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今天下午,作為「寶山環上大科技創新圈」建設重要標誌的「環上大科技園」在上海大學揭牌。這不僅標誌著寶山環上大科創圈建設步入關鍵階段,還象徵著寶山區與上海大學的合作持續深化,有利於形成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和城市社區相融相伴、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也為加快上海大學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步伐、提升寶山一流城區發展能級,助力上海科創中心建設提供新動能。環上大科技園的建成將大力推動寶山環上大科創圈未來成為千億級經濟規模的創新創業集聚區和產業新高地。
圖說:環上大科技園成立。寶山區政府供圖(下同)
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時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六年來,上海牢記黨中央、國務院交給的這一重大戰略任務和重大歷史使命,相繼推出一系列政策舉措,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軍。2019年1月,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實地調研大學科技園建設時指出,大學科技園最有條件集成各種科學技術、各方優秀人才、各類創新資源,最有優勢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科技企業孵化、科技人才培養,要進一步把大學科技園做大做強。2019年10月,上海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關於加快推進我市大學科技園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打造若干示範性大學科技園,輻射帶動高校周邊區域形成創新創業集聚區。
寶山是上海的北大門,區域面積近300平方公裡,道路交通發達,區位優勢明顯,是上海邁向卓越全球城市的主城片區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要的節點。
圖說:環上大科技園揭牌儀式。
近年來,寶山區圍繞「國際郵輪之城」和「智能智造之城」的雙城戰略,著力發展郵輪經濟、機器人及智能製造、新材料、建築科技、平臺經濟五大千億級,人工智慧及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健康及生物醫藥、文化創意、節能環保、現代物流五大百億級產業集群。南大未來智慧城、吳淞創新城兩大市級重大轉型板塊,上海機器人產業園、超能新材料科創園、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一批市級特色產業園區,1、3、7號軌交沿線逾600萬平方米商務載體,為產業發展提供了高品質的承載空間。
應時而變,地處創新經濟騰飛之地的上海大學也逐漸成為寶山科技創新的重要策源地,校內不僅現存諸多科技園孵化企業、校友創辦企業和眾多在校學生為主體的創新創業團體,還擁有豐富的創新科技資源和豐碩的學術研究成果。
作為一所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上海大學是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教育部「雙一流」建設高校,不僅擁有眾多國家和省部級科研平臺,還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基地和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等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平臺,擁有多位院士專家、國家級人才和海外高層次人才等領軍人物,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醫院和研究院所開展深度合作,全面推進協同創新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
圖說:環上大科技園地圖。
加強寶山區與上海大學之間的協同創新和聯動發展,是促進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今年6月6日,寶山區與上海大學籤訂新一輪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環上大科技創新圈,共建環上大科技園。近期,區校共同制定《環上大科技創新圈建設工作方案》,提出了整體規劃、重點突破、逐步拓展的發展思路,統籌布局環上大科技創新圈空間和功能。整體規劃以大場鎮、城市工業園、南大生態智慧城為核心區,通過輻射帶動,逐步拓展至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機器人產業園等特色產業園區以及吳淞創新城等重大板塊。
核心區規劃包括大場鎮上大周邊區域、城市工業園區、南大生態智慧城三個片區,並布局3個眾創孵化基地、5個中試加速基地、N個園中園為產業承載空間、1條創業街區,形成「3+5+N+1」的空間布局,逐步建設形成「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科技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孵化體系。
寶山的主導產業與上大的優勢學科完全契合,區校協同創新、聯動發展具有戰略意義。區校雙方將重點在新材料、人工智慧、醫療器械、智能製造與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等產業領域開展協同創新。圍繞產業能級提升,解決「卡脖子」工程和產業基礎共性問題,區校雙方將全力建設石墨烯國家協同創新中心、先進功能材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醫工結合協同創新研究院、人工智慧國家協同創新中心等新型研發平臺。
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昌勝在致辭中表示,上海大學將聯合寶山區設立建設環上大科技創新圈專項辦公室,暢通區校聯絡機制;加大校內政策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向科研團隊傾斜;提升環上大科技園運營服務能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管理團隊;鼓勵師生將寶山作為創業首選地,積極推動校友企業在環上大科技創新圈落地;不斷提升大學科技園發展水平和能級,將大學科技園構建成為高校創新資源和社會資源匯聚融合的橋梁。
寶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杰表示,環上大科技園的建設是實現「區校合作、雙贏發展」的戰略之舉、破題之舉。環上大科技園的成立,將成為「環上大科技創新圈」建設的「引爆點」。寶山將集聚優勢資源,全力推動環上大科技園不斷做大、做強、做優。一方面提供充足的空間,和上大一同攜手,統籌布局科技創新圈的空間和功能;另一方面加大政策的支持,積極爭取先行先試政策在「環上大科技創新圈」落地。探索設立成果轉化基金和產業引導基金,助力上大重點產業項目落戶寶山,加快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在載體、租房、人才等方面也將給予全方位支持、全過程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