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華星光電:未來將建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

2020-12-23 武漢發布

t3無人流水線「安靜」地作業,自動上料、生產、偵測、修復,9月11日上午,武漢智能化改造推廣會第十四場活動走進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記者在玻璃走廊看到,約10米高的廠房內,一臺臺大型先進設備擺放於無塵車間內,自動化設備和機械臂一刻不停運轉,依次完成100多道生產工序。公司副總經理李治福介紹,將數據價值貫穿整個華星業務,公司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物聯網平臺、大數據平臺、AI,基本實現軟體和設備的互聯互通。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3項目彩膜生產線在運行中。資料圖片

對於外界關注的t4項目,華星光電介紹,現已完成基礎建設和一期每月15K產能產線建設。二期、三期設備搬入調試均有序開展,預計明年下半年,t4產線將達到45K的設計產能。李治福說,未來,配合公司產品手機、平板、筆電及車載、柔性摺疊顯示屏等多元化戰略,將建設連接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線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把華顯、t3、t4三座工廠在設備、工業應用系統和工業數據等方面進行互聯互通,實現從面板到模組產品的「無縫連接」一體化。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t3項目彩膜生產線在運行中。資料圖片 

武漢作為TCL華星光電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製造基地,「在項目建設之初,就大力推進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的集成應用,全面布局智能製造。」李治福介紹,公司自主開發了柔性智能製造體系,包括智能設計、智能營運、智能生產和指揮決策,通過數位化轉型,產品從設計開始,通過模擬仿真解決產品設計與生產工藝的匹配性問題,縮短產品量產時間,最小成本,滿足客戶的定製需求。

工廠Array陣列/CF彩膜檢量測機臺每天產生大量的圖片,這些圖片之前全靠人工判定,工作效率會受人的情緒、技術熟練程度等不穩定因素的幹擾,智能製造項目負責人陳琴說:「自主研發的ADC軟體上線後,利用人工智慧,藉助於機器學習和深度挖掘特性,實現了圖片自動判定,極大解放作業人員工作量,生產節拍縮短83%,人力減少80%,準確率提升5%」。

第6代一顯示面板生產線cell廠智能化擴產改造項目,總投資1.2億元,主要在t3項目基礎上,購置關鍵自動化生產設備,導入智能化軟體系統,從產能、工藝、設備、產品品質等方面提升生產和管控的智能化水平。經過智能化擴產改造,t3cell廠新增產能每月10萬小片,t3工廠產能從每月3萬大片提升至每月4大萬片。李治福稱,「智能化實施從2016年始見成效,為實現滿產滿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供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公司堅持不停產。從3月下旬開始,產量逐步提高,新入職員工4000多人,總數達1.6萬餘人,1至6月t3實現產值56.48億元;t4項目1至6月完成工業產值9.09億元,為打造全球最大中小尺寸新型顯示研發生產基地做出了貢獻。(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陳潔 通訊員武經宣)

相關焦點

  • 液晶面板行業重新洗牌,京東方華星群創光電誰將脫穎而出?
    據Omdia(原IHS)的研究報告,2019年京東方、華星光電分別以21.3%、14.5%的出貨面積份額,佔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行業前二位。2019年全年,京東方LCD面板出貨量全球第一,2020年2月,華星光電和京東方分別為全球LCD面板出貨量第一名和第二名。據悉,京東方是國內最大液晶面板廠家,率先開始布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
  • 京東方與華星光電打破日韓壟斷液晶面板境況
    幾乎也在同時,前LG顯示業務副社長金旴植因跟高層的糾紛憤然離職,加盟華星光電並帶來十幾位LG液晶的高端人才。據說李東生當時欣喜若狂,他認為有了這些人的加盟,再加上深圳市政府資金的支持,華星光電的8.5代線一定會正常上馬。果不其然。2010年1月,承載8.5代線液晶面板項目的主體華星光電開始動工,這是中國大陸在京東方之後第二條自主建設的8.5代液晶面板產線。
  • 42億抄底華星光電能否火一把?
    5月29日,TCL科技發布公告稱,擬向武漢產投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及支付現金購買其持有的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武漢華星」)39.95%股權,交易作價為42.2億元人民幣。由此,TCL科技間接持有上述45.55%股權,並將武漢華星作為子公司納入合併報表範圍。武漢華星的主營業務為液晶面板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LTPS液晶中小尺寸移動終端面板,下遊客戶主要為智慧型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製造企業。
  • 華星光電
    2020-08-13 TCL科技:公司t4產線已供貨Moto摺疊OLED手機
  • 鄭重看股:京東方加減法:面板巨頭能否穿越周期?
    目前在大尺寸面板領域,隨著三星、LG逐步退出,市場份額主要集中在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預計到2022年,京東方和TCL華星光電兩家的市場份額將達到44.9%。京東方目前已經成為全球LCD行業龍頭,有12條量產產線和1條在建產線,其中10條為LCD產線,G8.5及以上高世代線有6條,AMOLED產線共3條,均為6代線柔性AMOLED,包括在建的重慶產線。在大尺寸液晶面板產能上,京東方以0.65億平方米產能面積居世界第一。
  • 「專利解密」Micro-LED全面屏,華星光電布局下一代顯示技術
    【嘉德點評】 華星光電的顯示面板發明專利,一方面解決了傳統LCD屏中光學傳感器與光學顯示器件無法在空間上重合,不能滿足人們對全面屏極致需求的問題,另一方面提出了新的Micro-LED顯示技術的巨量轉移方案,提高了產品良率,並控制了成本。
  • 武漢優良服務堅定擴大投資決心,天馬G6二期這條世界級生產線年內...
    (姚顯紅 攝)年內,二期全面投產後,G6工廠柔性OLED顯示面板總產能將達到3.75萬張/月,這座「無人工廠」將創造逾170億元的年產值,推動武漢加速成為全球重要的顯示面板產業基地。從一條產線到一個總部基地為華為、小米等國內主流智能終端廠商供應面板天馬是國內最早布局低溫多晶矽、柔性顯示的中小尺寸顯示領域領先企業,最初在漢建有一條大型生產線,其在漢投資46億元的武漢天馬第4.5代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件及彩色濾光片生產線項目
  • 【奪冠】榮耀智慧屏連奪四項冠軍;華星光電t4項目柔性屏量產;小米電視銷量約等於三星的10倍;2019年電競監視器出貨達850萬臺
    2.未來可滿足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屏5%總需求,華星光電t4項目柔性屏量產集微網消息(文/小如)1月1日,武漢華星光電官微正式發布,「武漢華星光電6代柔性AMOLED產線量產出貨圖片來源:武漢華星光電據長江日報報導,這意味著350億元投資的武漢華星光電t4項目已實現量產,武漢第二條柔性屏幕生產線量產後,東湖高新區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產出規模已達全國第一,武漢成為全國最大的新型顯示產業基地。
  • 武漢集成電路相關企業梳理 何時解除「封禁」仍未可知
    在新型顯示方面,武漢將圍繞低溫多晶矽(LTPS)、有機發光二極體(AMOLED)、柔性顯示等領域,提升新型顯示產業能級,壯大產業規模,建設我國規模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研發生產基地。籌建湖北新型顯示產業研究院,解決新型顯示共性問題。加快組建國家新型顯示產業創新中心。
  • 11月19-21日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觸控螢幕和顯示面板企業已就位
    觸控與顯示本是互不幹涉的產業,但隨著內嵌式觸控的誕生,其輕薄、窄邊框、高透光率的優勢持續推進著觸控顯示演進的新趨勢。據Omdia統計,2020年內嵌式觸控在手機應用上的佔比將超過85%。除此以外,從終端應用的角度,觸控顯示演進趨勢從小尺寸到中尺寸,從消費電子到車載和工業應用,其相較傳統外掛觸控的明顯優勢將進一步實現觸控與顯示的融合。
  • 11月19-21日深圳國際全觸與顯示展|這些觸控螢幕和顯示面板企業已就位
    觸控與顯示本是互不幹涉的產業,但隨著內嵌式觸控的誕生,其輕薄、窄邊框、高透光率的優勢持續推進著觸控顯示演進的新趨勢。據Omdia統計,2020年內嵌式觸控在手機應用上的佔比將超過85%。除此以外,從終端應用的角度,觸控顯示演進趨勢從小尺寸到中尺寸,從消費電子到車載和工業應用,其相較傳統外掛觸控的明顯優勢將進一步實現觸控與顯示的融合。
  • 龍騰光電如何憑一條5代線拼天下?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龍騰光電等面板廠商紛紛布局中小尺寸市場,增強液晶面板贏利能力。實際上,也就是在2012年,中小尺寸面板供不應求,龍騰光電開始全面向手機面板轉型,而京東方也選擇用6代線切割中小尺寸面板,中小尺寸面板成為平板顯示產業新的增長動力。 李宏明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其實龍騰光電向手機面板轉型時,也面臨了一些誤導性的『合作』。
  • 深天馬:武漢工廠佔總產能20%左右,面板下遊變動因子更大
    集微網消息,武漢作為新興顯示器件產業聚集地,匯聚了京東方、TCL華星、深天馬等一線面板企業。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和武漢封城影響,人員復工難度增加,物料進出城受阻,武漢面板廠商可能存在生產線人力不足、庫存出不去且物料進不來的境地。
  • 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分析:格局重塑,聚焦新機
    大陸面板行業開始崛起發生在 2010 年之後,京東方、華星光電開始進行 G8.5 及以上世代 線的大尺寸面板產線投資,而真正的產能釋放主要在 2012 年以後。從 2012 年發展至今,面板 行業可以大致分為 4 個階段,經歷 2 輪上行與衰退。
  • 今年我國AMOLED面板產業關鍵一年,能打破三星顯示市場壟斷嗎?
    TCL華星光電近日在回復投資者問題時表示,公司t4 產線專注高端柔性AMOLED顯示屏,目前已供貨Moto摺疊OLED手機屏,以及小米 10/10Pro高端雙曲OLED手機屏,並且加緊開拓全球知名品牌手機客戶。
  • TCL華星光電第11代線項目主設備搬入
    TCL華星光電第11代線項目主設備搬入 章鷹 發表於 2020-05-04 10:23:53 為了角逐全球超高清面板市場,TCL科技(000100.SZ)旗下TCL華星加快布局。
  • 2020年液晶面板行業深度報告
    一般來說,高世代 LCD 產線憑藉更高 的切割效率更適宜切割大尺寸電視面板,以京東方、華星光電等中國大陸面板大廠近兩年 重點投入的 10.5 代線為例,根據中華液晶網數據,10.5 代線在 43、49、60、65、70、 75 寸等大大尺寸 LCD 面板生產過程中的切割效率顯著優於 8.5 代線,意味著 10.5 代線在 對應尺寸的生產成本更為經濟,具有顯著的高世代線規模效應。
  • 從「TCL集團」到「TCL科技」:一場押注面板、半導體的豪賭
    兩個月之後,TCL資本宣布以42億元收購武漢華星39.95%股權,加速武漢華星在高端智慧型手機和移動PC顯示面板領域的自主技術研發;7月,TCL宣布收購中環集團100%股權,正式打入半導體矽材料領域,業務架構在面板(TCL華星)、產業金融及投資兩大板塊之外,新增半導體材料板塊。
  • 新冠肺炎導致轉單,對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有利
    本文來自:http://www.51touch.com/lcd/news/dynamic/2020/0305/56460.html據悉,近期已有品牌客戶積極重新評估零組件產地、供貨商是否有過度集中的風險,其中,在 TFT LCD 液晶面板方面,已有客戶開始醞釀轉單計劃,並且以電視面板案子較多,對臺灣面板大廠友達光電、群創光電有利,至於 IT 應用面板及中小尺寸面板
  • 【突發】面板供應鏈缺口再擴大!日本玻璃基板大廠突發停電:恐影響4...
    實際上,據TCL華星光電的專家介紹,以LCD為主的大尺寸面板領域,如今已形成了較為清晰的中國兩強(京東方A、TCL科技)格局,國產LCD面板的全球市場份額已超過了50%。  在大尺寸的產品結構方面,TCL華星的專家認為,儘管短期來看,32寸面板是近6個月來漲幅最大的,但是未來頭部廠商可能更關注65寸及以上,大尺寸的趨勢仍在繼續。據其介紹,目前32寸佔TCL華星的出貨比率在緩慢降低,55寸最主要、65寸的在快速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