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正常的NBA球隊場上陣容,通常由中鋒,大小前鋒,控衛分位五個位置組成。
以上描述的是一支正常球隊的基本配置,但這個世界可愛奇妙之初便是處處透著非正常,比如,休斯頓火箭隊。
自從本賽季火箭隊將陣中首發中鋒交易出去換回外線防守悍將考文頓,同時凍結哈滕和錢德勒的出場時間後,火箭就成為NBA歷史上罕見的無中鋒球隊。
曾幾何時,火箭隊是一支以中鋒為主的傳統球隊,從遙遠的史前時代中鋒埃爾文·海耶斯到桑普斯然後是球迷熟知的大夢奧拉朱旺,範甘迪時代火箭的核心中鋒是國人驕傲姚明,麥克海爾時代則有魔獸霍華德。可以這麼說,幾十年來火箭隊的中鋒傳承從未間斷,每個時代都有一個優秀甚至是偉大的中鋒支撐著火箭隊負重前行。
但是,在如今小球橫行的時代,火箭隊的中鋒傳統蕩然無存,甚至在本賽季大交易之後徹底拋棄了中鋒。火箭隊五個首發身高都在兩米左右,而在內線負責髒活累活的竟然是身高只有1.98米的塔克。
火箭你是飄了,不但不要中鋒,連身高也不準備要了。
可以負責任的說,雖然小球時代由勇士開端,但真正達到登峰造極走火入魔的恰恰是當年以內線為主的火箭隊。
即便是勇士隊,當年也得給博古特或者帕楚裡亞留一個首發位置。
在當年被勇士王朝誕生之初,博古特依然穩坐首發位置,場均貢獻出全隊最高的1.6個蓋帽,並不驚人,但一個身高臂長的猛漢站在籃下就是一種威懾。
想突破?自己掂量掂量。
15-16賽季,勇士場均得到114.9分,對手則只能得到104.1分,其他重要防守數據,勇士隊不出意外的也碾壓著聯盟中一眾豪強。
無論何時,想要在聯盟成功,可不僅僅只依靠犀利的進攻,還有紮實的防守。
說回火箭隊,本賽季休賽前戰績40勝24負,場均得到118.1分,得分不少,但是每場同時也要失掉114.1分,讓人很難相信這是一支NBA級別球隊的防守水準。
在火箭大交易成型之後,五小陣容出人意料地打出了幾場好球取得了幾場連勝。就在這形勢大好的時候,對手也摸清了火箭的套路。
其實套路並不複雜,基本捨棄了內線進攻又打死不投中距離的火箭隊,只有通過外線火力和突破來支撐全隊進攻。卡佩拉走後,唯一的內線球員吃餅戰術也沒法打了,在佛系教練德安東尼的指揮下,全隊就只能指望著四投一突過日子,湊合著打,打到哪算哪。
而火箭隊,硬說誰承擔著更多傳統中鋒責任的球員是塔克,在場上防守對方大個子進攻,補防對方小個子突破,卡位搶籃板,髒活累活幹完抽空還得在底線投個三分,如果三分不中,那麼籃板就聽天由命吧。
教練,我也是三十五歲的中年大叔了,您至於這麼摧殘我?
在這套陣容中,每個人在場上都是自由發揮,或者蝦及霸打。哈登在外線各種花哨運球再後撤步三分,進不進看天意。威少聰明,我三分不準所以專心玩突破。但是手感這種東西很玄學,如果己方三分投不開局面,對方球員可以收縮防線放你突破。
喜歡突破是吧,來,有本事突一個給大爺瞧瞧。
如今的火箭隊絕對是全聯盟最依靠手感吃飯的球隊,投開了誰都打不過,投不開誰都打不過。
在手感不好的比賽,火箭隊矮個陣容在搶籃板方面存在著天然的劣勢。甭抬槓說羅德曼巴克利也不高籃板能力卻超強,整個聯盟漫漫歷史長河中出現過幾個羅德曼幾個巴克利?
無法做到攻守平衡內外有序的球隊是很難取得冠軍的,年年喊著奪冠的火箭隊年年消耗著球迷的耐心。
在火箭狀態如此尷尬的今天,下個賽季是大破大立還是保持現狀繼續專攻魔球戰術,五小陣容該走向何方?
這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