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電影院》讓我聯想到義大利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另一部作品——《海上鋼琴師》。兩個主人公都是理想主義者,浪漫、虔誠、執著,有著與生俱來的靈氣,一個在電影院長大,一個在琴鍵上長大,在自己不大但是飽滿的世界裡過著完美單調,並不出彩的生活。如果不是愛情的不期而至,又匆匆離去,他們還會這樣下去,一輩子平淡無奇,無人問津。他們對愛情投懷送後轉瞬即逝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一個人選擇與愛情的記憶和心愛的鋼琴一同毀滅,沉睡在海底。一個人選擇背著傷痛開始新的生活,不再回頭。
影片用三小時的時間給我們展現了兩代人的電影夢;展現了電影院發展興起到衰落的過程;展現了主人公從童年到老年的經歷;展現了小鎮幾十年來的發展;展現了比電影更難的生活.......然後在影片的結束,把這份對生活、對時代、對發展的感悟植入到每個觀眾腦海中,用無限的時間和經歷來消化故事本身,來思考自己本身。這份沉甸甸的思考隨著時間的推移,讓影片發酵出越來越濃烈的情懷。成為了每位熱愛生活的人,用來緬懷過去最好的情感寄託。
畫面從面向大海的一棵幼苗慢慢拉開,細小的幼苗面對浩淼的海面像是對滄海一粟的解讀,猶如個體的生命在時間的洪流中一般渺小。故事在一位老婦人尋找三十年未歸的兒子開始,從頭髮花白的兒子得知一位叫艾佛特的人去世展開回憶。插敘式講述了多多與艾費多的一生.......
那是個教會控制電影的年代。小多多是個古靈精怪的助祭,對放映室充滿了興趣。艾佛特是小鎮天堂電影院的放映師,電影的播放內容在神父手中的鈴鐺聲中落定。手中的鈴鐺就像一把剪刀一般,鈴鐺一響播放的畫面就要進行刪減。小多多著迷於艾費多這份工作,如若珍寶的收集著神父鈴鐺下的廢膠片。校園裡家長逼迫著孩子學習,老師用嚴厲的方式教書,孩子們壓抑的情感也如鎮上的大人一般,只能在觀看電影中得到發洩與滿足。因此影院成了一個匯聚三教九流的場所。教會束縛著人們的欲望,控制著人們的精神思想,就像多多看到的放映窗口的那頭獅子,張著血盆大口放出人們的精神鴉片。在這種烏煙瘴氣的環境中,小孩子們效仿著大人,輕易地學會了抽菸。
小時候的多多拿買牛奶的錢去買電影票,電影散場後,被等在門外的媽媽一陣追打,艾佛特上前告訴多多的媽媽多多看電影是免費的並變戲法似的變出了那筆錢為多多解了圍,從那時候起,兩人漫長的友誼就開始了。如果沒有和艾佛特成為朋友,多多的人生是不是就會不一樣?艾佛特在多多的人生中不僅扮演著朋友的角色,也扮演著師傅的角色和父親的角色,艾佛特教會了多多放映電影的技能,教會了多多如何對待愛情,也教會了多多許多人生的道理。艾佛特告訴多多「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於是多多決定出去看看世界,艾佛特和多多說「不準回來」「忘了我們」「不要來見我」,多多從此開始了他三十年的漂泊。艾佛特一定比誰都捨不得多多離開,但他必須這麼做,他要讓多多替他去看看這個世界,要多多變成一個有見識,有出息的大人,他掛念著多多,又不願意自己的愛束縛住他,他不願意多多失敗而歸,卻在死亡的前一刻依舊念叨著多多的名字。人生得此一知己,足矣。
他告訴多多,做一名放映師是多麼孤獨,沒有休息,沒有節日,這是一個卑微的職業。可是他清楚知道他的存在,擔負了這個村子裡人們精神的寄託,包括他們的喜怒哀樂。當所有人捧腹大笑的時候,義憤填膺的時候,悲慟不已的時候,他都一個人默默地站在人群之後,承擔著孤獨,也接受著孤獨。也許他在年輕的時候沒有機會去追逐一場愛情。也許他也像多多一樣遇見了一位不可能走在一起姑娘。也許他像多多的母親一樣痛失了伴偶。可是也唯有他,知道愛情真正的美麗與不容瑕疵的純潔,那是來自兩個生命最本質最洶湧的火焰。大概他的餘生再沒有遇見剛好與他的心靈相逢的女子,即使如此,他寧可保持純真地去守護歲月。
如同他說,我無意冒犯上帝 他三兩下就創造了世界,我會比他慢一點,但是品質會比他好些。他的世界裡沒有夏娃,但他有了一個比伊甸園更明亮的心地。
在影片末後,他用無數熱吻的鏡頭,告訴了多多,愛是情動以後的兩情相悅,而不是為了那沒有得到的戀人,便把感情賦予給了隨波逐流。
沒有多多的三十年裡,艾佛特是如何度過日日夜夜,一想到這一點,我就忍不住趴在列車的窗口上哭泣。
第二個場景是多多三十年後回到家鄉和母親相見。急忙出去迎接的母親帶出長長的一根毛線,未完成的織物一圈圈脫掉,這一根線就是母親對他的牽掛,應和了後面母親講述的為他留門的那段話。多多懺悔自己遺棄了母親,三十年沒有回家。然而母親的態度和Alfredo如出一轍,我不需要你為我停下腳步,我寧可孤單,也要為你驕傲。
30年後再遇初戀情人,這段其實有點拖沓了。第三個場景就是多多的初戀情人說:我們只有過去,這只是完成我們未完的一個夢。這句話適合給所有重逢舊愛的人。「就這樣的俯首道別吧,世間哪有什麼真能回頭的河流呢?只有那野風,總是不肯停止,總是一再的,在山林,在街角,在我走過的每一個角落,惶急的刮過」.
一個熱愛電影的人推薦了這部片子。提到了一圈圈的毛線。他和多多一樣,是個善良純真的人。他和多多一樣,倔強到可愛。他也為了夢想離開家鄉二十年,也有牽掛他的母親。看電影的時候我常常想起他,年輕的多多乖巧執著,有他的影子,老年的多多依然保有可愛真誠的容顏,讓我想到將來的他。希望他也能和電影裡的多多一樣,實現自己少年時一個一個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