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音樂七年,在線音樂的變與不變

2020-12-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網易雲音樂的7年,也是在線音樂不斷推翻重建的7年。

時間可真快,一轉眼網易雲音樂都7周年了。

4月23日,網易雲音樂通過7周年內部信全新發布了 「傳遞音樂美好力量」的企業使命。同時內部信披露,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已超16萬,在過去4個多月裡增加了6萬,取得爆發式增長,持續位居行業第一。

作為一個還算資深的音樂愛好者,在註冊雲村的2541天裡,我一共收聽了9161首歌,收穫了很多打動我的歌曲,也與很多素不相識的有趣靈魂在評論區相遇。

從行業發展看,過去的7年裡,國內音樂產業的變化用「天翻地覆」一詞來形容都不為過,無論是用戶消費習慣、音樂人生存境況還是音樂版權合作、行業競爭格局,都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面貌。

甚至可以說,網易雲音樂的7年,也是在線音樂不斷推翻重建的7年。

01 用戶使用習慣:從純粹「聽」音樂到更多可能

在數位技術重構音樂產業的初期,百度MP3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服務用戶提供免費的搜索、視聽和下載等功能。在PC時代和移動互聯早期,音樂產品大多停留以純粹的播放工具形式存在,這個階段也誕生了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蝦米音樂等音樂產品。

轉折點發生在2013年。DCCI網際網路數據中心統計顯示,2013年年底,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到7.21億,超過7.16億的PC個人網民規模,中國真正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同年4月,網易雲音樂正式上線,剛好趕上了這一波時代紅利。

大量娛樂、遊戲、視聽等移動應用湧入日常生活,交互性、便攜性、集成性等新的媒介體驗大大改變了人們的內容消費習慣,信息過載、碎片化等問題也隨之而來。以前是大家找歌聽,現在怎麼讓一首歌被聽到反倒成了難題,這是網際網路音樂產品的痛點,也是機會。

一般來說,創始人的氣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產品的氣質,而網易CEO丁磊的音樂情懷也奠定了網易雲音樂的調性。

關於產品細節打磨,有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網易雲音樂的播放界面用的是黑膠唱片,而光是針對黑膠唱片轉速應該是多少這個問題,團隊反覆調試了20多遍,才選出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2014年,雲村開發組陸續入駐雲村,通過這些開發者帳號收集並認真回復用戶的每一條反饋和建議,幫助平臺更好地理解產品和用戶,持續優化產品體驗的細節,堪稱雲村「全民客服」。

內部信中提到,網易雲音樂未來要著力做三件事,除了和用戶做朋友、服務好音樂人,第三件事就是要求團隊的每個同事都要熱愛音樂。

正是基於這群人對音樂發自內心的熱愛,才能將用戶如何發現分享音樂、音樂人如何傳播創收的需求洞察轉化成相應的產品策略和創新,才有了歌單、樂評、個性化推薦、Mlog等系列產品創新。

而雲村獨特的點讚、評論、分享「三連文化」,也重建了聽歌的儀式感,在因為聽到好音樂而激動,或者看到音樂背後的平行人生而感動的時刻,音樂的美好力量是如此真實。

如今看來,這些引領行業的創新早已深刻影響了整個中國網際網路音樂產品,歌單、評論等功能也逐漸成為了各平臺的標配,999+樂評已經成為評價一首歌是否熱門的重要標準。

不誇張地說,現在打開每個音樂APP,或多或少都有網易雲音樂的影子。而從純粹「聽」音樂到更多可能,背後既是用戶消費習慣的變遷,也是平臺對於用戶需求的滿足與引導。

02 音樂人生存境況:從無人問津到各方爭搶

談到音樂產業,「音樂工業力下沉」越來越被頻繁提及。在傳統唱片業被數位技術擊垮的同時,新音樂內容的供給方也從唱片公司轉移到了獨立音樂人。

相比於唱片時代一年幾千首歌的產量,網際網路時代的一年幾百萬首甚至千萬首的產量無疑是爆炸式的。但新問題隨之而來,如今一首歌被大眾發現的成本更高了,音樂本身的價值也被稀釋,音樂人的處境並不樂觀。

2016年,網易雲音樂發布的《中國獨立音樂人生存現狀報告》顯示,超68%的音樂人,在音樂上獲得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而月音樂收入在1萬以上的音樂人,佔比才不到5%。而為了作品能夠被最大程度的傳播,有近67.5%的調查者願意作品被免費試聽和下載。換句話說,傳播和收入兩大難題,成為音樂人的最大痛點。

隨著國內在線音樂領域的正版化,以及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兩強格局的形成,存量版塊格局已經既定,以獨立音樂人為代表的原創群體也成為各方關注的重點。

據音樂先聲不完全統計,近年來,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為代表的音樂平臺,摩登天空為代表的唱片公司、全民k歌為代表的K歌平臺、快手、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新浪微博為代表的社交媒體平臺等,紛紛加入了音樂人扶持的領域。

從綜藝市場來看,面對無歌可唱、模式疲勞等問題,音樂綜藝也將目光投向了懂創作的唱作人,出現了《這!就是原創》《我是唱作人》等原創音樂綜藝,音樂人成為各個平臺爭搶的對象。

創收方式上,早期,音樂人能夠通過版權大量獲益的只佔極少數,更多是依賴演出、周邊產品等獲得收入。隨著音樂人扶持計劃的深入和市場環境的變化,音樂人的收入狀況也得到了改善,收入方式也更加豐富。

2016年,網易雲音樂就率先推出了大規模的音樂人扶持計劃「石頭計劃」,其中包括推廣計劃、原創歌曲徵集計劃、演出計劃、讚賞計劃等七大子計劃,為音樂人提供全方位體系化的扶持。

2018年,網易雲音樂推出雲梯計劃,為音樂人提供更多創收途徑,引起一陣行業風潮。後續,比如騰訊音樂人在去年12月推出了「億元激勵」計劃,通過「激勵金」來幫助符合條件的音樂人等。

今年1月,網易雲音樂在此前「雲梯計劃」的基礎上,再度升級推出內容創作者扶持計劃「雲梯計劃2020」,通過音樂人點播分成、會員包分成、廣告分成、音樂人資源推廣、原創內容激勵、自助數字專輯售賣等一系列創新功能和機制,儘可能避免「倖存者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網易雲音樂還出臺了 「新聲音量計劃」、「星辰集·詞曲創作大賽」、「硬地圍爐夜」、「硬地原創音樂榜」等不同維度的扶持舉措,在解決音樂人的創作、傳播、創收上更加精細化。

數據顯示,「石頭計劃」發起3年來,網易雲音樂上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收入增長了31倍,音樂人作品總播放量增長13倍。這也不難理解,為什麼網易雲音樂平臺入駐原創音樂人總數超過16萬,遙遙領先行業其他平臺。

而為了減少疫情對線下音樂演出的影響,唱片公司、音樂廠牌、音樂人也紛紛向線上拓展,且取得了不錯的反饋。

以「雲村臥室音樂節」為例,數據顯示,今年2月85組音樂人參加的在線「雲演出」中,LOOK直播累計觀看人數超1600萬,截至目前參加的音樂人超過5000組,且已經有了商業化的嘗試。這也說明,即使疫情過去,音樂人直播也有可能做成一個長期項目,成為線下演出產業的有效補充。

03 版權合作模式:從獨家授權到開放共贏

回顧過去7年來音樂產業的最大變化,繞不開的必然是版權話題。可以說,中國音樂產業的快速復甦,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2015年「最嚴版權令」的發布。

據當時國家版權局的統計,16家服務商共下線了220多萬首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與此同時,音樂分享網站SongTaste等小型音樂網站、APP被迫下線或停服,曾在新三板掛牌的多米音樂也於2018年3月停服。

政策推動下,國內迅速解決了長期以來的盜版問題,也為後來音樂產業的商業化探索提供了可能,但獨家版權競爭問題也愈演愈烈。最終,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2018年2月9日,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娛達成版權互授合作,兩大音樂平臺99%獨家音樂版權的互授合作,也將在線音樂產業帶入比拼產品和服務能力的下半場。

目前,網易雲音樂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兩大巨頭的版權數量級相當,都在超3000萬首的階段,但在頭部版權的競爭上,仍時有交手。

從版權運營來看,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更加「高舉高打」,一邊與騰訊集團參與收購環球音樂10%股權,與版權方形成深度綁定;另一邊,則通過投資《明日之子3》等音樂綜藝,並與《天賜的聲音》《樂隊的夏天》等熱門綜藝達成獨家合作,以獨家形式構築了自己的版權護城河。

而網易雲音樂也加速了在版權領域的布局。以今年為例,網易雲音樂不僅與吉卜力工作室、傑尼斯事務所等達成合作,在日本音樂領域繼續鞏固優勢,同時也在華語流行和綜藝版權方面多有斬獲,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拿下《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中國新說唱2020》等頭部音綜版權,不斷擴大自己的版權合作地圖。

在良好的社區氛圍下,網易雲音樂聚集了搖滾、民謠、歐美、日音、說唱、電子等多個圈層的樂迷和音樂人,而用戶在創作歌單、樂評、Mlog等UGC內容時,既繁榮了原有的社區生態,同時也反哺到存量音樂內容本身,形成了從創作、傳播到消費的良性循環,無論是頭部經典IP,還是長尾寶藏音樂,總能在雲村收穫共鳴、提升價值。這也使得網易雲音樂在版權合作模式更傾向於資源共享,比如滾石、華研都進行了行業轉授共享,著力於從強化社區氛圍來提升核心競爭力。

各平臺在版權運營策略、用戶屬性、平臺調性上的不同,也影響了版權方的版權合作模式。

對於版權方來說,篩選合作方的標準也從早期的版權價格之外,逐步轉變為考量平臺方能為版權帶來的價值,即如何將經典音樂煥新,產生更多的傳播價值和品牌溢價。在合作模式上也從基礎的版權合作擴展到藝人發掘培養、音樂IP深度開發、原創音樂、音樂演出、在線K歌等產業上下遊,形式更加多元化,從一手的版權買賣變成了長期的價值增值,更加開放共贏。

不過,當下的音樂版權仍然在一定程度呈現出撕裂狀態,用戶起碼需要兩個APP才能基本滿足的聽歌需求。從全球音樂產業的發展來看,在線音樂的終局並不在於獨家版權的爭奪,而是以產品、服務創新去重建音樂人、用戶和音樂平臺共贏的全新商業模式。

希望在線音樂產業的下一個7年,我們可以不必切換幾個音樂APP間找歌、聽歌,音樂人可以靠音樂體面地掙錢,音樂平臺也能在服務用戶的過程中獲得商業成功。

作者:範志輝。

本文由 @音樂先聲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網易雲音樂在線聽歌下載
    網易雲音樂是一款由網易公司出品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播放軟體,全國3億用戶推薦,匯集超全華語歐美日韓、電音ACG古風等超全音樂種類,超清音質、優質歌單、自動智能推薦音樂、海量逗趣樂評、精緻視覺交互。
  • 網易雲音樂決勝Z世代,在線音樂迎來「最靚的仔」
    聚焦音樂,網易雲音樂深挖「護城河」  自1999年九天音樂網的誕生起,中國在線音樂市場已走過了21年的風雨,這之中,有著新晉品牌的強勢崛起,也有著昔日巨星的遺憾隕落。  時至今日,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的兩強對峙格局已然形成,但在線音樂市場的演變還未停息。
  • 百度投資網易雲音樂成在線音樂市場最大變數
    百度橫空入局聯姻網易雲音樂,攪動了國內在線音樂市場,註定著2018年音樂資本市場的不安定。變數一直在2018年持續。前有騰訊網易雲音樂版權的合作與分手,緊接著傳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IPO的消息,而在騰訊音娛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IPO招股書的10天後,10月12日,百度和網易雲音樂宣布網易雲音樂新一輪融資消息,百度領投,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內容、流量、版權等多維度展開全面深入的合作。百度投資成為在線音樂市場最大的變數。
  • 阿里、騰訊、網易,在線音樂?如果音樂只能在線
    神轉折,國家版權局出面,網易雲音樂迎來轉機眾人本以為在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互換合作之後,在版權和用戶量上有絕對優勢騰訊音樂似乎要成為在線音樂最後的大贏家時,沒想到國家版權局去出面約談了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太合音樂主要負責人,要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音樂作品。
  • 網易雲音樂上線SNH48畢業演唱會 探索在線音樂演出新可能
    近日網易雲音樂發布預告,大型女子偶像團體SNH48「一期生」的最後一場畢業演唱會,將於10月8日舉辦,並在網易雲音樂「雲上LIVE」獨家播出。作為國內首支以網際網路思維打造的偶像團體,SNH48自成立以來,一直以正面、陽光的形象活躍在樂壇,頗受歌迷的喜愛。據悉,這場演唱會是SNH48「一期生」最後一場畢業演唱會,目前網易雲音樂已上線門票預售,用戶可提前購票預約。
  • 在線音樂類APP分析——網易雲音樂的進階之路
    在線音樂收聽和下載是對基本需求最好的滿足,再也不用把手機連接到電腦,從電腦下載好音樂再傳輸到手機了。當然,最初的時候,2G網速有限,費用又高,基本還是通過電腦傳輸。直到3G、4G、WIFI普及後,用戶有了便捷的上網環境,在線音樂才有了施展的空間。由於之前在PC端養成的習慣,手機音樂播放器用戶還是會選擇熟悉的QQ音樂、酷狗、酷我。
  • 音樂App 不只有 QQ 音樂網易雲:這些軟體也很 「可」
    在線音樂版權大戰打響,不論幾個音樂網站誰輸誰贏,愛聽歌的朋友們首先就受了傷。歌曲的版權成為了音樂平臺相互掣肘的武器,本來一張歌單可以聽完自己喜歡的歌,現在卻不得不切換APP;而且,某些歌的版權還會變!
  • QQ音樂吃掉「海洋系」之後,網易雲音樂也坐不住了!
    騰訊QQ音樂吃掉海洋系後的效應正在擴散。 據悉,網易雲音樂正在啟動一輪融資,總規模為10億元左右,網易雲音樂投前估值70億,投後估值80億。網易雲音樂將向外釋放12%到15%的股權,網易依然為網易雲音樂的最大股東,佔股比例超過85%。 整個在線音樂市場,版權仍是核心。而從海洋系、QQ音樂系和阿里系三分天下,到如今又形成阿里巴巴和騰訊對決的格局。在線音樂格局大變,付費音樂市場有望變的火爆?
  • 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們的音樂社區暗戰
    近年來,為了增強平臺的用戶粘性,在線音樂平臺紛紛打造自己的音樂社區。 網易雲音樂:雲圈取勝 從以動態和評論互動為主的同好交流圈子來看,網易雲音樂平臺表現出的用戶粘性最強。網易雲音樂由於在音樂社交領域出發更早,通過熱評出圈,所以其打造的社交圈子對用戶有更好的把握,也有更強的吸引力。
  • 競品分析 | QQ音樂 VS 網易雲音樂
    2015年我國在線音樂用戶規模達到5.0億人,增長4.9%。在所有網際網路應用中,在線音樂成為僅次於即時通信、搜尋引擎、網絡新聞和網絡視頻的第五大網際網路應用,是網民日常使用的重要應用類型。1.2 移動端規模從在線音樂用戶的滲透情況看,目前,在線音樂用戶在網民中的佔比已經超過七成,經過多年的發展,在線音樂PC端的應用相對比較成熟,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 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娛樂,正在成為兩個物種
    點亮現場行動·九連真人專場LIVE直播文 | 音樂先聲(ID:nakedmusic),作者 | 範志輝摘要:在線音樂差異化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某種程度上,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娛樂,其實已經是兩個物種。而作為在線音樂兩強,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今年以來的新動作也繼續突破著既有的流媒體業務,在戰略方向上形成了明顯的分野,差異化發展態勢明顯。從「聽」到「唱」和「看」,網易雲音樂以社區深拓音樂場景2020年,網易雲音樂在版權採購方面動作頻頻,迎來豐收之年。
  • 網易雲音樂
    網易雲音樂是網易官方發布的一款口碑爆棚的音樂播放器。網易雲音樂電腦版是專注於發現與分享的音樂產品。網易雲音樂電腦版依託豐富的歌單,大牌明星,原創專業音樂人,精準的個性化音樂推薦,社交等功能,為用戶打造高品質的音樂享受。本站提供網易雲音樂下載。
  • 網易雲音樂的「自救」
    這項收入主要來自網易雲音樂。財報關於網易雲音樂的描述是:「網易雲音樂淨收入保持同比顯著增長,付費會員數不斷增加」。隨後的業績說明會上,網易CFO楊昭烜進一步透露:「網易雲音樂在第一季度實現了同比三位數的營收增長,付費會員人數和會員收入持續增長,直播收入也在快速增長」。但由於具體的增長幅度和數據又雙叒叕沒有公開,市場對於其實際發展情況依然存疑。
  • 網易雲音樂,丁磊有點急了
    「而招來一些網易股民的罵聲。為了網易雲音樂,丁磊似乎有點著急。01「性感」的版權新故事網易雲音樂是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的後起之秀,自2013年推出,如今也擁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接著在3月31日,網易雲音樂宣布與滾石唱片達成戰略合作。隨後,5月12日網易雲音樂又拿下與華納版權(WCM)的詞曲版權。網易雲音樂將其新故事體系往版權這個行業舊焦點上引。試圖改變以往的既有印象,扮演音樂版權市場攪局者的角色,給市場一個性感的新故事。
  • 網易雲音樂拿下全球最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版權!
    杭州/倫敦,2020年8月10日,在線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與全球音樂娛樂行業領先的環球音樂集團(Universal Music Group, 簡稱UMG)聯合宣布達成數年期全新戰略合作,在此合作框架下,網易雲音樂不僅將獲得環球音樂的曲庫授權,雙方還將共同探索在音樂產品、服務和宣發層面更多創新領域開展更深入廣泛的合作
  • 蝦米音樂確認倒下後,網易雲音樂該怎麼辦
    關於蝦米音樂究竟是如何從昔日鄙視鏈的頂端走到如今這般境地,其實早前已經有許多內容進行了相關分析,例如版權資源上的表現不如騰訊音樂,以及用戶在社交方面的表現不如網易雲音樂等。但如今國內市場在線音樂平臺或許需要面對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原本阿里音樂、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三足鼎立」的狀況,因為蝦米音樂的停服可能將發生改變,使得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之間的衝突或將會更為直接。
  • 從千千靜聽到網易雲,在線音樂20年沉浮錄
    從百度MP3到網易雲音樂音樂在線傳播技術沒有誕生之前,磁帶和CD作為音樂的主要載體曾風靡一時,陪伴了無數人的青春。MP3壓縮技術的誕生,使得音樂在線傳播成為可能。最先看到機會的是百度。阿里音樂藉此搶走了在線音樂市場的一塊蛋糕。2013年才上線的網易雲音樂,一開始並沒未引起太多注意。彼此,大量的版權已被巨頭們收下,砸更多錢去爭市場根本不現實。於是丁磊另闢蹊徑,靠著音樂社區這個差異化路徑後來居上,進入第一梯隊並保持至今。
  • ...鼻咽癌離世;TFBOYS網易雲音樂演唱會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破世界紀錄
    香港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離世;TFBOYS網易雲音樂演唱會最高同時在線人數破世界紀錄 2020-08-24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狂補版權短板,或牽手環球音樂,網易雲音樂能撕掉「網抑雲」標籤嗎?
    根據時代財經梳理,今年以來網易雲音樂還陸續宣布與吉卜力工作室、滾石唱片、少城時代達成戰略合作,並將《歌手·當打之年》《我們的樂隊》《嗨唱轉起來》《聲臨其境》第三季等多部綜藝音樂版權收入囊中。然而面對在版權方面居於壟斷地位的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要想在這方面扳回一城,難度無疑相當大。「版權太少」、「格調變low」等網易音樂迷吐槽點,並不容易輕易改觀。
  • 一款QQ音樂、網易雲音樂之外的寶藏級音樂APP
    | 譚韻芝日前,根據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用戶爆料,蝦米音樂將會在明年1月份關閉。次日蝦米音樂官方針對這一傳聞,做出了一個 「不予置評」 的回應。但這一簡單的回應,非但沒有讓這一傳言平息,反而加重了粉絲對於蝦米音樂未來的擔憂。在版權大戰之後國內的音樂市場騰訊音樂(包括: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佔據了超半數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失去版權的音樂平臺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豆瓣FM等慢慢的因為歌曲的缺失被用戶所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