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鬼谷子,這對姐妹作用巨大,孫臏數次死裡逃生都跟她們有關

2021-01-19 娛網之魚

大家好,歡迎來到萌娃娛娛,本期導讀內容:除了鬼谷子,這對姐妹作用巨大,孫臏數次死裡逃生都跟她們有關(電視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最近在看《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這部電視劇拍的相當好,有許多劇情,讓人回味無窮,恍然大悟!今天,我們來聊一下跟孫臏有關的故事。孫臏原名孫賓,出生地位於現在的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北一帶,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

對於孫臏,大家除了敬佩之外,更多的是同情。

孫臏數次死裡逃生都跟她們有關

他與龐涓同門學藝,卻因為比龐涓有才氣,受龐涓陷害,被魏王處以臏刑,身體殘疾的孫臏,為了逃得性命,不得不裝作瘋癲,受盡侮辱。

後來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才有了出頭之日,逃得性命的孫臏,身體力行的告訴世人什麼是人才,他以殘疾之身,不僅奠定了齊國的霸業,而且兩次擊敗龐涓,得報大仇。

在唐德宗時期,還被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之一,而到了宋徽宗時,更被追尊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

大家都以為孫臏是因為是從鬼谷子,才有了後來的成就,不錯,鬼谷子確實對孫臏的一生起了非常重大的作用,而且鬼谷子與孫臏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鬼谷子

鬼谷子曾經有一位至交好友,名叫孫武,兩個人非常的投緣,孫武把自己畢生的心血《孫子兵法》的副本就存放在鬼谷子處。而孫臏就是孫武的後代,只是孫臏身世可憐,自幼就失去了雙親,跟著叔父和堂兄顛沛流離,後來也走散了,直到拜了鬼谷子為師,才算有了新的希望。

故而,孫臏對鬼谷子敬佩的同時,也非常的感恩,全心全意的信任鬼谷子。

而小編認為,以鬼谷子之能,可能是因為早就知道這一段淵源,所以才收了孫臏為徒,不然,以鬼谷子擇徒之嚴,拒絕的徒弟可不在少數。

鍾離秋和公孫閱

到了後來,鬼谷子更是孫臏另眼看待,不僅把曠世奇書《孫子兵法》,僅僅傳給了孫臏一人。還留給了孫臏一個救命錦囊,等於是多了一條保命符。

更是在孫臏下山之前,為孫臏推算一生榮華富貴,還把原名孫賓改為孫臏,意在提醒這個徒兒可能受到的臏刑。

所以,鬼谷子可算是孫臏一生中最重要的人,但這是在世外隱居的時候,等孫臏下山入世,卻有兩個姑娘,對孫臏的一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孫臏幾次死裡逃生都跟她們有關。孫臏自己也曾說過自己欠這兩位姑娘的大人情。

這兩個姑娘是誰呢?

鍾離秋和孫臏

就是歷史上的鐘離姐妹,一個是姐姐鍾離春,曾女扮男裝想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被鬼谷子看破女兒身份,拒絕了。也就是那是跟孫臏見到了第一面,不過兩人都不知後來還會再見罷了。

另一位是妹妹鍾離秋,龐涓本是要利用鍾離秋假意討好孫臏,好得到《孫子兵法》,誰知鍾離秋對孫臏日久生情,反而非臏不嫁。與此同時,龐涓還得罪了自己的謀士公孫閱,因為公孫閱對鍾離秋早就愛慕已久,可是告訴龐涓時,龐涓反而勸公孫閱不要為了一個女人而誤了大事。

鍾離秋

為了得到鍾離秋,公孫閱不但把龐涓的陰謀告訴了孫臏,使得龐涓跟《孫子兵法》徹底無望,而且幫助孫臏隱瞞了裝瘋逃走的行為。而鍾離秋最後為了保護孫臏,也只好嫁給了公孫閱。

鍾離春

再說鍾離春,最初是因為孫臏瘋癲,怕妹妹一生被耽誤了,決定殺掉孫臏,誰知卻發現另有隱情,於是,鍾離春親到齊國為孫臏鋪路,並在妹妹嫁給公孫閱之後,追隨孫臏,為孫臏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兇險的一次是鍾離春假扮士兵,深入虎穴,擒拿龐涓,成功解救孫臏的故事,其實,當時公孫閱已經看出了鍾離春,只是礙於鍾離秋的原因,沒有點破,不然,孫臏休矣!

所以說,在電視劇《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裡面,除了鬼谷子老師外,鍾離姐妹對孫臏的作用重大,孫臏數次死裡逃生都跟她們有關。

鍾離春在齊國

相關焦點

  • 鬼谷子的弟子們,張儀和蘇秦,孫臏和龐涓,為何不能善終?
    要問戰國時期最神秘的人是誰,相信很多人會脫口而出三個字,即「鬼谷子」。鬼谷子是一方隱士,卻有通天徹地之能,精通百家學問,門下弟子眾多,像我們所熟知的戰國名人,幾乎都是他的弟子,可以說,鬼谷子以一己之力,攪動戰國局勢,形成雲詭波譎之勢。而鬼谷子比較著名的徒弟有這麼四位:張儀、蘇秦、孫臏、龐涓。
  • 鬼谷子四大弟子,都是良臣,為何只有一人善終?孫臏有何過人之處
    其中以縱橫家最為閃耀,甚至一度可以與儒家媲美,而縱橫家的鼻祖就是鬼谷子。鬼谷子在歷史上很是神奇,他的具體成就很少保留到現代,但他教出了四位擁有治世之才的徒弟。也因為這四位徒弟,讓縱橫家發揚光大,成為戰國時期主流學派之一。而鬼谷子的四大徒弟,卻只有一人得到善終,這是為何?為何只有孫臏一人善終,孫臏有何過人之處?
  • 作為鬼谷子的得意門生,孫臏龐涓都是人傑,為何沒有一個善終?
    古代論起權謀,恐怕都要佩服一下鬼谷子,這個縱橫家的鼻祖被道教尊為玄微真人,本來作為禁書的《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等著作被道家當作典籍,完整無暇的保存下來,躲過了一次又有一次的焚書坑儒的大禍。據說,鬼谷子收徒弟極為嚴格,現在留給後人知道的只有四個,分別是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四個人。這四個人幾乎都憑藉自己的能力改變了戰國歷史走向。
  • 師從鬼谷子,大學本科畢業,卻受盡人間苦難的孫臏
    大家看到「孫子」,可能會認為我是在侮辱人,這你可就誤會了,我是帶著無限的崇敬來稱呼這個詞彙的,這是一個偉大的詞彙,是一個偉大的人類。我在這裡所提到的「孫子」呢,是第一代孫子——孫武的後人,他叫孫臏,這孩子不像他的老祖宗能夠自學成才,而是師從鬼谷子——王詡。
  • 簡筆畫人物:縱橫家鬼谷子
    鬼谷子,本名王詡,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縱橫家」。我們來畫一畫年輕的Q版鬼谷子簡筆畫。鬼谷子有一位徒弟,叫孫臏,就是和我們上學時學的「田忌賽馬」有關的那個孫臏。孫臏是一位軍事家,受過「臏型」。除了孫臏外,鬼谷子還有幾位有名的徒弟。
  • 鬼谷子的思想,如今有什麼實用價值?這5點人際關係精髓價值巨大
    說到鬼谷子這位偉大的先賢,應該說無人不知,在那個戰火紛爭的年代,他調教出無數的高徒。其中最著名的四個弟子:蘇秦、張儀、龐涓、孫臏,更是名流千古。而鬼谷子將他的思想核心和價值,全部濃縮在《鬼谷子》這本書裡。鬼谷子對於言談辯論的技巧把握,以及與人溝通的方式掌握,對於今天的我們,依舊具有著巨大的學習價值。
  • 壽光有個孫臏廟,你知道嗎?
    原來這裡有座孫臏廟,孫佔民老人是村裡往屆的老書記,76歲的他見證了孫臏廟的數次風雲變遷,說起先祖孫臏恐怕沒有人比他更了解了。營裡鎮河北道口村村民 孫佔民:這是先祖孫臏的廟,也就是紀念堂,2008年10月份建設,年底基本竣工。
  • 鬼谷子的高徒,龐涓和孫臏的恩怨情仇
    孫臏祖上很闊,那也是一國之君。說遠了,那就是周文王的八子衛康叔的後代。說近了,那是春秋戰國壽命最長的國君(95歲)衛武公的後代。再近就是「老莊孫子」的孫武后代。孫臏和孫武都被尊稱為孫子,為了區分,一位是吳孫子——孫武,一位是齊孫子——孫臏。兩人都著有兵法,在考古發現前,人們分不清《孫子兵法》到底是孫武還是孫臏寫的,因為孫子兵法是曹操整理的嘛!
  • 孫臏和龐涓,本是同窗好友,師承鬼谷子門下,為何工作後水火不容
    孫臏和龐涓,都是鬼谷子門下的學生。這兩個人都很有才華,龐涓入門時間較早,所以是孫臏的師兄。但是孫臏學習能力很強,所以在才華上要蓋過龐涓一頭。這本來也沒什麼關係,一個班的同學,你第二名還不準第一名的活著了?沒有道理嘛!兩個人讀書的時候,其實關係還是很不錯的。
  • 孫臏原不姓孫 龐涓為何不直接整死孫臏
    這樣,才有了後來的孫武、孫臏。君主讓臣子改姓,也算一種賞賜。明朝末年,鄭成功就因為抗清有功,被南明皇帝賜姓「朱」,所以鄭成功在民間又被稱為「國姓爺」。這也算是姓氏來源之一種吧。  孫臏的名字也有來歷。「臏」是古代一種刑罰,簡單地概括,就是「挖去膝蓋骨」。用人生經歷做名字,也是古時一種傳統。傳說中,這是孫臏的老師鬼谷子未卜先知,預測到孫臏將來有此一劫,給他取了這個名字。
  • 龐涓學成下山前,師父鬼谷子對他說了八個字,準確預言龐涓之死
    《孫臏兵法》,是孫臏的弟子在孫臏的著述和言論的基礎上加以輯錄、整理而成的。起初,孫武和孫臏都被世人尊稱為「孫子」。後來為了便於區別,便將孫武稱為「吳孫子」、孫臏稱為「齊孫子『。此後一千多年,除了《隋書·經籍志》提了那麼一句,它再也不見於歷代著錄。因此,許多中外學者都對《孫臏兵法》是否存在抱有懷疑的態度,甚至有的學者認為歷史上根本沒有孫臏這個人,也根本不存在《孫臏兵法》。令人疑惑的是,孫臏此人不被官方承認,但街頭巷尾卻始終流傳著孫龐鬥智的故事。
  • 鬼谷子自古以來中國文化深受繆贊
    想必大家都知道文化但誰又能真正的了解過文化的精髓之處呢?在這裡我就要跟大家普及一下了,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鬼谷子先生吧,在這裡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鬼谷子先生。鬼谷子先生, 是在公元前400年出生的 ,十幾歲離母而去;公元前380年 ,鬼谷子20歲,走出雲夢山去各國遊說, 建工立業 ,公元前361年 ,鬼谷子 ,返回雲夢山隱居教書授課 ,孫臏 、龐涓 、20歲拜鬼谷子學藝;公元前355年,孫臏、龐涓學成;公元前353年,孫臏、龐涓大戰於桂陵;公元前330年,張儀48歲、蘇秦18歲拜鬼谷子學藝;公元前323年,張儀蘇秦學成
  • 鬼谷子修行青溪大仙洞
    《鬼谷子》講的是權謀和辯論技巧,涉及政治、軍事、外交等領域,共十四篇,其中《轉丸》、《卻亂》兩篇已失傳。 《鬼谷子》這十四篇,稱為文兵法,講的是戰略,也叫圓略。後世孫武的《孫子兵法》十三篇,稱為武兵法,講的是戰術,也叫方略,鬼谷子主張以圓略致強兵,孫子則主張以方略致全勝,一文一武,相輔相成,兩部兵法都是中國軍事文化的瑰寶。
  • 龐涓在孫臏臉上刺字,挖其膝蓋骨,孫臏是怎麼報的仇?
    戰國時期,龐涓和孫臏兩人師承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兵家之法。為同門師兄弟,二人學成之後先後入仕,都渴望在這亂世之中建立一番不朽的功業,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後來竟演變為龐涓孫臏鬥法,師兄弟相殘。由於性格差異,龐涓總覺得鬼谷子偏愛孫臏,瞞著自己教授孫臏其他的兵法和謀略。三年後,龐涓覺得自己學有所成,聽聞魏國正在招賢納士,婉拒了師傅和師兄孫臏的挽留,獨自下山前往魏國都城大梁。下山前鬼谷子送給他八個字:「遇羊而榮,遇馬而瘁。」
  • 龐涓、孫臏、蘇秦、張儀所用的鬼谷子兵法韜略22條現代經營解讀(上篇)
    鬼谷子一生只下過一次山,只收過四個徒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他們進山前都只是無名小卒,出山後個個大放異彩、名流千古。龐涓,戰國初期魏國名將,與孫臏同拜於隱士鬼谷子門下,比孫臏早下山,後因嫉妒孫臏的才能,恐其賢於己,因而設計把他的膝蓋骨刮去。
  • 山東出土竹簡,孫臏的真實面目被揭開,難怪被龐涓斬雙足挖膝蓋骨
    如今電視劇有一類橋段很常見,叫做「同門相殘」,大體上就是兩位同門師兄弟,分道揚鑣之後竟然成為了死對頭,在劇情上也是極其具有張力的存在,直到今天都還是很多人借鑑的橋段,但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早在戰國時期,就有倆師兄弟上演了一幕「同門相殘」,這倆人就是孫臏和龐涓,當時這兩人都有著軍事天才的資質,落得這等下場
  • 民間故事《孫臏與龐涓》
    他隱居在當時的一座深山中,收了兩個徒弟,一個名叫孫臏,一個名叫龐涓。兩個人拜鬼谷子為師,整天學知識,吃睡都在一起。時間過了一年,孫臏和龐涓建立了感情。一天,兩個人在屋外跪著向天發誓:「弟子孫臏、龐涓,願結為金蘭手足,不求同生,只願同死,有官同做,有馬同騎!」兩人站起來後,互相行了個禮,握了個手,從此之後,兩人就成為結拜為異姓兄弟,孫臏為兄,龐涓為弟。
  • 龐涓在孫臏臉上刺字、剔去膝蓋骨、斷其雙足,孫臏是怎麼復仇的?
    在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十分神秘的人物名叫王詡,即我們所熟知的鬼谷子,他被後世譽為「謀聖」,他深諳兵法,精通韜略,卻常入山靜修不問世事。可是他培養的弟子個個都是都是各國的棟梁之才,比如說蘇秦、張儀、李牧、商鞅、白起、孫臏、龐涓等等,不過鬼谷子縱有天徹地的智慧,卻也難掩人性中的險惡。
  • 鬼谷子精通治國之術,不論是誰一統全國,戰國的勝利者都是他
    事實上,歷史書上關於鬼谷子的記載並不是特別多,大多都是寥寥數語,很多人除了知道逢戰不輸的孫臏,以及喻言而容的龐涓是他的旗下弟子,以及憑藉三寸不爛之舌遊說眾國的張儀也是他的弟子之外,對他的了解就不是特別多了,其實除了這三位之外,還有一位為秦孝公提供改革變法的商鞅、幫助秦始皇一統山河的李斯也是鬼谷子的學生之一,而這些學生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之高,我們了解他們的知識已經數不勝數
  • 先秦縱橫家:鬼谷子!
    但據中華書局再版重印的《辭海》和其他有關文獻稱:"鬼谷子……居漢濱鬼谷山",這裡的漢濱指漢水之濱,能符合這個要件的只有石泉。鬼谷子被喻為縱橫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蘇秦與張儀兩個叱吒戰國時代的傑出弟子〔見《戰國策》〕。另有孫臏與龐涓亦為其弟子之說〔見《孫龐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