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定而動化蛹成蝶 東陽中國木雕城的完美轉型

2021-01-08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10月18日訊10月18日,中國木雕行業最具規模的盛會———第五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在東陽中國木雕城拉開大幕。

  一幅幅精緻的中國木雕城和木雕紅木家具品牌企業的廣告「簇擁」著41萬平方米的中國木雕城。正大門和東、南大門搭起高10多米的大紅樓閣。通過正大門,近千根大紅柱子像列兵,雕梁畫棟,上千條金龍起舞,形成一條縱橫交錯的「中國木雕文化長廊」。

  「通過此次博覽會,中國木雕城又將迎來一個大提升。」昨日,中國木雕城董事長兼總經理吳夢良對本報記者說。

  忍辱負重謀求轉型

  東陽中國木雕城的前身是東陽世界貿易城。2006年開業初,東陽世貿城按綜合性市場進行規劃、推廣,涉及服裝、針織、鞋類、飾品等多個行業,已出售60%商鋪。但辦綜合市場,義烏已走在前列,全國尚沒有一個市場可以撼動其地位。

  鑑於當時的布局和社會反響,世貿城採用了「柔性轉型」的方法,在東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打破當時辦全國綜合性市場的思路,開始走專業市場之路,在市場內進行划行歸市,將世界貿易城分為服裝針織和工藝品兩大專業市場,工藝品市場包括木雕、竹編、草編、仿古木窗、禮品、飾品等,吸引了近60位省級以上工藝美術大師入駐。

  與此同時,以東陽木雕、竹編精品為主的東陽工藝精品館遷至市場,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委員會常設機構入駐。

  溫州樂清的黃楊木雕已有600多年歷史,和東陽木雕、青田石雕並稱「浙江三雕」。得知東陽世貿城設有專門工藝品市場後,溫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會長周錦雲專程趕到東陽,為「黃楊木雕」聯繫辦理駐「城」事宜。

  可外界對東陽世貿城的做法並不了解,整個轉型升級過程可謂忍辱負重。

  經過兩年時間的精心培育,這兩大專業市場均得到快速發展,2008年成交額突破25億元,比上一年增長數倍。特別是木製工藝品銷售日趨火暴,2009年完成銷售額20億元,已佔整個市場交易額70%以上。

  轉向木雕產業之後,為何市場發展便步入了正軌?究其原因,還是把準了東陽經濟發展的脈絡。

  東陽木雕產業具有千年歷史,境內已聚集2000多家木雕紅木家具企業(不包括作坊式企業),年產值150億元。進入21世紀後,東陽木雕產業不斷提升:2002年,東陽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木雕之鄉」榮譽稱號,2006年東陽木雕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成為全國首個木製產品地理標誌性證明商標。2009年7月,東陽先後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和全球中小企業聯盟授予「中國木雕之都」、「全球木雕產業合作基地」稱號。

  然而,東陽木雕業內的木工、油漆工、雕花工一直熱衷於「走出去」,逐漸在廣東、北京、福建等國內木雕紅木家具主產區形成集聚效應,一批技術人員已成為一方行業的領軍人物。「東陽木雕名揚四方,需要在家門口建一個真正的市場來引領發展。」在一次會議上,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亞太工藝大師陸光正說。

  謀定而動化蛹成蝶

  2007年以來,工藝品專業市場中的木雕產品集聚效應和競爭力已明顯增強。東陽世貿城發展之路究竟怎麼走?這個問題一直縈繞在東陽市委、市政府及世貿城負責人的心頭。

  為此,東陽市組成調研組專門對此進行調研。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張仲燦多次到現場調研指導,要求市場建設發展不能求大、求多、求全,要以特色化、專業化為發展重點,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東陽市長陳曉也多次到現場指導。

  最終,東陽市委、市政府確定將世貿城工藝品專業市場轉型為中國木雕城。這一決策得到了上級工商部門的支持,在最短時間內審批了國字號市場的相關手續。經與股東協商,東陽市政府收購了原先由民間持有的49%股份,實現了政府完全控股。

  與此同時,東陽世貿城提出「將市場打造成國內最大的木製工藝品集散地和國內最大的木雕紅木家具集散地」。吳夢良說:「市場發展不等人,我們一試就應成功!」

  2009年8月,第四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前夕,東陽世貿城城門上方的「東陽世界貿易城」幾個大字換成了「東陽中國木雕城」。這是東陽發展史上一個歷史性時刻。東陽世貿城成了最具專業市場特質的東陽中國木雕城。

  據東陽相關部門統計表明,2009年,東陽中國木雕城全年共接待本外地客商近150萬人次,市場成交額30.8億元,分別較上年提高54%和60%。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27.5億元,接待客商81萬人次。

  商鋪託管滿盤皆活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以商業地產為主要形式的專業市場建設成為主流。東陽世貿城也進入商業地產運作的窠臼,結果導致業主與經營主體嚴重分離。

  業主作為商鋪投資回報者,往往忽視經營。如果把這些商位重新還給業主經營,這將是一盤散沙,顯然不符合市場發展規律。

  在多次研究後,東陽世貿城提出商鋪託管的思路。託管是業主將商鋪委託給公司招租、經營和管理,是解決業主無力自營或無法按市場業態經營而轉租的有效手段。

  2009年4月1日,商鋪託管啟動。託管方案一公布,大多數業主能支持工作,但也有少數業主不理解。為此,東陽世貿城做了大量細緻的溝通,最終得到了絕大多數業主的認可。此項工作前前後後花費了近10個月。

  在商鋪託管過程中,他們琢磨出市場調整的一條法則:實施要慎重,決心要大,工作要細。這條法則已成為世貿城轉型成功的法寶之一。

  今年,東陽中國木雕城又對一樓原經營服裝、針織、鞋帽等1920個商鋪進行調整,引進了符合木雕城市場主流業態的木製工藝品。經過連續四個月的艱苦工作,截至7月底,市場商鋪調整、託管工作基本完成,業主商鋪託管率達95%以上。

  至此,木雕城的業態布局基本成型:一樓為木雕紅木家具、竹工藝品,全國特色木雕工藝精品;二樓為木雕紅木家具;三樓為木雕、根雕、仿古門窗、落地屏風、佛像佛具等;四樓為東陽市工藝精品館和大師精品區。

  調整後,原本的服裝針織專業市場自成一體,已成為浙中重要的批發市場。

  商鋪託管的同時,東陽木雕城還面臨著一個重要議題———選商。吳夢良說,當市場跟東陽木雕這個千年品牌產業完美結合後,市場顯現出了強大的向心力和集聚效應。在招商上,他們一改專業市場常規招商方式,變招商為選商。

  經分析和調查研究,東陽木雕城確定國內木雕主要產區有意願外出經營設點的、在各類會展中參展活躍的企業和商家為招商對象。今年一樓紅木家具市場開業時,東陽木雕城被踩爛了門檻,選商和想進駐企業的比例高達1∶8。

  截至目前,東陽中國木雕城集聚了東陽木雕、黃楊木雕、福建龍眼木雕、廣東潮州木雕全國四大木雕上千家知名廠家和相框等木雕衍生產品,吸納了海南、山東、福建、廣西、四川、雲南、江西、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及東南亞國家的木製工藝品進駐,已基本實現「打造成為國內最大的木製工藝品集散地和國內最大的木雕紅木家具集散地」的目標。

  打造品牌聲名遠播

  在長達兩年多的轉型升級之路上,東陽中國木雕城始終高舉品牌之旗,尤其是確立今年為品牌推廣年後,更是動作不斷。

  今年2月初,中國木雕城向全國徵集中國木雕城標誌設計及廣告語,收到全國各地稿件1270份,其中有效稿件1216份。經過複評,6件作品入圍,參與徵集活動者年齡最大的94歲,參賽者遠的來自西藏,有的還是海外華僑。

  憑藉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木雕專業委員會長駐中國木雕城的優勢,東陽中國木雕城成功搭上世博快車。與此同時,東陽木雕城還組團亮相第45屆全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交易會,在中國木雕城內承辦了第六屆浙江省根藝美術精品博覽會等。

  第五屆中國(東陽)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提出以「傳承、發展、創新」為軸,全面展示改革開放以來木雕、竹編等木製工藝品行業發展的最新成就,為木製工藝品行業的傳承、發展與創新搭建起一個交流與展示的平臺。

  截至目前,已有福建、廣西、上海、江蘇、河北等18個省市近千名參展商和數千名工藝品採購商赴盛會。

  另外,東陽中國木雕城還在浙江衛視獨家冠名《藏·天下》欄目,主辦「木雕精藝」板塊,每周一期,全年50期。欄目開播後,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很多客商慕名而來。

  從今年9月開始,東陽中國木雕城與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合作,以「魅力木雕之都、精品木藝之城」為主題宣傳東陽中國木雕城的整體形象,從而有效提升了市場美譽度。

  另外,藉助影視旅遊的便利,中國木雕城還受到趙本山、郭達、黃宏等明星的追捧。

  引領塊狀經濟發展

  在一樓紅木家具經營區,「珍木居」董事長朱赤夫已亮出在東莞打響的兩個品牌「珍木居」和「珍木雅居」。

  在數百平方米的商鋪內,東南亞黃花梨和紫檀木家具正彰顯著華麗與典雅。

  早年,老家義烏的朱赤夫跟著東陽木雕師傅學會一手木雕工藝,後來一直在東莞創業。「我們一直想回來,但一直沒有找到一個合適機會,是東陽中國木雕城給了我們創業的熱土。」朱赤夫說。除他之外,中國木雕城已吸引在海南、北京創業的東陽木雕能手入駐。

  據統計,截至目前,東陽木雕產品涵蓋建築裝潢木雕、家具和日用品雕飾木雕、陳設欣賞品木雕、宗教用品木雕,已形成城北工業新區、橫店、南馬三大產業基地。

  根據東陽市木雕產業發展規劃,東陽將力爭通過3年努力,在木雕紅木家具產業中培育出100家規模以上企業、20家產值超千萬元企業、5家產值超億元骨幹企業,總產值達到50億元,利稅達到5億元,創建3個省級以上品牌;支持培育若干個木雕紅木家具產業特色村、專業村。

  目前,東陽中國木雕城正積極創建國家4A級木雕文化旅遊景區,並正著手建設全國大師工藝品收藏拍賣中心、全國大師技藝交流中心、木雕紅木家具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木製工藝品價格指數服務中心。

  體現文化戰略高度

  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東陽中國木雕城將文化作為核心競爭力。

  任興洲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一直關心浙中市場群的發展。任興洲說,通過升級改造,東陽中國木雕城已強化其提升產業升級,促進產業集中的功能,成為研發、設計、創意基地,實際上已成為全國木雕產業鏈的龍頭。在新時期新形勢下,一個專業市場應承擔促進上遊產業結構調整重組、市場整合和企業組織結構調整的戰略任務,承擔整合產業鏈、促進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任務,承擔重構具有中國特色批發體系的戰略任務。

  在今年春天的金華市「兩會」上,東陽中國木雕城的發展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8月12日,副市長黃小杭帶隊到東陽調研中國木雕城發展情況時說,東陽中國木雕城體現了東陽市委、市政府的英明決策,是浙中市場群建設的一大亮點,其成功轉型為市場轉型升級提供了範例。

  與此同時,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東陽中國木雕城將文化作為核心競爭力。

  金融危機後,國家將發展文化產業提高到一個戰略高度,因為它具有低消耗,擴內需、可持續、高附加值等點。目前,我國文化產業佔GDP的比重僅2.8%,而歐美等國家的文化產業佔GDP比重在8%~12%不等。因此,從文化產業的國家戰略來看,東陽中國木雕城的路子走對了。

  「中國木雕城的轉型升級是成功的,因為它得到了業內認可,上級和百姓的肯定。」市委常委、東陽市委書記張仲燦充分肯定了中國木雕城的轉型。(據金華日報 蔣中意)

相關焦點

  • 東陽中國木雕城在文化傳承下實現轉型升級
    在繼承與創新中,東陽木雕已經發展到了幾千個花色品種,並逐漸形成建築雕飾和家居裝潢木雕、家具和日用品雕飾木雕、陳設欣賞品木雕、宗教用品木雕四大品類。深厚的工藝以及實用與藝術的完美結合,東陽木雕在當前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形勢下,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 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東陽中國木雕城
    近年來,面對手工製造業的逐漸衰落的現象,東陽中國木雕城力挽狂瀾,打開木雕市場銷售僵局,在木雕行業中脫穎而出,並領跑全國紅木家具和木製工藝品的交易市場。東陽中國木雕城的成功經驗有很多條,筆者認為,最重要的還是把握了市場趨勢和了解消費者需求,用識時務者為俊傑來形容恰當好處。
  • 「四力」引領東陽木雕小鎮化繭成蝶
    2016年1月,東陽木雕在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東陽木雕小鎮應時而「生」,被列入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名單。走過了5個春天,如今的木雕小鎮化繭成蝶,翩翩起舞,先後獲得經信領域省級行業標杆小鎮、國家3A級旅遊景區、浙江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榮譽。
  • 東陽中國木雕城國風生活館&紅木家具館開業
    9月30日,東陽中國木雕城國風生活館&紅木家具館正式開業。
  • 中華大師匯於東陽中國木雕城盛大開幕
    值得一提的是,開幕式上舉行的東陽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成立授牌儀式,抖音珠寶文玩類目運營負責人汪禮強上臺為東陽抖音電商直播基地授牌,東陽中國木雕城董事長陳義攜首批入駐抖音基地的商戶代表上臺接牌。
  • 東陽中國木雕城全面開啟線上營銷模式
    客戶群體主要依賴遊客、二級經銷商的東陽中國木雕城也難以倖免。在危機面前,木雕城積極擁抱網際網路,全面開啟線上營銷模式。目前,「東家」店鋪已上線;淘寶店鋪正在貨品上架、頁面美化中;有贊商城小程序等平臺即將上線;抖音平臺運營在持續更新。
  • 提升服務水平 東陽中國木雕城推行「先行賠付」
    2018-03-06 09:18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陳雲東陽木雕歷史悠久,技藝精湛,風格獨特。近年來,東陽木雕紅木家具產業迅速發展,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發展勢頭良好。2017年,東陽市紅木產業實現年產值78.6億元,同比增長243.7%。
  • 浙江東陽「三展合一」為木雕紅木「聚氣聚財」
    日前,首屆「中華大師匯」、第十五屆中國木雕竹編工藝美術博覽會、第二屆中國紅木家具展覽會在浙江東陽落下帷幕。展會期間,手機在線雲觀展人數達200萬,直播帶貨數額近3500萬元,線下逛展日均客流量達6.5萬人次。「三展合一」充分展示了東陽木雕紅木產業的「聚氣、聚財」的平臺效應。
  • 非物質文化遺產,木雕之鄉的浙江東陽,東陽木雕一篇建議收藏
    東陽木雕是中國民間雕刻藝術之一,以浙江東方木材命名,「東方木雕」,「青田石雕」和「箱木雕」也被稱為「浙江三雕」。浙江,被稱為中國的木材通告東方,有一千多年的木雕歷史,在北京紫禁城,蘇聯,杭州,安徽有美麗的東陽木雕。東陽木雕是一種基於飛機浮雕的雕塑藝術。
  • 蘭溪姚村留存東陽木雕一縷遺韻 系蘭溪木雕源出東陽的重要例證
    2012年被列入金華市級非遺保護名錄的蘭溪木雕,其技藝就源出東陽木雕,「播種者」是清末民初東陽木雕一代宗師郭金局。在蘭溪姚村,至今保存基本完好的慎德堂和衍德堂內就有大量木雕構件。經郭金局在蘭溪的徒弟姚金聚的孫子姚煥強介紹,由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土龍現場辨識,這些建築雕飾為郭金局把作完成,其中至少有9隻主牛腿為郭金局親自操刀。
  • 意匠生輝:東陽木雕·黃楊木雕
    (摘自浙江省博物館《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陳列「前言」) 介紹雕塑藝術專題中的「東陽木雕」和「黃楊木雕」。 東陽木雕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民間工藝之一,被譽為「國之瑰寶」,居中國四大木雕之首,廣泛應用於建築裝飾、家具裝飾、陳設及宗教造像,以造型豐富、神韻生動、雕飾精美、技藝精湛和內容廣泛而蜚聲海內外
  • 中華民間東陽木雕藝術(二)
    東陽市工藝精品館就是收藏各位大師的木雕精品和竹編精品而設立的,其目的當然也為弘揚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保護工藝美術精品。內有當代東陽木雕精品300餘件,其中既有已故名師樓水明、黃紫金等人的存世孤品,又有當代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馮文土、吳初偉、姚正華、徐經彬、方可成的代表性力作,更有中青年木雕新人的一大批獲獎精品。
  • 浙江東陽木雕紅木產業成長記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蔣彤  「我要實現一個夢想,讓東陽真正成為木雕紅木之鄉。」  2018年的植樹節,浙江省東陽市明堂紅木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向榮為他的夢想表了一次決心——在東陽種活海南黃花梨。工作人員在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的創作室內雕刻作品(10月19日攝)。
  • 東陽木雕小鎮:文化傳承與產業拓展深度融合
    7月13日,東陽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黃文明說,小鎮已入駐亞太級手工藝大師3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6人,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17人,金華市工藝美術大師40多人。   工匠文化的核心,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我們發現,木雕小鎮的建設頗具匠心,講究「內外兼修」,如小鎮客廳內大幅的榫卯結構之牆作,處處可見的小鎮LOGO,展現高科技的大數據全景管控平臺,精心修護的路邊樹、牆角花等。
  • 以融合創新打造「世界木雕·東陽紅木」新名片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東陽木雕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陸光正感慨地說,東陽木雕歷史悠久,從最初的生活性需要到現在發展成實用性與美觀性並重的產品,與其說是人們對於東陽木雕紅木產業的認可,不如說是人們對於當地木雕紅木文化的一種認同。
  • 浙江東陽《百年偉業》大型木雕今年獻禮建黨百年
    央廣網東陽1月5日消息(記者張國亮) 一把刻刀刻出百年偉業,一腔熱血獻給建黨百年。由浙江東陽木雕標誌性人物陸光正大師主創的大型木雕作品《百年偉業》用四個篇章濃縮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百年歷史,作品展出2個多月以來,已有五六萬人前往東陽木雕城參觀。
  • 東陽奮力打造內外兼修景區城
    自浙江省AAAA級景區城創建工作啟動以來,東陽市以旅遊全域發展、主客共享的理念,重點強化東陽中國木雕城、東陽江江濱文化景觀帶、盧宅等景區建設,紮實提升環境景觀、優化設施服務、豐富產品業態、完善管理保障,結合東陽市實際情況對建成區旅遊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與實踐。東陽市景區城位於建成區範圍內,佔地面積約為18.3平方公裡。
  • 東陽木雕小鎮:厚植工匠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
    作為中國四大木雕之首、浙江三雕之魁,東陽木雕自唐至今已有千餘年歷史,是東陽一張響噹噹的城市名片。東陽木雕小鎮位於東陽經濟開發區核心區,規劃面積2.9平方公裡,核心區面積0.9平方公裡,2016年1月被列入第二批省級特色小鎮創建對象名單。
  • 峰會主會場、候機廳、宴會廳儘是東陽木雕紅木家具
    主會場這件大型木雕《錦繡中華》,寬12米,高6米,採用了緬甸柚木、金絲柚木、東北椴木,綜合運用浮雕、鏤空雕、半圓雕、圓雕等多種工藝技法,後期組裝運用彩木鑲嵌和多層疊雕技藝,全面表現了東陽木雕的雕刻技法,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礎上的融合創新。這幅作品由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陸光正親自設計並帶領團隊製作完成,耗時近四個月,用工2000餘工。
  • 心無旁騖,20年專注只做一件事,東陽木雕師-徐洪權
    說起東陽,您首先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答案肯定就是木雕!中國是一個崇尚雕刻而又十分擅長雕刻的國度,在品種繁多,流派紛呈的數以百餘種民間雕刻工藝中,歷經千年錘鍊的浙江東陽木雕,是各流派中影響最大最負盛名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