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 電商扶貧破解特色農產品滯銷難題

  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西南寧市貧困地區農產品上行受到衝擊,家禽、柑橘等農產品出現滯銷、降價的現象。

  為此,南寧市出臺了《南寧市沃柑和家禽收購實施臨時補助鼓勵措施》,從增加補助、優化客商服務、強化宣傳等方面出發,統籌解決疫情期間全市農戶的沃柑等農產品的產銷工作,主動轉變思路,發揮各類電商平臺產銷對接作用,破解貧困地區農產品滯銷難題。

  依託「大平臺」做好產品「外銷」。南寧沃柑節是南寧市與京東集團共同舉辦的重大活動。該活動於2020年1月啟動,在疫情發生後主動調整沃柑宣傳方向,從品牌打造轉為幫助銷售滯銷沃柑,利用京東生鮮、京東特產館等擴大銷路。此外,結合網紅到沃柑基地直播帶貨、京東直採、線上促銷等方式促銷。

  助「小平臺」做好產品「內購」。南寧市利用本地電商企業銷售渠道多樣、物流路徑短的特點,藉助微信小程序、本土平臺和微信群全面開展「無接觸配送」服務。同時通過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商超、生鮮連鎖企業農貿市場等骨幹銷售企業微信群中推送滯銷農產品信息的方式,引導各單位優先採購本地果蔬、生鮮家禽。

  搭建「新平臺」做好產品「遠批」。早在今年2月,武鳴區正式上線「武鳴沃柑拍賣中心」在線批發平臺,果農只需要把沃柑交到拍賣中心,在APP裡輸入賣價,然後坐等收錢;採購商通過APP看貨,選擇採購的等級數量報價、出價後坐等收貨即可。新平臺通過把農產品進行標準化分級,實現在線大宗交易,彌補了主流電商平臺沒有標準只能進行TC交易的不足,節約了農產品線上零單交易的快遞成本,同時讓採購商節約了人力、差旅成本,降低了貨不對板的採購風險

(文章來源:農民日報)

(責任編輯:DF358)

相關焦點

  • 廣東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電商渠道表現亮眼
    近日,廣東清遠佛岡縣舉辦電商消費扶貧產銷對接發布會暨黨政企幹部專項培訓班,現場設置展銷區及會議區。當地貧困戶種植和養殖的特色農產品,例如廣生元雞蛋、金鮮美大米、春中寶蜂蜜、雙鳳葛粉等現貨產品備受青睞,參會單位認購扶貧產品近130萬元。現場還舉行實體渠道籤約和村級電商服務站授牌儀式。
  • 產品零散難收購、生產標準不統一……電商扶貧破解農產品上行難題
    (君君電商供圖)重慶日報消息,中益鄉譚萬和家鹽筍1400斤、文碧家核桃460斤;龍沙鎮謝幫倫家幹筍210斤、崔中梅家花生740斤;橋頭鎮黃幫海家大米2400斤……10月4日,在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遠山結親」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上,一串串收購信息正不斷刷新。通過構建電商銷售平臺、打造農產品品牌、完善基礎設施等措施,我市電商扶貧成效顯現。
  • 廣西貴港市港南區:電商扶貧助力脫貧攻堅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多虧了電商平臺,才能把木薯都賣了,村集體經濟才得以增收!」廣西貴港市港南區山泉村支書李勇蔭說。該村村集體種植的麵包木薯遭遇滯銷,得知情況後,貴港市扶貧集市電子商務平臺在線開通綠色通道,短短十二天時間,通過電商銷售16000斤。「我們的沃柑又大又甜,都是貧困戶種植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工商銀行寧夏分行:搭建電商平臺拓寬市場 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
    人民網銀川11月16日電(高嘉蔚)為解決寧夏西吉縣平峰鎮八岔村50萬斤土豆滯銷問題,近日,工商銀行寧夏分行組織動員廣大員工認購貧困村土豆、粉條等農產品,通過「直接買、幫忙賣」的方式,幫助農戶開拓銷售渠道,實現增收創收。短短一周時間,50萬斤紅皮土豆全部銷售一空,為村民送去了一場「及時雨」。
  • 南寧市上林縣: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全覆蓋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上林縣自2017年列入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創建單位以來,搶抓「網際網路+」發展機遇,探索創新,狠抓落實,大力推進電商進農村工作。並以電商進農村這一「利器」,打通農特產品產銷「最後一公裡」,助推脫貧攻堅工作。
  • 消費扶貧:「電商+直播」經驗和「雷區」不可不知
    【輿情熱點】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貧困地區面臨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難題,為脫貧攻堅帶來新的挑戰。對此,4月9日,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通知,為解決扶貧農畜牧產品滯銷問題提供參考。部分貧困地區依託阿里、蘇寧、拼多多、扶貧832平臺等電商平臺,上線本地特色扶貧產品,貧困縣縣長及群眾走進直播間,為本地農副產品代言,收穫輿論高度認可和好評。 社會成員廣泛參與直播帶貨 從主體上看,網紅直播帶貨早已為人所熟知,但在此次疫情催生之下,更多社會成員參與其中,形成較大的規模效應,帶動和刺激消費作用明顯。
  • 大同採取「三個一批」舉措有力緩解本地農產品滯銷
    山西日報訊(記者賀鍇)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農產品銷售帶來的不利影響,大同市採取黨員幫扶購一批、電商推廣售一批、批量訂單賣一批的「三個一批」舉措,積極幫助農戶和企業解決銷售難,有力緩解了本地農產品滯銷問題,並推動了全市「菜籃子」穩價保供。
  • 官員直播帶貨 線上平臺銷售…… 他們讓滯銷農產品賣斷貨
    劉俊誠說:「以前主要在附近超市買,聽說最近東鄉綠殼雞蛋滯銷嚴重,價格還比較實惠,當即就下單購買。」  河北鴨梨、山東海蝦、遼寧蘿蔔、廣西金桔……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多地生鮮農產品遭遇價格走低和銷路不暢。  農業農村部、國務院扶貧辦近日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產業扶貧工作的意見明確,要全力應對疫情對產業扶貧影響。
  • 從「滯銷」到「脫銷」——中國消費者齊心協力網絡助農
    劉俊誠說,「以前主要在附近超市買,聽說最近東鄉綠殼雞蛋滯銷嚴重,價格還比較實惠,當即就下單購買。」河北鴨梨、山東海蝦、遼寧蘿蔔、廣西金桔……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中國多地生鮮農產品遭遇價格走低和銷路不暢,不僅損害了農民利益,也影響到市場保供。
  • 雲集官網消息:雲集以己之所能助力精準扶貧,打開農產品滯銷路
    廣大愛心企業響應國家的政策與號召,積極投身到扶貧領域,全球精選超市雲集微店(現已更名為「雲集」)便是其中之一。據云集官網信息,自成立伊始,雲集便發揮自身優勢,以己之所能助力精準扶貧。雲集微店(現已更名為「雲集」)是一家由社交驅動的會員電商平臺。 2019 年 5 月,雲集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為外界譽為「中國會員電商第一股」。
  • 【縣域動態】廣西武宣等地推深做實消費扶貧
    廣西武宣扶貧產品「應納盡納」擴大帶貧效果一是消費扶貧信息員主動登門服務。每個鄉鎮指定一名專門負責消費扶貧信息員,各村信息員和駐村隊員配合,深入村屯、扶貧車間、帶貧合作社、田間地頭宣傳消費扶貧政策,了解帶貧情況,指導申請產品認定。
  • 秀山電商扶貧信用服務平臺:信用賦能電商經濟 誠信助力智慧農業
    目前,秀山電商也成為一張響噹噹的特色名片: 2017年,全球電子商務大會發布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報告2016-2017》,秀山電商獨特的「網際網路+三農」模式,被列為全國農村電商十大模式之一; 2019年,秀山電商獲評2018年信用重慶十大典型,2018年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119.2億元,電商產業鏈覆蓋全縣70%以上農戶
  • 廣西南寧市江南區 鄉村文旅產業拉動消費扶貧
    原標題:廣西南寧市江南區 鄉村文旅產業拉動消費扶貧   近年來,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立足邕江
  • 廣西北流:打好產業扶貧「組合拳」 凝聚脫貧致富「眾合力」
    廣西北流市緊緊圍繞貧困群眾持續增收這條主線,堅持政策引領、能人帶動、科技支撐,加大資金投入、技能培訓、幫扶指導力度,大力扶持發展市級「5+2」和貧困村「3+1」特色產業,並積極探索消費扶貧、電商扶貧等銷售形式激活產業發展活力,支持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把「輸血」逐步轉化為「造血」,為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脫貧奠定長效基礎,逐步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 南寧市良慶區:利用扶貧資金髮展村集體經濟
    近日,走進廣西南寧市良慶區玉洞街道平樂農貿市場,可見各類瓜果蔬菜一應俱全,這些農產品都來自附近村民種植。在市場一頭,還有專門供附近農戶和貧困戶自由擺賣的空地,村民採摘農產品後可直接拉到市場售賣。2019年初,玉洞街道利用從南寧市財政局競爭得來的發展村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資金,在平樂村建起佔地6畝的農貿市場,當年10月投入運營,每年可收入租金分紅等50萬元,其中15%的村集體經濟收入用於扶貧。「我們平樂村農貿市場不僅有租金分紅,還開設許多崗位,讓村民實現在家門就業。」
  • 電商直播成為中國減貧的「新範式」!薇婭出鏡新華社大型紀錄片《中國減貧密碼》
    消除絕對貧困是最大最難的世界性難題之一。2月25日,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這是中國創造的又一項令世界更加驚嘆的成就。那麼,是什麼破解了貧困這道橫亙千年的難題?
  • 廣西馬山縣:攜手車企打造特色扶貧套餐
    46歲的覃月平是廣西南寧市馬山縣白山鎮貧困戶,在廣西天湧山泉水有限公司當裝箱工,每個月可以掙2400元。覃月平能夠順利在家門口就業,歸功於天湧山泉水公司一條產能15000瓶/小時瓶裝水生產線的建成。  此前,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投入扶貧資金100萬元,白山鎮內學村集體投入185萬元,這兩筆「天使投資」加速了該項目上馬。
  • 2020年扶綏縣電商大集及農產品展銷展會完美落幕!
    ,積極探索「電商+產業+企業+扶貧+大學生」等合作模式,在成功打造縣域電商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推進電商扶貧與產業扶貧融合發展。建立了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電商科技產業園1個、縣級電子商務物流配送中心1個、鄉鎮級電子商務服務站及物流配送11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務點及物流配送點64個,搭建了天晟京東(崇左館)、扶綏特色館、電商大數據平臺等電商平臺,電商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電商服務業初具雛形,從而有效補齊了扶貧短板,實現了電商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
  • 廣西河池優質農產品「唱響」粵港澳大灣區
    為貫徹落實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部署,進一步深化粵桂扶貧協作,拓寬河池市農產品營銷渠道,助力脫貧攻堅。本次活動以「長壽勝地,生態河池」為主題,通過現場展示展銷、一對一洽談對接等方式全方位推介河池名優特色農產品。據悉,本次活動在室外廣場設置了45個農產品展位,展期持續三天,用以展銷野生山茶油、桑蠶絲製品、旱藕粉絲、大米、茶葉等220種優質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