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吳德玉
12月9日,由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人民日報海外版等指導,四川省作協、四川省文聯、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等支持,成都市文聯、成都市文廣旅局、五糧液集團公司主辦,成都市文聯《草堂》詩刊社等承辦的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如期而至。
伊琳娜·丘特諾娃是非常優秀的俄羅斯詩人,她19歲來到中國,迄今為止已經在中國居住了27年,伊琳娜坦言:「我在中國呆的時間很長,看到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的現代發展和我個人的成長是一條路。所以,我的詩歌也會表達,比如一個俄羅斯人在中國,一個俄羅斯人在中國但還是俄羅斯人。很多朋友知道我住在中國,都知道中國有著很特別的文化,覺得中國越來越現代。但對中國現代化的了解需要一些時間。 」
伊琳娜說:「一開始,很多朋友覺得中國只有上海和北京,但現在很多人知道,中國西部發展的也很好,更多的人來到成都和西安、重慶。而以前,大家都不知道重慶這個城市。」甚至有人問她:重慶有多大啊?有沒有500萬人?「因為俄羅斯的聖彼得堡就是500萬人,伊琳娜笑說:「其實500萬人對中國來說應該是一座很小的城市,我和他們一講,大家才知道,原來重慶這麼發達,是對中國的經濟和歷史有著這麼重要影響的城市。」
現在,伊琳娜所有對中國文化有興趣的朋友都知道重慶,對成都,更不用說。從詩歌角度來講,在對現代中國詩歌有興趣的俄羅斯人眼中,西部詩人的看法更開放,更代表中國的詩歌,都覺得西部的詩人都非常表達自己的心,也許是更接近於俄羅斯人。「西部有許多詩人,像狄吉馬加,是中國非常大的詩人。西部詩人的作品最能代表中國詩歌的特徵,也能表達中國西部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