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成為這屆奧斯卡最大贏家(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
其實說實話,我個人還是很喜歡這部作品的,但喜歡程度次於《愛爾蘭人》與《小丑》,《寄生蟲》主題主要探討著社會階層矛盾、人性慾求不滿,無論是去看劇情表層戲劇化還是去看深度內核都極佳,但對於我來說它太過於工整了,缺少一些餘韻。
而《愛爾蘭人》是部《教父》系列級別的黑幫史詩作品,人物塑造極佳,表面上的風光與骨子裡的悲涼都表現得淋漓盡致,通過一段黑幫往事來呈現友誼、人性、生存、時光。這部電影幾大老戲骨的演技極佳,這是他們的謝幕表演,也是一個電影時代的輓歌。
《小丑》則是一曲小人物的生存悲歌,一個被社會壓榨的邊緣小人物釋放出體內惡魔的故事。這種描述邊緣人的電影其實也是可以拿最佳影片的,不信你看看之前的暗黑童話《水形物語》,關於《小丑》之前我已經在平臺上發表過一篇幾千字的觀後感了,在這就不多說了。
觀影后的餘韻對於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餘韻就是指觀影后勁很大,能在觀影后去思索影片或有關影片內容更多的東西。
在這三部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愛爾蘭人》,其次《小丑》,最後才是《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