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大屠殺——人類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2020-12-23 騰訊網

簡介

盧安達大屠殺發生在位於中非的盧安達,是胡圖族人對圖西族人進行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從1994年4月6日至7月中旬的100天裡,約有50萬-100萬人被殺,約佔當時全國總人口的20%。

圖: 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中,大量的胡圖族的平民對圖西族平民實施「清洗」事件

背景

1890年到1918年,盧安達是德國的殖民地1918年到1962年,則為比利時的殖民地。少數民族圖西族(約18%)始終統治著佔約80%左右人口的胡圖族。直到比利時人離開後,政權交還給佔多數人口的胡圖族。在1962年盧安達獨立後,政府也未妥善處理民族之間的對立問題。在20多年的時間裡,盧安達政府一直對圖西族實行種族歧視政策。在大屠殺前的三年裡國家控制的媒體甚至把圖西族人視同為國家的敵人,大力加以撻伐和煽動,引起圖西族人的恐懼和仇恨。

圖: 盧安達大屠殺真實照片

導火線

1994年4月6日,載著盧安達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和蒲隆地總統西普裡安·恩塔裡亞米拉的飛機在盧安達首都基加利附近被擊落,兩位胡圖族總統均罹難,是誰擊落客機至今不明,有傳聞指出是圖西族遊擊隊,也有傳聞說是胡圖族激進分子,因不滿總統將與圖西族籤訂權利共用協議,而計劃了這件暗殺事件。

圖: 盧安達大屠殺

屠殺

屠殺從首都基加利開始擴散到全國每個角落從4月6日到7月初的百餘天,共約有100萬人被屠殺,其中大部分是圖西人;另外還有200萬人流離失所。在7月時,盧安達愛國陣線RPF與鄰國烏幹達的軍隊反攻進入盧安達首都基加利,擊敗胡圖人政府。共200多萬的胡圖人由於害怕遭到報復,便逃到鄰國蒲隆地、坦尚尼亞、烏幹達和薩伊(現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數千人由於霍亂和痢疾死於難民營。

圖: 盧安達大屠殺到底有多瘋狂,聯合國也很難庇護。

溫和派領導人的殺戮

圖: 盧安達大屠殺:每8秒一人遇害,人類史上最黑暗一幕(屍體堆積如山)

聯盧援助團派出十名比利時士兵護送女總理烏維林吉伊馬納到盧安達電臺辦公室,但結果不得不取消,因為總統衛隊接管電臺不久之後表示不允許烏維林吉伊馬納放送發言。後來在早上,一些士兵和一群平民迫使烏維林吉伊馬納他們交出武器,然後殺害了烏維林吉伊馬納和她丈夫,而他們的兒女和塞內加爾聯盧援助團人員姆巴耶迪亞涅則因躲在家具中而得以存活和獲救。十個比利時人被帶到基加利軍事基地,在那裡他們被折磨和殺害。進行謀殺的總統衛隊指揮官伯納德恩突亞哈加,在2007年被比利時法院判處20年監禁。

國際反應

圖: 盧安達大屠殺 ,大量難民流離失所,給國際社會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引發了對聯合國以及國際社會的思考。

由於美國此前在索馬利亞的幹涉行動因當地勢力的頑強抵抗而失敗,還遭到了歐洲與第三世界國家的譴責,因此不想派軍介入此次衝突;英國則一向與美國共同進退。後來聯合國說服其他國家伸援,法國在基伏湖附近建立了野戰醫院,嘗試收容難民,加拿大、以色列、荷蘭和愛爾蘭也陸續提供援助。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在大屠殺發生前呼籲相關各方盡一切努力阻止大屠殺發生,並在大屠殺發生期間力求保持中立色彩,設立醫院,運送物資,減少平民傷亡。據估計,在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請求下,總共有7萬人獲救。屠殺過去後,數萬名流離失所者得到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救助,並通過「重建家庭聯繫」項目澄清在盧安達屠殺中失蹤人員的命運,在1994年到1998年期間,約有48000名兒童與家人重聚。

審判

圖: 盧安達大屠殺嫌犯逃亡25年後在法國落網

聯合國在坦尚尼亞的阿魯沙成立盧安達國際邢事法庭審判高級政府官員或軍人,盧安達政府則自行負責審判較低層級的領導人或平民。根據盧安達政府通過的法案,2004年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法國在大屠殺事件當中所扮演的角色。2006年11月,法國國防部同意解密一百多份與大屠殺有關的機密文件。

起始時間

1994年4月6日

結束時間

1994年7月

發生地區

非洲盧安達

參戰方名稱

胡圖族圖西族

戰爭結果

約有50萬到100萬圖西族人及胡圖族溫和派被殺

相關焦點

  • 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盧安達大屠殺,揭秘大屠殺始末
    2020-12-30 09:41:22 來源: 意風戲雨27 舉報   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
  • 逃亡25年,盧安達大屠殺主要嫌疑人被捕
    16日,巴黎檢察院發表公告稱,盧安達主要嫌疑人菲麗希安.卡布賈在經歷了25年逃亡後被捕。卡不賈原是盧安達商人,涉嫌盧安達大屠殺,被國際司法通緝了25年。被捕時拉不賈用假身份證在巴黎近郊的一間公寓。簡單的給大家說一說盧安達大屠殺。
  • 《盧安達飯店》——大屠殺中的人性與救贖
    1994年4月7日至6月中旬,在非洲中部國家——盧安達。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事件,該事件是胡圖族對圖西族以及胡圖族溫和派發起的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這場「種族清洗活動」共造成80-100萬人死亡,400萬人成為難民,其中200萬人逃亡國外。
  • 盧安達大屠殺背後,如何處理內部的身份衝突?
    本期的主打推薦書目,是來自菲利普·古雷維奇的非虛構作品《向您告知,明天我們一家就要被殺:盧安達大屠殺紀事》。盧安達大屠殺是二戰結束後人類社會遭遇的最大規模屠殺。1994年,盧安達境內人口佔多數的胡圖族全面屠殺作為少數民族的圖西族,三個月80萬人遇害。而這場大屠殺背後,牽涉的還有盧安達內部的身份認同問題。
  • 吳昕悅|盧安達大屠殺:一場事先張揚的浩大兇殺
    新聞的封鎖和語言的障礙,使不在場者只能隔岸觀火地從二手資料去了解盧安達大屠殺,殺戮發生時,在場者的記憶鮮明又混沌,親歷者因為身臨其境更是難以看清真相。人類需要很多年才能明白,在那一百多天裡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本書便是反思和努力的一部分。在文學作品中,為了渲染懸念,經常會以「唯一知道真相的人已經死去」開頭,抽絲剝繭,一步步揭露那隨著死者進入墳墓的謎團(往往也是殺死他們的原因)是什麼。
  • 盧安達大屠殺:比利時、法國乃至聯合國都難辭其咎
    在一戰爆發之前,盧安達是德國的殖民地,德國戰敗後它就歸了比利時,幾十年後駭人聽聞的盧安達大屠殺就跟比利時的統治有直接關係。 盧安達的殖民化手段也與沒什麼不同。比利時在盧安達的所為,是英國「分裂,劃分和管理」政策的另外一種版本。正如在其它諸多帝國主義國家的例子,比利時也奉行支持少數族的政策。為此目的,堅持德國人所發起的依靠圖西族反對胡圖族,圖西族更優越的理論。
  • 盧安達:大屠殺陰影之後,如何強勢崛起?
    ,盧安達已經成為非洲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在《2019非洲國家營商環境排名》中,盧安達高居第二,更被譽為非洲最安全、廉潔、衛生的國家之一。1994年6月下旬,「愛陣」已包圍盧安達首都基加利,善於心理戰的卡加梅,很快就令城內居民認識到:胡圖族的政府軍,只在乎大屠殺,而並不在乎群眾的生死。胡圖族政府自此開始失去民心。
  • 盧安達大屠殺:100萬人在100天被屠殺,慘劇為何會發生在1994年?
    部分殖民者發動侵略戰爭的同時,還喪心病狂地實施了大屠殺,最慘絕人寰的當屬亞美尼亞大屠殺和猶太人人種滅絕計劃。1915年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人的屠殺,導致遇難者達到150萬人,是當時亞美尼亞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三;二戰期間德國納粹分子對猶太人實行人種滅絕計劃,有600萬猶太人遭到迫害,僅奧斯維辛集中營就屠殺了110多萬人。
  • 盧安達大屠殺通緝犯被捕:他的電臺煽動族人拿起砍刀
    隨著通緝犯卡布加被逮捕,駭人聽聞的盧安達大屠殺,再度進入公眾視線。當地時間5月16日,法國巴黎警方逮捕了涉嫌資助盧安達大屠殺的卡布加,並於5月19日將其提交到位於巴黎楠泰爾的檢察官辦公室。此時距死亡91萬人的盧安達大屠殺,已過去26年。卡布加是什麼人卡布加是盧安達胡圖族人。
  • 盧安達大屠殺主要嫌疑人已於約20年前去世
    (原標題:盧安達大屠殺主要嫌疑人已於約20年前去世)
  • 懂點啥兒:西方很少報導的盧安達大屠殺,百萬死亡誰是幕後推手
    另一邊是血腥的大屠殺,相關報導和研究資料卻少得多,這是一個很詭異的問題。聯合國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反思盧安達大屠殺國際日」,讓人們銘記那段慘痛的歷史。屠殺主要是佔人口多數的胡圖族,對於少數的圖西族進行的,可是比利時殖民者與天主教會,卻在歷史上扮演著非常不光彩的角色。 盧安達位於非洲中東部,面積2.6萬平方公裡,相當於1.5個北京。人口現有1200萬,是非洲大陸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
  • 《我們的侶行2》270夫婦觸摸盧安達最慘痛記憶
    雖然270夫婦已經多次在非洲大地上穿行,但是因為「盧安達大屠殺」的緣故,270夫婦始終有意無意的避開盧安達。這一次的非洲盧安達之行,270夫婦掙扎了很久。 「我也就是因為聽說過大屠殺這件事,我才一直沒來,我不知道這兒會不會安全。」張昕宇並不避諱心理的恐懼。但是出於對山地大猩猩的好奇與保護欲望,270夫婦還是依然踏上了這個曾經的「殺戮禁區」。
  • 大屠殺後的盧安達 | 列國志
    盧安達是一個非洲很小的國家,長期和中國沒什麼密切關係。為什麼這次閱兵儀式會有中國元素的存在?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聊的話題。從大屠殺開始談。 盧安達大屠殺 盧安達的近代史非常倒黴,它的殖民母國是比利時,近代歐洲最惡劣的殖民者。
  • 盧安達大屠殺的主犯終於落網!他身背100萬條人命,卻過著富豪生活
    |作者:隋唐|編審:蘇睿前幾天,法國警方突襲了塞納河畔的阿涅爾,這裡是法國最富有的社區之一。很快,一位體弱多病的84歲老人被警方押走。此人名叫利西安·卡布加,竟是26年前慘絕人寰的「盧安達大屠殺」頭號通緝犯!
  • 比利時法庭判4名涉嫌種族大屠殺的盧安達人入獄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8日專電(記者王星橋)比利時布魯塞爾重罪法庭8日作出判決,涉嫌參與1994年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的4名盧安達被告分別被判處12年至20年不等有期徒刑。  對這些被告的指控是他們在1994年盧安達種族衝突中造成5000名逃避戰亂的圖西族人被殺害。
  • 《盧安達飯店》,它是盧安達種族清洗暴亂中的一塊綠洲
    好在煽動這場種族這場大屠殺的主要嫌犯卡布賈,被國際司法追捕25年後,終於在2020年5月16日在法國塞納河畔阿涅勒一所公寓被捕。在盧安達慘絕人寰的日子裡,有卡布賈這種喪盡天良的劊子手,有看到但懶得插手的歐洲政客,但也有人即便身陷黑暗角落,依然努力用微弱的光芒來照亮身邊人的人——他便是《盧安達飯店》主角原型:保羅·路斯沙巴吉那,盧安達一家飯店的客房經理
  • 一場堪比納粹大屠殺的「種族滅絕」殺戮
    被《衛報》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100部非虛構圖書」之一的《向您告知,明天我們一家就要被殺:盧安達大屠殺紀事》(We Wish to Inform You That Tomorrow We Will be Killed with Our Families:Stories from Rwanda)一書,將1994年盧安達發生的那場巨大的悲劇帶到大眾面前。
  • 盧安達,這個經歷內戰大屠殺的世界最不發達國家裡,蘊藏的建築竟如此美麗
    ,盧安達是落後的農牧業國家,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94年的內戰和大屠殺讓盧安達經濟崩潰,財政枯竭。農牧業人口佔到了全國人口的92%。而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和戰爭的影響,常年糧食自給不足,年缺糧達到驚人的30%。
  • 大屠殺後的盧安達丨列國志
    現代社會慘絕人寰的一幕出現了,沒有機槍和大炮,也沒有毒氣室,只用原始的砍刀和削尖的木棒,圖西族人在幾個月時間內,就被殺死了超過80萬人。屍骸枕籍,河流為之堵塞。這一幕在電影《盧安達飯店》中有具體的描述。真實歷史的殘酷,遠遠超出電影故事。
  • 盧安達大屠殺逃犯被捕,逍遙法外達25年
    據法新社在日前報導,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的重要嫌犯、逃亡了25年之久的卡布加日前在法國被警方抓捕。據報導稱,這名叫費裡西安·卡布加的逃犯是原來的一名盧安達商人,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策劃和推動作用,成為這一事件主要元兇之一。他在當年後逃出,此後一直被世界各國警方通緝了25年之久。據悉,被抓到前,卡布加使用了偽裝身份,並藏在巴黎當地郊外的一間公寓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