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進入世界和平發展的階段以來,絕大多數人們都認為戰爭距離自己很遠,但事實上,當年的巴黎人民也並沒有察覺到二戰在朝夕之間就爆發了,這完全是因為大家沒有對於戰爭的警覺性。其實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任何一場戰爭發生之前都是有跡可循的,比如這4個戰爭爆發前的徵兆,只要命中三個,就要立刻拉響警報,重視起來。
第一個值得指出的徵兆是金融危機。回溯一下歷史上發生過的戰爭,其實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利益,比如想要謀求其他國家的資源和土地,或者是國內的經濟矛盾激烈到無法調和的地步,這全都是引發戰爭的直接原因。
當年二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帶來的經濟大蕭條,導致世界各國急需一場戰爭來對全球經濟進行重新洗牌;而海灣戰爭的爆發,同樣是因為伊拉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所以一旦某個國家真的出現經濟危機的話,那麼該國挑起戰爭的可能性就會非常大。
第二個可疑跡象就是某國開始囤積物資。雖然戰爭爆發的原因是利益,但是戰爭打到最後拼的就是各國的國家底蘊,而這個底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戰爭中物資是否充足。可以回想到,任何一個準備發起戰爭的國家,在那之前都一定會廣積糧食、屯足兵馬,而進入現代戰爭以後,黃金、石油、煤炭等資源更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再度回看一下納粹德國發起二戰之前的準備,在那之前的數年,德國一直都在儲備物資,甚至還用「訓練」為由,將國內的青少年納入部隊,使得納粹德國的隊伍能夠在短時間內從20萬擴充到400萬,在二戰前期佔盡了優勢。
第三個徵兆則是輿論攻勢。國際環境其實就是個大染缸,而所有想要發動戰爭的國家都希望能夠名正言順,這樣就能夠避免國際社會的抨擊,得到國內民眾的支持。所以當一個國家真的要準備發動戰爭的時候,該國國內的媒體必然會開始大肆宣揚「潛在對手」所做的過分的事情,但必然會誇大一部分自己需要的內容,而隱去一部分真實情況。
最後一個非常重要的徵兆就是頻繁進行軍事演習。按理來說,軍事演習本來是非常正常的軍事活動,各國自己舉行「大練兵」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怕就怕哪個國家開始非常頻繁地進行軍演,而且還要和其他盟友國進行有針對性的聯合軍演。
有針對性的軍事演習一般都會確立一個「假想敵」,而且參加軍演的隊伍也會被部署到相對敏感的海域中去,這不就相當於將自己的兵力部署在別國家門口?如果在這個時候突然暴起發難,絕對是發動戰爭的絕佳時機。
#軍事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