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西藏到現在,珠佩被視為財富,這不是象徵的價值,而是實實在在的商品價值。在歷史中,珠子與牛羊、糧食、日用品之間,有著等價的交換值。遊牧民(或農耕人群)在需要時,都可以用珠子來交換生活必需品。
紅珊瑚在藏民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對紅珊瑚的喜愛不但是出於審美的需要,世俗生活的財富,更重要的是它體現了藏族人民豪放的文化精神和宗教信仰。同時,紅珊瑚在藏族服飾的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漢、藏民族具有深遠的宗教和文化聯繫。
紅珊瑚還是是唐卡繪製中價格昂貴的顏料,將珊瑚磨製成粉末再用膠融合,便成了繪畫唐卡不可或缺的紅色顏料。在西藏還有山珊瑚的說法,特指一種在牧區出土的,紅豔多蟲眼的古代珊瑚。相傳產自西藏的喜馬拉雅山脈,是遠古時期的珊瑚化石。
事實上,西藏並不存在山珊瑚,這只是一個誤傳,西藏所有的珊瑚都來自深海,沒有使用遠古珊瑚化石的現象。西藏有世間所有的珍寶都會回歸地下的傳說,而山珊瑚的說法,可能來自這種傳說吧。
西藏的珊瑚珠子多出自明清兩代,形狀為圓筒形,尺寸從幾毫米到五六釐米不等。不同於現代的珊瑚珠子,古代珊瑚珠子的孔道大,由於長時間繩子的摩擦,孔道呈現水滴形狀。那種色澤粉紅的珊瑚,是明清兩代的流行色,從北京的皇室到蒙藏牧民,都喜歡這種柔和的珊瑚,俗稱為孩兒面。歷史上,西藏貴族的珊瑚飾品都是用高級別的紅珊瑚製成,色彩純正,形狀工整,尺寸大,沒有蟲眼和白斑。這種高級別的珊瑚,在哪個時代就是價格驚人的奇珍異寶,多由中央政府,蒙古藩王賜予,世代在大家族中流傳,很少出現在民間。作為西藏古代珊瑚的收藏者,能收集到舊時貴族的珊瑚珠,珊瑚枝飾品,也很不容易。康藏地區的康巴服飾與配飾中,男裝飾品有金銀鑲邊的紅珊瑚大耳環,珊瑚、瑪瑙、琥珀等珠寶項鍊;康巴女裝則是佩戴由銀和金鑄造中間鑲嵌紅珊瑚的「梅朵」頭飾,都體現出藏民偏愛紅珊瑚的強烈民族情感。歷史上,紅珊瑚與佛教關係密切,珊瑚與綠松石、硨磲、珍珠、紅瑪瑙、琥珀、青金石並列稱為「佛教七寶」。
印度和西藏人視珊瑚為如來佛的化身,會用珊瑚用來做佛珠,但普通的修行者無法使用這種價格昂貴的佛珠,只有喇嘛高僧才會持有紅珊瑚所制的念珠。
珊瑚佛珠是藏地佛教的珍惜法物,在清宮舊藏裡,有饋贈與西藏大喇嘛的珊瑚佛珠,皆由正圓的珊瑚珠串成,色澤純美,工整漂亮,藏人與信仰的虔誠,賦予老珊瑚佛珠溫潤的光澤,數輩大德懇切的吟念真言,讓珠子有了奇妙的靈氣,修持或者禪定中,老珊瑚佛珠有如良師,在默化裡引導菩提慧根。
十七世紀,噶廈政府正式規定了官員貴族穿戴的寶飾裝款式,這種在大法會,藏曆新年初二的慶典中穿著的高貴服飾中,碩大紅潤的珊瑚項鍊極為醒目。今天我們在藏地牧區節日裡看到的,牧民們穿戴的耀眼珠飾,就是對舊時貴族寶飾裝的模仿。古代西藏民間的珊瑚飾品,要簡單很多,就是幾顆小珊瑚珠兒隨意地串在繩子上,然而就這幾顆珊瑚,也是牧民幾輩子的積攢,嫁自家女兒時,作為隆重的陪嫁,萬分珍惜,但在需要供奉菩薩時,卻也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的珊瑚奉獻出去,讓它成為寺廟裡菩薩佛像的瓔珞掛飾。400多年前,醫藥大師李時珍先生在經典名著《本草綱目》中記載珊瑚有:「去翳明目,安神鎮驚。目生翳障,驚癇,鼻巾醜」等功效。珊瑚石有止嘔吐、止瀉、止血、治腰痛、小兒驚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排汗利尿等作用。珊瑚的醫用價值是其自身魅力之一,在漢藏地區,人們都用珊瑚來配治療疾病的藥物,在藏醫裡有珊瑚七十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等珍貴藏藥。五世達賴對西藏貴族服飾的改革與制定,規定了貴族佩戴珊瑚珠的款式,如,清代《西藏圖考》記載,右耳垂珊瑚墜,用大珊瑚兩顆,上下金鑲,名,工工。在貴族服飾珠飾裡珊瑚與蜜蠟等珠子被譽為神珠寶。◆關注愛盤玩,了解更多:
〡星月〡金剛〡打結〡硨磲〡琥珀〡蜜蠟〡
〡崖柏〡鳳眼〡黃花梨〡小葉紫檀〡青金〡
〡菩提根〡綠松〡老山檀〡椰殼〡葫蘆〡
〡沉香〡珊瑚〡金絲楠〡橄欖〡打結編串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