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你和夢想之間缺一個「艾佛特」

2021-01-11 騰飛故事

《天堂電影院》讓我聯想到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另一部作品——《海上鋼琴師》。兩個主人公都是理想主義者,浪漫、虔誠、執著,有著與生俱來的靈氣,一個在電影院長大,一個在琴鍵上長大,在自己不大但是飽滿的世界裡過著完美單調,並不出彩的生活。如果不是愛情的不期而至,又匆匆離去,他們還會這樣下去,一輩子平淡無奇,無人問津。他們對愛情投懷送後轉瞬即逝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一個人選擇與愛情的記憶和心愛的鋼琴一同毀滅,沉睡在海底。一個人選擇背著傷痛開始新的生活,不再回頭。

影片用三小時的時間給我們展現了兩代人的電影夢;展現了電影院發展興起到衰落的過程;展現了主人公從童年到老年的經歷;展現了小鎮幾十年來的發展;展現了比電影更難的生活.......然後在影片的結束,把這份對生活、對時代、對發展的感悟植入到每個觀眾腦海中,用無限的時間和經歷來消化故事本身,來思考自己本身。這份沉甸甸的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讓影片發酵出越來越濃烈的情懷。成為了每位熱愛生活的人,用來緬懷過去最好的情感寄託。

畫面從面向大海的一棵幼苗慢慢拉開,細小的幼苗面對浩淼的海面像是對滄海一粟的解讀,猶如個體的生命在時間的洪流中一般渺小。故事在一位老婦人尋找三十年未歸的兒子開始,從頭髮花白的兒子得知一位叫艾佛特的人去世展開回憶。插敘式講述了多多與艾費多的一生.......

那是個教會控制電影的年代。小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助祭,對放映室充滿了興趣。艾佛特是小鎮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電影的播放內容在神父手中的鈴鐺聲中落定。手中的鈴鐺就像一把剪刀一般,鈴鐺一響播放的畫面就要進行刪減。小多多著迷於艾費多這份工作,如若珍寶的收集著神父鈴鐺下的廢膠片。校園裡家長逼迫著孩子學習,老師用嚴厲的方式教書,孩子們壓抑的情感也如鎮上的大人一般,只能在觀看電影中得到發洩與滿足。因此影院成了一個匯聚三教九流的場所。教會束縛著人們的欲望,控制著人們的精神思想,就像多多看到的放映窗口的那頭獅子,張著血盆大口放出人們的精神鴉片。在這種烏煙瘴氣的環境中,小孩子們效仿著大人,輕易地學會了抽菸。

小時候的多多拿買牛奶的錢去買電影票,電影散場後,被等在門外的媽媽一陣追打,艾佛特上前告訴多多的媽媽多多看電影是免費的並變戲法似的變出了那筆錢為多多解了圍,從那時候起,兩人漫長的友誼就開始了。如果沒有和艾佛特成為朋友,多多的人生是不是就會不一樣?艾佛特在多多的人生中不僅扮演著朋友的角色,也扮演著師傅的角色和父親的角色,艾佛特教會了多多放映電影的技能,教會了多多如何對待愛情,也教會了多多許多人生的道理。艾佛特告訴多多「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於是多多決定出去看看世界,艾佛特和多多說「不準回來」「忘了我們」「不要來見我」,多多從此開始了他三十年的漂泊。艾佛特一定比誰都捨不得多多離開,但他必須這麼做,他要讓多多替他去看看這個世界,要多多變成一個有見識,有出息的大人,他掛念著多多,又不願意自己的愛束縛住他,他不願意多多失敗而歸,卻在死亡的前一刻依舊念叨著多多的名字。人生得此一知己,足矣。

他告訴多多,做一名放映師是多麼孤獨,沒有休息,沒有節日,這是一個卑微的職業。可是他清楚知道他的存在,擔負了這個村子裡人們精神的寄託,包括他們的喜怒哀樂。當所有人捧腹大笑的時候,義憤填膺的時候,悲慟不已的時候,他都一個人默默地站在人群之後,承擔著孤獨,也接受著孤獨。也許他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去追逐一場愛情。也許他也像多多一樣遇見了一位不可能走在一起姑娘。也許他像多多的母親一樣痛失了伴偶。可是也唯有他,知道愛情真正的美麗與不容瑕疵的純潔,那是來自兩個生命最本質最洶湧的火焰。大概他的餘生再沒有遇見剛好與他的心靈相逢的女子,即使如此,他寧可保持純真地去守護歲月。

如同他說,我無意冒犯上帝 他三兩下就創造了世界,我會比他慢一點,但是品質會比他好些。他的世界裡沒有夏娃,但他有了一個比伊甸園更明亮的心地。

在影片末後,他用無數熱吻的鏡頭,告訴了多多,愛是情動以後的兩情相悅,而不是為了那沒有得到的戀人,便把感情賦予給了隨波逐流。

沒有多多的三十年裡,艾佛特是如何度過日日夜夜,一想到這一點,我就忍不住趴在列車的窗口上哭泣。

第二個場景是多多三十年後回到家鄉和母親相見。急忙出去迎接的母親帶出長長的一根毛線,未完成的織物一圈圈脫掉,這一根線就是母親對他的牽掛,應和了後面母親講述的為他留門的那段話。多多懺悔自己遺棄了母親,三十年沒有回家。然而母親的態度和Alfredo如出一轍,我不需要你為我停下腳步,我寧可孤單,也要為你驕傲。

30年後再遇初戀情人,這段其實有點拖沓了。第三個場景就是多多的初戀情人說:我們只有過去,這只是完成我們未完的一個夢。這句話適合給所有重逢舊愛的人。「就這樣的俯首道別吧,世間哪有什麼真能回頭的河流呢?只有那野風,總是不肯停止,總是一再的,在山林,在街角,在我走過的每一個角落,惶急的刮過」.

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推薦了這部片子。提到了一圈圈的毛線。他和多多一樣,是個善良純真的人。他和多多一樣,倔強到可愛。他也為了夢想離開家鄉二十年,也有牽掛他的母親。看電影的時候我常常想起他,年輕的多多乖巧執著,有他的影子,老年的多多依然保有可愛真誠的容顏,讓我想到將來的他。希望他也能和電影裡的多多一樣,實現自己少年時一個一個的夢想。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9.2《天堂電影院》一部你可能只聽說過卻沒能看過的電影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部經典的電影《天堂電影院》。 故事一開始是義大利的一個老婦人在重複地打著電話,她要找自己的兒子,但是接電話的是女的。他兒子已經離開她30年了。晚上,一個中年男人從愛人的口中得知老母親來過話,並又得知艾佛特死了。
  • 《天堂電影院》:導演如何煉成?家長聽好:給孩子選擇人生的權利
    《天堂電影院》是託納多雷導演的一部劇情片,影片圍繞著義大利小鎮中一個小男孩的人生經歷講述了一段溫情的故事。主角多多的爸爸去打仗後再也沒有回來,他和媽媽相依為命的過著接下來的人生。多多喜歡看電影,認識和小鎮電影院裡的放映師艾佛特,和他成為了「忘年交」。
  • 無可替代的,是你的稀缺價值
    #勵志哲理人生#電影《天堂電影院艾佛特說:「多少有點日久生情啊!有時候你聽到滿屋子人又笑又叫,你也會很開心,那種感覺很好,仿佛是你在逗他們笑,讓他們忘記煩惱,這些我很喜歡。」後來,跟隨艾佛特學習放映電影的多多長大了,接替了艾佛特的放映工作。再後來,即將離家追求夢想的多多登上車子,卻被鎮長攔住:「早點兒回來,這工作還是你的,你一定要回來啊。」這一場景普普通通,卻在我心裡激起了波瀾: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夠有一樣別人沒有的能力,讓領導這般對待。
  • 天堂電源院,最初的夢想,電影人的天堂
    本期介紹的電影是1988年的《天堂電影院》,有關於夢想的電影,也是關於電影的夢想。這部電影是豆瓣電影推薦榜27名,評分高達9.1分。劇情簡介:一個小男孩從小有一個電影夢,所在的小鎮僅僅只有一個電影院叫做天堂電影院,熱愛的電影的小男孩與這個電影院結下了不解之緣。
  • 今日電影推薦《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電影如天堂,天堂非電影。《天堂電影院》導 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編 劇:吉賽貝·託納多雷、Vanna Paoli類 型:劇情片,於1988年11月17日在義大利上映。,還經常看放映師艾弗達「剪」電影,並且和艾弗達成了好朋友。
  • 當我們懷念電影院時,我們在懷念什麼?
    而到了今天,北京疫情捲土重來,影院復工前路漫長,全行業承受著巨大經營壓力,百萬從業者面臨著生計困難,中國電影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但電影院,不能消亡,無法取代。《在電影院,睜著眼睛做一場夢》本文作者是撰稿人@駱白蔻電影取代了一個與我們願望更融洽的世界還記得,上一次去電影院是什麼時候嗎?
  • 走進《天堂電影院》
    在《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中,導演通過將不同的鏡頭運動形式有機組合,為我們帶來了非常強烈的觀影美感。另外,這樣一個推鏡頭也從側面表現出了多多童年時和艾弗多有很多美好的回憶,推動了電影的敘事,後很自然地轉場到童年時期多多和艾弗多的故事。
  • 這四部經典高分影片,帶你感悟自己的心靈與夢想
    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Will Hunting)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威爾在數學方面有著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在教授藍勃、心理學家桑恩和朋友查克的幫助下,威爾最終把心靈打開,消除了人際隔閡,並找回了自我和愛情。影片於1997年12月2日首映。
  • 心中的天堂電影院
    現在覺得很小的電影院在幼時的記憶裡是個很大的地方,沒有現在影院的條件,只有一排排整齊擺放的木質長椅,其實坐著看完一場電影讓人渾身酸痛,但是八十年代還沒有如此多種類的多媒體,那個比十四寸黑白電視機大很多的布幕承載還是很多人對電影的渴望和嚮往。
  • 淺析「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
    淺析"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原創 牧心微筆記 2020-02-14 10:13:28文/牧心圖/網絡《天堂電影院》是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另外兩部是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蒙太奇"的表現手法在電影《天堂電影院》中的運用。01 什麼是「蒙太奇」?「蒙太奇」是音譯單詞,來源於法語單詞Montage,本來是建築學的一個專業術語,意思是重組、裝配。
  • 日本新片展筆記之三:這部日本版「天堂電影院」感人至深
    染谷俊太郎從小就崇拜「活動弁士」山岡秋聲,迷戀並模仿他的聲音,夢想成為他一樣的人。長大後他沒有成為「活動弁士」,卻以自己的特長加入了一個盜竊團夥。由他冒充山岡秋聲在劇場解說電影,同夥則把觀眾的家財洗劫一空。
  • 《天堂電影院》:一部向電影致敬的電影
    天堂電影院倒塌的那一刻,片尾一連串接吻的畫面,閃電的耀眼亮光下主人公的臉龐,觀眾一句不落背誦電影對白的場景,士兵和公主的故事。劇照愛情,鄉愁,親情,夢想,艾弗多是把多多當作了新的自己吧,那三十年裡,他是怎樣壓抑住每一次想見他的衝動,薩瓦託又是怎樣狠著心不回來…他真的好愛,好愛他。
  • 老兵版《天堂電影院》:「還有一個人看,我也要把電影放完!」
    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蘇澳鎮,你說「吳正梅」,人們不一定認識,但你要是說「老吳」,他們大概都知道:「哦,是不是放電影那個?」從1969年在部隊當上電影放映員到現在,70歲的吳正梅已經在崗位上堅守了50年。如今,他服務周邊22個村,每年放映500多場電影,平均每天要放映1~2場,一年中有200多個夜晚都在外忙碌。
  • 《一秒鐘》不是中國的《天堂電影院》
    你也可以理解張九聲想看女兒一眼,即使只有一秒鐘。電影題材不算新穎,如果你看過《天堂電影院》這類電影的話。故事背景即使你沒經過,但你也會了解,當然前提條件是你讀過書。這背景下的故事看得太多,餘華的《活著》,莫言的《蛙》等等,這類背景的文學作品太多。也許就像王小波說的那樣,這樣的背景只是讓文人有了創作靈感。
  • 張藝謀新作《一秒鐘》好評如潮,評分9.2《天堂電影院》更具看點
    同時《天堂電影院》豆瓣評分9.2分,並獲得了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平凡且感動,是對《天堂電影院》最中肯的評價,每個人都或多或少能夠在其中感觸良多。這也是為什麼在張藝謀新作《一秒鐘》好評如潮時,讓我想起《天堂電影院》的原因。這兩部電影同樣為我們講述了電影的故事。
  • 西西里島不只有美麗的傳說,還有天堂電影院
    提起西西里島,大家也許都會想到《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但是其實西西里還有一部《天堂電影院》,豆瓣評分9.1,兩部電影的主題雖然有區別,但風格卻都很相似。因為出自同一個導演吉賽貝·託納多雷,《天堂電影院》獲得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海上鋼琴師》以及《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都是經典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