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文化和湖北人的特性
劉玉堂
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題目是《楚文化和湖北人的特性》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這六個方面來談:第一就是什麼是楚文化;第二是楚文化與湖北人特性有哪些聯繫;第三楚人和湖北人有什麼共同的標誌;第四是楚人和湖北人的標誌;是褒義還是貶義或者是褒貶兼容;第五是楚文化與湖北人文化特性的優長;第六是楚文化與湖北人文化特性的缺陷。
我先講第一問題,什麼是楚文化。楚文化就是由楚人創立和發展的一種文化,那麼楚人這個概念是又該怎麼解釋呢?楚人簡單的說就是楚國的人,那麼楚國它有一個事件的界定,如果從周文王正式分封楚人的熊繹為子爵,也就是分封為他們的王算起,那麼楚國從公元前223年到被秦國滅掉是800年時間,所以我們常說楚國立國800年。但楚文化卻可以往上延伸一段時間,至少可以延伸到商朝中晚期。那我們以它的上限,也就是公元前12世紀和它的下限即公元前3世紀末這樣來推斷的話,楚文化實際上已經超過了一千年。也就是說楚國是從商周以來的國家,他的國運在前秦的諸侯國中是最長的,也只有楚國可以和北方的齊國和晉國相抗衡,這是對楚國的一個評價。
那麼由此可以看出,楚文化它是由楚人創立的在楚地生長起來的一種文化。如果從公元前223年,秦國滅亡了楚國,那麼楚文化作為一種個體也就作為一種完整的文化應該說從當時的文化地圖上消失了。那麼漢朝建立後它綜合了各個地方區域文化進而形成了漢文化,那麼楚文化也就從漢朝開始逐漸演變成了漢文化,也就是後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從先秦文化一個獨立的個體演變成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是我要說的楚文化。
第二個我要說的是楚文化和湖北人特性有哪些聯繫。有沒有關係?這個答案是肯定的,其實漢代的大史學家班固已經說的很清楚了。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說了這樣一段話。他說「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剛柔緩急,音聲不同,系水土之風氣,故謂之風;好惡取捨,動靜亡常,隨君上之情慾,故謂之俗。」前半句的意思是說地理的特性,對民族的性格有重要影響,後一句話是說文化影響人們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其實民間也有這樣的表述「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就是說自然環境對人的性格的影響。還有一種說法,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這裡是說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其實人的性格的形成不外乎兩個方面:一個是自然環境,一個是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環境。事實上,如果是大文化的概念,那麼自然環境也和文化有關。現在我們有一門學科是文化地理學,它研究的重點就是地理跟人文的一種互動關係以及對人的性格形成所產生的作用。
我剛才說了楚國的腹地主要是在湖北,楚國最早的時候包括了湖北的大部分和陝東南的一小部分逾西南的一小部分。楚國經歷了三個階段,無論是哪個階段,它都跟湖北聯繫緊密。從最早的楚國來講,它主要是包括了湖北的大部和陝東南的一小部分,以及渝西南的一小部分;那麼中期的楚國就包括了湖北、湖南和江西的大部分,另外還有陝東南和河南南部、四川東部、安徽西部這一大片地方;到了中晚期的時候楚國就是最鼎盛時期的楚國了,它的版圖包括湖北、湖南、江西三省、河南的大部分,西北到了陝西的白河,東北楚國滅了魯國,山東的南部,在東南楚國滅了越國。而在這之前,越國就滅了吳國,所以整個江浙,包括上海都是。楚國的領土東邊到了大海,南邊過了五嶺,就是到了現在的廣州這一帶,至於西南,廣西的桂林和貴州的中部已經是楚國的領土,甚至有一支遠徵軍到了滇池,就是現在的昆明。這是楚國版圖最大的時候,也就是說無論楚國從它最開始還是到它最鼎盛的時期,湖北一直是楚國最核心的部分。所以無論是從地域的角度、自然環境的角度、還是從人文的角度,楚文化一直對湖北人產生著重要的影響。
前面說過,漢代統一以後,楚文化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已經不存在了,它融入了漢文化也就是後來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這是事實。但是這是普遍現象,作為一種地域文化它早已經融入到了湖北人的血液中,它對湖北人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乃至風俗習慣都產生著持久的影響。
第三個就是楚人和湖北人,有一個什麼相似的標誌物,有沒有標誌物,那個標誌物是什麼。事實上真是很巧,楚人和湖北人都有自己的標誌物。而且這個標誌物非常接近,楚人的標誌是九頭鳳,湖北人的標誌是九頭鳥。為什麼說楚人的標誌是九頭鳳。有幾個證據,楚人往往自己把自己比做鳳凰,其他的人把湖北人比做鳳凰,楚人把自己比做鳳凰有屈原,屈原有這樣的詩,鳳皇在笯兮,雞鶩翔舞。他就是以鳳凰自喻。他說鳳凰遭到排擠破壞之後就象是關在囚籠裡一樣,這個時候,野雞滿天飛。那麼鳳凰就比喻賢臣,比喻能人志士,雞物就比喻奸臣,比喻奸佞的小人,把別人比喻鳳凰。楚人把楚莊王比做鳳凰,楚莊王剛開始即位的時候,沉迷與聲色犬馬不理朝政。有一個武大夫對他說,勸他的時候,這個武大夫講了一個故事,他是這樣說的:一個山坡上飛了一隻鳥,三年不飛也不鳴,請問這是一種什麼鳥,楚莊王說這是一隻神鳥,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這說明了一個問題。武大夫把楚莊王比喻鳳凰,楚莊王又把自己比做鳳凰,別看我現在不飛不鳴,等我飛起來了一飛沖天,一旦我鳴叫起來我就會驚人。莊子眼中鳳凰是起於南冥水擊三千裡,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南冥就是天池,鳳凰從天池騰空而起,它的翅膀拍打起來的巨浪,有3000裡;鳳凰盤旋而上直衝雲霄達到90000裡。這當然是一種比較誇張的說法,但它也是將鳳凰比做那種志向遠大的人,所以把楚人比做鳳凰。楚人把自己比做鳳凰,這在當時是一個事實。
《山海經》是最早的一部歷史地理著作,一般認為是楚人寫的書。那麼在《山海經》裡邊就有這樣一個說法,楚人崇拜一種鳥這種鳥叫九頭鳥,因為這種鳥有神性就叫做九頭鳳,或者是九鳳神。楚人甚至認為他們的祖先(周衝)死後他的靈魂化為一隻鳳鳥,現在這個問題比較明確了,楚人是被比做九頭鳳的,那麼湖北人被比做九頭鳥。「天上有隻九頭鳥,地上有個湖北佬」這句口頭禪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你到全國任何一個城市你說你是湖北人,人家的第一反映就是九頭鳥。這就怪了,楚人是九頭鳳而別人卻稱湖北人是九頭鳥,實質上鳳是沒有的。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鳥而沒有鳳,就像龍一樣龍也是不存在的,只有神話傳說世界裡邊存在,如果我們把九頭鳳讓它回到現實生活中來就是九頭鳥。鳳鳥鳳鳥,鳳是百鳥之王是一種虛擬的,不是實實在在的,實在的只有鳥。這樣我們可以說楚人和湖北人的標誌都是九頭鳥。
第四個我要講的是九頭鳥這種標誌到底是褒義的還是貶義的,還是既褒又貶。我覺得對於九頭鳥很難用褒義或者貶義把它作為一個區分,我舉三組例子來作為證據:一是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二是現代的政治人物;第三個是普通大眾;我舉這三類人對九頭鳥的看法。
第一類人是古代的政治家,我舉兩個:一個是張居正;一個是劉磯也就是劉伯溫。將湖北人和九頭鳥直接掛鈎的就是從張居正這個時候開始的,張居正執政的時候當時是腐敗成風,老百姓怨聲載道。皇上這個時候就要求張居正整頓朝剛,張居正說你信任我就交給我來辦,我一定能夠辦好。貪汙賄賂是當時最嚴重的問題,張居正就挑選了九個刑案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反貪局長。這九個刑案就奔赴全國各地暗訪一年之後查獲了大量的貪官,對他們進行嚴懲貪。官得到嚴懲之後,風氣為之一震,老百姓拍手叫好。老百姓說真是「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為什麼說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和張居正的反腐有什麼關係呢?有因為張居正挑選的九位刑案也就是反貪局長都是湖北人,很顯然這裡的「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是說湖北人精明強幹剛直不阿,完全是一種正面的形象是歌頌張揚湖北人。第二個人物同樣是一個著名的政治家,他是劉伯溫,劉伯溫是朱元璋的謀士。朱元璋能夠奪取政權劉伯溫的功勞非常的大,朱元璋當了皇帝之後別人就問朱元璋,元末農民起義有三支隊伍,朱元璋程友亮徐壽輝,論實力你並不一定是最強大的,論才智你並不其他二位更高,朱元璋就說你去問我的謀士劉伯溫。別人就是去問劉伯溫,劉伯溫說,這個問題可以不談你去看我寫的一本書就知道了,這本書叫《鬱離子》,就在這本書裡面劉基講了一個寓言故事。
故事是這樣說的,從前有一隻鳥,這隻鳥長了九個頭,但是給它吃的食物只有一盤,這九個頭為了爭吃食物拼命搶。把食物吃完後,你啄我我啄你啄得頭破血流最後剩下三個頭,有一個頭停下來看另外兩個頭鬥,等它們兩敗俱傷的時候它再把它們都啄死了,它自然就成為了老大。事實上劉基在講九頭鳥時並沒有直接和湖北佬掛上鉤,但是人們隱約感覺到他是在激奮湖北人。因為三支農民領袖中有兩支都是湖北人,陳友諒是湖北仙桃人,徐壽輝是湖北羅田人。只有朱元璋是安徽鳳陽人。劉伯溫並沒有點明,一直到現在有一個文學家、作家林語堂他寫了一本書叫《吾土我民》,主要寫中國各地的一些民俗風情包括一些歷史的沿革。其中有一段寫到了漢口,大意是在長江的中部、湖北的腹地有個叫漢口的地方,那裡的人民精明過人但是老奸巨猾。這個地方的人好鬥就像吃辣椒一樣,其他地方的人也喜歡吃辣椒,比如四川、重慶。但這個地方的人認為光吃辣椒不過癮,把辣椒放在鍋裡煮了以後再煎叫做虎皮青椒,認為這樣才過癮。他認為這個地方的人就像虎皮青椒,聰明過人也奸狡巨猾窩裡鬥。實際上他就是把劉伯溫的話點明了,在他看來九頭鳥的形象是不好的。
當代人對湖北人九頭鳥的看法我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偉大領袖毛澤東,一個是國民黨的首腦蔣介石。毛澤東對它的評價是肯定的,紅軍長徵到達陝北的時候,毛澤東面對著從湖北大地走去的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方面軍發表了激情澎湃的講話。大意是這樣的:同志們,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敵人砍掉你們四個腦袋你們還有五個,九頭鳥不得了可以翻天呢!完全是褒義的。那麼同樣是政治人物,蔣介石的看法完全不同,大革命勝利以後面臨著都城建在哪的問題。一種方案是南京,另一種是武漢。後者博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辛亥革命黨人認為武漢有首義之功,這個地方地利居中。蔣介石事實上不想把都城建在武漢。據說武漢革命黨人想了一個辦法,讓蔣介石過來考察,他就真的來了,據說當時漢口火車站打出了大幅標語「歡迎蔣總司令把都城遷來武漢」,蔣介石哭笑不得。想著我都不曾表態過,但面對這麼一種萬人空巷的歡迎場面他騎虎難下。據說他當時說了一句「九頭鳥狡猾狡猾的」就走了,都城就遷到武漢。
那麼這是第二人第三個就說當今普通老百姓的觀點,也是有褒有貶。一個就是一篇文章在前些年正討論少年班要不要繼續辦,中國科技王國的九頭鳥最後跟蹤調查發現,這九個少年都有不俗的表現,從標題就可以看出九頭鳥就是指很聰明的,少年湖北大學生這完全是種褒義。另外老百姓也有很多認為九頭鳥是一種貶義,我有一次坐公交車一位男士不小心踩了一位女士的腳,那位女士不依不饒就罵那位男士,就跟她對罵在罵的過程中女士伶牙俐齒,男士稍微吃虧眼看就要到下車的地方了。我們想這下好了噪音終於要消除了,沒想到這個男士在下車之前還想報復一下。他把這個女士盯了半天,發現這個女士又高又瘦又黃臉上大概還長了一些美人斑,就想起武漢的一種食品,就說:你媽的,你像一碗熱乾麵。這個女士毫不示弱她看這個男士,五短身材光著個頭挺著個將軍肚,又黑又矮又胖,當下就說了一句你像個糯米雞。實際上他們兩個人是開罵,旁邊坐著個山東人他說這個九頭鳥真是厲害,而且不僅公的厲害,那母的還厲害些。這就是外地人對湖北佬的看法,他認為湖北佬是聰明但刁鑽古怪強悍。剛才舉了這三組例子實際上還是沒有說清楚這個問題,所以我剛才舉了這三組例子。事實上大家覺得你還是沒有說清楚這個問題是吧,那你究竟說是褒義還是貶義?我之所以這樣舉例子,就是說很難用一句話來概括九頭鳥和湖北佬人們這樣比喻是褒義還是貶義,那麼為了弄清這個問題在前幾年我做了一個調研,我帶著學生發了一萬零五份試卷。那麼就是這個試卷的題目是這樣的:你認為九頭鳥是褒義的打勾,你認為九頭鳥是貶義的打勾,你認為九頭鳥既褒又貶的打勾。那麼最後的結果是這樣的,認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這句話是褒義的,是讚揚湖北人的佔百分之三十二點六;認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是貶義的是貶湖北人的也就是說佔二十八點零;那麼剩下的將近三分之一的人都認為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既褒又貶褒貶兼容。那麼我個人認為這句話是既褒又貶褒貶兼容但是是以褒為主。以貶義為輔就是說肯定性的評價讚揚的是主要的,否定性的評價批評的這麼一種評價是次要的,這就是我想講的第四個問題。
那麼第五個問題,就是說我的題目:楚文化與湖北人的文化特性。它是講楚文化它跟任何傳統文化是一樣的,它有正面的成分有積極的因素,它也有負面的成分有消極的因素,所以就良莠不齊。任何一種文化都是這樣的,精華與糟粕並存,當然精華是主要的,那麼這跟九頭鳥不就是一樣嗎?跟湖北人也一樣嗎是吧?那湖北人你就是說,他肯定是有優點的而且優點也很突出,但是他也不可諱言他也是有缺點的,缺點也很明顯。那麼這就涉及到我要講的第五的問題就是楚文化與湖北人文化特性的優長,就是他的強項他的長處在哪那麼這個問題。
我從四個方面來談。第一個方面就是說楚人也好、湖北人也好他的文化特性的標誌是什麼?睿智機敏這是第一個方面,那你說怎麼說這個楚文化楚人睿智機敏呢,湖北人睿智機敏呢?首先我們來看,如果說楚人不是睿智機敏的話,他不可能建設當時中國第一大國。事實上楚國最早被周朝封的時候它的面積多大呢,方圓五十裡還不到,我們現在一個村吶。現在山區一個村的面積方圓還不只五十平方公裡,它只方圓五十裡,這是西周早期楚國受封的時候。但是到了春秋中期,楚國已是這麼地方千裡方圓,已經是一千裡。到了楚國本土最大的時候,那就是戰國的中晚期那個時候,楚國的本土是多大的面積呢?地方五千裡!實際上有這麼一句話就說當時的楚國地方五千裡,「代家百萬車千乘騎萬匹秀芝十輪」,意思就是說楚國當時的地盤已經是方圓五千裡,它有一百萬軍隊,它的糧食就是現在不生產了吃十年沒有問題,可以是民富兵強。它當然是睿智機敏吶,那麼楚人如果沒有睿智機敏他不可能創造一流的文化。
那麼楚文化的一些閃光點有那些呢?我只能略要的介紹一下,比如說政治制度方面,中國最早的縣做為一種行政機構的縣,就是縣市州這個縣是楚人的創意。公元前689年楚武王設立了這樣一級地方行政機構。一個國家滅掉了設了一個縣做為一級地方行政機構一直延續到現在。那麼在經濟制度上,楚人曾經做過稅費改革,只是跟我們現在不同而已,但是它也是稅費改革。它曾經一度為了減輕農民的負擔,整合了很多雜稅把它變成一種稅收叫「渭言彼賦」,就是治理賦稅渭言是一個人,那麼在軍事上我們現在說什麼機動部隊,在楚國最早建立了一種機動部隊,就是說打仗的時候哪個地方有空子可鑽,哪個地方最需要人,那麼這種部隊就上。這種機動部隊在楚國叫遊缺,遊擊隊的遊。實際上後來的遊擊隊跟這個意思比較相似,它就叫遊缺,就是控制區域裡哪裡有空隙,在哪個地方。有空隙你這個部隊就上,就鑽到哪兒去。
在工程上我們現在說都江偃是的確是了不起,但其實在都江偃修建的350年之前,楚人修建了一個大型的水利工程叫「奇司碑」,在現在河南的固始和安徽交界的一帶。到現在,楚人當時修的大型水利工程仍然在灌溉中,當然後代也經過不斷的整修,已經不是當時所修的那個樣了。我們說隋煬帝修的大運河,但是楚人修的人工運河卻要隋煬帝的大運河比它早一千一百年,楚人的人工運河主要是在江漢平原,運河的西可以到達雲夢和漢水,運河的東部可以連通長江和淮河,工程之大可想而知。那麼楚國還有很多個地方,比如說在我們國家最早發現了「煉鐵固態滲碳鋼技術」和「可淡聚體」,在湖南長沙一座楚墓裡發現了鋼劍,春秋晚期的在那時候,只有楚國煉成了鋼「煉鐵固態滲碳鋼」,這比西方要早一千七百年。還有在天文學上我們來看,長期以來我們說木衛三就是木星的幾顆衛星,包括第三顆衛星簡稱木衛三,伽利略用望遠鏡發現的。但是事實上早在伽利略之前一千九百七十多年,楚國的一個天文學家叫甘德的他用肉眼發現了木星的第三顆衛星,是一種橙黃色,他並做了記錄。那麼楚人他在文化上還有很多定因,比如說我們現在見到的第一支毛筆第一塊墨,都發現在湖南的「左家公山」楚墓裡,我們在湖北的楚墓中還發現了第一雙筷子,第一把扇子,第一條褲子,第一雙手套,第一張摺疊床,楚人創造了很多個第一。我們現在發現先前最使用黃金做貨幣的是楚國,先前唯一用白銀做貨幣的也是楚國。
剛才講的是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物質文明,那麼在精神文明來講更容易說,老子和莊子所代表的哲學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儘管他們不一定是楚國人,但是它屬於楚文化的範疇,代表楚國的文學有屈原和宋玉,屈原的《楚辭》,宋玉開創的漢賦都在中國歷史上是裡程碑式的,尤其是在中國文學史上,那麼楚人的歌舞音樂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楚國的繪畫藝術也是很高的,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最早的帛畫出自楚國,一個是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一個是長沙子彈庫一號楚墓出去的,最早的帛畫,都在湖南,這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最早的情節性繪畫,有人也說是最早的動漫作品,當然動漫是現在才有的概念,但是它那個是幾個單元組合成一幅圖案,給人感覺得像動漫畫技巧,也很像動漫,就是在那個湖北荊門包山楚墓發現的一個器量盒就是裝書裝瓶的一個小盒子,這個盒的周圍有一組圖案那叫郊遊圖,有的也叫它趨星圖,上面繪的人車馬動物還有樹靜物動物都有畫技非常高超。
可以說楚人創造了一流的語言,他睿智機敏,那麼湖北人是不是睿智機敏呢?湖北人肯是睿智機敏的。湖北人不睿智機敏,湖北就出不了那麼多第一流的人才,那麼說到湖北的人才我就想到了有一句話,當然有一點調侃式的。就是湖北出三種人,也有的說四種人,說四種人的就把野人算上,當然這個野人是神農架的,到現在也沒有人真正發現的,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那麼實質上我們湖北出的三種人是哪三種呢?就是偉人、名人、美人。
說到偉人大家都知道一大代表一共是13位,那麼湖北人佔了幾位?五位啊!哪五位是我們湖北呢?紅安的董必武;湖北黃岡的陳潭秋;湖北黃岡的包惠僧;湖北潛江的李漢俊;湖北應城的劉仁靜。當然儘管其中的某些人後來因為某些原因脫黨了,但是在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他們是有功勞的,我們還應該吸取!那麼湖北解放後出現了兩任國家主席董必武和李先念,他們都是一個縣裡面的人,這都是偉人吶!是我們湖北的驕傲!
那麼說到名人,湖北名人可以說實在是太多了,從早期的政治家楚莊王、孫叔敖還早一點,明本思想家濟良,那麼再就是屈原,著名的詩人蘇峪,漢代的王昭君;再後面到了魏晉的時候就有「習鑿齒」就是寫漢晉春秋的那個人。隋唐的時候湖北的名人就更多了,比如襄樊的闢若修、孟浩然,茶經的作者陸羽是天門人;那麼宋代的著名書畫家李賦及其他兒子後世稱他李氏元山。那麼明清以來的就更多了有張居正,有這個明朝的大宰相;有醫學家兒科學家萬全,他是湖北羅田人;有著名的醫藥學家李時珍;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梁首進、曹天傑;著名的書法家張明昭;著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餘三聖;那麼還有著名的地質學家李四光;民族鬥士愛國主義者聞一多;著名的文藝理論家付衝;著名的作家廢名,他的真名叫馮文炳,風哼筆葉鈞劍張光靈聶甘洛;著名的經濟學家王亞楠;著名的哲學家熊實力;著名的語言文字學家黃墾;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英海光;著名的宗教學家湯嬰紅;所以湖北這一連串的人物太多了,他們都是響噹噹的。所以說湖北人不是睿智機敏的話不可能出這麼多的名人,那麼這是第二種人。
第三種人就說美人,當然所謂美人的是標準不一樣的,但是經過歷史的淘汰人們比較公認的古代的有四大美人,哪四大美人呢?就是西施、昭君、貂禪、貴妃,就是楊貴妃。那麼她們每一個美人都有一個經典的動作,以我們現在話叫秀。那麼西施她最美的一個姿態動作叫什麼呢?就是她洗衣服的時候叫西施浣紗,在洗衣服的時候是最美的;那麼昭君是什麼最美呢?是昭君出塞,就是在她騎上馬要到蒙古嫁到蒙古的時候;那麼貂禪是拜月亮,在夜深人靜祭拜月亮的時候是最美的;貴妃醉酒,楊貴妃是喝了點酒之後大概昏乎乎的時候是最美的。那麼世上這四大美人裡就有一個就是湖北人,而且這個就是王昭君。她是湖北興山人,那麼王昭君不僅是容貌美,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更重要是心靈美。因為我們比較起來,王昭君跟西施也好,跟貂禪也好,跟楊貴妃比較起來,她的境界明顯得要高得多是吧。她當時是為了國家利益、為了民族的大義毅然這樣嫁給匈奴,她不是為了個人,所以這就是說湖北人如果不是睿智機敏,楚人如果不是睿智機敏,就不可能建立第一流的國家,不可能創造第一流的文化,也不可能出這麼多第一流的人才,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就是它的悠長,湖北人的悠長,楚人的悠長。
那麼楚人和湖北人的悠長的第二點就是自信包容。自信包容,為什麼說自信,首先我講楚人很自信,實際上在西周晚期的時候楚國不是很強大,但是當時的楚國有一個著名的軍事首領叫熊渠,他是一個著名的神箭手。那麼熊渠他就說過這種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他就是說你周王封這個封那個,實質上對我不管用,我就是個蠻夷,用現在話說我就是個老土冒,你那一套對我不管用,我不吃你那一套,我可以不聽你的。不與中國之號諡,那個中國是中原的意思,不是現在後來的中國的意思。他敢說這個話,別的國家的諸侯都不敢說這個話,那麼最後到楚武王的時候他膽子更大了,更自信了羽翼豐滿。那麼楚武王他要隨國侯轉達他的意思,就說楚國已經這麼強大了,爵分公侯伯子男,你還是去封他的子男之國,這是四等爵位、五等爵位太低了,跟他的實力不相稱,你能不能加封。那麼周天子說不行,楚國就是子國和男國,你就是這麼個檔次。那麼楚王一氣之下就這樣說「王不加位我自增也」他就說你不封我,我自己封我自己,他率先出馬,所以當時封為侯國的,你不封我我自己封我自己,他率先稱王。所以當時封為侯國的像齊國被封為公,所以叫齊桓公嘛,他們都不敢稱王,晉國那麼大的國家不敢稱王,但是楚武王就敢率先稱王,武王就是這樣來的,是非常自信。那麼你說這個湖北人自不自信,湖北人也自信,那麼實質上後來我們看到在很多時候都表現的湖北人的自信,湖北人的包容,那麼湖北人的自信和包容,我們可以看到從楚人來說,可以體現出我剛才講的自信。
現在講下包容,我為什麼沒用寬容,而卻用的包容。就是說包容就是兼收並蓄,他可以把別人的東西引進進來,但是寬容列要求更高些,心態要求更高些,那麼是比較更加友好些。那麼楚人就是寬容啊,就是包容,那麼楚人的包容表現在哪些方面?就是說他對其他國家的長處他儘量的吸收,比如說楚國當時跟魯國打仗魯國打敗了他就問你要什麼?我是不是給你些金銀珠寶之類的?楚國說我不要,當時他就發現魯國的絲織刺繡的水平很高,他說我要你的工匠,就是技術人才。所以他要了魯國200名技術人才,所以這些人才到了楚國,楚國的絲製紡織水平一易而起。那麼楚國他向中原學習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向吳越陽越學習礦冶技術;甚至在地中海流行的一種青天眼的那麼一種玻璃珠,楚人也愛不釋手加以仿製;他沒有排斥,所以他包容。那麼湖北人的包容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說有個人物值得注意,他不是湖北人。但是事實上人們一直把他當作湖北人,他自己也以楚人自居,這個人就是張之洞。張之洞在湖北督鄂十七八年,他在慈禧太后七十大壽的時候,他上書他的落款是楚人張之洞,他自己已經認為是楚人了,是湖北人了。那麼張之洞他的門生為了紀念他,修了一個樓叫奧略樓在現在蛇山上已經被毀了,那麼奧略樓有一幅對聯,這幅對聯是誰寫的?目前還沒考證清楚,但是這幅對聯充分表明了楚人包括近現代湖北人的一種自信和包容,他上聯是這樣的:昔賢整頓乾坤,締造多從江漢起;這是上聯,下聯是: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就是表現自信,他說從古代那些聖賢啊要想打江山的時候啊,江漢地區就出了大力這個地方是他們的始新之地,締造多從江漢起。那麼下聯勒,就表示了一種包容,「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遙」就是說到現在我們來看亞洲和歐洲他的經濟上的聯繫,文化上的碰撞已經逐漸的加劇更加頻繁,那麼這樣的話,那我們登高遠望就感覺到亞洲和歐洲已經連為一體了,這是種包容的心態。那麼湖北人說湖北人包容還有很多,比如說湖北的,往往我們說有的說武漢的文化叫碼頭文化,什麼叫碼頭?實質上我不太贊成叫碼頭文化。但是有一點,碼頭文化呢是一種包容的文化,這一點我倒同意。那麼所謂碼頭文化就是包容文化,就是湖北包括武漢都有很多碼頭,他沒有說我只有我這一個碼頭包大天下,我不許你再建更多的碼頭,那麼碼頭文化他的包容其他文化的同時,他又有一個弱項就是沒有更好的保留,他是一種漏鬥似的文化,但是他首先能包容。
那麼我還舉一個菜系,八大菜系也好,十大菜系也好,沒有湖北菜,沒有鄂菜。當然也有人也有的版本說鄂菜也是十大菜系,但是那是自封的,實質上嚴格的來說鄂菜沒有進到十大菜系。但是鄂菜在全國各地比較受歡迎。那麼一個例證就是北京不僅九頭鳥很火,後來還出了個九頭鷹,那麼鄂菜你想它就是一種典型的包容菜系,體現出了湖北人的一種包容心,你想它有那個剁椒魚頭,這是辣的西部的菜川菜;宮爆雞丁,這是湘菜;酸菜魚,重慶的菜;它有糖醋裡脊,是浙江菜湘浙那邊的菜,它有什麼燒豬手之類的那都是廣東的粵菜,它也有很普通的大白菜燒丸子那是東北的菜,它也有酸辣藕帶那是西部的菜,放了很多醋。所以說你說楚菜為什麼受歡迎,東南西北的人都可以在湖北的菜裡面知道自己喜歡吃或者能吃的,起碼能將就著。所以說這是它楚菜我們看出的一種包容那個楚文化與湖北人文化特性的優長的。
第三個方面就是剛毅果斷,那麼這在楚人和湖北人的身上表現的尤其突出,比喻說春秋時期的楚文王,那麼楚文王呢,他當時實質上已經把江漢地區都控制了,那麼下一步的目標就是想挺進中原了,那麼要想挺進中原第一個攔路虎就是什麼呢?他的舅舅所建立的一個國家鄧國就是在現在的襄樊的北部,他繞不過去,他要想到中原就是現在的河南地區,必須經過這個地方。那麼怎麼辦呢?鄧國的侯就是國王又是他親舅舅,你是滅不滅鄧國?那麼經過一番思索過後,楚文王毅然決然的滅掉鄧國,顧不了這麼多了把鄧國滅了,那麼鄧國滅了楚國在北進的時候非常順利,因為他把這個橋頭堡他把它拌掉了。那麼楚人的剛毅果斷他表現在推翻秦朝上,實際上在楚人被秦國滅了以後,當時就有一個叫南宮的一個人他就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哪三戶?不是只有三戶人家,它的意思就是說儘管楚國只有三個大家族了,就是姓屈的屈原的屈、姓景的風景的景、姓邵的當時叫邵,後來又叫邵姓邵的。只有這大的三個家族,但是滅亡秦國的一定是楚人。果然秦人統治只有十幾年,楚人陳勝吳廣起兵揭竿而起,楚人劉邦項羽接著起兵,那麼最後還是由楚人的後裔劉邦建立了漢朝統一了天下。劉邦是沛縣人,那是典型的楚國的地盤,所以是楚人的後裔。那麼剛毅果斷還體現在辛亥首義上,這也是楚人的後裔所做的驚天動地的一件事。實質上在辛亥首義的前一年,湖北的留日學生所辦的一個報紙叫《漢聲》,這個報紙上有一個叫馮騰明的人就發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有這麼兩句話他說推翻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的是楚人,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話就是說我堅信推翻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也必將是楚人,那是楚人的後裔也還是楚人。他這個話說了剛好一年,第二年辛亥革命爆發是湖北人楚人發起的推翻了清王朝腐朽統治的起義鬥爭,應驗了他說的這句話是有一定的遠見的,他看到了楚人這麼一種民風剛毅果斷。
那麼湖北人的剛毅果斷還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來,你比如說二七大罷工,本來最開始罷工的總部是在鄭州京漢鐵路工人總會,但是當時已經被遭到了軍閥的破壞,這個時候就臨時決定把總部遷到武漢的江岸,那麼武漢的一萬多人積極參與,所以就是爆發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這個當時容不得你去猶豫,時間非常緊迫,所以楚人的剛毅果斷他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我們現在最近看的一部電視連續劇叫《亮劍》,這裡面的一個主人翁叫李雲龍,實際上他是湖北紅安人,他是有原型的,他的原型就是一個叫王近山的中將。很多情節也都是有事實的,那麼你看王近山他就有一個特點:剛毅果斷。在有一次突圍的時候,那麼有人就說突圍你應該選擇最薄弱的地方,但是當時王近山他是這樣分析的,他說最薄弱的地方或許是一個陷阱。那麼為了慎重起見他跟政委分做兩步,一步從最薄弱的地方突圍,一步從敵人的心臟地區防守最嚴密的地方突圍,我總有一股能夠衝過去,在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剛毅果斷的話,做出這種決定反覆的商量討論黃花菜都涼了,你還突圍什麼,敵人早就像包餃子一樣把你吃掉了,容不得你像那樣。所以湖北人就是說話見不得滴多,最崇尚的是耍拉。這就是武漢人耍拉,用現在的網絡的一個流行語就是閃快,這就是一種剛毅果斷,湖北人最瞧不起婆婆媽媽的,優柔寡斷的也是瞧不起的,這是第三個。
那麼楚文化和湖北人悠長的第四個方面就是英勇頑強。首先我講楚人的英勇頑強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公元前506年吳國的軍隊長驅直入打到了楚國的郢都,就是楚國當時的都城。當時可以說是投誠之餘基本上成年人都死光了,當然還有一部分撤走了,楚王帶著一部分人撤走了。當時其中有一個人一直保衛著楚昭王,這個保護楚昭王的人就是揮舞著宰羊子的兩把刀,但是敵軍都近不了他的身,因為他把刀揮舞起來密不透風就這樣保護了昭王。事後昭王重金行賞,昭王說我這麼多大將也沒有你這麼有本事,為什麼你拿兩把宰羊的刀都密不透風?那麼這個人叫屠羊說,他就說了事實上這個是我的職業使然,敵人在我眼中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我都認為是一隻只的羊子,我想的我還是在宰羊子,所以我宰養子的技術我是從來不用眼睛看的,我閉眼都能把羊子宰了,像這樣實際上我是一種職業的本能在保護了你,其實我沒有那麼高的境界,所以你現在封我高官厚祿,我不要它,拒絕了。昭王問他究竟要什麼?屠羊說說我還是去幹我宰羊子的事情,我覺得一個人在國家有危難的時候保家為國護君王這是應用的職責,屠羊說後來還是回去做他的宰羊生意了,屠羊說他不怕死。第二個就是公元前278年秦國的大將吳起,他這個人非常驍勇善戰的。當時可以說很多國家的隊伍都是聞知喪膽,因為很多大戰是因為他參戰打的。那麼吳起為了再一次被摧毀楚國的都城,他採用水攻,那麼這個時候城中很多人淹的淹死了戰的戰死了,最後只剩下兩個士兵。秦人抓到這兩個士兵就審問要他們,要他們交代楚國的鐘鼎藏在哪裡?鐘鼎裡面的鐘象徵著一個國家的文化,鼎象徵國家的王權,秦軍想徹底摧毀楚國的權利象徵,但是這兩個士兵寧死不從,哪怕嚴刑拷打,楚國的兩個士兵一個人咬斷自己的舌根另一個跳到火堆自焚。
英勇頑強那麼楚人是這樣的,那麼湖北人是不是也是英勇頑強毫不遜色呢?我舉幾個例子:一個是惲代英,儘管祖籍是江蘇武進人,但是他出生在湖北一直生活在湖北,實質上可以說是一個湖北人,那麼惲代英早期從事革命活動的時候寫下了一首非常好的詩,「浪跡江湖憶舊遊,故人生死各千秋,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他的意思就是說哪怕我做別國的俘虜我也要保持我獨立的人格和精神,我要為自由而戰為自由去死。那麼還有一個人物叫夏明翰,原來說不是湖北人。現在經過考證是湖北秭歸人大多人都認可這個結果,那麼夏明翰有一首詩,也是非常有名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那麼聞一多先生在昆明的時候,在李公僕先生被國民黨人殺害的時候,本來別人就勸他說你趕快走吧,下一個就得殺你了,他毫無懼色並且堅持參加李公僕先生的追悼會。在會上他發表建議,他說我們是不怕死的,我們有犧牲的精神,我前腳跨進了這個門,後腳就沒有想再跨出去。就在當天國民黨的特務就把他殺了。不怕死,事實上正是湖北人不怕死、英勇萬全。雖然在戲劇舞臺上表現湖北人也是這樣,比如說韓英,他也代表了湖北人的那種英勇萬全不怕死的精神,所以這是從湖北人的四個方面的優點來說湖北人的,這是我今天講的第五個部分。
第六個部分就是楚文化與湖北人的缺點,就跟我剛才說楚人也好,湖北人也好有一個外號叫做九頭鳥,那麼就像九頭鳥既褒又貶一樣,那麼楚文化既有其先進性的一面;又有落後的一面;有積極的一面;有消極的一面。那麼湖北人的性格也一樣,有優長之處,也有缺陷。那麼剛才我講優長之處,現在我專門講缺陷,我覺得最突出的缺陷在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就是重情感、輕理智。這方面楚人表現的非常明顯,有一次楚莊王他派到齊國去的一個使者在路過宋國的時候,在宋國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沒有辦宋國的護照和籤證,他要強行通過,宋國說你要是強行通過,那麼你就視我這個國家不存在了,我把你殺掉,那麼宋國就把楚莊王的使者申屈殺掉了。叫楚莊王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他正在洗腳他鞋也顧不得穿了,劍也顧不得拿了直接跳上戰車馬上就攻打宋國,這一次戰爭的勝負倒是次要,但是你想楚莊王作為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就這麼冒失,情感來了就沒有任何理智。你想這樣的不做任何部署你冒然發兵的話勝算幾何,這是楚莊王重情感輕理智。
那麼我們後來到辛亥首義也很有意思,辛亥首義打響了第一槍,我們說是江夏熊秉坤打響了第一槍,但是前面的會議上有些專家說第一槍不是他打響的,但事實上嚴格的來講第一槍是走火的,但是熊秉坤當機立斷,補了兩槍。三槍為號,他補了兩槍,就等於是第一槍是他打響的,為什麼?因為他不補兩槍的話,第一槍別人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起義的部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敵人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但是敵人聽到槍響會防備,那麼這時候你再更改時間也來不及了,但是這個走火也說明了楚人做事,湖北人做事也有情緒化的一面。[這一句聽不懂]雖然已經出了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也是重情感的。就是炸彈爆炸了,這個時候在車隊的時候已經走漏了風聲,這次起義的時間被一個下層軍官不經意間洩漏出去了,因為上級訓他他就說你還訓我老子有一天起義總要把你幹掉這樣的話,那麼這一下子起義的時間就洩漏出去了,後來起義的時間是第三次才確定的。那麼就是發生了走火事件,這是由著毛躁情感來了就控制不住自己,湖北人就是這樣。
我曾看到一個報紙是一個子報寫了這樣一件事,兩個人鬥地主為了兩毛錢,一個說該給一個說不該給,一氣之下就揍起來了揍出了血,我當時不相信怎麼可能就為了兩毛錢。第二天又一個報紙登出這麼個消息,鬥地主鬥出大血,也是為了幾毛錢動了刀子用彈簧刀把動脈捅破了流了一灘血。過了幾天這個報紙又登出消息鬥地主鬥出驚天大血案,說的是洪山區某個地方一個村子一頭是姓張的,一頭是姓李的,這兩個姓交界的地方鬥地主,鬥的時候也起了糾紛於是兩大姓的人各自回去拿來家裡所有的菜刀、斧頭、扳手能夠使用的武器都拿出來了,驚動了武警公安總算化幹戈為玉帛,如果不是及時的報警的話,真的會成為一起驚天的大血案。
那麼我再說三件事三個新聞報導,如果放到其他的城市我覺得好像發生的可能性不大,一而再再而三,如果一次可能兩次可能但是三次的可能性不大,那麼三個事件在我看來我把它串聯分析我覺得體現了一個地方的人他的文化性格的問題:重情感輕理智。鬥地主到處都鬥,但是鬥地主何苦你能弄出驚天大血案來呢?值嗎是吧,前不久我還看到一個消息湖北隨州有一個人也是為鬥地主嘛亡命天涯,他跑到福建去了最後成了當地的養豬能手,因為鬥地主殺了人,十年過後他以為這個案子了結了,他回到故鄉結果公安還等著他。也是為鬥地主那麼這就是表現了湖北人這種重情感輕理智,情感來了他沒想那麼多小事也大打出手。那麼第二個例子倒牛奶事件,大家都知道武漢的牛奶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可以說是白熱化,但是前幾年有一個牛奶公司他認為這種競爭不是很公平的,他希望政府干預但是實質上現在是市場經濟政府也不便幹預,那麼怎麼辦呢?這個公司他沒有想別的辦法啦,他就想情感一下子情感上來了他把6萬公斤鮮牛奶全部倒在稻田裡面,我看了這個報導我當時覺得很痛心,我想這些鮮牛奶並沒有壞,沒有變質,我就說變價賣給別人喝半價賣給那些女士洗臉也可以啊,總比倒掉要強這又是何苦呢?這是第二個例子。第三個例子也是武漢出現的例子,前幾年有報導說一個人購買了一輛奔馳的車,而這個車質量有問題他覺得訴之法律的話,遙遙無期,私了的話他覺得是扯皮的事很難扯清楚,也不知道他採取這些措施了沒有,還是採取這些措施無望之後才採取這種極端的措施,但是反正他的措施很極端把奔馳車砸了。你說你有必要砸嗎?你砸了能解決什麼問題呢?而且你砸啊了本來是廠家的問題,銷售商的問題,你砸了後他說我的車是好好的是你砸壞的,我沒說你損壞公物算好的,還告我?那麼第四個例子這是媒體報導的說武漢的消防隊有65%的時間不是在救火而是在救人,而且還不是在火中救人為什麼呢?武漢自殺的除了跳大橋的,從大橋上跳水的;那麼再就是爬高陽臺的非常多;你們看報紙經常看到某某跳到很高的陽臺上,有時候為了一點小事夫妻反目吵架的,或者是討不到工錢的或者是父子母女之間感情有點糾紛疙瘩的一下子想不開,沒很大的事情就爬上那個高陽臺。那你不救就不行了啊,萬一他跳到高壓線上不是全部停電就是局部停電,那不損失也很大啦,武漢的消防隊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這些事,這也是重情感輕理智。這在別的城市在別的省份也不是沒有,但沒有湖北這麼頻繁,這是一個方面。
第二個方面呢就是楚文化和湖北人文化特性是重開拓而輕守恆。我前面說過嘛楚人很聰明,湖北人也很聰明,也有開拓精神但他不能守恆,守恆就是持之以恆,他很難做到持之以恆。楚人也這樣,剛才說到楚人創造了第一流的文化,創建第一流的大國,但是在公元前223年還是被秦國滅掉了,那麼楚人被秦國所滅固然有很多原因,但是其中有一條楚人重開拓而輕守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那麼我們現在看湖北人,80年代初4大家電在武漢名聲大噪,那個時候海爾也好、長虹也好,要麼是負債,要麼是還沒有出生,要麼是剛剛出生。但武漢四大家電獨領風騷,哪四大家電?鶯歌牌彩電;南波希島冰箱;鸚鵡牌錄音機;荷花牌洗衣機;另外還有一個長江音響;但是不到十年之間當其他默默無聞的一些企業外地的一些企業逐漸壯大的時候,武漢的這四大家電無一倖存。所以老百姓說得也很苛刻很挖苦說:「長江邊沒有見到長江啊,鶯歌啞啊,蘭波西島崩啊,鸚鵡飛了,荷花謝了。」就是這些名牌都不見了,問題在哪?問題就是重開拓輕守恆,就是開拓了這種產品但是當這種產品要注入資金加強技術改造的時候,沒有及時注入資金沒有下大力氣進行技術改造以致坐失良機。
第二個例子就是漢正街小商品市場。漢正街小商品市場也是80年代在全國是非常有名的,那時它的知名度傳播到了世界,銷售超過了浙江義烏的市場,應該來說在全國是非常響噹噹的。但是在當時很紅火的時候,已經有專家就發現它假貨充斥能否持久是一個問題,我親自吃了一個苦頭,就是我小孩是個女孩子嘛,別人就說生了個女孩嘛要讓她有點特長,我說怎麼特長呢,他說你讓他學一門樂器啊,學一下唱歌啦,我說那唱歌要肺活量大,我的肺活量不大估計她肺活量也大不到那裡了,他說肺活量別人說可以鍛鍊可以培養的,我說怎麼鍛鍊呢?他於是說你讓她吹氣球。我當時研究生畢業每月的工資剛開始是60塊錢,那時候記得一個氣球是五毛錢,我要吹呢就沒得吃的要吃呢就吹不成,我說那不可能那沒有錢。他說你別到街上買五毛錢一個,你到漢正街去批發,五分錢一個五塊錢買一百個夠吹的。我真的去買了一百個,那麼回來之後,打開後開始的十來個大概一二十個再怎麼吹它它就是鼓不起來,是個鐵氣球,小孩吹的腮幫都吹腫了,吹得眼淚直流我們看了都很心疼說別吹啦,別吹啦。那麼再把背面的氣球找出來,開始是看的正面的再看背面的,我們看是不是他還有良心發現它還有好一點的氣球藏在裡面呢,結果又找了一二十個一吹就破,紙氣球。這是我親身經歷的一件事。重開拓而輕守恆,所以後來漢正街在前幾年就已經是走下坡路嘛,當然現在武漢市政府決心非常大,要重整漢正街,那麼當然重整我們期待著重整的這一天,我們也相信能夠重整,但是在過去它的確走了這麼一條彎路。
那麼第三個例子就是振興武漢柴油機廠,武漢柴油機廠聘請德國人當廠長,可以說是在全國開先河請洋人當中國工廠的廠長。那麼武漢柴油機廠在格裡希來之前虧死了一塌糊塗,那麼格裡希來了之後他發現是產品的質量過不了關粗製濫造,他狠抓質量,那麼一年以後明顯見成效扭虧為盈。但是問題是這樣的,廠子裡的那些職工他們受不了他,他們覺得像格裡希這樣抓質量太累,他堅持不下去他不能守恆,那麼怎麼辦呢?他們就想個辦法對付格裡希,那麼當格裡希進廠房的時候,他們就馬上報警用暗語叫鬼子進村啦,德國鬼子來了。本來他們男的在鬥地主,女的在織毛衣,一聽說鬼子進村了這個暗語之後,他們就把毛衣放到抽屜裡面把牌藏起來,格裡希在那轉了一下之後大家兢兢業業好像都在做事心無旁騖,很高興地出去了。那麼等格裡希跨出廠門的時候,那個信息員就報告說鬼子出村了,格裡希以出廠之後他們馬上該幹什麼幹什麼,該鬥地主的鬥地主該織毛衣的織毛衣,那麼搞了一年之後產品質量直線下滑。格裡希是百思不得其解啊,我那麼狠心地抓質量,我去檢查的時候也是發現他們兢兢業業並沒有玩,怎麼回事呢?最後格裡希採用的是暗訪偷襲的方式,趁他們那個守門的不注意的時候,溜進去再才發現那個真實的場景,那麼格裡希憤而辭職,幹完了那一屆那麼格裡希就說我不幹了,當時武漢市說給你加薪格裡希說我不在乎,惹不起我躲得起我走了。一直到去年武漢市才才開始認真反省這個問題,湖北人嘛一直到去年我們湖北人才開始反省這個問題,所以他們就格裡希給鑄了一座銅像,那麼這個銅像在落成的時候在揭幕的時候。我們的媒體發布了一篇報導,我覺得寫得非常好,那題目叫《愧對格裡希》。交了學費的,但是現在總算是認識到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重開拓而輕守恆,這可以說是楚文化也可以說是湖北人文化的第二個文化特性。
湖北人第三個文化特性是什麼呢,就是重競爭而輕協作。善於競爭但是協作精神不強,所以這種重競爭而輕協作在湖北人身上表現得也比較突出。首先我舉一個例子就是服飾問題,在前些年漢派服飾最走紅的時候,我帶著一個調研組做了一個調研,我們發現漢派服飾如果不正視自己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那麼總有一天會下滑。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通過調研,我們發現呢當時漢派服裝和江浙的服裝是當時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團隊,但是漢派服裝的策略是佔領海外方針,江浙服裝的戰略方針是搶灘國內市場。但是我們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漢派服裝它實質上原創性的東西並不多,很多東西都是克隆江浙服裝的,只是它再加進去了一些局部的改進而已,那麼這樣的話我們就擔憂有朝一日江浙的服裝把國內的市場搶灘完畢,同樣進軍海外市場,在海外市場上跟漢派服裝PK的時候,那麼這個時候別人豁然回首就發現漢派服裝不過是克隆江浙服裝,那麼別人與其買你的克隆品不如買他的原裝品正版,與其買盜版不如買正版,跟買碟子一樣的。當時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我回來就寫了一篇文章,那麼這個文章為引起人們的注意,我就寫題目是這樣的《漢派服裝當心英年早逝》那麼這個話題可能有點尖銳,這種措辭是很刺耳的,當時一些大的報紙覺得登不太好,那麼一個小報登了,一個內參也登了,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也可能被我們不幸言中,這個調研文章發出去三年以後,漢派服裝一落千丈。為什麼?就是我們開始所說的,當江浙服裝進軍海外市場之後,海外的人驀然回首就發現與其買漢派時裝不如買江浙服裝,那麼漢派服裝好象當時營業額最高的時候一年達到36億出口,那麼低谷的時候只有六個億,大概數字好象是這樣。當然,武漢市現在意識到這個問題,要重整漢派服裝,當然我們期待著這一天,也相信能夠重振,但我們交的學費已經夠沉重的了,這是一個重競爭而輕協作,實質上我們完全可以跟江浙集團合作共同開發產品。
那麼第二是飲食的問題餐飲業的問題,武漢市也好,湖北人也好,起碼有一點武漢是一個大都市,武漢每到黃金周都要盤點這個黃金周光是吃花了多少錢,我們賺了多少錢,老是在算這一個帳。但是前兩年我帶領一個調研小組經過對武漢的餐飲業調研之後,發現武漢的餐飲業存在著重競爭輕協作的問題,就是存在著隱憂。表現在幾個地方:第一個就是說只講競爭不講錯位,只講競爭不講協作,比如說一個餐飲企業,在某一個街道開了一個門面三百個座位,那麼我覺得這個地方有三百個人,我不是覺得這個地方三百個人已經足夠了,我再另外找地方再經營,我非得在你的對面或者是斜對面我搞一個酒家五百個座位,我跟你競爭,把你擠垮。你這個菜青菜是十一塊錢的話,我就賣十塊錢,我把你擠垮再說。這是一,他不是錯位經營,他是硬碰硬把別人擠垮,自己再希望做大,實際上這很難啊,往往是兩敗俱傷。
第二就是說不培養自己的技術問題。比如說你是一個廚師我問你,你現在所在的企業一個月給你多少薪水啊?你說就兩三千吧,到我這來五千,立馬那個人的鋪蓋轉第二天換到另一個企業。但是你想一夜之間他怎麼可能他的技術提高啊是吧,他到B酒店他做的菜仍然是在A酒店的菜,那跟整個武漢市的餐飲不是一個味道麼,那一個味道別人到哪吃都一樣,吃長了都吃膩了,還不如在自己家裡吃呢,頂多賺那些外地流動人口的錢。
那麼第三個比如說安全問題衛生問題社會保障問題等等,我們提出了這三個問題。那麼我們回來之後,我們又寫了一個報告,上次我們的一個報告說是漢派服裝當心英年早逝,這次就想到還是想引起人們注意,我們在標題上大概也是有點刺耳,這次我們寫的《武漢餐飲小心紅顏薄命》。當然一些主流媒體可能覺得這個問題太敏感,而且有人覺得這是個烏鴉嘴,那麼也是小報登了,但是這次小報登了,引起了武漢市委領導的高度重視,他們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所以武漢餐飲現在是實質上是在一種徘徊的上升,穩中略升但是升的幅度不大。按照武漢這個城市比成都多接近兩百萬人,但是它的餐飲的營業額排在成都後面,當然成都的小吃是全國有名的,但是為什麼武漢不能把小吃做大呢?為什麼不使它更有特色呢?所以這個競爭和協作它體現在一些商業的經營理念上。武漢那些大商場也很有意思打折,打折就打折吧,往往那些語言就大放血、大甩賣、大跳摟等等,而且有的商家居然打出八十八小時營業不休息,那有什麼必要呢?因為你八十八小時,你甚至兩個八十八小時不關門,那個顧客他手中有多少錢他只能買多少東西,並不因為你連續營業不關門,他就不斷得去你商場去消費,不可能至少這可能性很小,所以完全沒有必要。這完全是商家的一種惡意的競爭的一種策略,所以我們不提倡這種,所以打折有時候是聳人聽聞一些,所以這就是楚文化和湖北人文化的特性的第三個方面。
那麼我們現在我回顧一下,我們今天講的題目呢就是《楚文化與湖北人文化的特性》,首先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們講了什麼是楚文化,最後我們回答了楚文化和湖北人文化特性究竟有沒有關聯,當然答案是肯定的。第三個呢,就是楚文化和湖北人他們剛好有一種標誌物、象徵物、比喻物,這就是什么九頭鳳或者是九頭鳥,那麼實質上九頭鳥代表了九頭鳳,因為鳳是不存在的,而且它是一致的就是九頭鳥這是楚文化也好,楚人也好湖北人也好,他代表體現他的標誌物就是九頭鳥。第四個問題,我就講了九頭鳥究竟是褒義還是貶義?還是褒貶兼有?那麼我舉了一些例子。那麼第五個方面,我就講了楚文化與湖北人文化特性的悠長。那麼第六個就是講了楚文化和湖北人文化特性的缺陷,那麼通過今天講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們應該怎麼樣去做。湖北人作為楚人的後裔,我們應該宏揚楚文化的優秀傳統;我們應該宏揚楚文化的精神;我們應該發揮楚文化的一些優長;我們要繼承楚文化的一些優點;我們要屏棄要克服以及湖北人性格中的一些缺陷。這樣的才有利於我們湖北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或黨的建設;有利於打造和諧湖北、創新湖北;有利於創建湖北在中部地區的戰略支點,這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謝謝!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劉玉堂
黃 陂 天 下
黃陂天下 | 歡迎回家
↖↑↑↑↗
長按關注
聯繫:11898604(微信、QQ、郵箱同號)
往期精彩請點擊左下閱讀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