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薦|村上春樹的標配是貓+爵士樂,你的呢?

2021-01-14 長沙音樂廳

爵士樂(Jazz)

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

在美國南部發展起來,講究即興

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

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

1917年開始,爵士開始從紐奧良

轉向芝加哥、紐約

直至今天,爵士樂風靡全球

說起村上春樹,他的標配一定是貓、跑步、寫作,再加爵士樂。在他長而不倦,引人入勝的小說中,隨處可見的是家裡養的貓,以及痴迷散落在字裡行間的爵士樂......

而書之外的村上春樹,在家裡收藏了6000多張爵士唱片。他對爵士樂的喜愛幾乎眾所皆知,他曾在東京經營過一家爵士樂咖啡館,他的處女作《且聽風吟》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作家:村上春樹)

爵士樂對村上的作品有浸透式的影響力,他說:幾乎所有的寫作知識都源於音樂,音樂旋律和節奏與文章的遣詞造句密不可分。當我們隨著《挪威的森林》中那架波音747一起起飛,我們也就不可抑止地飛入村上春樹那個縈繞著爵士樂的世界。

村上春樹說:「爵士樂是在清潔安靜的酒吧,裝有堅果的罐子,低沉的聲音播放著M.J.Q的VENDOME。然後雙份的威士忌加冰。」那份慵懶的情致,想感受一下嗎?

9月,恰逢浪漫金秋之時

一場激動人心的爵士盛會

安排上了!

夠「爵」對,夠味道,夠精彩!

德國黑森州青年爵士大樂團成立於1985年。在30多年的發展中成為德國首屈一指乃至歐洲當今最好的青年爵士樂團之一。

樂團巡演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可以說世界上只要有重大爵士樂活動的地方就有他們的音樂。

在澳大利亞雪梨 Domain Park 的爵士音樂節上其成就更是達到了頂峰。樂團是澳大利亞唯一一支在雪梨公園爵士音樂節上演出的外國樂隊。

2017年樂團在蒙特婁的加拿大Classica音樂節上的演出呈現了幾個世紀以來的獨特音樂之旅 - 從巴赫到披頭四樂隊。在Wolfgang Diefenbach指揮下以現代爵士大樂團獨特的編制帶著傳奇的蘑菇頭演奏了巴洛克風格的天才作品。

樂團與國際著名的獨奏家合作製作的CD已達到國際音樂製作頂級標準。樂團錄製的 CD 「Kicks and Sticks」獲得了德國唱片業頂尖獎項「德國唱片評論獎」。

《Kicks and Sticks》(踢鼓和鼓槌),獲得了德國唱片業頂尖獎項「德國唱片評論獎」,廣受喜愛的《Sing Sing Sing》(唱吧 唱吧 唱吧),還有中國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都將在此次音樂會上呈現!

醉人的頂尖爵士樂solo,悠揚的民歌,以及充滿風情的浪漫味道,快來現場感受吧!

演出時間:2018年9月29日 周六 20:00

演出樂團:德國黑森州青年爵士大樂團

演出票價:即將開票,敬請期待!

7月11日至8月25日

18場各具特色國內外經典演出

親子音樂會、國粹賞析、童聲合唱、動漫視聽

多場大師班現場教學

5場「樂趣」夏令營寓教於樂

點擊圖片收藏演出日程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4月發新書:事關父親和童年,附閱讀村上春樹節奏指導
    距離《刺殺騎士團長》(2017)已隔3年,村上春樹依舊按照老節奏,在下一部長篇中插入一個短篇或隨筆。在以往的寫作中,小說和隨筆給予人的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和形象。小說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我行我素,保持距離,而隨筆則娓娓道來,春風吹物,幽默頻發。一個是孤獨浪子,一個是鄰家大叔,這兩種形象共同構成了村上春樹文學作品筆下的整體形象。
  • 村上春樹的推薦書單(100本)
    「我喜歡閱讀、聽音樂、我還愛貓。即使我還是個小孩子,我也很高興,因為我知道自已的所愛。直到現在我都沒變過,這三樣東西就是我的所愛,我的信心。」 ——村上春樹——村上春樹 弗朗茨卡夫卡曾在1904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說:「 我想,我們應該只讀那些咬傷我們、刺痛我們的書。
  • 威士忌+爵士樂 上頭不上頭?
    村上春樹&JAZZ最近幾年都不太流行講「文藝青年」了,是「文藝」的門檻兒變高了?還是大家都不文藝了?村上春樹堅持跑步,堅持寫作,熱愛音樂,所有的生活方式都在向我們傳達,只要你夠文藝,就算你到了71歲,你也是個青年。feel life村上春樹作為一個超級樂迷,對古典音樂如數家珍。但是讓他更加著迷的是爵士樂,他還曾經開過爵士樂的酒吧。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在2021年出版的這本新作中,村上春樹冷靜地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書中也有真實的歷史,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同時,這本書也講述了村上生命中與貓相關的重要回憶:「貓和書就是我最珍貴的夥伴。」貫穿村上文學的根源問題,讀者或許能在這本村上的人生之書中得到傾訴和解答。
  • 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終於完整談起了父親、自我與貓
    在2021年出版的這本新作中,村上春樹冷靜地書寫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書中也有真實的歷史,思考個體與集體間的對立,找尋單個人生與世界歷史間的關聯。同時,這本書也講述了村上生命中與貓相關的重要回憶:「貓和書就是我最珍貴的夥伴。」貫穿村上文學的根源問題,讀者或許能在這本村上的人生之書中得到傾訴和解答。
  • 超級貓奴村上春樹:養貓能消除大部分煩惱
    這世界上有很多人為了貓咪陷入瘋狂,大多數不了解貓的人可能無法體會這種感覺,貓到底有多療愈人心呢?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是個超級貓奴,據說有讀者曾跟他諮詢事情,他竟說:「大部分煩惱只要養貓就會好。」
  • 在聖誕平安夜,聽一遍村上春樹的爵士私人歌單
    從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開始,音樂在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裡便不可或缺。村上喜歡音樂,尤其是迷戀爵士樂,同爵士樂一起度過了人生大部分時間。村上春樹還熱衷聖誕前夜,也就是12月24日。他有多本與聖誕節有關的作品,早期的幾部作品裡,主人公「我」的生日都是12月24日。
  • 村上春樹:貓和書再寶貝不過
    是的,村上喜歡貓。是不是真的「鏟屎」無由得知,但喜歡貓則千真萬確。不,且慢,村上扔過貓!不信?喏,去年,日本老字號綜合雜誌《文藝春秋》5月號刊出村上春樹長篇文章《棄貓——談父親的時候我所談的》。文章一開始就坦白說,20世紀50年代,上小學低年級的時候扔過一隻貓。不是小貓,是一隻相當大的母貓,和父親一起扔到海邊的。
  • 這一次,村上春樹談起了父親
    熟悉村上春樹的讀者,一定不難感覺到,在很多村上的小說中,對於父親這一概念所做出的特殊隱喻。往往,它以一種權威和強權的體現登場,出於對生命個體性和人格獨立性的一種尊重和追求,主人公會同父親產生一種隔閡甚至是厭惡的情緒。所以,當村上春樹談起自己的父親時,你會有一種怎樣的閱讀期待呢?
  • 村上春樹經典語錄大全 每一句都值得收藏
    ——村上春樹 《Q》村上春樹經典語錄  16. 「我覺得自己生命的內核業已在井底那一天僅射進十秒或十五秒的強烈光束中焚毀一盡」 ——村上春樹 《奇鳥行狀錄》  17. 「我真希望擁有真愛,哪怕一回都好」 「你想要什麼樣的真愛呢?」
  • 村上春樹的棄貓與尋父
    《棄貓》書封村上春樹在《棄貓》中說,他父親每天早飯前都在佛龕前長時間地念經,為了死在戰爭中的人、他的同袍和敵對的中國人。作為一個普通人,政府發下徵兵令就不得不入伍,卻三次都死裡逃生,能做的也只有這麼多了吧。可能因為他二十多年沒跟父親面對面交流了,直到父親因為糖尿病和癌症去世以前二人才在病房裡有一場短暫的對話達成和解。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將其拋棄,還有一種更糟糕的說法是「你村上了嗎?」大學期間,村上還做了兩件重要的事:結婚。開了一家名為Peter Cat的爵士樂酒吧。他寫於1978年的處女作《且聽風吟》就是在酒吧生意清淡的時候寫的,獲得「群像新人獎」。    村上春樹愛爵士樂是全世界聞名的。不過他對歐美現代流行樂和古典音樂也很精通。在他比較新的長篇小說《斯普特尼克戀人》中,音樂主角已從原來的爵士換成了施瓦茨科普夫演唱的莫扎特。
  • 《貓頭鷹在黃昏起飛》:帶你讀懂村上春樹的比喻世界
    她形容別人思想陰暗:「你的心靈長滿了幽暗的苔蘚。」 一個好的比喻,可以給文章帶來許多增色。 近日,我看了一本村上春樹的新書《貓頭鷹在黃昏飛翔》,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其實,這並不算他的書,準確來講,是村上春樹和一個叫川上未映子的女作家之間的談話。作者是[日]川上未映子 問 ,[日]村上春樹 答,這是一本訪談錄。
  • 村上春樹的新作《棄貓》承認南京大屠殺,還講述了父親的侵華經歷
    需要點明的是,我們並非藉此去揭示村上的創作意圖,正如他在《棄貓》中感概自己生命之偶然性卻獨一無二,文學創作也是這樣,充滿偶然,又往往在情理之中。我們只是為文本提供了多一種解讀的可能。一、弒父娶母的卡夫卡「你的小說裡不會出現壞人啊。」村上春樹在自傳性文集《我的職業是小說家》中提到,他大約在寫小說的起初幾年被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
  • 村上春樹的經典語錄,你最愛哪句?
    ——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5.希望你可以記住我,記住我這樣活過,這樣在你身邊呆過。——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6.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麼說,我都認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確的。無論別人怎麼看,我絕不打亂自己的節奏。喜歡的事自然可以堅持,不喜歡怎麼也長久不了。
  • 村上春樹新作《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爸爸,他也是第一次做爸爸」
    2021年1月7日,村上春樹的新作《棄貓 當我談起父親時》中文版正式發行。村上春樹在這部作品中首度完整回憶了父親、家族與歷史。他冷靜地書寫了父親的整個人生,將自己與父親漫長的隔閡、決裂與和解轉換為看得見的文字,毫不避諱地向讀者展示。村上春樹,「正經到不像一個作家「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 村上春樹:廚房中誕生的作家
    1987 年,以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的問世為標誌,村上春樹完成了一場小說藝術的「個人革命」。村上文學被提升到「後戰後」的日本精神史的高度,受到了不同國別的讀者的廣泛關注,引發了久盛不衰的「村上現象」。村上春樹對戰後日本社會現存精神危機的藝術揭示,顯示出戰後日本、乃至整個文明人類的某種革命性的文學變革與走向。
  • 村上春樹——《棄貓》
    村上春樹先生的《棄貓》只有1.8萬字,很快就讀完了。說實話,心情本來就沮喪,看完更沮喪了。其實,有些事情真是不想提起,也不能提起的。我原以為《棄貓》是寫一個小故事,沒想到由一個小故事衍生到了父親的一些往事,也第一次正面提及了自己的父親。網上說,村上春樹先生不願提及父親,是因為他父親服過兵役,參加過戰爭,由於戰爭的殘酷,以及戰爭中犯下的錯誤,造成了村上春樹心靈的創傷,所以不願提及。 但我看了這篇文字之後,我覺得,這可能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父與子之間天然的鴻溝吧。
  • 在這場爵士音樂會中,走進村上春樹的異想世界
    從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開始,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裡,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熟悉他的讀者都知道,村上春樹喜愛音樂,尤其爵士。今年年末,東方藝術中心將於12月24日聯合國內爵士樂壇的知名樂手、歌手,通過音樂live的形式探索屬於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魅力。
  • 村上春樹:每一個故事,都種在靈魂深處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1949年1月12日生於京都伏見區。村上春樹29歲開始寫作,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即獲得日本群像新人獎,1987年第五部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上市至2010年在日本暢銷一千萬冊,國內簡體版到2004年銷售總量786萬,引起「村上現象」。其作品在世界範圍內具有廣泛知名度,作品風格深受歐美作家的影響,基調輕盈,少有日本戰後陰鬱沉重的文字氣息,被稱作第一個純正的「二戰後時期作家」,並被譽為日本80年代的文學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