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老年人都能聆聽世界上最美好的聲音!「中國老年聽力健康項目」今...

2021-01-19 新民晚報

圖說:吳皓教授在論壇作《中國老年聽力健康項目》報告中介紹 採訪對象供圖

今天,一項旨為防治老年性耳聾、幹預老年認知障礙的《老年性耳聾項目專題討論會暨中國老年聽力健康項目》,在「第二屆東方聽覺與前庭醫學會議暨第三屆上海聽覺研究前沿論壇」上正式啟動。

老年性耳聾又稱年齡相關性聽力損失,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的雙耳對稱、緩慢、進行性的感音神經性聽力減退,具有隱匿性及漸進性發展的特點。WHO報告顯示,全球65歲以上成年人中有三分之一存在聽力下降,80-85歲之間的老年人聽力下降比例高達80%。全球致殘性耳聾達4.66億,每年經濟損失7500億美元,預計到2050年將超過9億,目前我國老年性耳聾幹預率僅6.5%。

近年來,研究發現老年性耳聾與認知功能障礙密切相關。權威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聽力減退在9個導致老年痴呆的可控高危因素中高居首位,佔9%。60歲以上重度耳聾患者痴呆患病率是聽力正常老年人的5倍,中度耳聾為3倍,輕度耳聾近2倍。在我國,老年性耳聾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發病率高於聽力正常老年人(16.7% vs 10.8%)。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耳科學研究所所長、上海第九人民醫院院長吳皓教授在論壇作《中國老年聽力健康項目》報告中介紹,該健康項目首創關注聽力損失和認知功能的老年人隊列,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個針對輕度認知受損老年人進行聽力幹預的隨機對照研究項目。該研究將明確聽力幹預(如助聽器,人工耳蝸等)對老年性耳聾患者認知狀態發展的影響,為老年性耳聾防控策略提供依據。希望通過該項目,驗證有效聽力幹預可延緩或改善老年性耳聾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同時提高老年性耳聾的幹預率,進一步通過建立聽力健康示範社區,構建全生命周期精細化聽覺管理大數據系統,有效實現老年性耳聾及老年認知障礙的精準防控,從而推動政府建立國家層面的老年性耳聾保健和醫療政策。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

相關焦點

  • 受損的聽力還能恢復和提高嗎?2類聽損可恢復,千萬別錯過
    只是空氣汙染,還可以治理,聽力受損卻不一定都能恢復,尤其是老年聽損朋友,常常覺得「人老耳背」很正常,並不加以重視,或者不斷尋找著可以治療的方法,甚至因此受到欺騙,不僅錯過了正確的治療方法與幹預時間,還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重陽將至,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哪些類型聽力損失可以恢復,哪些無法恢復?聽力損失又稱聾度或聽力級。
  • 老年人如何選擇運動項目,安全又健康?
    人辛苦操勞一輩子,到了老年該如何選擇安全又健康的運動項目?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年齡大了,身體素質大大不如年輕時那麼好,稍不注意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抵抗力差、反應慢、心血管疾病等。從自然運行規律上講,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平時多做一些適合老年人的運動項目
  • 科技促進旅遊 用愛聆聽世界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在一份家庭旅遊研究報告中說,遊客最為關心的是能否與家人一起分享美好。 然而如今有相當部分家庭往往為家有疾患者而躇躊,尤為可惜的是聽力障礙者,行動上完全可以隨家人遠足,但聽力障礙使其卻步,影響家庭完美出遊。
  • 淺析老年人心理健康(一)
    1、感知覺的退行性變化:人到老年後,感知覺是衰退最早的心理機能。具體表現為視覺退化、聽力下降、味覺、嗅覺、皮膚覺逐漸減退。 2、記憶力下降:老年人記憶變化的總趨勢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下降的趨勢。如放一件東西,過後就想不起放在哪裡了;見到以前的同事、朋友,卻想不起在哪見過面或叫什麼名字了等等。
  • 醫者仁心,關愛老年人身體健康——記泰安市中心醫院老年神經科主任...
    周廣安說:「隨著年齡的增加,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症的發病率都在增高,很多老年病都不能治癒,如果能儘早治療,早期幹預、早期介入,將病情在初發時控制住,病情就不會惡性發展。」新模式新方法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由於老年人的社會價值創造降低,很多老年病的治療過程也相對較久,在很多醫院中,老年科都是不特別受重視的科室,但是老年科接診的病人都比較嚴重,治療時也更麻煩。
  • 2020斯達克聽力關愛中國項目論壇順利召開
    此次聽力關愛中國項目論壇得到了中國市長協會、北京愛爾公益基金會的支持,以及各省市區縣殘聯各級領導的關心與指導。各方嘉賓齊聚一堂,回顧斯達克「世界從此歡聲笑語」中國項目8年來的助人業績與歷程,匯報研討了8年來各地捐後服務的現狀並展望了項目的未來。
  • 金醫健康|老年健康宣傳周——關注老年「肌少症」
    金醫健康|老年健康宣傳周——關注老年「肌少症」 2020-08-25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黨建引領小區網格治理(八)丨蜀南庭苑南新莊南區網格黨支部:健康長廊上黨旗飄揚,為老年幸福生活「加碼」
    蜀南庭苑南新莊南區網格黨支部所在的網格老年人口佔比80%。網格黨支部通過入戶調研需求,發現老年人面臨生理、心理、社會生活變化等多種壓力和考驗。老年群體都渴望獲得慢性疾病預防等健康知識、希望能不出門享受到疾病診斷。部分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生活不便,內心無助感強烈。
  • 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簡介
    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成立於2012年4月10日,是北京市民政局主管領導下的,依法登記註冊並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全國性社會組織,是服務於全國老年人的公益慈善機構,是中國首部《慈善法》生效後認定的首批慈善組織之一。
  • 搭載全新智能晶片,助力聽障人士重享自然聲音
    為讓聽障人士重享真實、自然的聲音,全球聽力解決方案供應商瑞士索諾瓦集團旗下峰力最近推出具有全新智能晶片的奧笛·天朗助聽器。新的智能晶片帶來更快、更精細的運算速度,以及更強大的聲音處理,大大提升了聲學性能,助力殘障人士重享真實、自然的聲音。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聽力損失的老年人數也在急劇增長。然而,現階段助聽器的使用率依然非常低。而據研究發現,聽力損失不僅會影響人的社交興趣,還會對情感、認知能力和生理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 人老了聽力一定會下降?不全對
    「……」生活中,類似這樣因老年人聽不清聲音而交流困難的例子舉不勝舉。令人啼笑皆非之餘,又油然而生一些無奈。很多聽力不好的老年人覺得「人老了,聽不見很正常」或是「這麼多年了,治也白治」,從而不願意去醫院就診。那麼,老年人一定會出現聽力下降嗎?真的沒法改變嗎?今天就帶您走出老年聽力損失的四大誤區。
  • 長期聽力障礙,可能影響認知功能
    ——海倫·凱勒世間萬物繁衍生息都會發出美妙的聲音,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聽覺器官、系統會衰退,導致有些老年人會出現雙耳聽力逐漸減退的現象,稱之為「老年性耳聾」。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分析,推算出老年人聽力殘疾率佔聽力殘疾人數的30%~50%,其中老年性聾佔老年聽力殘疾的66.87%,居老年聽力殘疾致殘原因之首。最新數據顯示,在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1/3存在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2016年的報告顯示,未處理的聽力損失問題使全球每年要付出7500億美元的高昂代價。
  • 豐富老年人精神生活,武漢向世界介紹經驗
    在第四屆全球學習型城市大會上,武漢市與澳大利亞梅爾頓市、法國芒特拉若利市被確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學習型城市網絡協調員城市,在兩年裡共同協調本集群內59個城市,開展涉及青年人、老年群體、性別平等、數字融合等領域的研究,制定與專題相關的工作計劃,協調、促進和監測專題組的各項活動,並在項目經費上提供保障。
  •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2020年河北省老年人「重陽節」體育健身展示...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尤其要堅持以老年人健康為中心的指導思想,按照當地政府防疫布署和體育部門的相關要求,結合老年健身特點,因地制宜、因需制宜,把握穩妥、實效、分散、小型多樣、科學安全的原則,指導組織好老年健身活動。
  • 首檔老年音樂綜藝節目《樂齡唱響》為老年人打造專屬舞臺
    該節目以「追憶崢嶸歲月,唱響時代歌聲」為定位,全力打造老年人的專屬舞臺。製片人黃薇表示,作為首檔老年類音樂暖綜藝,《樂齡唱響》核心目的在於引領「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新風尚。聚焦全國2.54億老年人  談及節目創作契機,一篇內容為「對健康有益的十個運動項目」的科普文章,讓黃薇印象深刻。
  • 「樂齡學堂」為老年人健康保駕護航
    通訊員(李凱))12月11上午,河北省老年產業協會在革命聖地平山縣上三汲鄉中七汲村舉辦了「樂齡學堂」健康養生知識講座。邀請平山縣婦幼保健院營養科專家為老年人講授健康養生知識,常見老年疾病預防、老年飲食養生。
  • 冬季如何提高老年人免疫力,胞倍力蛋白粉保護老年健康
    免疫功能是人體與生俱來抵禦外部侵害的能力,也是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逐漸下降,因此更需要科學的調節,其中營養的補充正是重要的物質基礎。    提升老年人免疫功能,補充日漸缺失的優質蛋白是重要基礎。所謂優質蛋白,就是儘可能多的含有人體不能合成的8種必需胺基酸,是老年人理想的營養來源。
  • 科學調節 補充營養 提升老年人免疫力-食品•健康-中國消費網
    中國消費者報訊(記者倪敏)隨著防疫進入常態化,關注並切實推動提升老年群體免疫能力尤為重要。作為病毒易感和高危的群體,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成為社會各方普遍關注的熱點。近日,由人民日報社《生命時報》主辦、雲南綠A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三屆微藻營養醫學中國行」公益科普活動在京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