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寫,湖北人唱,歌曲《武漢,你好嗎》平淡觸動人心

2020-12-14 北京日報客戶端

「你好嗎?你在哪?」當電話接通時,我們總習慣這樣問候對面的親友。

最近幾天,隨著電影頻道《今日影評》特別欄目《兩地書》的播出,主題曲《武漢,你好嗎》很快走紅,MV的微博轉發量突破百萬。沒有煽情,沒有豪言壯語,副歌部分的「你好嗎?你在哪?」反覆輕問,唱出了平淡而真誠的牽掛。許多網友留言,在近期湧現的眾多以抗擊疫情為主題的歌曲中,《武漢,你好嗎》是他們真正聽到心坎裡的一首。

《武漢,你好嗎》由王平久作詞,常石磊作曲,朱一龍、李現、常石磊、黃嘉琪(豆豆)共同演唱,值得一提的是,王平久、朱一龍、李現都是湖北人。昨天,王平久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電話採訪,講述了這首歌的創作始末。

創作

歌詞來自

通話時的一聲問候

「看不見、聽不見你的我,忐忑牽掛。」武漢伢朱一龍的一段鄉音如敘家常,隨後淡淡的旋律響起。區別於大部分創作於當下的歌曲,《武漢,你好嗎》的情緒並不激烈,卻如同靜水流深。

「我和其他的創作者不太一樣。」王平久是湖北荊州人,許多親人好友都住在武漢。今年春節,王平久雖然沒有回家,但有關家鄉的消息每一刻都通過電話和網絡傳來。某天,在與戰友通電話時,王平久下意識地問了一句:「你在哪裡呢?最近還好嗎?」靈感突然襲來。「我們打電話的時候,常常會問對方,你現在在哪裡,在做什麼,一切都還好嗎?這是一種『本能』。」王平久說,「別人為武漢寫歌,可能更多的是加油打氣,但我的家人和朋友就在武漢,我不是一個旁觀者。湖北是生我養我的土地,那裡的人都是我的鄉親,這就是我最真實的問候。」

演唱

湖北籍演員

唱出鄉情鄉愁

作曲家常石磊是王平久的老搭檔。這兩年裡,《贊贊新時代》、《我們都是追夢人》等「爆款」歌曲都由他們共同創作,今年央視春晚上那首朝氣洋溢的《你好,2020》也出自他們之手。與常石磊溝通後,一段曾經的旋律「小樣」很快被改編成了完整的《武漢,你好嗎》。錄製時,王平久聯繫了朱一龍和李現兩位正當紅的年輕演員,他們與王平久一樣都是湖北人,朱一龍更是在武漢出生長大,此刻沒有人能比他們更理解王平久的心情。

《武漢,你好嗎》是一首「平平靜靜」的歌,不需要華麗的炫技,而要唱出「家人在耳邊說話」一般的感受。王平久請朱一龍和李現自由發揮,「怎麼想的就怎麼唱」,他們低沉的聲線為歌曲增添了厚重溫暖的底色;黃嘉琪(豆豆)的女聲乾淨透亮,象徵著希望和未來,與前者形成的突然變換也讓整首歌更有抓耳的表現力。朱一龍還用地道的武漢話讀了一遍歌詞,王平久將這段音頻放在歌曲開頭部分,鄉音喚起鄉情,格外催人淚下。

心聲

寫歌貴在「用心」

而不在多

作為著名的作詞人,王平久最近接到了不少邀約,但除了《武漢,你好嗎》,他並未匆忙下筆。王平久還有另一個身份,他是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節目部主任,疫情發生後,他與電影頻道聯繫了百位影視演員,請他們錄製視頻,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向更多人宣傳防疫知識,為武漢加油;《今日影評》的特別節目《兩地書》邀請郭曉東、林永健等電影人給火神山醫院的建築工人、一線醫務人員寫信,互通心聲。

王平久一直在盡己所能,為父老鄉親貢獻身為文藝工作者的一份力量,但在他看來,寫歌創作,一首《武漢,你好嗎》足矣。他在朋友圈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真的抱歉了,寫歌是一種情緒,不僅僅是文字,她在靈魂深處,充滿敬畏。面對紛紛而至的約歌,我真的無能為力……我深愛著自己的家鄉,家鄉有難,我定盡全力,但寫歌不是唯一的方式。」

其實,一首作品是否具有誠意,明眼人一看便知。王平久認為,《武漢,你好嗎》之所以能得到網友的肯定,在於主創和朱一龍、李現等演唱者「都用心了」。「我並不是在說自己寫得有多好,《武漢,你好嗎》很有可能有人不喜歡,但我希望大家不要利用這些『傷痕』。」想起家鄉的現狀,想起從全國各地奔赴一線、來自各行各業的工作者,王平久的聲音有些哽咽,「無病呻吟、矯揉造作的作品,對身處其中的人來說,有時候像往傷口上撒鹽。」

《武漢,你好嗎》歌詞

分手的時候 你成了我的牽掛

回來的路很遠 心情拖沓

一次次打開 行囊中為你作的畫

親愛的撩動我 情不自禁的淚花

你好嗎?你在哪?

陪你走的那條路 已斷成天涯

你好嗎?你在哪?

看不見聽不見你的我 忐忑牽掛

默默無言 是心裡藏了太多話

轉過去的臉龐 掩蓋心傷

一次次衝動 多想把自己留下

和你一起 愛滿山遍野的花

你好嗎?你在哪?

昨夜我在夢中 還牽你的手回家

你好嗎?你在哪?

難道我們的故事 只剩這幅畫

你好嗎?你在哪?

看不見聽不見你的我 盼春雨淚下

來源 北京晚報

本報記者 高倩

流程編輯 王夢瑩

相關焦點

  • 餘音繞梁,經典永存——盤點最知名的湖北歌曲
    人傑地靈的湖北不僅孕育了不少傳奇的故事,還流傳下了眾多經典的歌曲,他們有的優美婉轉,有的大氣磅礴,在時代的長流中依然動聽,本期為您盤點6首最具湖北風味的歌曲。《龍船調》民歌《龍船調》的發源地利川,是集老少邊窮於一體的土家族苗族聚居地。《龍船調》由利川燈歌《種瓜調》整理改編而成。利川燈歌是利川土家族逢年過節,以彩龍船為道具的民間演唱形式。
  • 湖北一線醫生創作歌曲,與原聚場社群合唱感謝全國支援,網友在線大...
    在湖北天門市抗疫一線的醫生創作歌曲與56位武漢業主同唱並感謝全國支援的視頻溫暖了許多人,隨後上千名網易雲音樂用戶自發在線大合唱作為回應為武漢鼓勁,大家一起用音樂的力量為中國加油。一線抗疫醫生用一首原創歌曲為大家打氣吶喊2月初,湖北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門診黨支部書記歐陽勇徵和同事利用輪休時間,一起創作了一首抗擊疫情歌曲《你的身邊一直有我》。「身邊的同事工作環境非常艱苦,院裡各類物資也非常緊缺,當時就想著寫這樣一首歌為大家打氣吶喊。」
  • 武漢最後一夜,一曲《再見》唱哭所有人!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最後...
    根據 中央指導組醫療救治組安排 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 最後一批194名隊員 將於3月31日 搭乘包機離武返冀 武漢最後一夜
  • 那些寫給武漢的歌|歌聲承載真情,我們與你同在!
    而在文藝界,同樣有一群人在為這場戰鬥加油打氣,譜寫了很多應援歌曲。群星《堅信愛會贏》疫情發生不久,為聲援戰鬥在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鼓舞全國人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決心,中國文聯、中國視協、中國影協、中國音協緊急組織影視、音樂文藝工作者,共同創作的一首抗疫主題歌曲《堅信愛會贏》。
  • 「武漢伢」唱哭武漢人
    故鄉的土 親吻過腳丫如果有一天 她也需要我搭把手 就過了搭把手 就過了1月27日23:03,一首由17位「武漢文藝工作者」共同唱響的歌曲《武漢伢》,經楚天音樂廣播官方微博首發,短短幾天,傳遍神州大地。朱文婷說,第一次看到《武漢伢》的歌詞就情不自禁流下眼淚。「我們的武漢曾經那麼熱鬧,但那時街上都是空的。」遠在紐西蘭寫出歌詞的段思思說:「一切都是由心而發,它裡面流淌的都是我們對家鄉的情感寄託。我們難過,但我們也相信武漢一定可以挺過來。」「如果有一天,她也需要我,搭把手,就過了。」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句話結尾,《武漢伢》在感傷與懷舊之外,多了一股撫慰人心和讓更多人堅強的力量。
  • 百位「好聲音」學員共唱公益歌曲《世界為你醒來》
    日前,由燦星文化旗下百位《中國好聲音》學員共同演唱的公益歌曲《世界為你醒來》登陸各大音樂平臺,用歌聲凝聚人心、振奮精神,聲援武漢、共抗疫情。《世界為你醒來》由全能音樂人、曾為周華健打造《朋友》、《愛相隨》等經典歌曲的劉志宏先生譜曲,沄柏資本創始人、知名投資銀行家鮑毅先生作詞。歌詞在除夕之夜寫就,希望傳遞正能量並點燃民眾戰勝疫情的決心、堅持對武漢和祖國未來的憧憬。
  • 武漢伢王凱用這首歌,唱哭了無數人…
    疫情爆發之時,全國人民跨越艱險支援武漢;如今疫情反撲北京,前天晚上,身為武漢人的王凱用方言唱武漢民謠 《漢陽門花園》為北京加油,眾人都被王凱唱哭。
  • 萬人盛典燃爆武漢歡樂谷 2020抖in城市生活節加持「惠遊湖北」
    抖inCity城市生活節,一城一會,美好在武漢!12月12日-13日,由武漢市委網信辦指導,巨量引擎湖北分公司主辦的「抖in美好武漢」城市生活節,在武漢歡樂谷圓滿落地,大大豐富了「惠遊湖北」活動內容。實力明星達人助陣 爆款歌曲live秀 沸騰江城冬夜儘管武漢的冬天,室外略顯寒冷,但在抖in美好武漢城市生活節嘉年華現場,一眾實力唱將、達人樂團,現場演繹多首爆款歌曲,打造了一場視聽盛宴,燃爆武漢歡樂谷,讓江城沸騰!
  • 抗擊疫情歌曲大盤點:張學友周杰倫等風雨經過,劉德華我知道
    近日湖北武漢發生了疫情,由於疫情具有傳染性,便迅速開始蔓延,由此疫情便成為了每個中國人心中最為關心的事情,娛樂圈的明星也很關心,娛樂圈的明星不光捐款慷慨解囊,而且眾多歌手也紛紛創作歌曲,給予前線的醫護人員精神食糧,今天就盤點一下抗擊疫情鼓舞人心的那些歌曲(不全,歡迎大家補充)。
  • 楚文化和湖北人的特性
    事實上劉基在講九頭鳥時並沒有直接和湖北佬掛上鉤,但是人們隱約感覺到他是在激奮湖北人。因為三支農民領袖中有兩支都是湖北人,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徐壽輝是湖北羅田人。只有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劉伯溫並沒有點明,一直到現在有一個文學家、作家林語堂他寫了一本書叫《吾土我民》,主要寫中國各地的一些民俗風情包括一些歷史的沿革。
  • 繼《武漢伢》之後,歌曲《武漢,你好嗎》新上線,句句歌詞戳心扉
    「熱乾麵糊湯,一樣的吃相,海角天涯,流淌唇齒香」,「黃鶴樓的詩,爛熟在嘴巴,多少次我低頭默念啊」……《武漢伢》用最深情的旋律將武漢的每一個角落通過武漢人的視角一一描述,無論是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還是揚名中外的黃鶴樓;無論是滿載歸程的大橋,還是童年的記憶,都是這些武漢音樂人們從小到大的回憶,也是武漢這座城市在所有人面前的形象
  • 《武漢,你好嗎》公益歌首發朱一龍、李現等聯合獻聲,為武漢應援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將所有人都推向了風口浪尖,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弟兵、所有堅守崗位的工作人員以及眾多文藝工作者的號召共同抑制疫情的來襲。在眾志成城的同時,作為宣傳能力極強的文藝工作者對疫情捐款的一些心意,則引發眾人的討論。
  • 湖北江西人員省界起衝突:請對湖北人善良一點
    最近雖然湖北出了解封通知,武漢也將於4月8日解封,但是湖北以外的省份似乎仍對湖北人心存芥蒂,看來疫情雖然快要結束了,人情也似乎與此同時結束了。最近湖北黃梅與江西九江的執法人員之間發生了衝突,最主要的原因,也無非防疫與恢復經濟的衝突。
  • 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抗擊疫情主題歌曲《武漢!武漢》
    抗擊疫情走到了關鍵時刻,來自全國各地的援助源源不斷地湧向一座萬眾矚目下的城市——武漢。作為此次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湖北和武漢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決勝之地。為著記錄,為著鼓舞,更為著發聲與助力,北京廣播電視臺推出原創音樂作品《武漢!武漢》。歌曲唱的不僅是武漢,更是這座城市裡每一個為抗擊疫情而忘我拼搏的平凡英雄。
  • 加油,湖北!詩歌朗誦:《我是湖北人》
    流向武漢,注入長江,過江西、安徽、江蘇、上海,滋養半壁繁華,奔騰入東海。湖北在哪裡?南水北調出丹江。千裡清澈,萬裡深情,跨河南、河北、天津、北京,接濟半壁河山,哺育五億人。而今天,我們所有的湖北人,因一枚小小的陌生病毒,直面浩劫擦乾眼淚,我看到一個雪白的身影,她在高鐵上發出一條斬釘截鐵的微信:下一站天門南,我下車回武漢!
  • 武漢勝則湖北勝 湖北勝則全國勝
    ——在關鍵時刻派出了中央指導組,同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並肩戰鬥,加強疫情防控第一線工作的指導,在推動嚴密防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督查問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力解決了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中的緊要問題。——緊緊扭住城鄉社區防控和患者救治兩個關鍵,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集中隔離收治「四類人員」,千方百計建院增床,實現了從「人等床」向「床等人」的轉變;——堅持救治關口前移,統籌用好醫護力量和醫療資源,不斷優化診療方案,感染率和病亡率逐步下降,收治率和治癒率大幅提高;——全力推進篩查甄別
  • 在深圳,湖北人怎麼吃?
    湖北人在深圳,打拼奮鬥忙碌著,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於是對家的牽掛,就只能寄托在「家鄉味道」上。尤其是在過早上,在每個沒有熱乾麵、牛肉粉、豆皮、面窩、湯包、蛋酒、糯米雞、豆腐腦、歡喜坨.的早晨,湖北人更是格外想念那口家鄉味。這是再多再好吃的早茶、牛肉火鍋、椰子雞.都不能滿足的。
  • 湖北疾控中心:在外湖北人要堅定信念 保重身體
    (抗擊新型肺炎)湖北疾控中心:在外湖北人要堅定信念 保重身體中新網武漢1月28日電 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8日發布《致在省外被隔離醫學觀察的湖北人的一封信》表示,希望在這段不尋常的日子裡,一定要堅定信念,保重身體。
  • 疫區記事丨來自玉蟬老酒人的湖北「封城」日記
    △封城後的武漢玉蟬老酒的一名銷售主管,在過去一周中,記錄了他與家人在湖北恩施「封城」以來的生活點滴。吃著飯喝著酒,唯一不同的是聊天的話題都圍繞著武漢、肺炎,酒也比往常喝得更大口,老丈人說:消毒嘛,大口點才有效。反正最後兩瓶酒沒剩下多少,大早上的喝得暈乎乎,我還是頭一回。沒過一會兒朋友圈就傳出來武漢封城的消息,頭也一下清醒了不少,已經這麼嚴重了嗎?電話一下就炸了,一會兒一個電話,很多親朋好友都知道我回湖北的消息,都打電話來關心著:湖北封城了,你還回得來嗎?我說封的是武漢,我在恩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