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專欄文章的過程中,如果你有什麼想問的問題,都可以來問我。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國大道至簡的「推銷術」。
你看好多小店,就賣個年糕、包子、糖炒慄子,或者驢打滾什麼的,很單調的產品,但是老主顧一買就是幾十年不帶變的,這是真的會做生意。
【1】引子
昨天看梁實秋先生的散文,他講他朋友在美國旅行。火車上昏昏欲睡,突然左手肘被人觸到,轉過頭發現椅子上扶手的地方有一張小紙,紙上有十幾顆油炸花生。
鮮紅、油汪汪、撒著細細的鹽粒,看著就讓人口舌生津,饞得不得了。
花生哪裡來的呢?抬頭一看,一位身材高大的人端著一盤油炸花生正好走過。他手裡拿著一把銀匙,每人前面他都放一小張紙,然後舀一勺花生放上去。
油炸花生米
梁先生的朋友剛入境,還沒完全地「入鄉隨俗」,心裡覺得奇怪,不知道這人是做什麼的。
是賣花生的嗎?可是我沒說要買,他也沒問我要錢。大高個挨個定量配送完花生以後,便匆匆地去了下一節車廂。
紅紅的油油的花生是誘人的,尤其是在坐車這種百無聊賴、昏昏欲睡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好抵抗,唯獨誘惑難以抵擋。
所以車上的人,沒過一會兒就有開始吃花生的。看到有人吃,其他的人也不客氣,梁先生的朋友也吃了起來。
可是十幾顆花生哪裡經得住嚼,只不一會兒就吃完了。既然已經嘗著味兒了,此時是肚子不答應,嘴巴也鬧得慌,比當初不吃還難受。
正好此時,大高個回來了,不過這回他手裡多了個籃子,裡面有大大小小的一袋一袋的花生,也不貴,兩角(具體不清楚是人民幣還是美元)一袋。
車上吃了花生的旅客,幾乎沒有不買一兩袋的。當然吃了花生但不買的也有,大高個也只是對他們微微一笑便走了過去。
看到這裡都看明白了吧,起先的十幾顆花生米是「樣品」,供顧客試吃,大高個也不計較這些花生能不能幫他掙錢,好精巧的推銷術。
【2】思考
大家想想,以上的推銷術是不是現在已經很多人在用了?買西瓜,寫上一個牌子:現場開,包紅包甜,不甜不要錢。
然後先劃一塊給你吃,這個時候基本上甜的話,顧客都會買一個買半個。
還有賣特產的景區,比如什麼「張飛牛肉」、香乾蘿蔔絲,都是給你一個牙籤,讓你先嘗嘗,再問你味道怎麼樣,順勢推銷。
牙籤牛肉試吃
不過總的來說,我們國人是不太願意這樣不收費給人品嘗的。你看那嘗西瓜的,嘗是時候恨不能吃半邊,買的時候就只賣一小塊。
牛肉也是一樣,基本上都是嘗完嘴都不抹,抬腳就走,揚長而去。
所以現在很多老闆,賣牛肉的都是切成很小的一塊,賣西瓜的都要確定顧客會買了再開。我們都是最現實的,得到便宜之後都不願意再吐出來。
不過你看我們的商業發展了幾千年,那些百年老店用傳統的推銷術,即便不讓人試吃,也能把生意做得紅紅火火。
以退為進、以柔克剛,講究「良賈深藏若虛」,這是老祖宗的智慧。那麼他們都是怎麼做生意的呢?
【3】我國傳統的推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