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溪姚村留存東陽木雕一縷遺韻 系蘭溪木雕源出東陽的重要例證

2020-12-14 浙江在線

2020-11-18 11:17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吳旭華 通訊員 張偉孝

衍德堂內天井的木雕裝飾。

東陽木雕名播四海,清末民初,一批藝高膽大的東陽木雕藝人挾技行走四方,以「上八府」為主要行藝施雕區域,留下了大量傳世佳作,更有甚者還在當地收徒授藝。2012年被列入金華市級非遺保護名錄的蘭溪木雕,其技藝就源出東陽木雕,「播種者」是清末民初東陽木雕一代宗師郭金局。

在蘭溪姚村,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慎德堂和衍德堂內就有大量木雕構件。經郭金局在蘭溪的徒弟姚金聚的孫子姚煥強介紹,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土龍現場辨識,這些建築雕飾為郭金局把作完成,其中至少有9隻主牛腿為郭金局親自操刀。

郭金局何以會在姚村留下如此多的作品,又何以會在姚村收徒?郭金局在姚村的第四代木雕傳人、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蘭溪木雕傳承人姚煥強講述了這段塵封的往事。

木雕佳構驚鬼神

蘭溪姚村,一個綠樹村邊合的村莊。村中連綿聚集的粉牆黛瓦古建築,仿佛封印了時光。這裡保留著五十餘幢清代及民國時期的建築,以月堂水系附近的齊政堂、崇德堂、奉政第和古戲臺為中心,所有建築都一派溫婉清新的江南風格。

穿過窄窄的小巷,姚煥強在一幢掛著「衍德堂」銘牌的古建築前停下來,隨著「吱呀」一聲,沉重的木門向內打開,一片鳥語花香裹挾著盈盈喜氣撲面而來。這片鳥語花香,來自桁梧復疊的梁架上,雕刻著的鳳凰和仙鶴以及眾多鳥雀,還有門窗上所雕的各類吉祥花草。這股盈盈喜氣,則源自內天井南北「福祿壽喜」4隻木雕人物牛腿。這些人物造型立體豐滿,舉手投足神採飛揚。所有人物兩兩相對,面帶微笑,互動感極強。琴枋和牛腿共同頂起通體雕花的十字花栱,承託著二樓走廊的簷柱和欄杆。這一切正是東陽傳統民居的經典裝飾符號。

「這4隻人物牛腿是郭金局的作品!」徐土龍說,這些牛腿體現了東陽木雕從傳統「雕花體」向以寫實具象為特徵的現代木雕轉型期特徵,「從人物的身材來看,它們還保留著『雕花體』五頭身的比例,壯男腹部圓而凸出,老人胸部內凹而背微駝,女性削肩長腰;但是衣服褶皺和飄帶等的處理已有著鮮明的『畫工體』特徵。最重要的是,人物的面部塑造運用了現代雕塑技法,骨感鮮明,不再是『雕花體』時圓潤一團的『沒骨法』,從而使得人物表情更加立體傳神。所有這些,正是郭金局成熟期的技法風格特徵。」

衍德堂的後進建築已於前些年毀壞殆盡,萬幸的是,姚煥強保留了一隻騎獅武將牛腿,其胯下的銜劍雄獅、胸前的碩大如意鎖牌,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氣息。從這隻人物牛腿上,可以更直觀地感受到郭金局對西洋透視原理的應用痕跡:從正面看,人物面部肌肉飽滿圓潤,但側視就可見高聳的顴骨、微陷的太陽穴。這種特徵在副將的面部更為鮮明,因為副將張口吶喊,使其兩頰內陷更深,面部立體感更強。

隨後在慎德堂,徐土龍又確認了兩對獅、鹿主牛腿也由郭金局主刀。

「一個村莊中留存9隻郭金局雕刻的人物、瑞獸牛腿,可以說是目前發現郭金局建築木雕作品最多的地方。」市藝海木雕竹編研究所所長金柏松已經多次走訪姚村,為發現這些木雕珍品激動不已。據他所知,郭金局傳世作品非常稀少,至今只發現1919年其為吳品珩雕刻的一套15塊床花板,這套花板在2012年央視《尋寶》欄目走進東陽舉辦的收藏大賽中,獲得「最具投資潛力獎」。

「這是東陽木雕業內首次發現郭金局的建築雕飾作品。郭金局的牛腿創意瑰麗,塑形寫神大氣雄渾,刀工老辣,線條遒勁,樸中見雅,乃傳世極品。」金柏松驚嘆。郭金局從傳統的「雕花體」入行,依憑紮實的立體雕(米)塑和國畫基本功,廣泛汲取中國書畫的藝術精華,人物雕刻立體傳神,融入更多的佛像雕塑韻味,謀篇布局講究疏密對比,前後層次通透曠遠。郭氏同時又是「畫工體」開拓性藝人,是探索東陽木雕從傳統「雕花體」走向現代的先驅,是從質樸厚重的雕花體「意象」木雕轉型為以寫實具象為基本特徵的現代東陽木雕奠基人,他和高徒「雕花皇帝」杜雲松一起,被稱為「現代東陽木雕之父」。

郭金局為慎德堂雕刻的獅鹿牛腿。

金柏松認為,姚村慎德堂、衍德堂雕飾的發現,不僅為研究郭金局的建築木雕技藝特色提供了實例,更重要的是為清末民初東陽木雕從傳統的「雕花體」歷經「畫工體」,走向當代東陽木雕提供了實證研究的樣本。將同一時期姚金聚父子的蘭溪木雕和黃紫金等人的「畫工體」木雕作對比,東陽木雕轉型之路更顯清晰。

行藝姚村喜收徒

姚煥強展示了從清代家譜上翻拍的姚村舊貌圖,那上面許多建築至今猶存。他說,這些建築大部分是在太平天國之後重建的,他的祖父姚金聚(1885-1963)就跟著郭金局為這些建築製作木雕構件。

姚金聚的養女、96歲的徐愛文曾於2019年向姚煥強講述了姚金聚的拜師經歷。

1895年,姚村開工建造齊政堂,由郭金局把作雕飾。郭金局號寶珊,大家都稱其為「寶珊師」。時年11歲的姚金聚因為家裡窮讀不起書,有空就去看東陽木雕師父雕花,經常向師父提問。

1898年農曆正月廿八,姚金聚又去齊政堂看雕花,郭金局見他好學,就問他是否願意學木雕。姚金聚喜出望外,反問此話當真。郭金局告訴他是當真,又說學手藝要經過父母同意,讓他回家與父母商量一下。姚金聚回家和父母說後,父母非常高興,馬上邀請建造齊政堂的管事姚桂茂為中間人。當晚,姚桂茂寫了《投師契》,並舉行拜師儀式,《投師契》上師父籤名為「郭寶珊」。

拜師後,姚金聚的父親向郭金局奉上一個紅包。郭金局高興地對姚金聚說:「兩年兩個溪收了兩個徒弟。去年收湖溪徒弟,今年收蘭溪徒弟。湖溪的徒弟叫『松松』(即杜雲松),比你長一歲,是你的師兄。」

由於姚金聚聰慧過人,勤勞肯學,郭金局傾心相授,使其盡得真傳。三年學徒期滿,郭金局要去安徽行藝,問姚金聚是否願意同行,姚金聚婉言謝絕後,在蘭溪一帶開始創業。

「這可以佐證1901年後東陽木雕藝人曾往安徽行藝,是『東陽幫』參與皖南傳統民居營造的有力證據。」一同前往姚村尋訪東陽木雕遺韻的呂雄心是盧宅傳統營造技藝省級傳承人,他說由此可見「東陽幫」確實參與了徽州古建築的營造。

再赴姚村傳薪火

郭金局離開姚村後,東陽木雕藝術的傳播並未在此戛然而止——1915年,姚村富商姚坤鰲開始建造慎德堂和衍德堂,姚金聚推薦了郭金局並受命前往東陽邀請,此時郭金局剛好病癒在家,次日就帶上幾個人到姚村。其中有位年輕人叫呂加水,擅長雕刻花鳥、草蟲,其雕刻的蚱蜢、蟲子、鳥雀等,最小者只有黃豆粒那麼大,纖毫皆備,栩栩如生。於是,姚金聚又跟師父一起操刀,直到1917年兩座廳堂完工,郭金局等人轉戰金華。

1925年,蘭溪諸葛村重建丞相祠堂中廳,派人到姚村慎德堂參觀,對堂上的木雕嘆為觀止,於是託姚金聚找東陽木雕高手。此時,郭金局已經去世,姚金聚到東陽請來4位師父,其中一位是白須長者。姚金聚和他們一起研究祠堂木雕構件做法和雕刻技法,帶著兒子姚穆海及徒弟和4位東陽師父到諸葛村獻藝兩年。

之後,姚金聚帶著兒子和徒弟在蘭溪、金華、湯溪、建德等地雕刻,留下了不少精品,包括三泉將士廳、遊埠馬夫殿、朱家大廳、厚仁琅梅宮、白露山慧教禪寺、殿山胡公廟等。

郭金局為衍德堂雕刻的人物牛腿
(第三隻經姚煥強修補)。

20世紀20年代,姚金聚在湯溪修繕城隍廟時,遇到了另一位東陽名藝人金君成(又名金雲山),兩人結下了深刻的情誼。至今姚村內留存的一對人物牛腿,與金君成為畫水鎮畫溪村世美堂牛腿題材和造型非常相似。由此可見東陽木雕在這個時期與蘭溪木雕水乳交融的狀態。

作為蘭溪姚村木雕始祖,姚金聚把木雕技藝傳給了三子一女,其中的代表性人物為長子姚穆海,建德新葉古村的文昌閣、葉氏民居木雕就由其把作。姚穆海又把技藝傳給了兒子姚煥強,經開枝散葉,姚村木雕已傳至第四代。據統計,郭金局在蘭溪姚村有徒子徒孫共47人。

新中國成立後,蘭溪木雕逐漸轉向了家具雕刻,70年代又轉向糕點模具製作,有一段時間,就連郭金局老家湖溪鎮的糕點廠,都用上了姚村的糕點模具。到姚煥強的侄子輩,只有4人接受傳承。面對蘭溪木雕的式微,姚煥強選擇了堅守,從模具轉向建築木雕,1987年他的木雕作品被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院)推薦到法國,深受國際友人欣賞。近年,他又承擔了姚村部分古建築木雕修復工作,甚至專門到東陽學習木雕技藝。在他的影響下,其妻子王海鳳從嫁到姚村起就跟他學習木雕,演繹了夫唱婦隨的佳話。

「東陽木雕在外地生根並傳承4代,目前所知,只有蘭溪姚村。」金柏松說,由此推斷,當年前往徽州行藝的東陽木雕工匠,也有可能存在類似的傳承案例。不管如何,東陽木雕在蘭溪姚村的一縷遺韻,值得銘記,更值得稱許。

連結

郭金局(1874.12.21—1919)  譜名郭仁慈,乳名金局,又名金軸,字愛周,號寶珊,別號石洞山人。郭承燕第三子。湖溪郭宅村人。自幼聰穎過人,師從堂叔鳳熙,刻苦學藝,勤於創作,技藝全面,工米塑,有相當高的國畫造詣,工筆花鳥、寫意人物皆能,尤擅錦雞牡丹。以木雕知名。1915年,精雕微型八仙一組,聚攏僅佔一掌之地,常藏於長衫口袋把玩。該作品獲得1915年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獎項,喜報懸於郭氏宗祠。

郭氏名聞遐邇,求學者眾。現在所知的兩位徒弟皆東陽木雕名家:1897年收杜雲松為徒,主攻人物雕刻,成為一代名家。1898年在蘭溪姚村行雕時收該村姚金聚(1885-1963)為徒,學成後技藝高超,參加了包括蘭溪諸葛村丞相祠堂在內的許多著名廳堂雕刻。姚金聚傳藝兒子姚穆海等6人,再傳孫子姚煥強等22人,至今已傳到第四代共47人。2012年,蘭溪木雕列入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郭氏主要行雕地區在蘭溪、義烏、安徽等地。1895年到1898年把作蘭溪姚村齊政堂。1915年到1917年把作該村慎德堂(花廳)和衍德堂等3幢民居,呂加水和姚金聚等共同參與。

1605669460000

相關焦點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摘自浙江省博物館《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前言」) 介紹雕塑藝術專題中的「東陽木雕」和「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陳設及宗教造像,以造型豐富、神韻生動、雕飾精美、技藝精湛和內容廣泛而蜚聲海內外
  • 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東陽木雕一篇建議收藏
    東陽木雕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以浙江東方木材命名,「東方木雕」,「青田石雕」和「箱木雕」也被稱為「浙江三雕」。浙江,被稱為中國的木材通告東方,有一千多年的木雕歷史,在北京紫禁城,蘇聯,杭州,安徽有美麗的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是一種基於飛機浮雕的雕塑藝術。
  • 東陽、永康、蘭溪,哪個市經濟更發達?
    浙江省一共有20個縣級市,經濟最發達的是慈谿市,名氣最大的是義烏市;義烏、東陽、永康、蘭溪都是金華市下轄縣級市。那麼,東陽、永康、蘭溪,哪個市經濟更發達?一、東陽東陽地處浙江省中部、金華市東部。東、東南與磐安縣相鄰,南、西南與永康市接壤,西、西北與義烏市相連,北與諸暨市毗鄰,東北與嵊州市為鄰。2018年,東陽市GDP總量585億元,人均GDP69734元。
  • 中華民間東陽木雕藝術(二)
    東陽木雕最為有名,北京故宮的宮殿雕刻、杭州靈隱寺的釋迦牟尼大佛都是東陽木雕中的上品。早在十年前,就有許多古董家具收藏家和木雕收藏家瞄上了東陽古董木雕,並進行大量收購。對東陽木雕投資,增值穩定但升幅緩慢,而金漆木雕由於其獨特的打金膠、貼金箔、罩透明漆的「金箔罩漆」工藝,儘管市場流通量較少,但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經常能一枝獨秀,摘取當今收藏品拍賣市場的頭牌,總成交額巨大。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東陽中國木雕城
    自轉型升級以來,東陽中國木雕城已經走過近6個年頭。在過去的6年裡,東陽中國木雕城高唱凱歌,實現飛躍式的發展,改變全國木雕行業的格局,創造神話般的傳奇。在2012年,東陽木雕產業繼續發揮以往的輝煌戰績,總產值超過200億元,增長速度近40%,是繼橫店影視城旅遊產業之後的第二個金字招牌,成為東陽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柱。
  • 「東陽木雕」班來了洋弟子
    浙江在線10月13日訊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東陽盧宅非遺街區迎來了五六張特殊的年輕面孔,他們是來自浙江廣廈建設職業技術大學(下簡稱「廣廈大學」)「雕刻藝術與設計國際班」的剛果(布)留學生。在這座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明清古建築群裡,他們無時無刻不被眼前巧奪天工的東陽木雕精品深深驚嘆。
  • 東陽木雕小鎮獲省考優秀
    東陽木雕小鎮獲省考優秀 從2016年的警告,到2017、2018年的良好,再到2019年的優秀,東陽木雕小鎮一路逆襲,漂亮成績單背後是多年來的苦心經營。當你走進東陽木雕小鎮客廳,除了看到美輪美奐的木雕、竹編作品,便捷智能的參觀體驗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黃山八面廳,東陽木雕的頂峰水平
    東陽木雕是東陽市傳統藝術,早在唐朝的時候,東陽木雕的工藝水平跟清朝已經相差無幾,2006年,東陽木雕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東陽的鄰市義烏市有一處清朝民居黃山八面廳,其中的木雕就代表了東陽木雕的頂峰水平。
  • 浙江東陽木雕紅木產業成長記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蔣彤  「我要實現一個夢想,讓東陽真正成為木雕紅木之鄉。」  2018年的植樹節,浙江省東陽市明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向榮為他的夢想表了一次決心——在東陽種活海南黃花梨。新華社記者翁忻暘攝  「百工之鄉」闖出的產業  歷史上,東陽人多地少,面對緊張的人地關係,東陽人多發展副業謀生。據《東陽縣誌》,明清時期,手工業從家庭副業中分離出來,形成以建築、竹編、木作泥瓦作及紡織為主的百工隊伍,此為東陽「百工之鄉」由來,也是東陽木雕紅木產業「木上功夫」的「培土」。
  • 「四力」引領東陽木雕小鎮化繭成蝶
    具體而言,木雕小鎮通過打造或發揮文化吸引力、文化生產力、文化孵化力、文化形象力、文化和合力等,來做好木雕小鎮的「文化力+」文章。而傳承與創新,正是木雕小鎮文化力打造的重要主題詞。浙江師範大學實踐教學基地、浙江廣廈職業技術大學校外實訓基地、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在馮文土藝術館,一塊塊牌匾述說著「文化傳承的故事」。「徒子徒孫加起來200多人,這還不算來實習的學生。」
  • 東陽木雕組雕展示改革開放成就
    圖:組雕之一「春天放歌」  「東陽工藝美術杭州大展」近日在浙江杭州舉行。反映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餘年巨變的「改革開放十大成就」大型東陽木雕組雕,是本次展覽焦點。組雕由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全國木雕專業委員會會長陸光正,聯合東陽木雕界三十餘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和中國木雕藝術大師、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數百名東陽木雕雕工聯袂設計雕刻,歷時八個多月。陸光正表示,該大型木雕組雕為東陽木雕集大成之作,展示了新時代東陽木雕的最高水平。
  • 以融合創新打造「世界木雕·東陽紅木」新名片
    「酒香也怕巷子深」  做品牌也是做文化  產品質量的高低決定了東陽木雕紅木之名的下限,這是最重要的根基,而品牌傳播的廣度與深度則決定了產業的上限,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東陽通過對產業的整合,以高標準、嚴要求給當地木雕紅木產業發展劃了一道紅線,這也吹響了東陽木雕品牌建設的號角。  做品牌的過程也是文化塑造的過程。
  • 謀定而動化蛹成蝶 東陽中國木雕城的完美轉型
    與此同時,以東陽木雕、竹編精品為主的東陽工藝精品館遷至市場,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常設機構入駐。  溫州樂清的黃楊木雕已有600多年歷史,和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得知東陽世貿城設有專門工藝品市場後,溫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周錦雲專程趕到東陽,為「黃楊木雕」聯繫辦理駐「城」事宜。
  • 峰會主會場、候機廳、宴會廳儘是東陽木雕紅木家具
    聯手打造 承擔峰會三大重要場所項目 這次製作《中華二十景》,陸光正大師在統一構思設計的基礎上,從東陽木雕界的三十多位國家級和省級工藝美術大師中,挑選了近十名各有特長的雕刻專家一起製作「有了上一次參與APEC木雕創作的經驗,我們這次的作品做得更加成熟,體現了東陽木雕的高超水平,省委領導看了之後還當場表揚了東陽和東陽木雕。」陸光正說。
  • 東陽中國木雕城國風生活館&紅木家具館開業
    9月30日,東陽中國木雕城國風生活館&紅木家具館正式開業。
  • 東陽木雕小鎮:厚植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作為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浙江三雕之魁,東陽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是東陽一張響噹噹的城市名片。東陽木雕小鎮位於東陽經濟開發區核心區,規劃面積2.9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0.9平方公裡,2016年1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名單。
  • 東陽木雕小鎮:文化傳承與產業拓展深度融合
    7月5日,東陽木雕小鎮陳國華藝術館,一場「尋山問水扇面展」在此啟幕,80餘幅精美的扇面作品,或掛於木門,或置於木架,或放於木桌,吸引了數百人前來觀看。高品位的活動,為木雕小鎮增添了濃濃的文化味,既呈現了藝術之美,也體現了工藝美術大師的匠心。
  • 提升服務水平 東陽中國木雕城推行「先行賠付」
    2018-03-06 09: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陳雲東陽木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風格獨特。近年來,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迅速發展,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發展勢頭良好。2017年,東陽市紅木產業實現年產值78.6億元,同比增長243.7%。
  • 東陽中國木雕城在文化傳承下實現轉型升級
    走進木雕城一樓,文化氣息撲面而來。 木雕城致力打造中國最大的木製工藝品集散地。   浙江在線10月12日訊東陽木雕,東陽千年歷史傳承的文化瑰寶,是東陽傳統工藝美術產業的代表。在繼承與創新中,東陽木雕已經發展到了幾千個花色品種,並逐漸形成建築雕飾和家居裝潢木雕、家具和日用品雕飾木雕、陳設欣賞品木雕、宗教用品木雕四大品類。深厚的工藝以及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東陽木雕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形勢下,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 中華大師匯於東陽中國木雕城盛大開幕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式上舉行的東陽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成立授牌儀式,抖音珠寶文玩類目運營負責人汪禮強上臺為東陽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授牌,東陽中國木雕城董事長陳義攜首批入駐抖音基地的商戶代表上臺接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