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熬過了凜冽寒冬、抵制了誘惑晚春、忍過了灼熱炎夏,則必將於12月份一現曇花!——致正在備考的你們
這不是一個好的文章開頭,但是卻是一個美好的祝福~
廢話不多說,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考研「棄考率」背後的「秘密」。首先,先讓我們看一下下面這組數據:
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達到歷史新高,為341萬人,最終錄取人數則為100.3萬人(碩士研究生),粗略的算了一下,報錄比為3.39:1,當然這只是報名人數和錄取的比例,實際上參加考試的人數並沒有這麼多,至少有幾十萬是對於我們上岸完全沒有威脅的。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拿2016考研(為2015年初試,下面同理不再作解釋)來說,有統計數據表明全國研究生招生考試預報名人數為200萬,實際報名人數為177萬,而參加初試的總人數僅為142萬,最終錄取人數為52萬,實際考錄比不到3,而2017考研也是如此,預報名250萬,實際報名202萬,參加初試人數僅為170萬人。這兩年的棄考率分別達到了19.77%和15.84%,不可謂是不高!
而就最近而言,以在考研中比較火熱的廣東省來講,2019年廣東省考生報名人數為14萬,實際參加考試人數為12.4萬人,考研缺考率為11.43%,像遼寧等地的缺考率也都在11%以上,不算低了。如果從報考院校來講,越是報考頂尖學校的考生的缺考率會越大,2018年北京大學的法律碩士棄考率竟高達35.5%。
「棄考率」居高不下的「秘密」在於何處?在每年的研究生統考中,總會有些許人放棄,原因也是五花八門,筆者粗略地將他們分為三類:第一種是在秋招中找到工作的,不想繼續讀研;第二種是盲目跟風,興趣不濃厚,複習不到位;第三種則是一些同學第一年先試試水,第二年再戰,但這種情況實際是也屬於複習不到位的。
寫在最後
時值初夏六月,馬上就將迎來了炎熱暑假,這是一個非常棒的追趕期和成長期,研考的旅途馬上過去一半了,相信堅持住就是我們最大的勝利!這裡不得不說一個考過研都有過的有趣經歷了,筆者認為考試更像是一種「打坐」,同一考場是真的會有很多人由於這的那的原因離開考場的,堅持到最後也算一種成功。
我不想給大家各種沒用的毒雞湯,但是會一直支持你們~
用心原創,歡迎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