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劍有何過人之處,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2021-01-19 小馬談今古

為什麼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有何過人之處,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中華上下五千年,寶物傳奇永不斷。劍作為兵器中的君子,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和追捧。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名劍,但大都已成為傳說,後世都無緣一見。在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考古學家卻發現了一柄絕世寶劍,那就是越王勾踐劍。

1965年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中,這柄寶劍得以重現世間,讓後世得以一睹其往日的光輝,慨嘆古人的造劍絕技。此劍現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為中國一級文物。

春秋越王勾踐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 4.6釐米,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綠松石。

春秋越王勾踐劍體現了當時短兵器製造的最高水平,之所以被譽為「天下第一劍」,也是因為在當下的情況下,得見世面最為精湛的也就是是此劍了。它是我國青銅武器中的珍品,對研究越國歷史和了解中國古代青銅鑄造工藝和文字有重要價值。

越王勾踐劍之所以如此出名,還得益於它的主人,那就是越王勾踐。勾踐是春秋時期越國君主,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千百年來,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一直鼓舞著無數失意的人走向成功。

越王勾踐劍的青銅鑄劍工藝及特殊防鏽工藝堪稱完美,被稱為也當之無愧。其品相完好無損,歷經千年仍寒光閃閃,鋒利無比,顏值擔當方面也是當之無愧。

如果放到古代越王勾踐劍也許算不上名劍,但在鑄劍工藝逐漸失傳的今天,在存世不多的名劍中,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也是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越王勾踐劍,有著「天下第一劍」的美譽。鮮為人知的是,在「越王勾踐劍」剛出土時,並沒有人發現這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越王勾踐劍」。這把寶劍寒氣逼人,雖歷經2400餘年仍紋飾清晰精美,有莽撞的好事者伸手去拿劍,不料手指碰到劍刃上,竟劃出了一道口子,鮮血立刻流了出來。 誤認邵滑劍 如此鋒利之劍,是用作何處?劍的主人又是誰?一時不得而知。隨後,考古專家在近劍格處發現兩行八字鳥篆銘文,字體怪異。
  • 越王勾踐劍,為什麼被譽為天下第一劍?
    前言:人們所熟知的臥薪嘗膽的成語,講述的就是春秋末期的最後一任霸主越王勾踐,是怎樣一步步打敗強大的吳國的。而被考古發現的越王勾踐劍,其千年不鏽的特性,優美的造型,其蘊含的文化底蘊,讓他被稱為天下第一劍。越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為何越王勾踐劍會出土在湖北?
  • 冷兵器中的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他就是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越王勾踐劍 出自騰訊視頻在冷兵器時代,劍就有「百兵之君」「短兵之祖」的美譽。劍,在早期是以匕首為樣式的短劍,劍和刀在古代是一類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單刃和雙刃。其實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兵器類的不在少數,劍的數量更是不在話下。為什麼越王勾踐劍能成為天下第一劍呢?我們一起走進那個硝煙瀰漫、動亂的時代,去了解越王勾踐劍。在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經常發動戰爭。
  • 「越王勾踐劍」何以成「天下第一劍」?其承載了哪些中華文化內涵
    (2)「越王勾踐劍」外形及命名簡述劍首處外翻捲成圓箍形,並且內部鑄有11道間隔只有0.2毫米的「同心圓」;劍身上則布滿了十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不僅完全符合春秋末期的逐漸風格,而且也有一種威嚴的帝王之氣。
  • 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為何會千年不鏽,太神奇了
    1965年在湖北荊州江陵地區修建一條水渠時,當時挖的時候發現土質疏鬆好像有人挖過一樣的,當時的考古專家聞訊趕來,在現場勘測發現這裡有古代墓穴,最後出土了一個舉世聞名的國寶;一把青銅器,這個就是我們說的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的越王勾踐劍。
  • 「珍寶檔案」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越王勾踐劍1965年出土於湖北省江陵望山一號楚墓。劍長55.6釐米,寬5釐米,劍首向外翻卷呈圓盤形,內鑄11道精細的同心圓,劍身滿飾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紋,劍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整個造型顯得高貴、典雅。在劍身正面靠近劍格處還寫有兩行鳥篆銘文,分別是「越王鳩淺 自作用劍」,經專家考證,鳩淺就是勾踐,八字銘文向我們表明了這把劍的身份和地位。
  • 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細談越王勾踐劍銘文考釋過程
    春秋越王勾踐劍,是天下第一劍。1965年,在湖北省荊州市江陵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出土,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劍長55.7釐米,柄長8.4釐米,劍寬 4.6釐米,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正面近格處有「越王鳩(勾)淺(踐)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接下來我們來細談一下越王勾踐劍銘文考釋過程。考古學家由於史料缺乏,所以在對這把劍上的銘文『叴勼「二字的翻譯都持有不同的意見。
  • 越王勾踐:我的劍千年不腐,削鐵如泥,是天下第一劍
    考古專家仔細研究這把「神劍」後,發現它重875克,長55.6釐米,劍身鑲嵌了藍色玻璃和綠松石,燈光下晶瑩透亮,非常美觀。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在劍身的一側,有八個古文字清晰可見。據專家考證,翻譯成現代文是「越王勾踐自作用劍」。越王勾踐?他有什麼故事呢?
  • 越王勾踐劍無法複製?其實想要複製越王勾踐劍,難點只有兩個
    越王勾踐劍劍首處同心圓真的能讓現代數控技術為之汗顏嗎?現代技術真的不能複製出越王勾踐劍嗎?我的答案是能複製的,儘管很難,但是還是能實現的。越王勾踐劍,被譽為「天下第一劍」,於1965年出土於今天的湖北荊州附近的漳河二乾渠上。
  • 越王勾踐劍究竟有多厲害?放在顯微鏡下檢測,專家直呼:這不可能
    1965年冬天,當這條水渠挖掘到紀南城西北7公裡處時,修渠工人意外的挖出了一片古墓群。考古人員得知消息後,立刻趕來對這片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最終在一座古墓裡出土了名震天下的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為何千年不鏽?專家用x光檢測後,直呼:這不可能
    我國最為著名的劍類文物,當屬越王勾踐劍。那麼越王勾踐劍到底有多厲害呢?將其放在X光下檢測的話,從得出來的結論中大家會發現,這是一個千年難遇的寶劍。越王勾踐劍的發現,是源自於1965年冬天。當時考古學家在湖北省的一則古墓群裡發現的越王勾踐劍。這則古墓群是楚墓群的發現現場。整個古墓出土的文物其實有很多,但是越王勾踐劍將這些常規文物襯託得毫無色彩。
  • 廣天藏品丨國之脊 劍之魂——越王勾踐劍中的中國精神!
    劍,世人尊其為「百兵之祖」,距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所謂「劍膽琴心」,中國的劍是有品格、有魂魄的。一個英雄把他的信仰和追求、壯志與豪情,都付諸於一把劍上,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得以擁有「劍文化」。劍身經千年而不朽,劍柄處有11道同心圓,距離僅為0.2毫米,劍身滿飾黑色菱形暗紋,劍格的正面和背面,分別用藍色琉璃和綠松石鑲嵌成美麗的紋飾,是現代技術也很難達到的鑄造水準。
  • 名劍之王——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蘊涵的許多神奇工藝技巧,至今都很難完全複製,成為我國古代特定歷史時期短兵器製造的傑出代表。越王勾踐劍是如何被發現的1965年隆冬,江陵(今荊州古城)地區漳河水庫的渠道修建工程開工,然而這項工程的挖掘卻被一次不期而遇的考古發掘所替代。
  • 越王勾踐劍,不僅是一把武器,更是一種永不言棄的精神
    越王勾踐劍於1965年出土在望山楚墓,現被收藏於湖北博物館。因為上面刻有「越王自作用」幾個字得名。據傳,它鋒利無比,只用稍加用力就可以劃破二十層白紙。據監測,成分其中錫的淨含量約為16%~17%,劍身幾千年不化不腐。不僅如此,這還是一把做工精密的青銅劍。
  • 93年新加坡借走越王勾踐劍受損,永遠無法修復,從此禁止出國展覽
    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祠昆吾之神,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拾遺記》。相傳越王勾踐讓歐冶子鑄造了八把神劍,各有神秒,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玄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魂,七名卻邪,八名真剛。不過這只是傳說,並沒有任何正史證據,誠然。
  • 越王勾踐劍為何能千年不鏽?用X光檢測後,專家給出了答案
    在古代,劍對於一些行走江湖的俠客和統御千軍的將領來都說是至關重要的,既是保命防身的武器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徵,《陌上桑》:「白馬從驪駒,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鹿盧劍,可值千萬餘」。在古代可值千萬餘的寶劍不多見,而極少數更是無價之寶, 比如說有著「天下第一劍」之稱的越王勾踐劍。
  • 越王勾踐劍千年不腐蝕的原因竟然是...
    隨著越王勾踐劍研究的不斷深入和各種「複製」或仿製的相繼出現,人們普遍相信,越王勾踐劍千年不鏽的原因是因為劍身經過硫化處理。北京科技報於2004年4月28日刊登的文章《越王勾踐劍因何千年不鏽》也主要闡述了此種說法。
  • 將「越王勾踐劍」放在X光下照射,究竟看到了什麼?專家:不可能
    越王勾踐劍也被史學家們稱為天下第一劍,它不僅鋒利無比,而且千年時間都沒有生鏽,作為春秋越國的一件青銅器,它已經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了,當年它的出土也算是非常偶然,上個世紀60年代的冬天,在湖北省荊州市的楚墓群中,考古專家剛打開一個墓室,便發現墓主人身邊放著一把閃耀著幽光的青銅寶劍,在寶劍上還刻著兩行銘文,正當專家們想要拿起寶劍看個清楚時
  • 此劍被譽為天下第一,此國借走展覽時卻遭人為破壞,此後永不外借
    然而這把「天下第一劍」的驚豔問世,卻刷新了現代人對古人技術水平的認知,它那千年不朽的寒光之中,承載著古人的智慧之光,也隱閃著文化與歷史的鋒利之芒。 這又說明,當時的青銅劍製作工藝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打造出的兵器竟有如此可怕。 那麼,這把絕世好劍的主人是誰呢?考古專家在劍身上發現了八個字,郭沫若剛開始判斷為:「鉞王邵滑,自乍用鐱。」邵滑是楚國派到越國的內應,由於其出色地完成了偵察任務,故而被封為越王。
  • 都知越王勾踐劍很厲害,他子孫的劍也價值連城,拍賣出1000多萬
    湖北博物館藏--越王勾踐劍文博節目《國家寶藏》第二期,湖北省博亮出了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劍」。節目中,段奕宏飾演的越王勾踐劍「劍靈」,開篇便道出了身為君王之劍的抱負。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勾踐以後,他的子孫:越王鹿郢、不壽、朱勾、不光都有自作用劍出土傳世。2017年,西泠印社舉辦的秋拍「中國歷代青銅器專場」中,青銅錯金銀越王旨殹(不光)劍拍了1046.5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