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寅公子。
現在是熱兵器的天下,但是在冷兵器時期,有著這樣一把寶劍,儘管在地下沉睡數千年,卻依舊散發著屬於它自己的光芒。
在它出土的那一刻,依然鋒芒畢露、寒氣逼人。
他就是越王勾踐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越王勾踐劍 出自騰訊視頻
在冷兵器時代,劍就有「百兵之君」「短兵之祖」的美譽。
劍,在早期是以匕首為樣式的短劍,劍和刀在古代是一類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單刃和雙刃。
春秋末年,開始流行長劍,但是依然使用短劍,常見便於戰鬥,短劍便於護身,還可以進行刺殺。
劍是短兵之祖,近身搏鬥的利器,因為攜帶之方便、輕盈,佩戴起來讓人看得也神採飛揚,需要之時也是十分的迅速。
所以歷朝歷代的皇宮貴族,文人俠客,商賈庶民,都以佩戴劍為榮。
自古劍馳騁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俠仗義,流傳至今,仍被世人所喜愛。
其實出土的古代文物中,兵器類的不在少數,劍的數量更是不在話下。為什麼越王勾踐劍能成為天下第一劍呢?
我們一起走進那個硝煙瀰漫、動亂的時代,去了解越王勾踐劍。
在春秋末期吳越兩國經常發動戰爭。
在公元前494年,吳越兩國再次發動殊死搏鬥的戰爭,越國大敗。越王勾踐,降服於吳王夫差,在夫差身邊忍辱負重三年,夫差看他是真心歸降便放他回越國。
越王勾踐回國之後,時刻都不忘記在吳國受的各種屈辱,就在屋裡掛一個苦膽,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嘗一嘗這個苦膽,以此警醒自己。
而且,他還身著粗布衣裳,每天都吃粗糧,與百姓一起農耕,休養生息;勾踐夫人則帶領婦人養蠶織布,發展生產。還出臺了新增人口政策,使得越國人口激增。
勾踐夫妻與百姓同甘共苦,激勵了全國上上下下齊心努力,發憤圖強,為早日滅吳雪恥做著充足的準備。
勾踐親賢臣,聽取大臣意見,賄賂吳王,麻痺對方對於自己的監控;收購糧食,以使對方國庫糧草空虛;贈送上好木材,耗費吳國人力財力物力興建大型宮殿;並散布謠言離間吳國君臣,使用美人計,使夫差從此不早朝、不問政事,殺害伍子胥。
公元476年,越王勾踐再次發動戰爭,圍困吳國,前473年,越國攻進吳國都城,俘虜吳王夫差,最終以吳王自刎的結局,滅掉了吳國。
而越王勾踐劍,它的傳奇一生,跟他的主人、它的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1965年於湖北省江陵的一座楚國的墓葬中,出土了六百多件文物,其中就有這件越王勾踐劍,並千年不腐。
這把劍通長55.7釐米,寬4.6釐米,柄長8.4釐米,重875克,都不足兩瓶礦泉水的重量,卻極其鋒利,曾不小心將當時的一位考古人員的手指劃破,血流不止。
有人拿它做實驗,稍一用力,將16層白紙輕輕劃破。
並且在劍的近劍格處,用鳥篆銘文「越王鳩淺,自乍用鐱」八個字。
這中間還有一個小插曲,就是當初識別劍上的銘文的時候,考古學家沒有識出「鳩淺」這兩個字,於是就發往全國各地的考古學家以及古文字專家。
當時的郭沫若先生,認為是兩個字是「邵滑」,但是這時出現了不同的聲音,那就是北京大學的古文字專家唐蘭先生提出了不同的意見,認為是「鳩淺」這兩字,就是「勾踐」的通假字。
然而後者被普遍接受,就連一向與他意見不合的郭沫若先生,也同意此說法。
在位於劍首處,劍首外翻捲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只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這樣的做工一點都不屬於現在的工具機製造。
劍身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劍格正面鑲有藍色玻璃,背面鑲有松綠石。製作工藝十分美觀。
那為什麼越王勾踐劍,會出現在楚國墓葬中呢?
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越王勾踐將女兒嫁給楚王做姬時的陪嫁,而後楚王賞賜了給別人,此人死後,將劍做為陪葬品;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戰利品,在前309年到前306年,楚國對越國發動戰爭,楚國繳獲了此劍,並帶回楚國。
出土之後,考古人員就對此劍進行無損檢測研究,發現該劍的主要成分是銅、錫、硫等元素。
由於出土時仍然不減當年風採,千年不腐。
於是坊間有一種說法就是,這把劍之所以千年不腐是因為硫化處理。
但是我們通過現代科技的再次研究可以看出,在同一墓葬中出土的其他兩把劍,不難看出,含硫量越大,它的劍身腐蝕性就越強。
那麼它千年不腐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湖北省博物館文保中心副主任姜旭東在最新的研究中初步得出三個結論:1、含鉛量很少幾乎可以不計,所以它的腐蝕性就差;2、是因為墓葬環境,這個環境本身就是對於青銅器有很好的保護性的;3、是在于越王勾踐劍本身,在出土時它還帶著劍鞘,相當於做著雙層的保護。就是這三點原因促成它千年不腐。
而且在這次研究中還復原出了越王勾踐劍最初的面貌。
我們都知道越王勾踐劍通身菱形紋,但是在菱形紋的凹槽處,在顯微鏡下,看到了白色條紋,而且這個白色條紋的地方都是塌陷下去的。
所以他們推測,在鑄劍的時候在這個塌陷的地方是填上錫的。而且錫是白色的,青銅器是金黃色的。
所以這樣鑄造出來的劍是什麼樣子?
我們就來看一些2500年前越王勾踐劍的真容。
很有幸我們通過現在的高科技手段,做出復原圖,讓我們可以看到它的真實面貌,如此華美。
越王勾踐劍歷經滄桑,幾經戰亂,卻依然散發著屬於它自己的光芒。雖然它的一生傳奇坎坷,但是現在它終於安定下來,在湖北省博物館安家落戶,繼續向世人述說著它的千年歷史,與它一起暢遊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再只是孤獨冰冷的文物,而是一個會說話的「天下第一劍」。
以上圖片均來源與網絡 如有侵權 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