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大屠殺:比利時、法國乃至聯合國都難辭其咎

2020-12-23 騰訊網

歷史背景:比利時也再演經典:分裂,劃分,管理

盧安達的歷史,實際上與其它眾多被殖民國家的歷史大同小異。最初殖民盧安達的國家是德國。德國人在一戰戰敗後,比利時侵佔盧安達。第1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但是遠在非洲的內陸小國盧安達卻因此被改變了命運。在一戰爆發之前,盧安達是德國的殖民地,德國戰敗後它就歸了比利時,幾十年後駭人聽聞的盧安達大屠殺就跟比利時的統治有直接關係。

盧安達的殖民化手段也與沒什麼不同。比利時在盧安達的所為,是英國「分裂,劃分和管理」政策的另外一種版本。正如在其它諸多帝國主義國家的例子,比利時也奉行支持少數族的政策。為此目的,堅持德國人所發起的依靠圖西族反對胡圖族,圖西族更優越的理論。這樣以來,之前數百年中和平相處的圖西族和胡圖族部落出現緊張。作為比利時「分裂,劃分和管理」政策的結果,直至該國取得獨立為止,由圖西族人強制性高壓管理。1961年盧安達取得獨立後,政權被胡圖族人所掌控。20世紀50年代之後,比利時開始支持胡圖族人。這一次,深受多年壓迫和剝削的胡圖人,對圖西族人實施自己曾遭受的做法。

如今的盧安達

1994年:100萬人被屠殺

處於少數族地位的圖西人和多數族地位的胡圖人之間的緊張和衝突一直持續至1994年。1994年,作為胡圖人的總統朱韋納爾·哈比亞利馬納(Juvenal Habyarimana)與圖西族人進行和平談判,並達成協議。根據協議,圖西族人也參與國家政權和擁有發言權。但是哈比亞利馬納所乘坐的飛機被擊落,總統遇難。

哈比亞利馬納被殺後指責圖西族人為此負責的胡圖人,實施一個令人可怕的屠殺行動。僅在100天內,100萬圖西人和溫和派胡圖族人被屠殺。這意味著每天有1萬人遭到屠殺。在這一還受國家公務人員和媒體機構支持的屠殺中,由於沒有火藥槍枝,激進主義胡圖族人而用彎刀屠殺數十萬人,焚燒並強姦婦女。比利時為分化管理而發放的身份證件,由於上面注有部族身份,從而讓圖西族人被更容易發現和殺害。這一場令人恐怖的屠殺,在100天之後,隨著圖西族人構成的盧安達愛國者陣線進入首都而宣告結束。

逃難中的胡圖人

非但沒有保護無辜的人,反而撤軍的聯合國

當屠殺事件開始時,聯合國在盧安達駐有2500名維和力量。面對屠殺,圖西族人唯一能夠投靠的是聯合國維和力量。但是聯合國維和力量的回應,和1995年的波士尼亞大屠殺以及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殺沒有任何區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所作出的決定,將2500名維和力量的人數減少至250人。

聯合國駐盧安達維和部隊司令達萊爾說,只需四五千名有戰鬥力的士兵,就能控制住大屠殺。但國際社會卻沒有採取有效行動,聯合國沒能發揮應有作用。

盧安達飯店劇情截圖

法國的角色

盧安達總統保羅·卡加梅(Paul Kagame)指責法國和比利時是大屠殺的直接策劃者。大屠殺受害者在法國和比利時對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提起了訴訟。

盧安達天主教教堂因教堂在大屠殺中所扮演的角色而已向盧安達人道歉。

盧安達國家大屠殺鬥爭委員會曾於2016年,以「大屠殺的肇事者和同謀」的罪名公布了其中還包括總參謀長傑克斯·蘭科斯德(Jacques Lanxade)在內的22名法官軍官的名稱。法國軍官們被指控培訓大屠殺的實施者以及向其提供武器。

1994年6月23日,法國在盧安達西南部為難民設立安全區而開始行動。但是法國為非但沒有阻止大屠殺,反而對大屠殺實施者提供武器和彈藥,限制盧安達愛國者陣線的前進。

由於強烈的國際反響和人權組織的批評,間隔25年之後,法國總統馬克龍終於在2019年4月決定成立一支關於大屠殺事件的委員會。觀察此問題的獨立觀察人士批評說,這是一個不是由資深專家,而是由被法國認為「合適」的人物組成的委員會。

忘記傷痛,重新開始

最終,圖西族的卡加梅率領「愛國陣線」浴血反擊,推翻了胡圖臨時政府,奪取政權。此後,卡加梅的身份也從叛軍首領,變成盧安達副總統與國防部長。結束大屠殺,是卡加梅的巨大功績。2000年,卡加梅當選總統。他修改憲法,反對部族主義、分裂主義,在身份證登記中取消「部族」一項。自此,盧安達人的身份認同不再有胡圖、圖西之分。卡加梅政府還一直執行部族和解政策,給倖存者提供土地等經濟補償,上門為民眾做心理工作。

2019年,盧安達人均GDP達到850美元。雖然仍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但是經濟已經保持了二十幾年的快速增長。全國GDP從2000年的17.3億美元,躍升至去年的102.1億美元。另外,盧安達經商環境全非洲第二,基加利還成為非洲首個獲「聯合國人居獎」的城市,被認為是非洲最安全的首都之一。

相關焦點

  • 盧安達大屠殺——人類史上最黑暗的一幕
    ,盧安達是德國的殖民地1918年到1962年,則為比利時的殖民地。 圖: 盧安達大屠殺:每8秒一人遇害,人類史上最黑暗一幕(屍體堆積如山) 聯盧援助團派出十名比利時士兵護送女總理烏維林吉伊馬納到盧安達電臺辦公室
  • 盧安達大屠殺通緝犯被捕:他的電臺煽動族人拿起砍刀
    為統治方便,比利時殖民者以圖西族為統治階層,胡圖族為被統治階層,人為製造了二者間的對立和矛盾。1962年盧安達獨立,法國取代比利時,成為對盧安達最具影響的西方國家,並以「支持多數人自決」為由,扶持胡圖族長期把持盧安達政權。曾在殖民時代飽受圖西族欺凌的胡圖族一旦「翻身」,對圖西族的反擊變本加厲。
  • 盧安達大屠殺:100萬人在100天被屠殺,慘劇為何會發生在1994年?
    即便是在被殖民侵略時期,盧安達也從未發生如此大規模的種族屠殺,而為何在獨立後卻發生大規模的種族屠殺?聯合國與國際社會有沒有阻止這次事件的發生?▲卡布加,前盧安達首富,在當年利用媒體資源煽動種族仇恨,為極端分子資助屠刀,是大屠殺的關鍵罪犯。
  • 盧安達:大屠殺陰影之後,如何強勢崛起?
    戰後,戰敗的德國被迫根據《凡爾賽合約》,將盧安達割讓給比利時,很快,比利時便得到國際聯盟授予的委任統治權。盧安達因此易手。二戰期間,比利時對盧安達的委任統治升格為託管,殖民當局對盧安達的控制力愈強,也為後來盧安達的動亂埋下了伏筆。
  • 吳昕悅|盧安達大屠殺:一場事先張揚的浩大兇殺
    《紐約客》撰稿人、《向您告知,我們一家明天就要被殺》作者菲利普·古雷維奇稱之為decimation,意味著在這場大屠殺中,整個國家總人口中至少十分之一被殺害。據聯合國《盧安達種族滅絕與聯合國外聯方案》,盧安達總人口七百餘萬,由百分之八十五的胡圖人、百分之十四的圖西人和百分之一的少數特瓦人構成,據估算,約八十萬至一百萬人被殺害。
  • 比利時法庭判4名涉嫌種族大屠殺的盧安達人入獄
    新華網布魯塞爾6月8日專電(記者王星橋)比利時布魯塞爾重罪法庭8日作出判決,涉嫌參與1994年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的4名盧安達被告分別被判處12年至20年不等有期徒刑。  對這些被告的指控是他們在1994年盧安達種族衝突中造成5000名逃避戰亂的圖西族人被殺害。
  • 中國是如何團結盧安達的
    比利時1962年盧安達獨立前,是比利時的殖民地。但是,不僅比利時人保護的圖西族女總理被殺,10名比利時士兵也同時被殺。比利時匆忙撤軍。法國:6月22日,法國的「綠松石計劃」得到聯合國批准以後,出動2500人進入盧安達,保護了一部分圖西族人。俄羅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實力下降,加之當年和車臣的衝突,俄羅斯自顧不暇。
  • 懂點啥兒:西方很少報導的盧安達大屠殺,百萬死亡誰是幕後推手
    5月16日,盧安達頭號通緝犯、胡圖族商人卡布賈在法國落網。卡布賈是1994年盧安達大屠殺的資助者和參與者,已被國際社會通緝了25年之久。他被捕時,使用假身份生活在巴黎塞納河畔的一處公寓。1994年4月到7月,盧安達發生慘絕人寰的種族大清洗,約80萬-100萬人被殺害,20萬-25萬女性遭強姦,而當時全國人口只有700多萬。也是在這一年,曼德拉當選南非首任黑人總統。
  • 逃亡25年,盧安達種族清洗要犯卡布賈在法國落網
    (觀察者網訊)當地時間5月16日,盧安達頭號通緝犯、胡圖族商人卡布賈(Félicien Kabuga)在法國落網。其被指控資助和參與1994年的盧安達種族大清洗,而該次清洗造成約80-100萬人被殺害。
  • 《盧安達飯店》——大屠殺中的人性與救贖
    1994年4月7日至6月中旬,在非洲中部國家——盧安達。發生了震驚世界的盧安達種族大屠殺事件,該事件是胡圖族對圖西族以及胡圖族溫和派發起的有組織的種族滅絕大屠殺。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這場「種族清洗活動」共造成80-100萬人死亡,400萬人成為難民,其中200萬人逃亡國外。
  • 人類歷史上最黑暗的篇章——盧安達大屠殺,揭秘大屠殺始末
    ,揭秘大屠殺始末  1.不起眼的盧安達是世界良心之痛  盧安達地處非洲內陸,人口1260萬,面積26338平方公裡,面積還沒有海南島大,在地圖上實在是很不起眼。相信大多數朋友對盧安達這個非洲內陸小國唯一的印象是來自於1994年的那場震驚世界的大屠殺。很遺憾這個國家以這種形式成為了人類良心永遠的痛處。
  • 盧安達大屠殺的主犯終於落網!他身背100萬條人命,卻過著富豪生活
    |作者:隋唐|編審:蘇睿前幾天,法國警方突襲了塞納河畔的阿涅爾,這裡是法國最富有的社區之一。很快,一位體弱多病的84歲老人被警方押走。此人名叫利西安·卡布加,竟是26年前慘絕人寰的「盧安達大屠殺」頭號通緝犯!
  • 盧安達大屠殺主要嫌疑人已於約20年前去世
    (原標題:盧安達大屠殺主要嫌疑人已於約20年前去世)
  • 逃亡25年,盧安達大屠殺主要嫌疑人被捕
    16日,巴黎檢察院發表公告稱,盧安達主要嫌疑人菲麗希安.卡布賈在經歷了25年逃亡後被捕。卡不賈原是盧安達商人,涉嫌盧安達大屠殺,被國際司法通緝了25年。被捕時拉不賈用假身份證在巴黎近郊的一間公寓。簡單的給大家說一說盧安達大屠殺。
  • 盧安達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盧安達社會長期穩定,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國際和地區影響力不斷提升,給非洲乃至世界上面臨發展振興重任的國家樹立了榜樣。1、早期歷史盧安達是非洲大湖區較早形成的國家。特瓦人是當地原始居民。胡圖人大約於2世紀從查德湖、尼日河一帶遷移來。
  • 盧安達大屠殺逃犯被捕,逍遙法外達25年
    據法新社在日前報導,盧安達種族大屠殺的重要嫌犯、逃亡了25年之久的卡布加日前在法國被警方抓捕。據報導稱,這名叫費裡西安·卡布加的逃犯是原來的一名盧安達商人,在1994年的盧安達大屠殺事件中,起到了重要的策劃和推動作用,成為這一事件主要元兇之一。他在當年後逃出,此後一直被世界各國警方通緝了25年之久。據悉,被抓到前,卡布加使用了偽裝身份,並藏在巴黎當地郊外的一間公寓內。
  • 《盧安達飯店》,它是盧安達種族清洗暴亂中的一塊綠洲
    好在煽動這場種族這場大屠殺的主要嫌犯卡布賈,被國際司法追捕25年後,終於在2020年5月16日在法國塞納河畔阿涅勒一所公寓被捕。,經過他竭盡全力地自救,保羅和盧安達飯店拯救了1268人的生命。米勒·科林斯飯店作為盧安達一家四星級外資酒店,是當地名流匯集的地方,也是聯合國維和部隊、國外記者、外交官首選之地。作為該酒店的客房經理,保羅憑著八面玲瓏的斡旋能力,各界大佬都給他面子、願意和他合作。
  • 1994年盧安達內戰,2個月100萬非洲人慘遭屠殺,國際反應令人唏噓
    在世界歷史上,發生屠殺的悲劇事件那真的是非常多的,比如亞美尼亞大屠殺150萬、德國屠殺猶太人600萬、五胡亂華死亡人數1000萬以上,震驚國內外的南京大屠殺等等,屠殺這個詞無疑是貶義的,它是帶有極為嚴重侵略意義的詞。
  • 盧安達:上帝遺忘的國家,賭對了卡加梅
    不過機會總會來的,隨著全球的民族獨立浪潮,1962年比利時退出了殖民地,盧安達獨立了。比利時人在離開前做的最後一件事,是給盧安達輸出了一套民主制度,搞一人一票的選舉。胡圖族人佔盧安達總人口的85%,按一人一票選領導人,用屁股想都知道,胡圖族人必然贏得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