這兩個小圈子,其實好吃的餛飩湯圓還不少,七寶老街湯圓店、四川北路上的四新食苑、虹口足球場附近的萬壽齋都是響噹噹的招牌。
網絡配圖
也有人說寒風陣陣不想出門,亦或是媽媽說冬至最好早點回家,那麼想在家裡輕輕鬆鬆吃一碗餛飩或湯圓,也不是一件難事。
盒馬鮮生的小龍蝦餛飩。張珏芸 攝
據說閔行的一家房產中介在廣告牌上打出了「盒區房」,意思就是盒馬門店三公裡免費配送範圍內的房子。如果你家是「盒區房」,那就可以去馬雲爸爸的盒馬鮮生買網紅餛飩了。比方說,可以吃到整顆龍蝦肉的小龍蝦餛飩,黑漆漆的墨魚鮮肉餛飩,可以拉絲的蝦仁蟹柳芝士餛飩等。
外帶的生湯圓幾乎家家都有,但位於老西門「圈子」的一家小店卻也是網紅,它叫做「糯勿糯」,專賣八寶飯、年糕、湯糰等和糯米相關的食品。門臉很小,只有一個窗口,如果不是門前排隊的人,很容易就忽略了。店裡賣的鮮肉湯圓裡好像有一個小肉圓,皮子很糯很軟,芝麻湯圓個頭也不小,餡料足,口口都能吃到芝麻香。
編輯:唐夢葭
更多精彩新聞可點擊閱讀原文下載新民晚報移動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