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最近的寒流席捲了全國大部分地區,很多地方創下了本世紀以來最低的氣溫,冰封樹木、汽車、路面、建築,猶如進入了冰河時代,很多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深入骨髓的寒冷。
那麼面對寒冷的天氣我們應該怎麼做?當然是往室內跑,如果在外面沒有辦法,那就多穿衣服、雙手緊抱胸前、身體發抖、佩戴「痛苦面具」。
以上的行為毋庸置疑,這是人類面臨寒冷的第一反應。
如果還是解決不了身體體溫的持續降低,那麼身體就會被凍傷、甚至是危及生命。那麼你認為人在被凍死以後,會出現什麼狀態?
根據我們直覺和經驗,你肯定也會認為是衣著整齊、蜷縮在一起,並且面部表情痛苦!
但真實的情況往往會與人類的直覺相反,真理一般會隱藏在表象的背後。
在以往發生的一些人被凍死的事件中,人們發現被凍死的人表現出來的狀態非常奇怪,它們並沒有蜷縮在一起,身上的衣服,尤其是帽子、手套、上衣會被脫下扔在一邊;
有些會把衣服撩起起來,有些甚至直接就赤裸著上半身,而且部分人的表情並不痛苦,甚至會面帶微笑,這一開始讓人們很困惑,不知道他們具體的死因,甚至會猜測他們生前受到的侵犯。
但最終的調查結果,為我們揭露了真相,他們就是被凍死的。而表現出來的奇怪狀態,在法醫學中也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反常脫衣現象」。
那麼人在遭受寒冷的侵襲,甚至已經危及生命了,為什麼會做出這麼違反直覺的事呢?
這還要從人體的禦寒機制說起。
人是一個溫血動物,不管外界的溫度怎麼變化,不管身處的環境是零上40攝氏度,還是零下40攝氏度,我們身體總要保持在36.8攝氏度。
因為我們的身體有自動調節溫度的一整套系統,這套系統不受我們控制,它屬於植物神經可以自己調節,外界熱了我們的身體就毛孔張開,出汗降溫;
外面冷了,我們的身體就會做出一系列的措施來應對。
首先身體在遇見體溫降低過快的時候,就會開啟自主發熱模式。
這種情況我們在深秋、以及冬天經常會遇到。一般是收縮毛孔減少熱量流失,不過由於人失去了毛髮,收縮毛孔的作用其實並不大;
最主要的還是依靠身體的顫抖來發熱,在較低強度的顫抖中,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肢體,抖動的不是很厲害,這是身體就會消耗以往以往儲存的脂肪來產生能量,供肌肉使用。
這就是為什麼冬天人容易瘦的原因,但我們知道脂肪轉化能量的效率較慢,如果這時並沒有改善身體體溫過低的情況,那麼接下來顫抖就會加強;
這時的抖動會非常劇烈,你會感覺到自己很難控制手腳活動,而這時身體就會開啟劇烈的能量消耗,這個能量來源就是你身體內儲存的葡萄糖。
這也是為什麼冬天容易餓的原因。但葡萄糖的供應量十分有限,並不能一直維持下去。如果這時你還是沒有找到避難所,身體體溫還在不受控制地下降。
那麼你的大腦就會在此刻開啟自救模式。接下來所發生的事就會給你的身體造成傷害,甚至不可逆的傷害。
四肢血管收縮,減少熱量損失。
四肢本身就是身體的末梢,遠離心臟,最容易失溫。如果這時大腦在決定減少四肢的血液流動,那麼這對四肢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
但是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四肢是身體上最不重要的器官,四肢受傷並不會對你的生命造成任何威脅,因此這時大腦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人的四肢就會被輕者凍傷,重者留下不可逆的傷害。可以看出,這時大腦已經沒辦法了,選擇開始傷害身體。
如果身體繼續降溫,那麼接下來大腦將會做出更加可怕的決定。
放棄四肢,盡全力保命。
四肢血流進一步減小,四肢的溫度會緩慢地接近零度以下,這時四肢將在細胞層面上被凍傷。使得整個肢體受到不可逆的破壞。
這就是為什麼人經歷的嚴重的凍傷以後會被截肢的原因。最近不久發生了一件事,一名男性晚上喝酒回家,竟然倒在自家小區睡著了,等第二天發現的時候,四肢基本上是沒救了。現在他將面臨著截肢。
這也是為什麼那些曾經登陸珠峰的人,他們經歷了災難以後,雖然有幸保住了性命,但是四肢基本都廢了。
如果大腦在決定放棄四肢的情況下,體溫依舊沒有得到改善,那就真的沒辦法了,身體上在沒啥可放棄得了。
接下來大腦就會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放棄生命。
在這個階段,就會發生反常的脫衣現象。這時大腦不僅放棄了自救,而且已經處在了意識非常模糊的狀態。
大腦放棄之前的一切自救措施,放鬆已經收緊的四肢血管,這時身體內部溫熱的血液就會流進四肢,這時人就會模糊的感覺到四肢發熱,甚至時發燙,有一種很熱的錯覺。
在大腦無法做出正確判斷的情況下,這時就會出現反常的行為,脫掉頭上的帽子、手套、圍巾、甚至脫去外套,撩起衣服。
而且會面露微笑,可能是溫暖的感覺讓人覺得很幸福吧。
在這個階段,人基本上就已經倒地、沒救了。接下來就是意識慢慢地失去,死亡。
這就是為什麼人在被凍死以後會出現反常的行為,並不是我們認為的都是抱緊自己、蜷縮的狀態。這一切都是因為大腦意識模糊,無法做出準確的判斷,並且發出了錯誤的指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