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3月23日,貝尼託·墨索裡尼主持了一個主要由退伍軍人組成的新政治運動團體——「戰鬥的法西斯」。
法西斯,拉丁文「Fasces」,法西斯黨標誌是中間插著一把斧頭,由紅布條緊緊繫著棒束。在古羅馬共和國時期代表著長官的法杖,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同時也標誌著義大利的光榮,認為斧頭是領袖的象徵,棒束是人民的象徵。
貝尼託·墨索裡尼出生在瓦拉諾·迪科斯塔。
瓦拉諾·迪科斯塔,屬義大利東北部普雷達皮奧省。這個地方早在13世紀就已經出名了,文藝復興時期這裡曾誕生過許多知名的人物。
183年7月29日,鐵匠亞歷山德羅·墨索裡尼迎來了他的第一個孩子。
亞歷山德羅·墨索裡尼是早期的義大利社會黨黨員。他的妻子是一個正直、勤勞、受人尊敬的小學教師。當時在義大利,教師的生活是非常清苦的,不僅工資低微,而且不受社會重視,但她總是以「貧可育人」和「自古雄才多磨難」的思想教導學生。
年輕的墨索裡尼夫婦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了也像他們一樣,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於是給兒子起名貝尼託,表示對墨西哥的民族英雄貝尼託·胡亞雷斯的敬仰。
胡亞雷斯1806年出生於印第安人的一個農民家庭。1858-1872年,任墨西哥聯邦總統。在任期間,胡亞雷斯曾進行了許多重大改革。1862-1867年,他領導人民抗擊拿破崙三世組織的墨西哥遠徵軍並獲得了勝利,從而推翻了以麥克西米連為傀儡的帝國。
貝尼託·墨索裡尼
亞歷山德羅·墨索裡尼對胡亞雷斯的英雄事跡十分崇拜,他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成人後要像胡亞雷斯一樣,做一個有利於人民的人。然而,美好的願望被
最終沒有實現,貝尼託·墨索裡尼,成為一戰以後黑暗義大利的發起者。
墨索裡尼從小就非常霸道,玩耍時總是充當指揮的角色,倘若有人不服從命令,輕則臭罵,重則毆打,就是弟弟妹妹也不例外。
在小學就被開除過,但不可否認他是極其聰明的。墨索裡尼非常嚮往羅馬。他和母親瞻仰了但丁的墓,為但丁的文採折服。
墨索裡尼的政治方面受父親影響,父親對社會和政府充滿了憤怒和不滿之情。後來他曾說過:「長大後,我一定要讓義大利聽我指揮。」
1908年,墨索裡尼正式參加了義大利社會黨。後因發表的文章被捕,這樣反倒大大提高了他的威信。在他的事業蒸蒸日上的同時,義大利的政局更加動蕩不安。
為了鞏固義大利帝國主義的社會基礎並加強國內實力投入世界再分割的
鬥爭,義大利總理饒裡蒂改變了對內政策方針。他企圖用微不足道的讓步來
分化工人運動,並吸引社會競和總工會的改良派領袖同資產階級合作(俗話說就是空手套白狼)。
1901-1910年,義大利約有300萬人參加了罷工運動。在1905-1907年俄國革命的影響下,以及由於1908年開始的工業危機,和1911-1912年的意土戰爭,階級鬥爭日趨尖銳,群眾革命情緒越來越高漲。面對統治階級的殘酷鎮壓,到處在發生暴動,到處在舉行起義,社會黨內部反改良派佔據了優勢,掠奪戰爭的最公開的擁護者和主張同政府合作的畢索拉蒂和波諾米等人在1912年被開除出黨。
1914年10月18日,墨索裡尼被開除出黨。自此,墨索裡尼走上了創建法西斯黨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