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很多忙碌的上班族們因為工作關係,每天都要面對電腦坐8-10個小時,由於久坐和坐姿不良,導致坐骨神經痛和椎間盤突出的問題日益嚴重。
別以為這些疾病只會出現在年齡較大的人群,其實現在已經越來越普遍年輕化。初期時的症狀會出現腰痛,漸漸就延伸到臀部、腿腿甚至腳底。如果長時間不加以治療和改善,就會面臨不得不手術解決的風險。
因此,我們必須對此加以重視,靠自體的重量或輔助工具的壓力來對結節做定點深層刺激,從而達到放鬆肌筋膜、改善軟組織延展性來增加肌肉柔軟度,真正改善令人擔憂的坐骨神經痛和椎間盤突出。
坐骨神經痛與椎間盤突出
真的很難痊癒?
據統計,有高達80%的成年人曾經有過下背痛的經驗。除了激烈運動造成的急性受傷之外,最常見的就是坐骨神經痛,嚴重者還伴隨椎間盤突出。
不少人以為,坐骨神經痛是年長者專有的疾病,其實不然。年長者患此病的原因多半是由於脊椎退化所引起,而年輕人卻往往是因為坐姿不良或各種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千萬不可輕忽。
坐骨神經是一條位於下肢的大神經,經由臀部與大腿後側,並在膝關節的後方分為脛神經和腓總神經。一般人俗稱的坐骨神經痛,即為順著坐骨神經走向延伸下來的疼痛,患者往往會有腰痛、相關部位疼痛、灼痛、鈍痛的感覺,有時候不適感甚至會延伸到小腿。
造成年輕人腰椎椎間盤突出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外傷,但很少會因為一次外傷病史就造成如此嚴重後果,大部分可能是之前就存在因長時間提重物、過度腰椎彎曲和延展所引起的脊椎退化狀況。據統計,有超過一半的病人是在運動時產生此問題。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就是脊椎變形,如脊椎側彎和脊椎發育缺陷等,有這類狀況的人可能會加速椎間盤的退化及突出。如果要真正改善這些病灶,除了平時要保持良好姿勢外,肌筋膜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通過這樣相輔相成的方式,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哪些人容易患
坐骨神經痛與椎間盤突出?
人類的脊髓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退化,所以坐骨神經痛與椎間盤突出在年長者中十分常見。除此之外,許多人因為常搬重物、肥胖、長期久坐、姿勢不良等,都會增加坐骨神經痛的風險。糖尿病患者也容易引起神經病變,須遵照醫囑穩定控制血糖。
容易患坐骨神經痛的族群包括:老年人、重體力勞動者、肥胖者、長時間久坐或姿勢不良者、糖尿病患者等,這些都是高風險族群。當病人平躺於床上時,無法將腿伸直抬高超過30度,原因是抬腿的動作會牽引到坐骨神經而引起劇痛。
放鬆下背筋膜
緩解坐骨神經痛
筋膜放鬆的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有使用泡沫滾軸、花生球(以自身體重加壓來回滾動之後放鬆肌筋膜)。
也有人使用肌效貼來緩解,或者是請物理治療師、按摩師做專業的肌筋膜放鬆,再結合日常肌肉的拉伸運動,這些都能讓肌肉與筋膜得到很好的放鬆。
在自我治療時,一旦發現酸痛點,就應該停留並且持續在該點進行適當的施壓,並嘗試放鬆該肌肉。運用緩慢且深層的呼吸方式,更有助於平靜神經系統,同時放鬆觸發點。
每個肌肉群大概需花費45-120秒的時間。要注意通過轉移身體的重量或增加工具的力量來控制酸痛的程度,太輕或太重都無法真正緩解筋膜,只有採用中度的按壓才能較好地達到筋膜放鬆效果。此外,在進行肌筋膜按壓前需特別注意:如果有骨折、開放性傷口、骨質疏鬆、深層靜脈阻塞、感覺異常或懷孕等問題,請避免使用泡沫滾軸或花生球等工具。
肌效貼舒緩坐骨神經痛
一般來說,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會有下背痛、腰酸、行走的前幾步就會感受背部疼痛,而坐下休息或行走一段時間後,疼痛感會稍稍減輕一些。但如果持續久站或行走過多時,疼痛又會加劇。
一旦發現坐骨神經痛,一定要及時開始康復治療,同時改善日常生活中的不良姿勢,通常症狀輕微者都可通過藥物輔以康復治療來改善病情。以椎間盤突出為例,通過治療性的康復運動,可避免神經受到不正常的刺激,臨床上約有八成患者能獲得改善,使突出的軟骨隨時間脫水而變小,讓神經不再受到壓迫而自然痊癒。
此外,採用肌效貼的方式也能起到幫助,它能適時地舒緩下背部筋膜的張力,進而減輕疼痛。另外,再配合足部的伸展運動和適當的熱敷,就可早日擺脫這個惱人的疼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