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索要5千萬獎金是否屬於勞動報酬?專家這樣說

2020-12-14 騰訊網

◎ 文 《法人》全媒體記者 彭飛

近期,發生在甘肅省酒泉市的一起「5000萬天價勞動報酬案」獲得多家媒體關注。

該案的賠償金額創下了勞動報酬類案件的紀錄。該案代理律師、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許浩告訴記者,不久前該案的一二審判決已被甘肅省高院裁定撤回,將由原一審法院酒泉市肅州區法院重新審理,目前尚未通知何時開庭。

企業激勵高管的提成款,是否屬於勞動法上的獎金?獎金的分配究竟是公司法上的問題還是勞動法上的問題?《法人》記者就此採訪了幾位勞動法專家。

以侵權為由索賠巨額獎金

1998年11月,馬先生被任命為甘肅飛翔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一公司(下稱「飛翔一公司」)經理,飛翔一公司使用飛翔公司建築等級資質對外承攬業務、籤訂合同,不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2012年5月,飛翔公司收到有關馬先生有損公司利益行為的舉報,飛翔公司調查後,經董事會決定免去了馬先生的經理職務,任命田建國為經理。

隨後,馬先生於2012年6月,以飛翔公司侵權為由,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主張飛翔一公司與飛翔公司停止侵權,返還財產,分配其任職期間的剩餘利潤5286餘萬元。

2013年5月28日,甘肅省高院一審駁回了馬先生訴訟請求。法院認為,飛翔一公司不具有獨立法人人格,其資產均為飛翔公司資產,根據一公司歷年福利、獎金的分配程序,利潤的分配得基於其經理身份和經飛翔公司董事會批准才能生效。且自主開發項目預期利益具有不確定性,由於馬先生身份發生變化(被免去經理職務),利潤分配方案也未經飛翔公司董事會批准,其訴訟請求依據不足。

馬先生隨之向最高人民法院上訴。2013年10月,最高院最終維持了甘肅省高院的一審判決認定,「馬先生主張飛翔公司和田建國連帶賠付其在合夥中應得的剩餘利潤5286.151萬元,該利潤包括對外承建項目利潤的33%、自主開發項目利潤的50%。從飛翔一公司歷年來利潤分配的形式來看,均以福利、獎金等形式予以分配,同時需要飛翔公司董事會的批准。因此2012年5月29日飛翔公司董事會已經免去馬先生經理職務,馬先生起訴要求取得剩餘利潤5286.151萬元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

侵權糾紛變勞動爭議

此後,馬先生向甘肅省酒泉市肅州區勞動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要求飛翔公司支持其擔任飛翔一公司經理期間應得的獎金5286.151萬元。

2014年5月,肅州區勞動仲裁委員會以「一事不再理」為由同樣駁回了馬先生的申請,理由是馬先生的申請已由甘肅省高院、最高院兩審終審,故對馬先生的申請不再受理。

馬先生對勞動仲裁結果不服,最後向肅州區人民法院起訴。在肅州區人民法院,劇情開始出現反轉。

2014年11月,肅州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支持了馬先生的訴求。理由是,飛翔公司制定的《關於管理費提取和獎勵辦法的決定》,應當作為該企業稅後利潤分配的依據。為馬先生等創造企業利潤的管理人員分配獎金,符合企業管理的特點和利益處分原則。原告馬先生要求按照公司章程和經營管理規定,支付獎金,符合法律規定。

飛翔公司隨後向酒泉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酒泉市中院維持了一審法院關於獎金的判決。酒泉中院認為,雖然飛翔公司董事會於2012年5月免去馬先生的飛翔一公司經理職務,並未解除雙方的勞動關係。飛翔公司於1999年1月8日下發了《關於管理費提取和獎勵辦法的決定》明確規定,各分公司每年年終決算時,實現的淨利潤或發生的虧損,當年都要進行兌現,在按公司章程規定提取項目獎金後所剩餘的獎金。如果飛翔一公司在馬先生任職經經理期間實現淨利潤,馬先生作為經理,應當分得獎金。

據了解,目前甘肅省高院已以「基本事實不清、主要證據」裁定撤銷酒泉市中院、肅州區人民法院的判決,發回肅州區法院重審。再審裁定中,甘肅省高院要求重審法院,要對本案主張的獎金性質是否屬於勞動爭議案件的處理範疇進行認定,並在此基礎上準確適用法律,妥善處理本案爭議,保護雙方的權利。

專家提供多角度解讀

記者注意到,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根據近年來審理的涉公司高管勞動爭議案件的具體情況,發布了十大典型案例。北京市一中院表示,公司高管作為兼具管理者與勞動者雙重屬性的特殊群體,其權利義務與普通勞動者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此產生的法律適用上的問題也是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焦點。如何平衡因高管的特殊身份帶來的法律適用上的衝突,正確貫徹落實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的立法理念,成為審理此類案件的工作重點。

具體到「5000萬天價勞動報酬案」案如何評判,記者採訪了三位專家。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胡彩肖:

飛翔一公司是飛翔公司的內部機構,馬先生作為飛翔一公司經理與飛翔公司之間是勞動關係。

國家統計局《關於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規定,工資總額由下列六個部分組成: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因此,工資、獎金、津貼收入等屬工資的範疇。

北京安傑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劉正赫律師:

此類案件具有爭議標的額高、發放條件約定不清並存在理解差異、計算規則和計算方式複雜、「按勞分配」原則如何合理適用、企業自主經營權以及董事會權利如何合理界限、團體業績和個人貢獻如何合理劃分、舉證責任承擔缺乏統一裁審標準等諸多問題。

對於該案件中涉及到的董事會未批准獎金分配方案,法院是否有權判決企業向員工支付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很多企業的獎金、提成分配製度中均有「企業管理層有最終決定權」「分配方案需得到董事會(或上級企業)批准」等類似條款。仲裁、法院在審理此類爭議時應當區分具體情況:

如企業管理層、董事會、上級企業未批准確有正當理由(如企業經營業績嚴重下滑甚至虧損、企業經營方式和業務模式已發生重大調整、相關項目存在重大潛在風險等),則應當傾向於支持企業方;

如企業無正當理由,在有明確發放制度或發放慣例、企業業績穩定、員工已付出勞動並獲取業績的情況下,企業僅以「未完成審批」或「自主經營權」等理由進行抗辯,則應當傾向於支持員工方。

金誠同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北京市律師協會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梁楓律師:

公司高管不同於一般意義上的勞動者,在審理有些涉及公司法問題的案件時,應當區別對待。

勞動法從本質上是一部社會法,十九世紀英國議會通過的《學徒健康和道德法》被認為是現代勞動法產生的標誌,其起源於對產業工人的權利保護,確保工人勞動權利和工資利益獲得保護。而公司高管一方面是勞動者,另一方面還是受公司法調整的公司管理人員,多為公司政策及相關制度的決策者、制定者或參與者。所以在涉及高管的勞動爭議案件中,不能僅僅選擇使用對勞動者有利的勞動法,還應充分考慮到公司法的義務性要求。比如,有些企業的勞動合同可能就是總經理參與起草、編制的,這與勞動法本身保護的對象是有差別的。

回到本案,公司高管索要巨額獎金,已經超出一般的勞動報酬範圍。獎金涉及對企業利潤的分配問題,分配利潤是投資人的行為,而作為與公司建立勞動關係的勞動者一般無權參與企業利潤分配過程。公司可以拿其獲得利潤對勞動者進行獎勵,不但取決於公司的經營狀況,更要考慮對個人業績的考核和認可,但最終應由公司決定。根據公司法規定,制訂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系屬於董事會的職權,而審議批准公司的利潤分配方案則由股東會決定。

因獎金髮生的爭議應屬於勞動爭議。但是獎金該不該給,應該取決於公司制度。是否發放獎金、獎金金額和發放條件、發放方式等,均要按照公司相應管理規定進行。如果按照公司規定,有關高管的獎金方案應通過董事會決議作出決定,則應把董事會作出決定作為發放獎金的前提條件。反之,如果董事會未就獎金發放作出決定這個前置程序,個人無權逕行要求公司向其發放獎金。事實上,由董事會決定公司經理等高管的報酬事項,正是公司法規定的董事會的職權。因此,高管向公司主張獎金,不能僅僅依據勞動法,同時也應遵守公司法關於董事會有關程序的規定。最近幾年來,涉及公司高管的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不斷增加。

END

|編審:崔曉林 |統籌:王茜

|責編:謝昱航 |版式:戴凱琳

相關焦點

  • 公司高管職務的解除是否等同於勞動關係的解除?
    張某認為公司的行為屬於單方違法解除,故向仲裁委提出申請,要求公司支付其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賠償金37萬元。公司則認為張某已於2016年11月18日書面提出的申請即為其主動辭職,解除雙方勞動關係的意思表示,故董事長在與董事會溝通後,同意張某的辭職,同時要求人事部按照法律規定的員工提前一個月提出辭職,滿一個月後辦理相應離職手續,故開具了解除時間為2016年12月18日的退工證明。
  • 公司高管薪資怎麼算?既是管理者又是勞動者 公司高管權益咋認定
    北京市一中院副院長單國鈞介紹,具體而言,此類案件呈現訴訟請求複合化、涉訴標的金額較高、高管應訴能力較強、新興行業涉訴較多、法律適用存在交叉等特點。「當事人在提起訴訟時一般會同時主張多項權利,涉及工資、獎金提成、加班費、競業限制義務、違法解除賠償金等。」單國鈞說。
  • ...退休返聘等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看看...
    2案例二直接由用工企業支付勞務派遣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答覆:由於這些派遣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是由用工企業直接支付給用工人員的,可以計入「工資薪金」,並按照工資薪金來預扣預繳個稅。其中屬於工資薪金支出的費用,準予計入企業工資薪金總額的基數,作為計算其他各項相關費用扣除的依據。3案例三支付臨時工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答覆:1、若臨時工與企業存在實際僱傭關係籤訂了勞動合同並按月定期支付報酬,企業需要按照「工資薪金」給臨時工發放報酬,同時需要幫臨時工代扣代繳社保以及個稅。
  • ...臨時工、退休返聘等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
    案例二  直接由用工企業支付勞務派遣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  答覆:  由於這些派遣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是由用工企業直接支付給用工人員的,可以計入「工資薪金」,並按照工資薪金來預扣預繳個稅。
  • 支付臨時工、退休返聘等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
    2案例二直接由用工企業支付勞務派遣人員的報酬屬於「工資薪金」還是「勞務報酬」?答覆:由於這些派遣人員的工資和獎金是由用工企業直接支付給用工人員的,可以計入「工資薪金」,並按照工資薪金來預扣預繳個稅。答覆:1、若臨時工與企業存在實際僱傭關係籤訂了勞動合同並按月定期支付報酬,企業需要按照「工資薪金」給臨時工發放報酬,同時需要幫臨時工代扣代繳社保以及個稅。
  • 拖欠勞動報酬?曝光!
    2月26日,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以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依法將該案件移送公安機關查處。9月3日,南昌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判處該公司罰金10萬元並責令支付所拖欠勞動報酬;判處該公司法定代表人謝仕根有期徒刑2年10個月,並處罰金5萬元。
  • 跨國用工起爭議 勞動報酬該咋算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國對外勞務合作業務累計派出各類人員達千萬人次。在此情況下,跨國用工類勞動爭議案件數量也不斷增加。跨國用工涉及中國企業、外國企業、勞務派遣機構、勞動者等多方主體,各方法律關係因其籤署的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協議、服務協議等而各有不同,有些案件涉及多種法律關係,使得勞動關係的確認成為跨國用工勞動爭議之難點。
  • 離職員工是否還能拿到年終獎?春節前後跳槽,獎金該如何發放?
    近期,法院有關年終獎的勞動爭議糾紛呈上升趨勢。由於很多勞動者在工作中缺乏自我保護意識,離職時維護正常權益難免碰壁。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離職員工是否還能拿到年終獎,用人單位以虧損為由拒發是否合法,以及勞動者對獎金發放數額存在疑義該如何處理等。
  •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
    工資薪金和勞務報酬如何區分依據《徵收個人所得稅若干問題的規定》(國稅發【1994】089號) 第十九條規定: 工資、薪金所得是屬於非獨立個人勞務活動,即在機關、團體、學校、 部隊、企事業單位及其他組織中任職、受僱而得到的報酬
  • 公司說我年前辭職,沒有年終獎,我該怎麼辦?
    那麼他們是否可以要求單位發放年終獎呢?下面小寶就給大家介紹一些年終獎的相關知識: 年終獎是什麼 年終獎金,是指用人單位根據自身的經營狀況並通過其規章制度規定或勞動合同約定等方式,在一年的某一時間內對勞動者發放的獎金。因此年終獎金是獎金的一類,仍屬於工資性的勞動報酬。
  • 臨時工必須這樣繳納個稅和社保!臨時工工資怎麼做?千萬別弄錯...
    這是您在祥順財稅俱樂閱讀的第12,293篇12019年1月起臨時工工資這樣處理一、臨時工工資屬於「工資」還是「勞務報酬」?(一)、2019年以前:(1)按月正常發放工資的,「是否僱員」選擇「是」,填寫正常工資薪金報表;(2)不按月發放工資或者沒有籤訂勞動合同的,「是否僱員」選擇「否」,填寫勞務報酬報表。這是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主要區分口徑。既然如此,所謂臨時工「工資」,其實屬於勞務報酬,應當按照「勞務報酬所得」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 @求職者 你的勞動合同籤對了嗎?
    12月9日,第5批職業指導「雲課堂」第一節「籤訂合同時該注意哪些事項」課程正式上線。職業專家團導師、來自智通人才連鎖集團衡陽公司的陳靜從勞動合同的概念、籤訂員工勞動合同的範本、員工勞動合同範本該注意的事項等方面來幫助求職者切實維護好自身的利益。在涉及勞動關係的諸多法律文件中,勞動合同是最基礎的文件,也是勞動關係權利義務的總括,制定一份完善的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來說,意義都非常重大。
  • 高管的「年薪制」:「鐵飯碗」還是「金手銬」?
    公司指望「年薪制」發揮激勵機制,讓高管們戴上「金手銬」穿著腳鐐跳舞,為公司創造更多利潤;而高管們往往期望「年薪制」成為旱澇保收的「鐵飯碗」,即使企業虧損也能拿到高薪。在雙方對立心態的博弈中,最終落於紙面的年薪約定常常陷入含糊其辭、曖昧不清的尷尬境地,因此也成為了薪資爭議的「多發地帶」。本期案例中,企業離職總裁將前公司告上了法庭。
  • 哪些屬於工資?工資的構成有哪些?
    哪些屬於工資?工資的構成有哪些?根據我國勞動法規定,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法律的有關規定和勞動關係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一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我國勞動法規定,工資應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不得以實物或者有價證券代替貨幣支付。
  • 這10家公司拖欠勞動報酬被曝光!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8日電 據人社部8日消息,人社部公布2020年第四批拖欠勞動報酬典型案件,涉及江蘇漢皇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等10家企業。  五、山西省查處山西金禧建築勞務有限公司拖欠勞動報酬案  山西金禧建築勞務有限公司,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14010057335421XB;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平陽路101號1202號;法定代表人:賀宜華。  2020年5月,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接到投訴,反映該公司存在拖欠勞動報酬問題。
  • 工資薪金所得與勞務報酬所得到底有何區別?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條規定: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者受僱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者受僱有關的其他所得。一般情況下, 「年終加薪、勞動分紅」不分種類和取得情況,一律按工資、薪金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
  • 隔離期間工資報酬怎麼算
    那麼,職工在隔離期間的工資報酬該怎麼算?這個問題成了不少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關注的焦點。  情景1 密接者的工資如何發?  北京某公司員工小李不幸感染新冠肺炎,需要接受隔離治療無法返崗工作,同事小錢也因和他同處一個辦公室,屬於密切接觸者需要接受醫學觀察。在接受隔離治療和醫學觀察期間,公司按規定應該如何支付小李、小錢的工資報酬呢?
  • 法院這樣判
    由此可見,年終獎屬於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藥店僅以連續虧損為由決定不發放2016年度的年終獎,違反了有關薪酬發放的規定。最終,法院支持了葉某的訴求。【點評】雖然目前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中沒有關於發放年終獎的直接規定,但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而年終獎屬於勞動報酬的組成部分。所以這意味著用人單位在年終獎的發放上並不能隨意行事。
  • 常州公布2020年度十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犯罪案例
    一、張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2016年10月,張某掛靠常州某建築勞務有限公司,並以該公司名義和個人名義承接工程項目,張某再將項目勞務向薛某等人發包。張某在支付部分工資報酬後,採用逃匿方法逃避支付剩餘工資報酬共計人民幣155.5萬元。
  • 完善收入分配製度 增加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
    5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就如何健全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增加勞動者特別是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等問題做出了重要部署。當前,應認真思考提高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的重要意義,以及近年來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發生的變化和面臨的問題等。其一,提高一線勞動者勞動報酬有其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