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文學興起,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各種思想碰撞,最終發展成很多流派。其中以縱橫家最為閃耀,甚至一度可以與儒家媲美,而縱橫家的鼻祖就是鬼谷子。鬼谷子在歷史上很是神奇,他的具體成就很少保留到現代,但他教出了四位擁有治世之才的徒弟。
也因為這四位徒弟,讓縱橫家發揚光大,成為戰國時期主流學派之一。而鬼谷子的四大徒弟,卻只有一人得到善終,這是為何?為何只有孫臏一人善終,孫臏有何過人之處?
鬼谷子一生徒弟眾多,而且一個比一個厲害。最出名的四位徒弟,分別是張儀、蘇秦、孫臏、龐涓,這四位還有另外一個稱號,是鬼谷四友。這四位都有治世之才,任何一位輔助一位君主,就能平定天下,而四位一同下山,支持不同君主,也讓四人從原本的師兄弟變為對立陣營。
這四位徒弟,所擅長的領域也不同,孫臏與龐涓學的是兵法,是必定為帥的人物,而蘇秦和張儀學的是縱橫之術,週遊各國,進行遊說,分析天下大勢,在各國都有很高的聲望,是出了名的謀臣。
蘇秦也是有很大抱負的,當時就分析出秦國的強大,想要投奔秦國,而秦國統治者根本看不上他,他剛剛出山,名氣較低,根本無法入秦王的眼。並且,秦王也不需要縱橫之術,以一敵六,才是秦王想要的,秦王想要的是橫掃六國。
蘇秦在秦國無果,就前往了其他地方,最終被燕國禮遇,蘇秦也並不是沒有任何貢獻,六國聯合抗秦,就是他遊說成功的,雖然最終六國被滅了,但不是他的過錯,從謀臣角度上,蘇秦已經很成功了,聯合六國,抵抗秦國侵略近十五年。
蘇秦的死也不冤,他是燕國的大臣,但卻犯了一個錯誤,與燕國的後宮有染,這在當時是大忌。他給燕王戴了綠帽子後,他怕事情敗露,於是與燕王獻計,讓他去齊國當臥底。
而他在齊國混得風生水起,成為齊國一大權臣,在齊國作威作福,而這也導致得罪很多齊國貴族,最終被人刺殺而死。在蘇秦死後,才調查出他是燕國的臥底,臥底能做到他這一步,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張儀最初是在秦國任職,在秦國也是有一定的功績,但自從秦武王上位後,他的日子就難過了,根本無法與以前相比,他知道自己在秦國待不下去了,於是決定前往魏國。
自己明目張胆地跑是不可能的,於是向秦王提出計策,找個理由順理成章得到了魏國。而魏國對他禮遇有加,給他大官當,張儀也盡心盡力的輔佐,最終生了一場大病病逝了。
龐涓與孫臏都是學習兵法的,出來必定為帥,而龐涓不同於孫臏,孫臏念及同門之情,沒有對其下殺手。而龐涓為了高官厚祿,是真的想要殺了孫臏,怕孫臏威脅自己的地位,把孫臏的腿打斷了,並且還一直囚禁,最終孫臏逃往齊國。
之後魏齊之戰開始,兩個師出同門的人,在戰場上發生了爭鬥,而龐涓已經被榮華富貴所腐蝕,根本不如孫臏,在戰場中敗給了孫臏,戰敗之後龐涓就自殺了。而孫臏也在這場戰爭後,徹底隱居,不再過問世間的一切,安心過自己的小日子。
四個徒弟那麼厲害,師傅有著怎麼樣的智慧呢?
《鬼谷子》歷來被人們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它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頗具特色,是亂世之治學,治世之哲學,又是謀略學巨著,還是一本成功學的寶典。
在當今的社會中,不管是在什麼領域,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鬼谷子的思想、智慧和奇謀韜略,在從政、外交、管理、為人處世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指導意義。不管你是從事什麼領域的工作,它都可以為你提供豐富的人生智慧。
不僅如此,它還可以指導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本書裡面記錄了很多鬼谷子的識人、為人處世、說話的智慧,我們閒來無事時看一看,就能學到並且能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書籍。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套關於心理學的書籍,主要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事,從人性的角度,任何挖掘出人性的弱點,察言觀色,走向成功。
如今,會說話已經變成了人際交往中的「剛需」,會說話的人一定會比不會說話的人,在社會上立足的穩。而這套
《鬼谷子》系列,就是你在人際交往中的「說話指導書」,它將鬼谷子一生的思想、感悟、智慧,融會貫通之後,整理出來,被後世稱為「智慧禁國,曠世奇書」。
當你的人生遭遇變故的時候,要學會從容應對,處變不驚,慢慢修煉出一顆強大的內心。
這套書包含《鬼谷子》、《狼道》、《羊皮卷》、《人性的弱點》、《墨菲定律》內容豐富,足夠你選擇,可以對你的生活、婚姻、事業都有指導性的幫助。此次書店正好搞活動,5本書才88元,平均一本不到18塊錢,超值!
總結:孫臏與其他三人不同,其他三人都是沉迷於世間的榮華富貴,忘記最初出山的初衷,他們的死因不是戰爭,而是自己的私慾,因為貪圖榮華富貴,最終被榮華富貴所害死,沒有得到善終。
而孫臏雖然十分艱苦,被龐涓打斷雙腿,卻依然堅守本心,不貪圖榮華富貴,這些對他而言是過眼雲煙,沒有被世俗所侵染,最終得到了善終。
除了孫臏之外,其他三人都缺少道家精神,不與世俗相爭,死於世俗爭鬥中,這也就是為什麼孫臏能夠在最後可以善終,而其他三人不行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