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張雲雷做客蔡康永的訪談節目《十二扇窗》,他在節目中提到:五歲就找到了熱愛一生的東西,並把自己的愛好做成了事業。
五歲,在大部分同齡人沉迷於看動畫片的時候,張雲雷卻迷戀上傳統藝術。
小小年紀的張雲雷跟隨表姐王惠出入天津小園子,表姐在臺上表演京韻大鼓,他則坐在臺下安安靜靜、聚精會神地聽。
耳濡目染間,六歲左右,京韻大鼓《探晴雯》張雲雷已經自學了兩大段。
後來遇到師父郭德綱,張雲雷跟隨師父學習更多傳統的東西——太平歌詞、京韻大鼓、蓮花落、京劇、評劇。
時常有人不解:張雲雷作為一個90後,為什麼會喜歡這些「過時」的東西,並且還能將它們繼承下去、發揚光大?
在張雲雷看來,傳統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只是很多人還沒有發現傳統藝術的魅力。一旦有人觸碰它,就會被它深深吸引。
而聽戲、唱戲、說相聲一直是他的愛好,對於喜歡的事情,做什麼他都甘之如飴。
十年飲冰,難涼熱血;步履未停,一直前行。張雲雷在五歲那年找到一生熱愛,靠著鮮為人知的堅持和厚積薄發的沉澱,才鑄就如今舞臺上的流量擔當。
試問五歲時,你想好自己將來要做什麼了嗎?如今你所做的事情,如你當初所願所想嗎?
把自己的愛好做成自己的事業,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但真正實現的人少之又少,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可以精彩地過一生。
其實,人生莫過於做好三件事:
一是知道如何選擇,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能把自己的愛好做成自己的事業是幸運的,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這份幸運。
有人五歲找到一生熱愛,而有人二十五歲還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當找不到愛好時,不妨逆向思維,先想想自己不願意做什麼,然後朝著它的反方向去努力,拋棄越來越多不願意做的事情,就離你喜歡的事情越來越近。
二是明白如何堅持,認準的事情絕不輕言放棄。
柴靜的《看見》中有這樣一句話:每個微笑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在我們前行的道路上難免荊棘,難免坎坷,總會遇到一段黑暗時光,而這段時光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
如果能夠正視這段黑暗,認準的事情能夠心無旁騖地堅持下去,終能迎接勝利的曙光。
三是懂得如何放棄,才能擁有更好的選擇。
人生路上充滿誘惑,往往想要的東西太多,而行動的又太少,最後在不斷的糾結中蹉跎了時光。
其實,面對誘惑,應該保持清醒,要知道「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屬於你的終究有限,學會了割捨,才能把握住更多。
雖然所有的放棄都要付出代價,但有時候放棄了繁星,才能收穫黎明。
#張雲雷蔡康永的十二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