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加拿大石龍子自行防空炮,從沒防過空,打得德軍步兵哭爹喊娘

2021-01-08 丹書戰史

自行防空炮在二戰時期獲得飛速的發展,尤其是二戰初期德軍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優異的表現,讓盟軍意識到地面部隊必須加強機動防空武器;在1942年的迪耶普之戰中,加拿大軍隊受到德空軍的巨大殺傷,更加堅定了研發自行防空炮的決心,其成果就是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底盤採用加拿大生產的M4A1(灰熊)底盤,搭配新的4聯裝炮塔構成。原本防空炮為4門西斯帕諾20毫米炮,在1944年時為了統一武器型號,改為皮爾森20毫米防空炮,也就是20毫米厄立孔炮的簡化版。

該炮可以發射厄立孔炮使用的彈藥,低空防禦力好,4門炮的理論最大射速1800發每分鐘,彈藥投放能力在二戰時期來說算得上非常優秀了。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炮塔內有4個座位,其中車長有兩個,低座位用於車內乘坐,高座位用於探出身子指揮時坐靠。炮手可探頭射擊,也可以躲在炮塔內射擊,探頭射擊時使用MK9反射式瞄準鏡,在炮塔內則使用他艙蓋上的潛望鏡觀瞄操作。

作為防空炮,靈活性很重要,石龍子自行防空炮的炮塔能夠以60°每秒的速度進行旋轉,方便炮手快速瞄準目標,這個速度比M4中型坦克都要快得多。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1943年,石龍子的測試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加拿大決定對它進行量產,投入到即將打開的歐洲第二戰場上去,為師、團級部隊提供機動的低空防護火力。

沒能大規模量產的石龍子

從二戰的發展來看,石龍子這種防空武器是符合時代發展方向的,德軍在二戰中也發展出很多類似的裝備,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不過1944年的戰局對盟軍有利,原本設想中德空軍瘋狂的反擊並沒有出現,他們把僅有的力量,都大部分投入到反擊盟軍戰略轟炸部隊中去了,實際上地面部隊受到的空中威脅相對來說沒那麼嚴重。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在1944年4月左右,加拿大取消了石龍子項目,專心生產坦克,此時的石龍子只生產出3輛整車和8座炮塔,其中一輛自行防空炮被運往英國,繼續接受測試。

正是那輛被運到大西洋彼岸的石龍子自行防空炮,它在1945年登陸安特衛普港,踏上歐洲大陸,編入加拿大第二裝甲旅,參與萊茵河地區的作戰。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在它短暫的戰鬥生涯中,它的戰鬥可圈可點,曾有一次一名德軍狙擊手企圖狙殺其車長,躲過一劫的車長立馬調轉炮口對著可疑方向一頓猛射,直接將附近的遮蔽物全部掃清,只留下躲避炮火的狙擊手。

戰後的總結中,士兵們認為石龍子是清除障礙物的好幫手,尤其是對付一些躲在建築物裡的敵人,用它的機炮掃射具有很強的震撼力。加拿大軍隊總結出來的戰術,在進攻作戰中,由坦克負責打頭陣,石龍子自行防空炮作為第二裝甲力量,當與敵人遭遇的時候,坦克負責與敵方火炮、坦克等交戰,石龍子則趁勢進入火力區,以4門機炮掃清戰場上的敵步兵。

石龍子自行防空炮

原本設計用於防空的石龍子自行防空炮,沒想到在戰場上成了步兵收割機,本職工作一次沒幹,意外點亮了新技能。相比於同時期其他國家的自行防空炮,大多採用敞開式或半開放式戰鬥室,無法像石龍子自行防空炮一樣兼顧攻擊力和防禦力。

不過因為盟軍進程非常順利,加拿大軍隊也沒有參與到進攻柏林這樣的硬仗中去,德軍投降後石龍子自行防空炮就失去了價值,沒能繼續發展。

相關焦點

  • 在楓葉旗幟下——加拿大「石龍子」自行高炮研發簡史
    二戰時期加拿大的坦克生產可以籠統的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授權生產代工的瓦倫丁步兵坦克的生產,第二階段則是依託北美車輛製造業自主研發製造中型坦克(公羊和灰熊)及其變形車的生產。
  • 解讀二戰中的蘇聯為何「沒有」自走防空炮!
    類似自行火炮、自走防空炮這種坦克隨從肯定是多多益善的才對。德國球狀閃電自走防空炮但是在這個背景下,兩者於防空自走炮這一塊兒的發展卻是大相逕庭,先說說德國,作為在二戰中最依仗裝甲,也最重視裝甲的國家,坦克的命絕對是要比步兵值錢的,像英國人那樣專門造一堆給步兵抗子彈的步兵坦克,上前線就得在坦克上面鋪上坐墊
  • 88毫米高射炮:二戰德軍防空作戰主力,但卻以反坦克而聞名於世
    88毫米高射炮,簡稱「88炮」,並不是因為對空防禦而出名,而是將高射炮平射,成了一門非常出色的反坦克炮,而為後世的軍迷所津津樂道,被載入了二戰著名高射炮的史冊。
  • 被遺忘的小國裝甲 二戰中率先使用自行防空炮的德國小弟
    匈牙利第一代正經的國產坦克是從瑞典引進技術自行生產的L60輕型坦克,雖然自研技術較差,但自行生產已經說明匈牙利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工業基礎,這點在僕從國中尤其難能可貴。不知是匈牙利設計本意還是其他原因,換裝75mm火炮僅加強了步兵支援能力,未能解決反坦克能力不足的缺陷。
  • 坦克也玩變形金剛,德軍戰車裝備防空高炮,為何堪稱飛機的剋星?
    由於德國在二戰時期進行了提前準備,發展了各型先進的武器裝備,讓德國在一開始就對周邊國家發起了閃電攻擊。隨著戰爭的不斷推進,在戰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難以預測的情況,因此,德國工程師們又針對戰場實際需求,研發出了很多特殊的武器。在這些武器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德軍的"東風"自行防空炮,堪稱是飛機的剋星。
  • 《拯救大兵瑞恩》的防空武器,被德軍當機槍,一發炮彈能打碎人體
    說起二戰時期的德國機關炮,都是用來對付飛機的,而且打得很準,一旦飛機經過有這種密集炮火防守的地區,就會有很多倒黴的飛機被擊落。尤其是20mm的炮彈,打在飛機上就是一個大洞,幾發炮彈下來就可能擊落一架戰鬥機。
  • 被己方空中優勢耽誤的十字軍MK.II/III自行高炮,只好欺負步兵
    在二戰前期,盟軍對於德軍的閃電攻勢難有還手之力,其中斯圖卡俯衝轟炸機的精確戰術打擊簡直驚掉了官兵們的下巴,移動中的坦克都無法逃脫打擊,這一時期盟軍地面部隊既無法得到空軍的全面支援,自身也缺少機動防空武器,對自行防空炮的需求特別旺盛。
  • 德軍裝甲步兵的「低空壁壘」: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
    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二戰初期,德軍利用一些半履帶牽引車改裝出了一些輕型自行防空高炮德軍曾利用儘管德軍利用一部分坦克底盤改裝出了一些全履帶的裝甲防空車,性能也非常不錯,但是德軍的坦克產量本來就不高,不可能將寶貴的坦克底盤大量用於防空用途,德軍只能尋找新的防空火炮搭載平臺。德軍摩託化步兵部隊裝備的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輸車進入了德軍的眼帘,這種中型裝甲車擁有一定的裝甲防護,完全可以搭載20毫米高射炮,並且該型裝甲車裝備數量較多,可以滿足數量上的需求。
  • 二戰QF 3.7英寸高射炮,英國主力大口徑防空炮
    QF 3.7英寸(94毫米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上世紀20年代開始研製,二戰前不久開始服役的大口徑高射炮,是英國在二戰期間主力大口徑防空炮,雖然名氣不如德軍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但無論是性能還是發揮的作用都絲毫不差。
  • 二戰德軍一個步兵師能不能打過同時期的日軍甲種師團?
    德軍步兵師很早就改成了三單位制,即1個師轄3個步兵團、1個炮兵團,此外還轄戰防炮營、工兵營、偵察營等單位。一個滿員的德國步兵師在1.5-1.7萬人。 師部:158人,輕機槍2挺,摩託17輛,輪式車輛31輛 偵察營:625人,輕機槍25挺,重機槍8挺,75毫米反坦克炮3門,20毫米防空炮3門,50毫米迫擊炮3門,81毫米迫擊炮4門,75毫米leIG18型輕步兵炮2門,裝甲車3輛,摩託45輛,輪式車輛30輛,馬車3輛,馬213匹。
  • 四號坦克的防空之路,二戰德軍的中流砥柱,豈能被高射炮難住?
    而利用它車體研發出的改進型號也成了二戰中的常客,比如四號防空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期,德國的高炮技術就已經成熟,那門經常用於打坦克的88m炮其實也是門高射炮。
  • 瑞典L-62自行防空炮,安裝博福斯高射炮,二戰前期的反坦克神器
    瑞典在上世紀30年代,以L-60輕型坦克為基礎研發了一種自行式防空炮,也就是L-62 ,作為早期投入使用的專業機動防空武器,這款裝備參與了二戰中歐洲戰區的很多作戰行動,儘管數量不是很多,但卻有一些在戰爭中倖存,對戰爭起到了一定的影響。
  • 蜇人的蜜蜂——二戰德軍「野蜂」自行火炮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德戰場,除了爆發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裝甲對戰之外,也爆發過數次大規模的炮兵對決。為了能夠在炮兵裝備上壓制對方,除了傳統的牽引式火炮之外,蘇聯和納粹德國都裝備了各種數量龐大且性能不俗的自行火炮。而今天就為大家簡單介紹下二戰時德軍裝備的「野蜂」自行火炮。
  • 二戰德軍的野牛、黃蜂、蟋蟀再到野蜂,現代自行火炮的開山之作
    德國150毫米s.IG.33步兵炮是二戰德軍產量較大的步兵炮,德國從1933年到1945年,一直生產150毫米s.IG.33系列步兵炮。在實際作戰中,因為該炮的巨大重量限制了其對德軍步兵的支援和發揮,所以自行化改裝也迅速進行。務實的德國工程師迅速在德國已經生產的一系列坦克底盤上加裝150毫米s.IG.33步兵炮,這樣機動性的問題才得以解決。
  •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還是坦克炮
    【話說軍世】如果說到二戰中有名的火炮,也許不少人會說《亮劍》中提及的「義大利炮」,實際當時優秀的火炮有很多,比如說,讓M4中型坦克達到巔峰的英國17磅炮,被戲稱為「152神教」的前蘇聯152毫米火炮,結構簡單,重量輕的日本92式步兵炮等,而德國的「88炮」,應用範圍更是超出的想像。
  • 塞班島日軍高炮學德軍88炮平射,打哭美軍坦克
    二戰當中德軍的88毫米炮是一件神奇的武器,因優良的性能和海陸空通吃的能力被譽為"萬能火炮",尤其是在打擊地面裝甲目標的戰鬥中,德軍將88毫米高炮平射,給敵軍坦克造成了致命的威脅和巨大的損失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二戰國軍中央軍德械師的使用德國leIG18式75毫米步兵炮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但說到德軍的88毫米54倍徑的高射炮,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謝爾曼坦克就像紙糊的一樣,歐洲戰場和太平洋的戰場完全就不是一個概念,謝爾曼坦克在亞洲就如同虎式坦克一樣堅不可摧,在歐洲戰場德軍任何坦克都具備遠距離擊穿炸毀謝爾曼坦克的能力,特別是德軍88毫米54倍徑坦克炮據說能夠在2000米距離內擊毀二戰所有中型坦克。
  • 二戰防空炮的高射速是咋實現的?說說防空炮的裝填裝置
    一直有個問題,二戰各型防空炮的裝填是怎樣的。除了VT引信,觀瞄設備之外,防空炮本身的性能應該和射速關係極大(這裡裱一些37手拉機)。那二戰時候的小孔徑防空炮(20mm,40mm),中口徑防空炮(88mm,90mm),大口徑防空炮(127mm,155mm)的裝填裝置都是怎樣的呢?男人們的防空炮,25mm小口徑火炮採用與機槍類似的彈夾供彈。
  • 二戰時期的步兵火炮與反坦克炮的區別解密二戰各個國家的經典火炮
    說到二戰時期的各國裝備的火炮型號,大多數以步兵炮為主,而步兵炮作用是作為戰場步兵的有效支援武器和攻堅武器,除口徑較小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輕便,二戰時期日軍對於步兵炮研製工作最為特別,比如日軍的二戰著名的92式步兵炮,其重量才250千克左右,高度0.62米,但其主炮口徑卻達到70毫米
  • 最強的加特林炮,美國T249自行防空炮,一發就能重傷直升機
    鑑於當時潛在對手已經裝備了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這種武器被證明優於美軍的M163,於是美軍提出「師屬防空系統」的計劃,要研究一種更強的自行防空武器。M163自行防空炮這種機炮原本於1956年開始研製,但是在項目進行了6年之後被放棄,至少在當時,這種6管的37毫米炮屬於威力過大的武器裝備,直升機戰術尚未成熟,噴氣式戰鬥機往更高的速度發展,一切都顯示防空炮已經沒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