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奇篇《孫子兵法》,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孫臏,而孫臏則是鬼谷子之高徒。可是,鬼谷子卻一直被視為神秘人物存在著。
人人都知道他是縱橫家之鼻祖,人人都清楚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什麼縱橫之術,宇宙天地之玄妙,什麼自然地理,奇門八卦,那就沒有他不知道的。可是,人們偏偏對他的出身,他的結局總搞不清楚,我們今天不妨就來探秘一番。
鬼谷子真有其人嗎?那他一身的卓絕智慧來自哪裡?關於他的師父也只是個傳說
在講鬼谷子之前,先要明確一件事:歷史上真有鬼谷子這個人嗎?為什麼在歷史資料中一直沒有關於他明確的記載呢?
據史記稱是真有其人的,打開《史記》,翻到《蘇秦列傳》篇,裡面有一段是這樣寫的:「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就是說,蘇秦的老師就是鬼谷子。
不僅蘇秦一人,在《張儀列傳》中,也有著相關的記載:「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看看,當時的大家蘇秦、張儀皆為鬼谷子之徒。如此一來,那這個人肯定是真實存在的了。
那鬼谷子是哪裡人呢?這就有些糾結了,如此著名的一個人物,就是出處不詳。
有人說鬼谷子真名叫王詡,是戰國時期衛國朝歌人,但沒有佐證證明此說法。又有人說鬼谷子為戰國時期魏國鄴地人,依舊空口無憑。還有人說他是戰國時期陳國鄲城人,證據依然沒有。
至於鬼谷子的出生,那就更小兒科了,用什麼傳說來說事,講鬼谷子的母親吃了一株稻穗,最後懷孕生下了他。這就如同當年孔子的傳說一樣,其身份過於特別,所以被編出點神奇傳說不以為怪。但它的可信度,那就是零。
雖然鬼谷子出身不詳,真實姓名不詳,甚至出生地也不清楚,但他的厲害卻是真的。史料上就這樣說他:其才無所不窺,諸門無所不入,六道無所不破,眾學無所不通。
如此一看,那鬼谷子其人就是個萬事通,天下就沒他不會的,就沒他不懂的。這樣一個全面手是怎麼練出來的呢?
目前僅有的資料還是一個傳說,說鬼谷子侍奉師父9年時間,從來沒得到老師任何指點。後來老師帶著其他弟子出外雲遊,結果在路上死去。臨死前將13卷天書交於弟子,讓他轉給鬼谷子。
後來,鬼谷子打開天書一看,裡面竟然一個字都沒有。鬼谷子當時並不奇怪,到了晚上自己獨自再次觀看天書。這時他才發現,天書閃閃發光,房內亮如白晝。鬼谷子從頭到尾將天書看完,再回看前面的時候,天書已經一個字都沒有了。
自然,後來皆是鬼谷子憑著自己的悟性,一點一點將天書裡的內容悟了出來,最終就成就了他無所不通的全才人生。這種說法實在有點騙人,但鬼谷子是如何練出一身卓然智慧的,真沒有人知道。
鬼谷子被稱為曠世之才,如此出眾之人,最後的人生結局是什麼樣的?
說鬼谷子厲害不是虛的,根據傳說也好,還是不多的史料記載也罷,都認為他多才多藝,為曠世之才。他精通佔卜(據說平時鬼谷子就是以佔卜為生的,因為佔卜還差點讓自己絕後),雖然不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但看個八卦,預言點後事還是極準的。
與此同時,鬼谷子對於六韜三略、行軍布陣皆有深造,在兵法方面可稱得上變化多端,神秘莫測。這個其實從他弟子的身上可以看出來,孫臏、龐涓就是兩位奇才兵法之家,為鬼谷子真傳。如此,可想而知他們的師父會是什麼能力了。
當然,鬼谷子的弟子諸多,孫、龐是兵法家,而蘇、張則為縱橫家,那是靠嘴吃飯的,出口猶如蓮花,口壓群雄是常有的事。這除了嘴厲害之外,自然來自自身廣記多聞的積累以及明理審勢的思維。所以,鬼谷子之厲害,那是絕對的有目共睹。
據說鬼谷子在世時留下了《鬼谷子》以及《本經陰符七術》兩本著作,而這兩本書中體現的,正是鬼谷子其人真實的思想與謀略水平。反正後來的軍、政、商,甚至是外交家,都以此為智慧之書。
有人問,鬼谷子這麼厲害,那他不懂長生之道嗎?最後是死了還是升仙了?嗯,厲害的人是容易讓人不知其蹤的。鬼谷子一生經歷成迷,生死也是個迷。他從十幾歲便開始雲遊四方,得到天書之後,更是修身養性,隱居深山。對於他的事情史料沒多少記載也是有情可原的,畢竟那個時代的信息多靠人口相傳,傳來傳去就難免有誤。
但是,比較靠譜的記載顯示,鬼谷子出生於公元前400年,於公元前380年學有所成,且名聲在外。這樣看,人家出名是夠早的,才二十歲便天下皆知了。又過了二十年才開始收弟子,一直到公元前320年,鬼谷子去世。
如此一算,鬼谷子也算高壽之人,活了八十歲,可算善終。最後被埋葬於今天河南的鄲城縣西面,這似乎又預示著他的出生地大概在這個地方了。
不過,鬼谷子一生神秘莫測,關於他真正的去世年齡以及土葬地點,這也只是一家之言。但這對於一個高深之智慧家來說,可能又是他內心所求的結果。不洩露自我真身,不留真跡於世,來去之間我自逍遙,何嘗不是另外一種存世之智慧呢。
只是有一點讓人遺憾:鬼谷子如此厲害,有關他治世的事卻並不多見。相反,倒是他的弟子更為有名,比如蘇秦、張儀。而更有名的,還有孫臏、龐涓。這兩位愛徒各有所成,但卻相愛相殺了一輩子,不知道這件事鬼谷子老先生是如何看待的。
雖然有關他治世的事卻並不多見,但鬼谷子在世時留下了《鬼谷子》卻為後世人提供了巨大的指導意義。
比如:在現代的人際交往中,有些人一結識權貴,就急不可耐的說要送錢送禮以表忠心;有些人剛拿下一位客戶,就說可以給多少回扣,生怕客戶跑了;還有些人剛認識的重要人物,就要約他們出來吃飯,希望以此增進感情。
但是事實上,這種行為往往只會引起別人的警惕與猜疑——如此急切地結交我,是否別有所圖?
就這種現象,鬼谷子所著的《鬼谷子》一書就給出了解決辦法:
「人言者,動也;己默者,靜也。因其言,聽其辭。」
也就是說:在與不熟的人交往前,不如先保持靜默,靜下心來他聽他所說的話,在摸清你與他的共同點後,再發表言論,最終建立深入的關係。
所以即使到了今天,鬼谷子的謀略仍然是不過時的,仍然是具有指導意義的,他所著的《鬼谷子》仍然是值得一讀的。
但想要真正過得有智慧,只看書,只看這一本書也是不行的,需要多看多想,並加以實踐。因此我們將《鬼谷子》與其他四大智謀奇書——《羊皮卷》《墨菲定律》《狼道》《格局》一同捆綁售賣。
原價180,現在做活動只要39就能買到5本智謀奇書,僅僅一頓飯錢,就可以獲得提升情商和智商的機會,更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