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百搭美食——粿條!嘗遍才知幸福滋味~

2021-02-27 三甲新天地


用米粉加工而製成的食品,被甲子人統稱為「粿」。如松糕叫「松粿」。其中,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廣州人稱「沙河粉」,甲子人則稱為「粿條」、「粿仔」。


粿條甲子人除糜、飯以外的另一大主食,其地位相當於北方的麵條哦。

粿條,作為大致化的美食,大部分人當然都吃過。可是它的平易近人,也讓它在做法上千變萬化。粿條怎麼吃都行,怎麼吃都好吃的說。


粿條湯

粿條湯叫「粿仔」,城市鄉村普遍喜愛。店鋪的煮法通常是一碗一碗的泡,將粿條放於煮開了的沸水中燙了片刻,用多孔的「飯籬」將它撈起,倒在碗裡,泡上煮開的骨湯及放下配料:肉茸、味精及冬菜、芫荽、蔥等,加上肉片或魚丸、豬肝、魚渣、鮮蝦肉等,就成為一碗很爽口的粿條湯了。


粿條湯推薦款

牛肉丸粿條


海鮮粿條

鮮甜的湯底、配以魚丸、開邊蝦。

牛腩粿條

魚丸粿條


牛雜粿條

魚皮餃粿條


促肉粿條


炒粿條

粿條可炒,俗稱「炒粿條」。炒粿條主要調味為老抽和沙茶醬、辣椒醬,配料可用豬肉片、牛肉片、鮮魷魚、蔥段、豆芽菜、芥藍、韭黃等;如配料只用蔬菜類或菜脯粒的話,則稱為素粿,也別有風味。


炒粿條種類就繁多了,就不一一列舉了。這裡僅推薦經典款——沙茶牛肉芥蘭炒粿條附做法!!!


材料

粿條250克,芥蘭250克,牛肉200克,沙茶醬2勺,醬油1~2勺,精鹽少許,味精少許,生粉1勺,辣椒醬1勺,魚露1/2勺,豬油適量

做法

1:芥蘭洗淨斜切成小段;

2:牛肉洗淨切成薄片,加入少許油,辣椒醬,沙茶,生粉拌勻醃製20分鐘;

3:炒鍋內倒入豬油燒至較熱,可加入多一些,爆炒的芥蘭才翠綠鮮嫩,趁油鍋很熱時倒入芥蘭;

4:先不要翻炒,加入一勺清水使芥蘭浸透,鍋開始又燒得很熱時快速翻炒芥蘭,這樣的芥蘭炒出來比較青脆,因為家裡的炒鍋一般都沒有外面門店那麼大一個,火力也不夠,這個方法是媽媽摸索出來的,芥蘭能炒得比較脆綠;


5:加入粿條,快速翻炒均勻;

6:勺入沙茶王,炒勻(不是東南亞地區用的沙嗲醬,用的是潮汕沙茶醬味道較濃鬱,也可直接用於佐餐,通常應用於港式,潮汕菜的烹飪中);

7:調入醬油,味精,快速將所有食材翻炒至均勻上色;

8:盛入盤中;


9:鍋內留適量豬油,燒熱後倒入事先醃製過的牛肉,不停翻炒;

10:生粉和清水兌成汁,倒入到牛肉中,如果想要牛肉和粿條都比較溼潤,勾芡的汁可適量加多點,我比較喜歡偏幹的口感,所以沒加那麼多;

11:中火炒至湯汁濃稠,注意不要煮糊了也不要翻炒太久,牛肉很容易熟,以免煮得太老;

12:將炒好的牛肉連同濃稠的湯汁一起淋在粿條上,開吃!


除了小編推薦的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讓你回味無窮的粿條美味?歡迎分享、推薦、補充哦!

(來源:五彩汕尾)

推廣


用米粉、麵粉、薯粉等經過加工而製成的食品,被海陸豐人統稱為「粿」。如麵包叫「面粿」,松糕叫「松粿」。其中,用米粉蒸成薄片切成條狀的叫做「粿條」。廣州人稱「沙河粉」,海陸豐人則稱為「炊粿」、「粿仔」。

粿條,如今也是汕尾有名的小吃,是汕尾人除糜(稀飯)、乾飯以外的另一大主食,其地位相當於北方的麵條哦。

粿條,作為相當平易近人的美食,大部分人當然都吃過。可是它的平易近人,也讓它在做法上千變萬化。就像可愛的雞蛋君一樣,粿條也是怎麼吃都行,怎麼吃都好吃的說。此類美食,小編給一百分,不怕它們驕傲!


粿條湯

粿條湯叫「粿仔」,城市鄉村普遍喜愛。店鋪的煮法通常是一碗一碗的泡,將粿條放於煮開了的沸水中燙了片刻,用多孔的「飯籬」將它撈起,倒在碗裡,泡上煮開的骨湯及放下配料魚露、肉茸、味精及冬菜、芫荽、蔥等,加上肉片或肉丸、豬肝、蠔仔、鮮蝦肉等,就成為一碗很爽口的粿條湯了。

粿條湯推薦款

牛肉丸粿條

海鮮粿條

鮮甜的湯底、配以新鮮花甲、開邊蝦,這麼一大碗用料十足的湯粉在汕尾地區才15-20元,真的是物超所值。

牛腩粿條

魚丸粿條

牛雜粿條

魚皮餃粿條

促肉粿條

炒粿條

粿條可炒,俗稱「炒粿條」。炒粿條主要調味為老抽和沙茶醬、辣椒醬,配料可用豬肉片、牛肉片、鮮魷魚、蔥段、豆芽菜、芥藍、韭黃等;如配料只用蔬菜類或菜脯粒的話,則稱為素粿,也別有風味。


炒粿條種類就繁多了,小編就不一一列舉了。這裡僅推薦經典款——沙茶牛肉芥蘭炒粿條附做法!!!

材料

粿條250克,芥蘭250克,牛肉200克,沙茶醬2勺,醬油1~2勺,精鹽少許,味精少許,生粉1勺,辣椒醬1勺,魚露1/2勺,豬油適量

做法

1:芥蘭洗淨斜切成小段;

2:牛肉洗淨切成薄片,加入少許油,辣椒醬,沙茶,生粉拌勻醃製20分鐘;

3:炒鍋內倒入豬油燒至較熱,可加入多一些,爆炒的芥蘭才翠綠鮮嫩,趁油鍋很熱時倒入芥蘭;

4:先不要翻炒,加入一勺清水使芥蘭浸透,鍋開始又燒得很熱時快速翻炒芥蘭,這樣的芥蘭炒出來比較青脆,因為家裡的炒鍋一般都沒有外面門店那麼大一個,火力也不夠,這個方法是媽媽摸索出來的,芥蘭能炒得比較脆綠;

5:加入粿條,快速翻炒均勻;

6:勺入沙茶王,炒勻(不是東南亞地區用的沙嗲醬,用的是潮汕沙茶醬味道較濃鬱,也可直接用於佐餐,通常應用於港式,潮汕菜的烹飪中);

7:調入醬油,味精,快速將所有食材翻炒至均勻上色;

8:盛入盤中;

9:鍋內留適量豬油,燒熱後倒入事先醃製過的牛肉,不停翻炒;

10:生粉和清水兌成汁,倒入到牛肉中,如果想要牛肉和粿條都比較溼潤,勾芡的汁可適量加多點,我比較喜歡偏幹的口感,所以沒加那麼多;

11:中火炒至湯汁濃稠,注意不要煮糊了也不要翻炒太久,牛肉很容易熟,以免煮得太老;

12:將炒好的牛肉連同濃稠的湯汁一起淋在粿條上,開吃!


除了小編推薦的這些,你還知道哪些讓你回味無窮的粿條美味?歡迎分享、推薦、補充哦!

相關焦點

  • 馬來西亞瑪莎大學MBA碩士留學費用:帶你嘗遍沙撈越道地美食(一)
    俗話說入鄉就要隨俗,如果想要了解當地的文化,那就必須要從當地的特色美食先下手!沙撈越的特色美食眾多,其中就包括了茄汁粿條、砂勞越叻沙和哥羅面等。然而,以下這些當地的特色美食又有哪些是你品嘗過的呢? 沙撈越叻沙 Sarawak Laksa
  • 汕尾的粿條
    在外地念書的時候,時常會想念家鄉的各種美食,尤其是吃膩了米飯或者麵條的時候,就特別想吃一碗正宗的汕尾粿條。
  • 原來這才是粿條的正確打開方式~入味!好吃!| 馬來西亞炒粿條
    美食無國界,炒粿條本是潮汕的傳統美食,傳到了東南亞國家也深受當地人喜愛。詹姆士炒的這道炒粿條一盛盤就使得滿屋子都是它的香氣!彈性滿滿的粿條和鮮香四溢的豬油拌在一起,裡面還有香菇和蝦米,好吃得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這樣的烹飪方法讓粿條非常入味,不妨學一學做起吧~▼▼▼馬來西亞炒粿條:「我長這個樣子!」
  • 前世一滴紅塵淚,今生才嘗苦滋味
    前世一滴紅塵淚,今生才嘗苦滋味。誰人不嘗離別苦,誰人不說紅塵累。紅塵淚苦心自知,各自人生各安慰。人生大夢誰先覺,夢醒方知歲月催。
  • 潮汕小吃美食,豬肉丸湯粿條,想吃隨時就可以煮來吃!
    說也奇怪了,這潮汕粿條居然吃不膩,隔三差五就吃兩三頓,依然如此美味,令人大快朵頤。還有潮汕肉卷、豬肉丸、肉餅、牛肉丸等令人垂涎的潮汕美食。我這個地道的普寧人可是從小學四年級吃到現在的,都不覺得膩哦!還真奇了怪了!豬肉丸湯粿條至今都吃得津津有味,回味無窮。
  • 泰國粿條 風靡泰國大街小巷,便宜又好吃,種類還多!
    冬蔭粿條 ก๋วยเตี๋ยวต้มยำ 冬蔭取自泰文 ต้มยำ 發音, ต้ม 為燉煮 ยำ 則是混合之意。因口感酸辣又稱作泰式酸辣湯。具層次感的滋味,來自於混合多種香料(香茅、青檸、高良姜…等)的燉煮。
  • 說到桐坑粿條,很多的朋友都會對它的炒粿條印象深刻
    說到桐坑粿條,很多的朋友都會對它的炒粿條印象深刻,不過,如果去到揭陽揭東白塔鎮桐坑,你會發現當地盛行的並不是炒粿條,而是粿條湯。 舊時人們說的桐坑鄉,如今分為了桐和、桐聯兩個村。村裡人都姓林。據當地老人介紹,林姓先祖入潮汕700多年,先是到了潮州後到揭陽。然後大概是元朝時期來到桐坑。
  • 祖傳三代豬腳飯,40年鵝朥炒粿條,這個地方簡直是汕頭美食的孤島!
    說起汕頭的歷史,說起汕頭的美食,都不能不提到的一個地方,就是澄海樟林。
  • 美食街裡的「幸福滋味」
    內容提要:本市西南村美食街「冬日不冷」,這裡匯集各種美食小吃,在這裡可以吃到地道的「天津味兒」,還可以品嘗到各地特色美食,過往市民絡繹不絕,附近居民在「家門口」吃遍各地美食,幸福滿滿。
  • 有一種假粿條,非潮汕人叫河粉!真正的粿條在這裡!
    潮汕粿條是廣東潮汕有名的漢族小吃,廣州人稱為「沙河粉」,潮汕人稱為「炊粿」、「粿仔」。這種小吃是用米粉漿薄層蒸熟晾涼之後,切條備用的小食半成品。粿條是怎麼來的呢?或許它只是祖先一次無意為之的結果;或許是集體智慧的結果,經過無數次的試驗而成;或許是一次失誤的操作,結果卻變成了一道美食,流傳至今。
  • 潮州美食之牛雜粿條
    粿條,每個潮州人再熟悉不過的東西。小時候我很喜歡去家裡附近的一家粿條店,看著店主磨米漿。石磨慢慢轉動,接著乳白色的米漿就緩緩流出。店主舀起一大勺放進大鐵盤裡面蒸,之後再用竹杖捲起來晾乾,就成了粿條。粿條有幾種吃法,沙茶粿、炒粿條,粿條湯,而牛雜粿條,當然是我愛的之一。
  • 我花了整整一周 嘗遍了獅城的美食
    都說獅城衣食住行物價貴,但細細走一遍,才知道並不貴,只是沒走對門路。真正好吃不貴的美食,還需靠腳力去丈量。新加坡有百餘家小販中心,即獅城美食的開放式美食集中地,這裡的吃食種類豐富,物美價廉,也被不少人稱為是新加坡美食的代表。小編花了整整一周,在當地老饕帶領下,逛了至少十家小販中心和不計其數的當地老店,為各位帶來了以下美食攻略。
  • 再怎麼節儉,遇見這5款特色美食也要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身體不能在路上,不能讓味蕾太委屈,現在又不是車馬都慢的年代,我們可以隨時來一場舌尖旅行,嘗遍各地特色美食,就像美食家汪曾祺建議「南甜北鹹東辣西酸都去嘗一嘗」,美食不可辜負!我國地大物博,美食也是多種多樣,遇見好吃的美食也是靠緣分,就如下面這5款美食,每一款都別具特色,嘗過一次就念念不忘,反覆購買,總也吃不夠,建議大家:再怎麼節儉,遇見這5款特色美食也要嘗一嘗,味蕾不委屈!
  • 檳城美食中最具風味與特色的炒粿條.
    ⭐當大家提起檳城美食,第一樣想到的絕對離不開炒粿條。
  • 再說潮汕粿條就是河粉我跟你急!
    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粉,潮汕人卻獨愛粿條。在潮汕人心目中,粿條是除了粥和米飯之外的「第三主食」,每當不知道吃啥的時候,來一碗粿條就對了。離鄉在外的人,一看到店面寫著「粿條」就倍感親切,即使是筆誤寫成了「果條」,也阻止不了他走進店裡的步伐,然後用久違的潮汕話跟店家說「物碗粿條」(來一碗粿條),一餐便有了著落。
  • 人生就像在潮州街邊吃一碗牛肉粿條【潮州鎮記速食牛雜粿條開賣了】
    人生就像在潮州吃牛肉粿條你可能準備充分,想好了哪家吃,但坐下來才發現沒帶錢,人生就是這樣,事情的成敗往往取決於最重要的那一環節。人生就是這樣,公平是相對的,不公平才是絕對的。人生就像在潮州吃牛肉粿條粿條攤收攤前你才去,你可能會被拒之門外,但也不必沮喪,因為明天粿條攤還會開,只是明天你不一定還來
  • 為了吃到這家奇葩店的粿條,我凌晨2點半爬起床……
    /我們本地民眾,對粿條已經吃出了一種境界——隨便一家,你都能判斷出這家粿條是否達到好吃的水準。甚至,就連粿條是機器製作的還是手工製作的,一嘗便知。而今,如果是普通口味的粿條已經滿足不了我們。市面上其他口味的粿條開始層出不窮。羅勒+檸檬的,還是第一次見。在這個已經達40℃的高溫天裡,這份粿條,還蠻開胃!
  • 炒粿條
    炒粿條論配料有:果蔬類炒、海鮮類炒、肉類炒、素炒,出品五花八門,有「芥蘭炒粿條」、「包菜炒粿條」、「芥蘭牛肉炒粿條」、「海鮮炒粿條」、「筍絲炒粿條」、「菜脯炒粿條」、「龍頭魚炒粿條」.。近讀公號」老店老鋪「泉兄的《炒粿條的啟發》、《潮菜心解》「番茄煎粿條「文章,感觸良多,一份普普通通的炒粿條,洋洋灑灑3千5百字,從選材、配料、製法圖文並茂,娓娓道來,甚為難得,可窺潮州菜的用料、選材、變通、製法的講究和精細。一份到味的「炒粿條「,往往是遠離家鄉潮人的鄉愁味道。
  • 獅城美味炒粿條哪裡找?今年還有兩家獲得了米其林必比登推薦
    它也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不可缺少的華人美食,在馬新兩地的小販中心都可以找到其蹤跡。歐南園炒粿條面的「秘密」在於它裡面的雞蛋。雞蛋被特意炒得不熟以使粿條顯得鮮嫩多汁。甜醬和豬油的用量非常有講究,使得最後的食物香氣撲鼻但又不會嘗起來太甜或太油。
  • 「美食」教你如何將登嘉樓美食一網打盡
    登嘉樓的美食以海鮮為主,魚更成為了登嘉樓美食最重要的食材。幾乎所有登嘉樓的美食都使用魚入菜。登嘉樓人擅長使用香料調味增加食物的層次感,讓味蕾一次次的被提升。嘗一口當地人的日常美食是最直接了解當地飲食文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