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這種中暑真的要命 專家詳解熱射病

2021-01-19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上周四晚間,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接連收治5名中暑者,其中一人因熱射病死亡,一人被收入EICU(急診重症監護室)治療。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柴豔芬提醒,患上熱射病後死亡風險極高,所以面對中暑,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中暑分為三種類型

柴豔芬主任說,根據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中暑被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三種類型。可怕的是,這些中暑類型可以先後或同時發生於同一病人身上,未治療或治療無效的熱衰竭可發展為熱射病。

柴豔芬主任介紹,外界氣溫超過32℃以上時,60%體熱要通過出汗蒸發,在高溫高溼環境中,體內積存熱量逐漸增加,但出汗蒸發散熱卻越來越少,體溫調節功能發生紊亂,身體產熱及獲取熱量增多而散熱出現障礙即會發生中暑。不要認為在吐魯番更容易中暑,吐魯番氣溫雖高,但相對溼度僅30%,出汗蒸發散熱快,所以在那裡生活的人並不易中暑。只有當氣溫高且溼度大時,人體散熱較慢,才易發生中暑。

要特別注意的是,熱環境適應是人體妥善處理熱應激的過程,健康人對熱環境的適應需要7至14天,沒有進行過熱適應訓練、身體健康狀況不佳的人更易發生中暑。此外,如果存在皮膚結構異常、汗腺功能和自主神經系統調節障礙等情況,也會促使中暑發生。

熱射病有可能致命

中暑先兆常表現頭痛、頭暈和疲勞,但出汗量不一定減少。如發現較晚、未經適當治療者繼而出現以下表現:

熱痙攣 高溫環境下劇烈運動後出現腓腸肌或腹部肌群痛性痙攣,可能與體鈉過多丟失和通氣過度有關,此時患者在陰涼處休息、補充液體後可緩解。

熱衰竭 熱痙攣繼續發展引起熱衰竭,因脫水血容量不足所致,常見於老年人、兒童和慢性疾病病人,可表現為噁心、嘔吐、多汗、心動過速、呼吸增快、體溫升高、低血壓、虛脫或暈厥、肌痙攣等。此期檢查可發現血細胞比容增高、高鈉血、氮質血或肝功能異常。

熱射病 熱射病是重症中暑,也是一種致命性急症,患者會出現高熱(直腸溫度≥41℃)、行為異常、神志障礙或昏迷和多器官功能障礙等症狀。熱射病分為勞力和非勞力兩種類型,其中勞力性熱射病多見於健康年輕人,常在重體力勞動、體育運動或軍訓時發病,表現多汗或無汗、高熱、抽搐或昏迷,心率160至180次/分,此類病人常死於多器官功能障礙或衰竭;非勞力性熱射病多見於年老體弱和慢性疾病病人,患者出現譫妄、昏迷、癲癇發作和各種行為異常,繼而高熱、昏迷,呼吸急促(頻率60次/分)、皮膚乾熱無汗,瞳孔對稱縮小,低血壓、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水腫,多在發病後24小時左右死亡。

遭遇中暑先要降溫

雖然中暑類型和病因不同,但治療基本相同,都需要降溫治療,如脫去病人衣服,移到通風良好的陰涼處,進行皮膚肌肉按摩促進散熱等。

對於無循環障礙者,可用冰水擦浴或將軀體浸入27℃至30℃的水中降溫。對於循環障礙者,則採用蒸發散熱降溫,用涼水反覆擦拭皮膚,同時應用電風扇或空調器。不管哪種中暑,都應儘快呼叫120,送患者到醫院治療。

關於預防中暑,柴豔芬主任給出四個重點:一是增加防暑知識;二是在常溫下,健康人每天攝水量達到2000至2500毫升,炎熱天氣合理安排作息,充分飲用含鉀、鎂、鈣鹽的防暑降溫飲料,備用防暑降溫藥品(如清涼油、風油精、人丹或藿香正氣水);三是在高溫高溼天儘量避免強體力勞動,發現中暑先兆應及時治療;四是年老體弱、慢性疾病病人和孕婦、產褥期婦女應改善居住環境,穿著寬鬆透氣淺色服裝,注意合理營養和休息。

據《城市快報》

 

相關焦點

  • 酷暑練兵,專家教你科學防治熱射病!
    炎炎夏日,氣溫逐漸升高,官兵的訓練強度也不斷加大,熱射病防治進入關鍵階段。如何高標準做好熱射病防治工作?近日,記者採訪了全軍熱射病防治專家組組長、解放軍總醫院主任醫師宋青。宋青根據全軍熱射病防治工作「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思路,提出兩個關鍵詞。超前預防「要樹立積極預防的理念,把立足點放在提高官兵對熱環境的適應性上。
  • 中暑真的能要命!來聽松江醫生告訴你如何預防和治療中暑
    先兆中暑: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輕度中暑:除上述症狀外,體溫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或出現四肢溼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重度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
  • 專家提醒:熱射病可致死 有中暑症狀應儘早就醫
    高溫環境不僅讓人體感不適,還很容易發生中暑,甚至發展成為熱射病,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輕度中暑拖成熱射病 七旬老人住進ICU5月9日下午,海南省腫瘤醫院急診科接診了一位突發意識障礙的77歲男性患者,入院時體溫高達40℃,還出現噁心嘔吐、呼吸衰竭、休克等症狀,被診斷為熱射病。
  • 「熱死人」不是誇張,中暑真的能要命!
    重症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可以表現為這三種類型的混合型。處理方法:如果情況還沒嚴重到需要就醫的地步,至少做到以下幾點:1.停止一切活動,靜坐在涼爽的地方休息2.飲用稀釋、清爽的果汁或運動飲料3.即使痙攣得到緩解,之後的幾小時內也不要再進行重體力勞動或劇烈的運動,那樣只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導致熱衰竭甚至熱射病
  • 真的會「熱死人」的熱射病 就在我們身邊
    一、什麼是熱射病中暑等級分為熱痙攣--熱衰竭--熱射病,而熱射病屬於中暑等級中最嚴重的一種,死亡率高達50%-70%,如果是老年病人,70歲以上的死亡率會高達80%。
  • 「熱死人」真的有可能嗎?專家提醒:盛夏來臨千萬小心,這種病真的會...
    常聽人說:「熱死人!」熱,真的能死人嗎?別說還真有可能。王先生是汽車配件烤漆車間的工人,近日,他和往常一樣按時到單位上班,因車間內溫度較高,加之通風不良,下午兩點,他突然覺得頭暈、肢體無力,不久就四肢抽搐昏倒在地,同事立即把他送往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急診科救治。
  • 專家解讀夏日如何防治中暑 教你最有效降溫方法
    中暑和熱射病的預防非常關鍵,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脫離「熱」的環境。這種脫離,不是讓我們離開炎熱的自然界,而是我們自己需要創造涼爽、乾燥的小環境。如在有陰涼的地方、室內,甚至用冰塊或涼毛巾擦拭肘窩、膕窩、腋窩等血流充分的地方都可以使體溫降低。當出汗多的時候,多喝水,特別是含鹽的運動陰涼或糖鹽水對防止出現中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大暑來襲,小心致命的高溫!中暑最強急救攻略必須收藏!
    7月9日,山東淄博一產婦在坐月子期間因為中暑,最後不治身亡。送醫時,產婦體溫高達40多度,心臟和肝臟都有不同程度損傷。家人曾解釋,為坐好月子,家裡不開風扇、空調,產婦穿著長袖長褲,還蓋被子。據悉,這名產婦很年輕,20多歲,送來時呼吸急促,體溫高達40多度,已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經過檢查,產婦中暑的程度已屬於熱射病,她的心臟和肝臟均有不同程度損傷。
  • 熱射病是怎麼得的,發現有人中招,你要這麼做
    事實上,與夏季相比,秋老虎的炎熱程度沒有改變,很多人甚至得熱射病。熱射病是指在高溫酷暑天氣下,皮膚散熱功能下降,體內肌肉溫度升高,進而影響全身器官和組織的功能,產生發熱、高血壓、呼吸困難甚至筋疲力盡等症狀。如果不能及時治療,中暑死亡率高達50%。因此,在高溫季節要注意熱射病。熱射病是「隱形殺手」!發現有人中招,你要這麼做。
  • 中國熱射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9)
    熱射病的發病率和危害性可能遠超預期。調查資料顯示,在高強度運動中發生猝死的主要原因是熱射病而非心血管意外;而由熱射病導致的死亡可能超過所有自然災害導致的死亡總和。1.概述熱損傷因素作用於機體,可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表現為由輕及重的連續過程,包括先兆中暑、輕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統稱為熱致疾病。
  • 醫生:不是普通中暑
    有一種致命的疾病,在伺機而動……近日,蘇州一70歲老伯,大熱天騎行,回家後神志不清,被送進醫院ICU,確診為熱射病(重症中暑)經搶救,老伯生命體徵平穩。2病死率高達70%夏天千萬要小心熱射病劉老伯這次「死裡逃生」,也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鐘,就在幾天前,園區一45歲男子騎車時突然暈倒、四肢抽搐。送醫後,男子被確診為重症中暑,在ICU住院3天才脫離生命危險。
  • 中暑了怎麼辦?學會這幾點能救命!
    中暑是指在高溫、高溼環境下,人體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水及電解質紊亂造成的代謝失常綜合症[1]。如何識別中暑呢?根據中暑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症和重症中暑,重症中暑又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2]。
  • 煙臺1天平均7人中暑 五種中暑類型及處理方法
    熱射病是指因高溫引起的人體體溫調節功能失調,體內熱量過度積蓄,從而引發神經器官受損。    120急救指揮中心專家提醒,如果出現頭暈、心悸、乏力、胸悶、精神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症狀,應迅速到通風的地方休息,幫助身體散熱,並及時補充水分、鹽分。如果出現先兆中暑症狀還不引起重視,繼續勉強工作,很可能發展成重度中暑,甚至危及生命。
  • 教育局通報高一新生軍訓暈倒身亡:暈倒並出現嘔吐症狀,患熱射病
    臨澧縣教育發布情況說明,原文如下:關於臨澧一中一新生患熱射病身亡的情況說明8月4日,我縣一中2020班按照教學計劃安排進行軍訓。下午4點10分左右,該班教官組織學生在學校主道樹蔭下進行隊列訓練,學生王某某身體不適,教官隨即安排王某某在蔭涼處坐下休息。隨後,教官安排該班所有學生休息,並詢問王某某身體情況。
  • 湖南一新生軍訓時不幸身亡 當地教育局:熱射病導致
    據通報,王某某死於熱射病(一種重度中暑),臨澧縣教育局目前已啟動相關調查程序,並表示會全力做好善後事宜。(圖源臨澧縣人民政府)8月4日16時許,王某某及同班同學在學校主道樹蔭下進行隊列訓練。王某某突感身體不適,在教官安排下前往蔭涼處休息。隨後,教官前來詢問王某某身體情況。
  •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中暑|季節性|熱傷風|腦血管疾病|頭暈|島城
    △郭瑞友 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腦科診療中心神經內科主任熱傷風最近一段時間,白天氣溫高,夜間氣溫低,人體的表皮血管和汗腺孔擴張,出汗較多,入睡後容易著涼,市民需謹防熱傷風。此外,脾胃不好的市民如果過食貪涼,不注重飲食衛生,還容易出現胃腸道疾病。
  • 中暑的症狀 出現這些症狀多是中暑所致
    在炎熱的天氣之下,中暑是十分常見的問題,嚴重時甚至會致人死亡,所以如何預防中暑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一下,中暑的症狀以及中暑了怎麼辦,希望能夠幫助大家預防中暑、遠離中暑這一危險的病症。中暑的症狀當出現下述這些症狀時,一定要小心,因為這很有可能說明你已經中暑了,如果我們沒有採取相應的措施,很容易導致身體遭受嚴重的損害。
  • 浙江一跑友晚飯後運動十幾分鐘暈倒,確診為勞力性熱射病
    劇烈運動加上最近天氣炎熱,結合相關檢查報告診斷,醫生判斷張先生患上了勞力性熱射病。熱射病,屬於重症中暑,死亡率高達50%以上,是致命性中暑,會導致心肌、腎臟等多器官的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此前,杭州一小夥夜跑也曾因熱射病險喪命。現在暑熱未散,「秋老虎」不容忽視,對於保持長跑習慣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 高溫來襲,如何預防中暑?
    40天超長待機的三伏天現已來了「桑拿形式」和「蒸烤形式」加上有必要戴的口罩這樣的溫度很簡單形成中暑高溫氣候怎麼防備中暑?中暑是人體暴露在高溫環境下,體溫調理功用紊亂,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妨礙為首要體現的急性疾病。一般分輕度中暑與重度中暑,按發病機理不同,重度中暑又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病。其間熱射病歸於重症中暑,逝世率較高。
  • 中暑了有什麼感覺?炎炎烈日下該如何預防中暑?
    這裡要澄清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只有夏天才會引起中暑,其實不然,從中暑的定義我們不難看出,只要是在高溫或者高溼的環境下都可能發生中暑,比如冬天煉鋼的工人就有可能發生中暑,當然,中暑主要還是發生在炎熱的夏季。如果同時具備高溫高溼的環境,那麼中暑的概率會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