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王要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

2021-02-07 清涼地


閻王老子的三封掛號信

——妙蓮老和尚

上妙下蓮老和尚,臺灣靈巖山寺開山主,民國11年生於安徽巢縣,宿具善根、器宇非凡。九歲童貞入道,二十歲受具足戒於南京寶華山,而後參學於蘇州靈巖山寺,以淨宗為依歸。


民國38年,二十八歲時因弘化而至香港,慨人生之無常,生命之苦難,先後於大嶼山及青山閉關二十年之久;除閱藏念佛,並虔修般舟三昧十次;每次九十晝夜中不坐、不臥、不睡、日中一食,誓證念佛三昧。此出類拔萃之難行苦行,倍受贊仰;感眾信弟子依止修行,並擁護建設道場。


目錄

一、三頭未了命已勾

二、閻王掛號三封信

三、富而貪吝餓鬼報

四、青年也收閻王信

五、贊謗皆成佛種子

六、彌陀聖號好度生

七、莫見閻王求生西

八、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們為什麼要信佛?為什麼要修行?就是為了「了脫生死」,這才是修佛的唯一目的;舍此而別修,就不是佛法的正宗。在人間,誰也免不了要受苦——三苦、八苦、無量諸苦等,既然人間這麼苦,就要趕快求離苦得樂的方法;念佛就是通往西方的方法,能解脫人間一切生死之苦。因此,要想了生脫死,就要依法而修,精進念佛求生西方。


往往有很多信徒,明明白白的知道佛法的道理,偏偏不能依法修行,真令人看了著急。每勸他修行總是說:「慢慢來吧!再等一等!」難道不怕遲啊!時間不會等人的,光陰是一天天流逝啊!現在就講一則因緣故事來激勵大家!這故事不但初發心的要聽,老菩薩們更要聽,聽過了要警覺啊!


一、 三頭未了命已勾


曾有兩位老朋友,十多年沒見面了,在一個偶然機會中相遇;甲已經信佛多年,乙尚未信佛。十多年的老朋友未見面,一但見面就暢談不完,談到最後,甲就勸乙:「我們到了這個年紀應該要信佛了。」乙一聽:「唉!信佛,這事情還用你講?信佛當然是好,可是我們現在才五十歲上下,俗語說:「人生五十五正是下山虎」世間還有好多事等著我們做呢!怎能跑去學佛呢?」


甲又勸說:「我們現在這年紀信佛已經遲了,想到老了才學佛,這完全是錯誤的觀念;你是我的好朋友,我覺得佛法好才勸你的。」乙答說:「學佛好是好,等過幾年再說吧!我還有三件事沒做心不安呀!第一、我的父母死了,屍骨還沒有入土。第二、男未婚、女未嫁,還沒幫兒女找好物件成婚,父母的責任未了。第三、家產還沒分配,怕我過往後,兒女因錢財起紛爭,就不好了。等我把這三件事都辦好了,自然會來學佛,那時再談不遲!」


甲回說:「你三件事未了,我也是父母未入土,兒女們尚未婚嫁,財產也沒有分配,我一樣學佛啊!何必一定要等三件事情都辦完才學佛呢?學佛宜早啊!」乙又:「像你那樣學佛不徹底、不究竟,我若要學佛就一定先將所有事情安排好好的,到時就能一心學佛,不用拖泥帶水的。」乙很固執,好話不聽,說罷兩人就分手各自回家了。


可是還沒過幾天,乙的兒子就哭哭啼啼的來找甲這位士伯,說他爸爸死了,臨死時交代他來找世伯幫忙安排後事。甲乃義不容辭地趕去處理喪事。一到朋友家,看到這位老朋友,兩腿伸直,眼睛瞪大,甲感慨得說了四句偈:「我的老友名阿牛,勸君學佛說三頭;可憐三頭事未了,閻王已來把命勾。」


二、 閻王掛號三封信


乙死的心有不甘,靈魂到了陰曹就與閻王講道理。乙說:「閻王啊!你怎麼這麼急要我來?我有三件事情還沒了呢!你應該事先通知我,我趕快把事情辦好就來。沒通知我就要我來,太不合理了吧!」


閻王一聽就對乙說:「怎麼沒通知呢?我早已親手發給你三封信了!」


乙:「三封信?怎麼一封都沒收到?」


閻王:「胡說!三封都是掛號信,你早已收到了。」


乙:「那到底是哪三封呢?我的確沒收到啊!」


閻王:「你實在太蠢、蠢的可憐!我告訴你吧!」


於是閻王就耐心地問:「你的假牙什麼時候裝的?」


乙:「我的牙齒三十八歲就蛀了,痛的沒有辦法,忍受不了,四十歲時就只好裝假牙了。」


閻王:「那就是給你的第一封信嘛!」


乙:「這就是第一封信啊!那第二封信是什麼呢?」


閻王:「你什麼時候戴老花眼鏡?」


乙:「四十五歲時報紙實在看不清楚了,那時就開始戴眼鏡。」


閻王:「那就是給你第二封信了呀!」


乙:「那第三封信呢?」


閻王就問他:「看你頭髮都白了,今年幾歲啊?」


乙:「五十二歲了!」


閻王:「這就是給你第三封信啊!三封信你都收到了,現在你服不服呢?這裡沒有人情,只看你的善惡業,給你苦樂報!」


乙無可奈何的說:「雖然事情沒有完成,閻王您已經給我三封信了,我不來也沒辦法了,只好聽閻王也判辦了。唉!我錯了!未聽老友勸我學佛,太遲了啊!」


在座諸位!乙收到三封信,你收到幾封呢?

  

三、 富而貪吝餓鬼報


接著閻王就叫判官查一查乙在世上的善惡業,判官回答:「此人在世只知道掙錢、只為自己兒女,一點善事功德都不做,世間有災難毫無同情心救濟別人。他掙的錢雖不是偷來的搶來的,可是他不知道錢財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發了財不知回報社會,反貪吝不舍、漏稅、逃稅,盜了國家的稅收。名副其實是個守財奴。」閻王一聽十分憤怒,就判定說:「這種自私自利、為富不仁的人,把他打入餓鬼道。」世上就有這種富而貪吝的人,貪吝將來就遭受餓鬼報。


富貴又是如何得來的呢?從布施來。既然前生知道行布施,得到今生富貴的好報,應該可以好好享受果報,再布施一分福報濟貧,怎麼反而變的貪吝,感召來世的餓鬼報呢?因為每一士各有種種不同的因緣。好像前世是個貧窮人,在某種善緣下,曾發一念至誠心跟隨別人行了布施,或供養三寶;今生仍得富貴的福報。但畢竟未聞出世無生之法,沒有以此供養的功德回向佛果菩提,還是人天法,只得到人世間的富貴而已。


要知道,一得人間的富貴,就會沉迷在「財色名食睡」這五欲之中。欲望就好像鹼水,永遠不能止渴;任你怎樣富貴還是不知足,總不會嫌多的,愈多愈好,只有進沒有出。到這時人就昏迷了,變地貪吝不舍。一切的財物本來是活寶,到了手中,就收藏起來變成死物,社會上不能流通了;由於一個人的貪吝,別人也跟著受苦,所以就遭餓鬼這種惡報,因果則就是如此。


四、青年也收閻王信


閻王接著判另一個青年的鬼魂,這個青年正暗自高興:「剛才那個人收到三封信,我一封也沒收到,閻王就叫我來,那太不合理了,我要問一問閻羅王。」青年壯著膽子問:「閻羅王啊!您剛才判的那個人,他收到三封信是應該死;但我牙齒好好的,眼睛又沒花,頭髮還是烏黑的,一封信都沒收到,怎麼就叫我來呢?」你不仁慈、太不愛惜年輕人了!我要抗議!


「閻王白他一眼,重重的拍了一下警堂板,說道:「糊塗,我早已給你三封信,你也收到啦!」


青年說:「我沒收到啊!」


閻王沒好氣地說:「我的信是因人而發的,你以為是千篇一律嗎?」


青年只好怯聲問道:「那三封信呢?」


閻王:「你妹妹是什麼時候死的呢?」


青年:「我大妹妹五歲,我十歲時,那時她才五歲就死了。」


閻王又問:「你妹妹怎麼死的啊?」


青年:「得天花。天花化膿,皮肉爛了,遍身發紅,名醫治也治不好;臨死時躺在床上爬,死的好悽慘!」


閻王:「這是給你的第一封信。第二封信,你讀中學時,有一次學校舉辦足球比賽,與別的學校爭冠軍時,由於兩隊勢均力敵,不相上下,最後校中有一位高才生用他最強猛的力量,一腳將球踢入網。可是因為用力太大,腳脫臼,人往後倒,當場後腦破裂就死了。你記得嗎?」


青年有些哀傷地說:「我那同學死的很慘,同學都為他流淚,老師也惋惜;因為他是學校的高才生,老師都喜歡他,同學也敬愛他。他的父母最傷心了,哭的死去活來。父母希望養兒送終,現在反而白髮送黑髮,真是可嘆!」


青年再問:「那第三封信是什麼呢?」


閻王:「你的表哥是怎麼死的?」


青年心有餘悸地回答:「唉!我的表哥真是死得太慘了!兩年前,我十八歲時表哥結婚,正是洞房花燭夜,親戚朋友都前來賀喜。當大家正在喝酒划拳熱鬧時,表哥突然絞腸沙(盲腸炎)死了,表嫂新娘子的紅衣都還沒穿熱就要脫下來批麻戴孝了。她哭得死去活來:「親愛的,你不是說要和我白頭偕老?怎麼現在丟下我一人走了!」愈哭愈講愈傷心:「在知如此,當初,就不該答應你向我求婚啊!」看了令人鼻酸,真是悲慘!」


閻王:「這就是給你的第三封信嘛!」青年聽閻王說後,知道自己也收到三封信無話可說了。


話說到這裡,諸位你們都收到三封信了嗎?恐怕不只三封吧!你們念佛的功夫能抵擋閻王羅王嗎?


五、贊謗皆成佛種子


閻王又叫判官查查這青年在陽間的作為,判官查看生死簿後回答:「這個孩子不怎麼壞,可是最不好的一點就是不孝。他與老母兩人相依為命,其母是虔誠的佛教徒,念佛念得很至誠,一心想求生西方,也希望兒子與她同生西方,但是他在母親念佛時,總是會與母親頂嘴:「念佛是迷信!你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會煩躁不安嘛!怎會保佑你呢?」這常使他母親覺得心煩氣躁。


世間有些假聰明的人也常這樣說:「你們一天到晚念佛,阿彌陀佛難道不煩嗎?如果一直喊我膚淺的名字,不是覺得很煩嗎?」事實上念佛的道理並非如此。一直喊某人的名字,那是存心搗亂;而念阿彌陀佛是以至誠心求阿彌陀佛來救苦救難。用心是天淵之別,根本不可相提並論。惡業障的眾生就是學好的不會,學壞的很快,拿壞是來比喻念佛,說歪理講得頭頭是道。


有些人念佛是輕慢心、漫不經心地念,雖然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會計較的,可是自己輕視聖賢的行為就是一種過錯。不過依佛法來講,即使是不恭敬的心念阿彌陀佛,固然犯輕慢之罪要受惡報,但佛號一厲耳根,種到八識田中,猶如金剛種永不消滅;所以惡報受完後,這種念佛的善業還是會開花結果的。


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是無量劫修萬德莊嚴來的,不管有心念、無心念、散心念、誠心念,功德都是不可思議的。所謂「贊謗皆成佛種」;讚嘆佛法固然是功德,謗毀佛法也是會成佛的。這話怎麼說呢?毀謗佛法當然有罪過,待罪過受完後,因為有金剛佛種子在,憑此功德還是能夠修善,能夠懺悔業障,最後還能成佛。只要一聞阿彌陀佛的聖號,將來生死就可以了,煩惱業障都可以盡的。佛功德力之偉大是贊不能盡的!最重要的,還是不可生疑謗啊!


六、彌陀聖號好度生


諸位了解「贊謗皆成佛種子」的道理,那回家後就要繼續念佛,不要怕家人反對。如果家人嫌吵,你可以回說:「你們電視機、收音機開那麼大聲也吵死我了!」你講佛法,他們無法接受,還以為你腦筋有問題。所以你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就好了。如果他們說:「煩死了!不要再念了!」你也不要理會,只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下去。


障礙我們念佛者,就是我們的敵人,你只要像拿機關槍似的,把阿彌陀佛一句一句的射出去,這是最好的武器。而且讓他們聽飽了佛號,仗念佛的功德,他們的業障也就消了,如此才是真正的度脫家人。


如果他們打你,你就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打一下,就念一聲阿彌陀佛,觀想他們是木魚錐子好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氣,我也沒煩惱。」你看這多麼好!不要辯是非,只要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念就了。


七、莫見閻王求生西


話說回頭,青年鬼一聽生死簿中的記錄都還好,就是不孝母親、搗蛋念佛,就要求閻王:「趕快放我回去!母親是離不開我的,我一死,她的心也死了,念佛也念不好了,那怎麼生西方呢?你放我回去吧!我一定會好好孝順母親跟著她念佛的。」


青年鬼不斷向閻王求情,閻王面噁心善,想了想說道:「照說你是沒有情理可講的,可是你母親本來可以往生西方,如果因為你死了,使他想著你,到時生不了西方,那可太可惜了!不生西方,就要到這兒來見我,也是可憐!好吧!就放你回去!」青年鬼一聽,很高興地拔腿就跑。


閻王馬上一喊:「站住!聽好,回陽間後要好好孝順母親,好好念佛!跟著母親生到西方,不要再來見我。記住:「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也有少年人。」千萬不可回去後懈怠貪玩,把時間又空過了;若再空過時間,我即刻抓你回來。」青年鬼於是磕頭禮謝高興的還陽了。


諸位!你們是否也不想見閻羅王?唯一的辦法就是念佛求生西方,閻羅王最恭敬念佛人,也最怕念佛人生不了西方。你們若是真的怕見閻羅王,那大家還是好好念佛吧!


八、更待何生度此身


聽完這個故事,不知大家是否知所警畏?有很多少年人,自認自己好年輕,世間燈紅酒綠種種享受應該玩一玩,聽了這個故事後,應該要擔心了。


事業有成的大居士們!若好等事情安排好再來學佛,那就可能與阿牛一樣!「可憐三頭事未了,閻王已來把命勾。」你的什麼店啊、公司、董事長的職務還未轉交,家裡的錢財還沒分好……閻羅王會等你嗎?你如果聰明,趕快拿出來做功德,這樣錢財才能帶得去;存在銀行並不真正是你的!


大家要知道,「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諸位!難聞的佛法已聞,難遇的佛法已遇,而且又在修了;你們修要真正的修,不要這也放不下,那也放不下,把大好光陰空過了。今生若不度脫,轉世想要再遇佛法,那真是難了。


不要以為自己可以長命百歲,「閻王要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所以想要學佛的、想要出家的,想到馬上即刻就做,不要等一切事情都安排好,什麼事情都如意了在來。你這件事情還沒做好,另一件事情又來了,世事永遠也安排不了。不要自認聰明盡為自己打算,世間那有這麼多如意算盤呢?祝你們同生西方!



清涼地.因為你 我在這裡

智慧.慈悲|免費公益的靈性成長平臺
公眾微信號 | jiexieyin



相關焦點

  • 地獄之門,第五殿,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民間有歇語:「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閻羅王本是管理第一殿的,負責篩選亡魂,因為可憐冤屈而死的人,經常將他們放回陽間伸冤,嚴重破壞了陰曹地府的工作制度,所以被降職掌管第五殿,其殿位於大海之底,東北沃礁石下,名為:「叫喚大地獄」。中國民間也有這樣的傳說,包拯去世後做了閻王,審理陰間案件。
  • 微小說:「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
    主持人把畫面切到面容蒼白的閻王爺信步前往那男人家中。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主持人一邊念著臺詞稿,一邊給閻王爺俊美的臉部打了個特寫。只見一雙滴墨的眸子,白玉鼻梁,血紅的朱唇正微微勾起。這是閻王爺要進食的標準。只見閻王爺施了個神通從口袋裡掏出了把鑰匙,進了門。那男人見了閻王爺面露兇色,眉眼彎彎,竟變成了一隻兩人高漆黑色的狗子,搖著尾巴?張開狗嘴。朝男人撲去。被閻王爺抱著順毛。
  • 洛瑞原來不是庫裡附體,只是閻王要你三更死
    誰能想到被吊打了將近45.9分鐘的猛龍,居然最後憑藉一波亂拳將比賽拖進了加時。熱火球迷當時的心情一定是這樣的▼要知道投進這個3分之前,洛瑞本場的3分是6投0中。最後這樣強行續命,你如果一定要說是洛瑞有實力、大心臟,也不是不可以。
  • 閻王要你三更死何人敢留你到五更 他 一個專門和閻王搶人的男人
    一定是你,剛才只有你碰了我女兒,你是不是給蕊蕊下毒了!」「哈哈,這傢伙死定了,敢招惹董局的女兒,信不信董局一句話,把你老婆關到都是QJ犯的房間去!」董長明激動的抱起蕊蕊,他一聲令下,十幾個槍口,從四面八方,瞬間對準了楚離的頭。要是蕊蕊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他今天就算不要命了,也要楚離陪葬!
  • 被地府加壽的兩位凡人是誰?一位閻王出門迎接,一位驚動地藏菩薩
    (蝸牛看西遊第3835期)文/蝸牛人自誕生之日起,就有命定的壽命,所以有了「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的說法,和閻王搶命是極為艱難的,想要從閻王那裡加的壽命,再從地府遊走一圈,還能夠安然無恙的離開,對於我們來說,無異於痴人說夢。
  • 《勸學》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是何意,很多人表示不解?
    在那個沒有電燈,沒有網絡的年代,要成為一代聖賢,有所成就,就得努力讀書,付出巨大的辛勤。唐代的著名書法家顏真卿,寫下的這首勸學詩,講述年輕人如何讀書上進,千年來傳唱不衰,成為勉勵孩子讀書上進的好詩。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三更燈火五更雞」每天三更半夜到雞啼叫的時候是孩子們學習的最好時間。「三更五更」是指什麼時候呢?
  • 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啥意思,你知道嗎?
    比如說農村裡面有一句老話叫做「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話題。一更三更五更分別是幾點?要想理解這句俗語,首先我們就必須搞清楚一更天三更天和5更天分別是幾點?我們通過電視劇或者是其他的文學作品,經常會看到一些晚上打更的更夫,一邊敲鑼,一邊喊,「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 為什麼說「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佩服古人智慧
    要想知道「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先了解一更、三更、五更各自代表的時間是幾點,在古代,人們會把夜晚分成五個時段,也就是一夜有五更,分別是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按照現在的時間來說,一更指的是19點到21點,二更指的是21點到23點,三更指的是23點到1點,四更指的是1點到3點,五更指的是3點到5點,了解了每更所指的時間,再來看「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的意思。
  • 算命先生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
    俗話說的好,行有行規,道有道行,而作為算命師這一行業,也有這許多不為人知的行業潛規則,而這些行業內的秘密,算命先生一般都不會隨便告訴你的。話留三分,算命先生永遠不會把所能算出的結果都告訴你。一般精通算命的人都相信因果,所以一般幫人預測的時候,算命師都不會把預測出的結果全盤告訴你,一則是不想因為一些重大事情洩露天機而沾染因果,二則是不想多造口業,因為自己的多嘴而導致預測者命運發生改變。幫人算命從無免費之說。卦金無多少,但不可沒有,「天機將啟、說破有利」,道破天機就要沾染因果,而收取費用,只不過是抵消因果的一種方法而已,大事多收,小事少收。
  • 還原歷史上真實的閻王牛頭馬面孟婆湯
    本以為這種歷史小故事都是信手拈來的內容,了解之後才發現自己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完全是知之甚少啊,比如說老話說的諺語,「閻王讓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裡面的閻王爺叫什麼名字呢?牛頭馬面黑白無常,這麼辛苦,日夜奔波,他們歷史上有真人嗎?還有那個孟婆,仔細想想還真不了解!
  • 俗語:「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很多人做不到
    俗語「不戀一更食,不貪三更色,不動五更氣」,就是古人在養生方面做出的總結。01、不戀一更食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要養成晚上七點到九點吃飯(一更)的習慣,否則身體各個器官不會得到很好的休息。「早吃飽、午吃好、晚上不吃才最好」也是同樣的道理。很多肥胖人士,那些肉不是平白無故長出來的,都是憑本事吃出來的。
  • 長壽有三不,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人們很容易就能獲知準確的時間,要想按時作息其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那麼在古代,如果要按時作息,要怎麼辦呢?最為人熟知的便是打更報時制度。 古人把夜晚時間從七點入夜到五點天明分為五更。所謂「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七點到九點為一更,也叫「落更」,夜幕降臨,開始進入黑夜。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說法就是為了讓人們有一個規律的作息時間,只有有了規律的作息時間,才能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才能保證明天要做的事情不至於被耽擱。讀書也好,幹農活也罷!「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這個俗語可以說是農村人長期總結下來的經驗之談,下面我們看看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何為不貪三更色?食色性也,吃的喝的和色,都是成年人生活當中不可缺少的。吃喝是有講究的,最起碼不能暴飲暴食,否則,你的身體健康就會出現問題了。
  • 農村俗語:「一更人、二更鑼、三更鬼、 四更賊、五更雞」,啥道理?
    有句俗語說的是:「一更人、 二更鑼、三更鬼、四更賊、 五更雞」,這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分別代表了五個不同時間段。首先說到「一更人」,一更是黃昏的時候,而一更人就是說在黃昏的時候人們歸家,而且馬上就要準備吃飯了。這個
  • 地府真正的統治者到底是誰? 為何說地藏王菩薩不是地府統治者?
    聽聽清朝皇帝怎麼說在許多民間傳說中,閻王是地府的主宰。傳說閻王叫你三更死,誰敢留人到五更。展示了閻王的絕對權力。但是按照神話傳說,地府的最高領導人其實是酆都大帝,道教神仙。凡是人類死後都要進入地獄,他們的魂魄全部都在酆都大帝的管轄區域內,根據他生前所犯的罪惡來進行處置。那為何後來閻王和地藏王菩薩被傳說成了地府的主宰呢?這個就關係到信仰了。
  • 鬥羅大陸暗器排行榜的前五名,你都知道?排名第一的擊敗過千仞雪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在【鬥羅大陸】裡排行前五的暗器,排名第一的曾經擊敗過成神的千仞雪。第三名:閻王帖閻王帖單是從名字聽起來就給人一種陰森的感覺,就像那句話說「閻王讓你三更死,誰能留你到五更」,不過這閻王帖的威力雖然足夠強大,但是對使用者的要求也相對於比較高,如果沒有一定的實力,是沒有辦法發揮這個暗器的威力的
  • 「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到底是什麼意思?
    古人這麼劃分時辰,同時也把白天和夜晚劃分了幾等分,其中夜晚古人喜歡用五更來表示。五更,就是從一更開始一直到五更,每一更對於古人來說,都有著不同的含義。所以古人就總結出一句俗語「一更人,二更火,三更鬼,四更賊,五更雞」,這句俗語我們經常聽老一輩的人提起,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一更人一更天就是從黃昏開始,就是我們現在晚上的七點到九點之間。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可以說都是老一輩人總結出來的智慧結晶,這句「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講的則是修身養性的學問,無論何時何地,人身體的健康永遠是最重要的,所以這句話甚至到了今天也是同樣適用。「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更」是古時記時的一個單位,並且只記夜晚,古人們把夜晚分為五更天,我們如今看的古裝電視劇中經常能看到有守夜計時的人,曾經「打更人」,這也就是時至今日我們還經常把一些守夜的工作造成「打更」的原因。
  • 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
    而今天咱們也用農村老俗語說一些養生的話,比如這句:「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是什麼意思,有哪些道理:農村老話:「不貪三更色,不戀一更食,不動五更氣」的意思: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三更、什麼是一更和五更:在電視劇中常常看到更夫們在打更,而「天乾物燥,小心火燭」自然也成了更夫最常說的一句話
  • 地府的老大是誰?根本不是閻羅王,而是西天靈山的一位菩薩!
    在老祖宗的傳說裡,人死了是要去見閻羅王的。閻羅王居住在地府,人被勾魂索命到了那兒,幽暗無比,恐怖的聲音此起彼伏,見到了閻羅王,那兇神惡煞的神情更讓人膽戰心驚,直言「不會再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