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輪手槍

2021-03-02 迷彩abc

名動天下的左輪手槍,在槍械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左輪手槍的發明者是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被譽為「左輪手槍之父」。柯爾特1814年6月19日,出生於美國康狄格涅州一個普通家庭。他從小就是一個手槍迷,他的父親給他買來了各式各樣的手槍,小柯爾特總要把每一種槍都拆開,探究其中的奧秘。

據傳說,1830年~1831年,完成大學預科和阿默斯特學院學業後的柯爾特,登上了一艘名叫"科沃"號的雙桅船,開始了經好望角到英國和印度旅行。大海茫茫,水天一色,在漫長的旅途中,柯爾特除了登上甲板,遠望海鳥追逐輪船外,還經常跑到駕駛艙。舵手手扶舵輪,時而向左轉,時而向右轉,引起了他濃厚的興趣,柯爾特突然爆發出靈感,他高聲喊到:"成功了!成功了!"把整個駕駛艙裡的人弄得莫名其妙。

 

柯爾特回到美國後,一頭撲進左輪手槍的研製工作中。1834年,在來自巴爾的摩的機械工約翰回爾遜的協助下,很快就製造成功了可以發射的樣槍。1835年10月22日,美國人柯爾特在英國申請了專利,專利號為6909號,專利產品就是左輪手槍。

左輪手槍,西方人稱之為轉輪手槍。傳入中國後,因其重新填彈時轉輪要向左擺出,故稱左輪手槍。(不過我認為也可能是因其轉輪向左旋轉而得名)。在柯爾特發明左輪手槍之前,就已有轉輪手槍,但所有的轉輪手槍都是手動轉輪手槍,而柯爾特的轉輪是由待擊發的擊錘轉動,這種自動轉輪手槍的誕生,使過去所有的手動轉輪手槍相形見絀。與過去的轉輪手槍相比,柯爾特轉輪手槍有如下獨特之處:彈倉作為一個帶有彈巢的轉輪,能繞軸旋轉,射擊時每個彈巢依次與槍管相吻合。轉輪上可裝5發子彈,槍管口徑為9毫米。而且它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撞擊式槍機,擊發火帽和線膛槍管,尺寸小,重量輕,結構緊湊,功能完善。

但以我看

在這裡很可能存在誤解。在柯爾特左輪手槍之前,的確有轉輪手槍,它是用一個帶鋸齒的,可以旋轉的鋼輪摩擦燧石(火石)打出火花,由火花引燃火藥再發射彈丸。就像以前的打火機,用砂輪摩擦火石打出火花,火花點燃汽油一樣,是一種擊發裝置。這種轉輪與左輪手槍的轉輪,作用完全不同。正所謂「藺相如,司馬相如,名相如實不相如」。所以說左輪手槍並不是對前代轉輪手槍的改良,而是一種創新。

左輪手槍不僅結構精妙,而且造型優美。更重要的是她是當時世界上發射速度最快,容彈量最大的手槍。精明的柯爾特深知他的發明可以改變世界。於是他將發明與實業相結合,申請專利時,申請的專利要求範圍達8項,其中包括轉輪手槍上的槍管、轉輪彈膛和槍底把的連接方法等。接著又建立了自己的兵工廠——柯爾特武器製造公司。不過自己的兵工廠創辦六年就難以為繼了。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845年,美國國家騎兵隊與德克薩斯州騎警隊聯手,與當地的印第安人展開了一場激戰。在這場戰鬥中,國家騎兵隊與騎警隊成功地使用了柯爾特的左輪手槍,且大獲全勝。這一成功事例給美國作戰部的官員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當1846年墨西哥戰爭爆發時,美國陸軍上尉沃克找到柯爾特,並與之合作,設計了一種威力更大的新型左輪手槍。他設計製造的0.44英寸M1847式左輪手槍被美國聯邦政府大量購買。

美墨之戰,以美國全勝,墨西哥慘敗而告終。1848年2月2日,美墨雙方籤訂了《瓜達盧佩-伊達爾戈條約》。美國掠奪了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州,猶他州,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大部,以及科羅拉多州和懷俄明州的一部分。合計190(有說230)萬平方公裡。美國一躍成為地跨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大國,也為今日美國成為世界霸主奠定了基礎。但是從道義上講,這並不是美國的榮耀。就連親自參戰的美國名將格蘭特也不得不承認,這場戰爭乃是強大民族對弱小民族所進行的最不正義的戰爭之一。

戰後柯爾特重建武器製造公司且迅速發展壯大起來,令世人矚目。時至今日該公司在世界上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左輪手槍再顯神威。這場內戰以「國家統一」開始,以「解放黑奴」結束。戰爭結束後,當時的美國曾有這樣一句家喻戶曉的說法:「林肯給了所有奴隸自由,而柯爾特使這些奴隸獲得了平等」這是美國人民對柯爾特以及他所研發的左輪手槍的最高評價。

左輪手槍美國人喜歡,西方人喜歡,中國人也喜歡。1949年中共中央準備由西柏坡入主北京,鑑於當時的背景,潛在危險很多,中央決定從中央警衛團手槍連抽調骨幹,組建一支150餘人的便衣隊。李克農對便衣隊隊長高富有說:「你老嚷嚷跟我要支好手槍,現在我答應你,全體隊員人手一支美國製造的左輪手槍」。足見左輪手槍在中國軍人心中的分量。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自動手槍出現後,左輪手槍的一些弱點很快暴露出來,左輪手槍容彈量少,槍管與轉輪之間有間隙,會漏氣和冒煙,初速低,重新裝填時間長,威力較小。就連之前引以為傲的發射速度快,與自動手槍相比也是望塵莫及。所以作為軍隊的正式裝備,左輪手槍逐漸被自動手槍所替代。

遠離了硝煙瀰漫的戰場,左輪手槍並沒有淪落到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慘境地。第一,左輪手槍造型優美,是兵器愛好者和收藏家的首選。第二,現在很多國家的警察對左輪手槍情有獨鍾,因為警察面對的犯罪分子,經常混跡於民眾之中,在這種環境中使用武器,威力越大,誤傷他人的機率也越大。而且警察抓捕犯罪分子以擊傷為主,非不得已不會直接擊殺。因而左輪手槍威力小的弱點反而變成了優點。第三,左輪手槍是殺手和特工的最愛,自動手槍雖好,若出現啞火,就必須要開鎖,退出臭蛋,再閉鎖,射擊。這一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秒鐘,但對於殺手來說以足夠漫長,甚至漫長到永遠。而左輪手槍出現了啞火,只需再扣一次扳機即可。

1935年11月1日,愛國志士孫鳳鳴將一把左輪手槍藏在照相機內,以晨光通訊社記者的身份,順利進入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會場。開幕式禮畢後,眾政要在第一會議廳門口合影,他趁攝影時人員擁擠,秩序混亂,拔出手槍對準汪精衛連開三槍。一槍中左臂,一槍中左頰,一槍打在背部的脊椎骨上,慘叫聲中汪精衛應聲倒地。由於左輪手槍的威力太小,汪精衛並沒有當場斃命,而是又苟活了九年。不過從後來的歷史看,與其說是汪精衛命大,不如說是汪精衛命苦。想當年汪精衛刺殺攝政王載灃,被捕後在獄中賦詩明志。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堪比荊軻刺秦,何其壯哉。倘若當時死了,肯定成為英雄。三五年遇刺若死了,至少不會成漢奸。可是歷史的弔詭之處就在於,他行刺時不死,遇刺時不死,最終背個漢奸的罪名死了。命苦,實在是命苦。

1981年3月30日,美國總統裡根遇刺,行兇者欣克利所用的兇器也是左輪手槍。不過這次刺殺事件使左輪手槍蒙羞。許多美國人因此不再喜歡左輪手槍。

柯爾特在兵器史上創造了一個神話,以柯爾特公司命名生產的手槍,步槍及其他各類武器多達三千萬支,其他任何武器公司都難以與之比肩。柯爾特首創的左輪手槍在槍械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19世紀的一些歷史學家曾評論;柯爾特的發明改變了歷史進程。

轉輪(發火)手槍

 

相關焦點

  • 《逃離塔科夫》左輪手槍效果說明 左輪手槍屬性效果介紹
    新手入門 逃離塔科夫左輪手槍技能效果是什麼?想來很多朋友都還不是很清楚吧,所以呢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就是逃離塔科夫左輪手槍技能特效說明,需要的朋友不妨進來看看。
  • 世界十大著名左輪手槍,手槍中的勞斯萊斯
    1、史密斯·威森公司M500左輪手槍(手槍中的大炮)M500轉輪手槍,號稱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槍是美國史密斯·韋森公司的
  • 柯爾特蟒蛇左輪手槍
    Special的左輪手槍的一种放大底把版本。由於槍管下面有一直延伸到槍口端面的槍管底部退殼杆保護凸耳(英語:Underlug)、裝上瞄準鏡的霰彈槍型散熱肋條和外觀精美而且可拆卸、可調節和可轉換的照門,因此蟒蛇的外觀較其他左輪手槍獨特。本來,柯特在蟒蛇上製造空心的槍管下彈倉抑制護套,是為了射擊後利用槍管的重量減少上揚以便儘快穩定底把。當左輪手槍的扳機是完全扳上時,彈倉將會閉鎖,以便擊錘敲擊底火。
  • 史密斯威森3號左輪手槍
    史密斯威森3號左輪手槍 2020-12-01 00:00 來源:勤奮的足球
  • 除去左輪手槍,步槍也有左輪模式,但容易爆掉你的手臂!
    左輪手槍是槍械史上一柄極具特點的手槍,說到左輪手槍當然離不開美國西部的本地牛仔俠客了,作為西部牛仔的標配,擁有一把左輪手槍便可「勇闖天涯」,只是不知道他們喝沒喝過「雪花」啤酒~左輪手槍從誕生到現在,已經存有了184年之久了,風靡全球的它至今依然有著很大的魅力。
  • 手槍和左輪手槍(pistol and revolver)
    具體地說,槍是一個基本的字,然後演化出火槍,手槍,機關槍,衝鋒鎗等等名稱。小孩子沒多少機會見過實物,女性一般對這些東西沒有興趣,但他們都對這些武器有一個大概的概念。英語是拼音文字,就不同了。每一樣東西都有專用的名稱。並且,你大體上要知道它們的差別。比如說,手槍(pistol)只能射一顆子彈,而左輪手槍(revolver)可以發射6顆子彈。
  • ​武器大全:世界十大著名左輪手槍,手槍中的勞斯萊斯
    1、史密斯·威森公司M500左輪手槍(手槍中的大炮)M500轉輪手槍,號稱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槍是美國史密斯·韋森公司的
  • 左輪手槍結構簡單,為什麼普遍比彈匣式手槍的威力要大?
    左輪手槍,也稱輪轉手槍。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實用價值的左輪手槍是由美國人塞繆爾·柯爾特在1835年發明的。為此,塞繆爾·柯爾特用自己的名字創立了一個公司--柯爾特公司,專門生產左輪手槍。直至今天,柯爾特公司仍是輕武器業界的巨擎。
  • 蘇聯名槍:納甘M1895左輪手槍、馬卡洛夫手槍,前者堪稱一代經典
    蘇聯納甘M1895左輪手槍納甘M1895左輪手槍是由比利時的納甘兄弟於19世紀90年代初設計的一款7.62毫米左輪手槍。
  • 自動手槍當道的年代,為何法國特戰精英依然中意左輪手槍?
    於是,他在前往美國聯邦調查局學院深造後,根據美國軍隊和警方的射擊和行動指南制定了一套自己的「左輪手槍戰術」。不過,相當有「民族氣節」的法國人用著美國的大威力左輪手槍,沒幾年就感覺不對勁了:為什麼我們不能用自己國產的左輪,非得用著人家美國人的?於是在1971年,法國政府就要求法國曼努林公司開發出一款同樣是.357口徑的警用左輪手槍。
  • 世界名槍賞析第十七期——M500左輪手槍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槍——M500左輪手槍。M500左輪手槍,全稱史密斯威森M500(英文:Smith Wesson Model 500)轉輪手槍。是由美國史密斯·韋森公司生產設計並命名。
  • 香港警匪片標誌,經典手槍"點三八"左輪(圖)
    小時候對於槍的第一印象,一直是是左輪手槍的樣子。從1800年以來,這種簡單粗糙又好用的手槍便隨處可見,西部拓荒者、槍手、和罪犯都愛用它。在早期的香港警匪電影裡,出現最多也正是史密斯威森M10「點三八」左輪手槍。香港警察應該是從五十年代開始採用這款美國製造的手槍。
  • 左輪手槍用來「賭命」,雖淡出戰爭舞臺,卻深受警察的喜愛
    正是因為子彈發射的隨機性讓其通過這個「遊戲」成為了大家熟知的手槍,即使在出現了很多先進的自動裝填式手槍後,也還有不少人對其情有獨鍾。左輪手槍最早叫為轉輪手槍,在傳入中國後才將其稱為左輪。因轉輪手槍為了配合大多數人的右手使用習慣,轉輪從左擺出,最後被稱之為左輪。
  • 比利時製造於1860年的左輪手槍,其設計原理與後世手槍極為不同
    這是一把比利時產的左輪手槍,製作年份是1860年。 ps:這把手槍經過多次修理、升級,其外貌已經與原版——勒福舍M1854型邊針發火彈轉輪手槍相差很大了。手槍總長20釐米,其中槍管長8.5釐米。左輪手槍的口徑為7毫米,使用滑膛槍管。
  • 美媒評選國內五佳左輪手槍 魯格公司佔3款
    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導 美國《國家利益》網站1月28日發表了題為《五佳左輪手槍(魯格公司與史密斯-韋森公司成功入選)》的文章。左輪手槍是最早的多發手槍之一。左輪手槍的前身是所謂的「轉管手槍」,即一支槍配備多根槍管和多發待射子彈。
  • 它是最小的左輪手槍 獲得吉尼斯紀錄 瑞士技術製造
    SwissMiniGun是在歐洲瑞士國家生產的瑞士迷你槍,被認為是世界上生產的最小的左輪手槍,這把迷你型的左輪手槍總長才5.5釐米,上下高3.5釐米,左右寬1釐米,全槍僅重19.8克。圖為放在手心中的迷你槍 非常的小在購買此迷你轉輪手槍時,廠家還贈送一個鑰匙圈皮套,可以把迷你槍套夾在皮帶環上。
  • 左輪手槍洩出的氣浪能切掉手指?當心,這種握槍姿勢無比危險!
    左輪手槍洩出的氣浪能切掉手指?當心,這種握槍姿勢無比危險!左輪手槍大多數採取開式槍膛的設計,密封性極差,在射擊時會釋放出威力強大的氣浪,國外的流言終結者節目就曾試驗過左輪手槍氣浪所造成的傷害,結果表明,左輪手槍的氣浪雖然不足以切斷手指,但卻有足夠的威力將手掌打爛。
  • 從54式64式77式92式到國產9毫米警用轉輪手槍來看西方五大左輪手槍
    此外,它和世界上所有的轉輪手槍一樣,還具有出槍快、機械結構簡單、故障率低等特點。中國警察將普遍使用國產9毫米警用左輪手槍。左輪手槍的九大優點:結構緊湊,動作可靠, 射擊精度好, 勤務操作方便, 壽命長, 故障率低, 具有出槍及擊發快速、 能迅速邁越瞎火彈、 機構動作可靠、 可發射不同彈種。左輪手槍的二大缺點:警用左輪威力小,左輪手槍裝彈量少。
  • 世界最強的4支左輪手槍,第一支最恐怖,一槍撕裂非洲水牛!
    1.PfeiferZeliska轉輪手槍:,它是目前為止全球外形最大(全槍長55釐米、空重12斤)、殺傷破壞力最大(槍口動能高達6200焦耳)、口徑最大(口徑為15.24毫米)、售價最昂貴(一支約1.6萬美元,一發子彈的價格就四十美元)的左輪手槍;如果拿來打擊敵軍,一槍可將敵軍攔腰打成兩段,據測試
  • 罕見事故動圖:大威力左輪手槍炸膛,槍枝解體,槍管被直接炸飛
    動圖中是一次大威力左輪手槍的發射事故,由於彈巢的旋轉角度不到位,彈頭沒有能正對槍管,而是由於角度的偏差指向了槍管的一側管壁。在開火之後,彈頭對槍管的撞擊,導致槍管的變形損壞和整個左輪手槍結構的解體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