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防止再犯,近期最高檢與教育部、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
未來網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謝青)江蘇省常州市一所面向青少年開展英語培訓為的學校中,王某作為「環球名師」被重點推薦給學生和家長。但這位名師曾對一名7歲的女童實施過猥褻,並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
日前常州市檢察院、教育局、公安局在聯合開展教師資格專項清查活動中,發現王某的上述前科,教育主管部門當日責令培訓機構對其予以辭退,並在三日內取消了王某的教師資格,揭穿了名師的「真面目」。
近年來,全國發生了多起有性侵犯罪前科人員繼續性侵學生案件。為從源頭上最大限度地防止再犯,近期最高檢與教育部、公安部聯合下發了《關於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以下簡稱《入職查詢意見》)。
《入職查詢意見》提到,今後中小學校、幼兒園新招錄教職員工前,教師資格認定機構在授予申請人教師資格前,應當進行性侵違法犯罪信息查詢,對具有性侵違法犯罪記錄的人員,不予錄用或者不予認定教師資格。王某一案,即是最高檢通報的教職員工準入查詢違法犯罪信息典型案例之一。
9月18日,最高檢聯合教育部、公安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關於建立教職員工準入查詢性侵違法犯罪信息制度的意見》相關情況。(最高檢供圖)
男子求學期間犯案 刑滿釋放後入職培訓學校
2010年,王某大學畢業後通過考試考核獲得教師資格。此後王某並未就業,而是考取研究生繼續讀書。在就讀研究生二年級期間,王某於2012年5月12日,在江蘇省揚州市某商城一書店內,趁無人注意,對7歲女童李某以隔衣摸大腿、臀部等私密部位的方式進行猥褻。
隨後被害人家長報案,王某被公安機關抓獲歸案。2012年10月29日,揚州市廣陵區法院以猥褻兒童罪判處王某有期徒刑八個月。
但在刑滿釋放後,王某通過求職,進入到常州市一所以面向青少年開展英語培訓為主要業務的學校從事英語教學工作,並在該學校網站「環球名師」欄目作教學推介。
三部門摸底查出前科 共有13人應撤銷教師資格
2020年4月,常州市檢察院、教育局、公安局在聯合開展教師資格專項清查活動中,發現王某存在上述案情前科,教育主管部門當日責令培訓機構對其予以辭退,並在三日內取消了王某的教師資格。
案例介紹顯示,此次行動中檢察機關與教育部門、公安機關聯合對常州市5萬餘名教師開展教師資格全面清查,查出了上述案例中的王某等13人屬於法律規定的應當撤銷教師資格人員,其中2人曾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值得注意的是,這13人中,包括王某在內的5人仍在持證繼續從事教育職業。
隨後常州市教育部門對該5人均作出辭退處理,並在三日內對9名在本市獲得教師資格證人員全部取消了教師資格。因另有4人系外省市獲得教師資格證,根據有關規定,常州市檢察機關通知當地教育主管部門,並會同處理撤銷其教師資格證。
打破教育與司法信息壁壘 從源頭上防控侵害
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副廳長李峰分析該案處理情況時表示,聯合行動打破教育與司法部門之間的信息壁壘,實現違法犯罪信息的互通,通過對全市教職員工、培訓機構從業人員逐一比對、覆核,並建立教育從業人員基礎資料庫,使學校、校外培訓機構涉案人員「有人可找、有責可究」,最大限度降低未成年人受侵害風險。
實際上,此前各地的探索實踐證明,入職查詢是行之有效的預防措施。2017年8月,上海市閔行區檢察院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問題,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率先建立涉性侵違法犯罪人員限制從業機制,匯總本區性侵違法犯罪人員信息,建立「黑名單」信息庫。轄區內與未成年人有密切接觸的行業招聘時,在信息庫中進行查詢比對,對有前科的人員不予錄用。
隨後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廣東省廣州市等地也先後建立了相關制度。上海、重慶、河南等省級檢察院也都推動建立了本地省級層面的性侵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信息庫和入職查詢制度。其中上海市與未成年人密切接觸行業已經查詢近27萬人,查出26名具有相關違法犯罪前科人員,並予以辭退或者不予錄用。
「公安司法機關對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一直保持嚴打高壓態勢,但是實踐證明,單純打擊並不能有效遏制犯罪,必須加強源頭預防。」最高人民檢察院第九檢察廳廳長史衛忠表示,由此最高檢與教育部、公安部經過多次研究,最終形成《入職查詢意見》,進一步加大預防力度,構建對未成年人更加有力的社會保護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