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梓
張雲雷憑藉一首《探清水河》,成為相聲圈的頂流,吸引了眾多的粉絲。但27歲的人生裡,卻也經歷了很多的跌宕起伏,包括肉體和精神上雙重的考驗。但他對於相聲曲藝的熱愛,在經歷高峰低谷、挫折榮耀後愈發閃閃發光,也從中愈發認清了自己。
觀看張雲雷的星空演講,下面從三個方面闡述什麼叫做對相聲曲藝事業的熱愛:
01 熱愛不是喊口號,而是與之相匹配的行動力
曾在南京意外墜臺,致使身上多處粉碎性骨折,全身被插入100餘根鋼釘,醫生勸他轉行,但這對於從小熱愛相聲,拜郭德綱為師,從藝十幾年的他來說,無疑是次致命的打擊。按他的話說,如果不是為了說相聲,有可能今天,還在拄拐,或者是坐在輪椅上,很多困難可能會挺不過來。
當他開始能動時,常常在家裡的床上練習,練習跪著走,他想,只要能跪著,就能站,後來可以下地,就練著下地走。終於,僅僅歷時4個半月,他便重新站到了德雲社大封箱的舞臺上。
在我看來,相聲就是他的精神支柱,正是源於這份對相聲曲藝事業純粹的熱愛,支撐他從自暴自棄曾一度不想活下去的心態,到重新站在大眾的舞臺上。但那時候的他並不紅,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存在,這種情況下,或許一般的人會等待身體完全康復,再去工作,但他沒有。
對於這份來之不易,他格外的珍惜。於是,事故後第一次在三慶園說相聲,是他小時候學的第一個相聲,叫《九藝鬧公堂》,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當天,他特別地想把它演好,一般相聲加返場大概需要一個半鐘頭的時間,但當天他只站了20分鐘,就疼了。
因為左腿右腿裡面全是鋼釘鋼板,最長的一根鋼釘是30釐米,他手裡拿著紙,時不時的擦腦門擦眼睛。後來下了臺之後,右腳的腳踝那,鋼釘穿出來了,把皮膚頂了一個包,就開始淤血,第二天家人就陪著他去南京做了手術。
當初的很多人以為是熱,其實是因為疼,但是他是這樣的人,只要站上舞臺,就會很享受那個過程,誰也管不了他。
醫生說拆藥線需要15天,他需要在醫院裡面住一個月,但是他知道他沒有那個時間,後來連拆藥線帶出院用了14天,因為馬上瀋陽的三寶演出在等著他。那天他是坐著輪椅上的,好多人讓他坐著說,但是他覺得這不可以,既然坐著說相聲,那我不如不說,他要尊重前來的每一位觀眾,那天他站著說完了相聲。說完後回到酒店,才發現布鞋和白襪子裡面全是血,傷口在滲血,因為沒有到時間就拆了藥線。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他之所以能憑藉一首《探清水河》成為相聲界的頂流,被大眾所認可和喜歡,並且在之後發生的一些負面影響的事件後,至今仍有很多粉絲喜歡他,願意千裡迢迢買票坐在臺下觀看他的演出,並且負傷上臺演出的事情發生在《探清水河》火之前,足以證明他的成功絕非偶然,正是這份熱愛和多年來的勤奮與堅持,崇高的敬業精神,夯實的實力,帶他一夜間走入大眾的視野,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所以不要羨慕他人的成功,背後的辛酸往往不是你能承受的!
除了身體上的考驗,他也經歷了重重心理上的磨練。因為在綜藝節目裡的一句話,他上了熱搜,得到很多網友的批評,但其實是節目中剪輯的節目效果;曾經有過很多報導,都會用到一個詞,叫做「一摔成名」。這十幾年裡,有好幾次差點失去舞臺。
去年的一次專場演出,他從來沒有那麼緊張過,身上是冷的,短短幾分鐘對他都是一種特大的考驗,但是他不管哪一次演出,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只要站在舞臺上,臺下有觀眾看他演出,不管他出於什麼原因,一定要把相聲說完了,鞠躬再下臺。
人往往在經歷磨難或失去之後,會格外的懂得珍惜。經歷很多事兒,遭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捶打,經歷高峰又經歷低谷,經歷挫折又重回榮耀,擁有重新回到舞臺的機會,他格外的珍惜。是相聲接納了他,也是相聲解救了他。
熱愛,就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行動力,張雲雷做到了。在我們的人生中,若也能有幸培養這樣一個愛好或專長,願能精心打磨,不僅僅停留在喊口號上面,無論經歷什麼,有它在,總有一個歸宿能夠接納你,當然前提是,你的努力,配得上它給你的回饋。
02 真正的熱愛,包括熱愛與之相關的人、事、物
張雲雷對相聲的熱愛並非僅如此,大家都知道,相聲演員上臺很顯眼的一身裝扮,是大褂,行話叫「挑兒」,京劇裡面叫「行頭」,張雲雷也極熱愛自己的大褂。
從小師傅就告訴它,你一定要尊重你的這身大褂,因為這是你吃飯的東西,你的大褂就是你的飯碗,你唱太平歌詞的「御子」,就是你吃飯用的筷子,你一定要對他好,從那開始,它便一直記住這句話,不捨得讓自己的大褂受一點點委屈。
2014年,有次給人家演一場堂會,演完後穿過後廚,大褂髒了,當天晚上他要站在德雲社的小劇場,要演出的,到休息間,他把大褂脫下來掛在了牆上,對它鞠了三個躬,說「對不起了,委屈你了」。
之後,在他成名後,有了好的條件,他給自己的大褂定做了一個包,專門放大褂,他們的行話叫「穴頭」。這個在旁人眼裡可能根本沒有意義,甚或有人可能覺得他矯情,但是他一直堅信,你對它好,它才能對你好,只有你尊重你吃飯用的東西,它才會給你回饋。
愛屋及烏,張雲雷熱愛相聲,包括熱愛「大褂」,熱愛臺下的觀眾。真正的熱愛,包括熱愛與之相關的人、事、物。就像攝影師會愛惜攝影的工具;寫字之人會愛惜自己的紙筆;健身達人會愛惜自己的器材。尊重它們,它們才會給你回饋。
03 以創新的方式傳承回饋熱愛
因為相聲,張雲雷受到了關注,也有了很多喜歡他的人,還有一個「相聲界流量」的標籤,一直以來都是相聲哺育他,他也想為相聲做點什麼。傳統的東西他在堅持,但是有些東西,他也知道,是必須要改變的,《探清水河》在變,他在變,觀眾也在變,以前觀眾在底下喊口號、接下茬、刨活,但是現在很多觀眾會坐在底下,認認真真的聽,可以投入的在聽相聲,相聲作為一種傳統的曲藝形式,不能一成不變,也不能盲目在變。
他覺得相聲傳到他這一輩,他不能說只是心安理得地唱著傳下來一代代的老詞,老調,他覺得自己有義務,也有責任,為相聲更健康的傳播下去,讓更多的人喜歡傳統藝術形式,讓更多的人喜歡相聲。
他想的很簡單,想通過這些流量,讓更多的年輕人接觸傳統藝術,喜歡傳統藝術,他一直認為傳統的東西,永遠不會過時,它有自己的魅力,只是你沒有觸碰它,他相信把傳統的東西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觸碰到它了,你會被它感染。
現在也會發現,一些年輕的觀眾,會用他們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傳統藝術的熱愛。比如在KTV唱京劇,在夜店裡讓DJ放小曲《大西廂》,還有雲雷造型理髮店,顧客進去後,會特意要求換掉流行音樂,放京劇,放評戲,放太平歌詞,放北京小曲。
他發第一張單曲的時候,有了新的認證,當時他跟他的工作人員說了很多遍,也強調了很多遍,說一定要先給他看一下,說相聲演員,一定要排第一位,然後歌手,演戲,還有綜藝等都排在後面,因為相聲在他心目中,永遠排第一位,那是他的「根」。他說如果有一天沒有通告了,還能站在德雲社的舞臺上說相聲,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懂得感恩,才有一切,才能持久,感恩的人總是知足快樂和幸福的。俗語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結語
張雲雷非常打動我的是,哪怕身體重傷,也要堅持站著說完相聲,向觀眾鞠躬後下臺,他的這份熱愛,是沉甸甸的,沒有那麼容易。有時候覺得自己也有熱愛的東西,卻遠遠做不到他這樣的程度,卻還疑惑為何沒有成就,相比之下,自慚形愧。當然別人是明星,難以相提並論,但從張雲雷身上,我學到了什麼叫熱愛,並不是喊口號,而是與之相匹配的行動力,愛屋及烏,尊重和熱愛與其相關的人、事、物,感恩回饋它的哺育,才能幸福持久。這不僅僅體現在張雲雷對相聲方面,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相通的。
我是夏梓 ,熱愛讀書,寫作和分享,相信心靈的力量,可以帶我們抵達夢想的彼岸,沉下心,持續做正確的事兒,我們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