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也玩變形金剛,德軍戰車裝備防空高炮,為何堪稱飛機的剋星?

2020-12-22 戰史

由於德國在二戰時期進行了提前準備,發展了各型先進的武器裝備,讓德國在一開始就對周邊國家發起了閃電攻擊。隨著戰爭的不斷推進,在戰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難以預測的情況,因此,德國工程師們又針對戰場實際需求,研發出了很多特殊的武器。在這些武器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德軍的"東風"自行防空炮,堪稱是飛機的剋星。

以坦克為基礎開發的自行防空炮

在二戰後期,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的時候,盟軍的空中優勢開始變得強大起來。德國陸軍為了防止盟軍的戰機轟炸,急需一批帶有防空武器來解決空中威脅問題。而要快速解決這個問題,利用德軍現有的坦克底盤,開發帶有防空功能的坦克是最快速的方案。

這個時期,德軍已經擁有大量不同口徑和重量的半履帶式自動防空炮(Sd.Kfz.10 / 4,Sd.Kfz.6 / 2,Sd.Kfz.7 / 1等)。由於這些車輛的裝甲非常有限或沒有裝甲,因此很容易受到地面或空中戰機的掃射和轟炸。炮手們需要更好的保護,以免受到小武器射擊和彈片的傷害。德國這時候需要坦克的防空車,因為它的裝甲足夠厚,可以抵抗大多數地面攻擊,它也可以提供一定的防護以防空襲。

於是,德軍開始製造了大量的坦克防空戰車,這些"不務正業"從坦克轉換而來的履帶型防空戰車,頗有變形金剛的意味兒。這些坦克都是以四號坦克H型和J型的底盤為基礎,拆掉原有的坦克炮塔,同時對戰鬥室進行了相應的改造,用鋼板在上層建築上用20mm左右的鋼板圍成戰鬥室。在戰鬥時放下這些鋼板,利用Flak 43火炮進行360度旋轉射擊,擴大射角。因為在拉起防護鋼板時,整個戰車的上層建築呈方形樣式,與當時的家具搬運車比較像,因此,這些坦克防空戰車又獲得了"家具搬運車"的綽號。

東風式自走防空炮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德軍在1944年以四號坦克底盤為基礎,打造的四號"東風式"防空坦克。這是一款自走防空炮,因此,也被稱之為"東風式自走防空炮",由杜伊斯堡的德意志鋼鐵生產局(Deutsche Eisenwerke)生產。德軍研發這款防空炮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替代旋風式防空坦克。因為四號坦克的底盤性能不錯,在拆掉了炮塔之後,德軍將它換上了開放式的六角型炮塔,並為這款防空炮裝備了37毫米的Flak 43高射炮。

在東風自走防空炮的頂部,德軍工程師沒有採用封裝式設計,即使這樣可以防止敵軍向戰車裡投擲手榴彈。由於東風自走防空炮在開火時,會產生大量的火藥燃燒濃煙,因此,必須採取開放式設計,可以讓濃煙快速散去,不能讓濃煙對車內官兵們造成致命傷害。由於時間有限,德軍雖然對東風自走防空炮首批下了100輛的訂單,但是,德軍最終大約製造了45輛東風式防空坦克。而且由於研製工作延誤,有7輛該型戰車是在"球形閃電"對空坦克底盤的基礎上改進過來的,這種戰車主要是裝備給德國陸軍裝甲團屬防空排,專門打擊盟軍的空中飛行器,堪稱盟軍飛機的剋星。

在基本參數方面,東風式自走防空炮的總重量大約為25噸,全長為5.92米,寬度為2.95米,全高3米。在該型坦克上,額定操作人數為5人,包括坦克長、火炮手、裝填手、駕駛員、通訊員(同時兼任機槍手)。據估計,該型戰車的裝甲厚度為最大為80mm,主要武器為一門37mm Flak 43 L/89高射炮,備彈量為1000發。

此外,它還裝備了一挺7.92mm MG34機槍,備彈量為1350發。東風式自走防空炮採用的發動機為12缸邁巴赫HL 120 TRM,總輸出功率可達300PS(300匹馬力),約合221千瓦,推重比可以達到12 PS/噸,其懸掛系統為鋼板彈簧。在行駛性能方面,東風式自走防空炮最大行程為200公裡,最高行駛速度為每小時38公裡。

相對於旋風式防空坦克,東風式自走防空炮主要進行了射程延伸,裝甲炮塔的技術也有了進步,另外,裝備了MG34機槍也讓其攻擊能力進一步增強。由於頂部戰鬥室的六面鋼板,厚度一般只有10-20mm,對於輕型子彈和炮彈的防禦能力還是不錯的。但是,如果採用具有穿甲能力稍強一點兒的彈藥來攻擊它,基本上馬上就涼涼了。並且由於這種漏鬥狀的戰鬥室設計,也存在較大的風險。在步兵進行戰鬥穿插時,若不小心將炸彈扔到這種戰車的戰鬥室裡,基本上整個炮組戰鬥人員就有可能全部報銷了。

並且這種防空坦克上的鋼板也可以隨意調整角度,如果全部封起來,就把炮組全部包住了,37毫米的防空炮的射界就變得很小,作用受到嚴重的限制。雖然在37mm炮周圍設置了鋼板,看起來操作靈活,但是,由於是一個開放式的炮塔設計,因此,敵方非常容易就可以瞄準這個戰車上的戰鬥人員。所以,東風自行防空炮存在一個攻擊和防護之間的巨大矛盾,在戰場上會讓車組人員十分糾結。

東風自行防空炮的行進時速只有38公裡,在戰場上與時速可達53公裡的T34坦克相遇時,基本上只有挨揍的份兒,火力不如對方,打也打不過,想跑也跑不掉,十分尷尬。況且由於主打的是防空功能,自身的10-20mm防禦鋼板,根本無法經受坦克主炮的攻擊。倘若在戰場上被T34坦克的主炮轟一下的話,整個炮組人員很難逃脫厄運。所以,這種坦克看似設計十分精巧,實則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很容易被一鍋端。

在對空射擊時,東風自行防空炮上裝備的37炮威力極大,況且由於備彈量達到1000發,在對付盟軍戰機等空中飛行器時,威力還是不可小覷的。但是,東風自行防空炮的射速卻相比旋風防空坦克慢了不少,命中率和火力密集度相對也較低。因為旋風坦克的防空炮能夠製造十分猛烈的防空彈幕,出奇不意地擊落敵機,而東風自行防空炮卻不具備這樣的偽裝能力,一般都是以硬拼為主。其實,東風自行防空炮除了可以對空攻擊空中飛行器以外,還可以偶爾流氓一下,攻擊敵軍坦克的背後或者側面,尤其是利用隱蔽地形發起突然襲擊,也可以取得不小的戰果。也可以與坦克一起配合作戰,在遇到敵軍坦克時,由編隊中的坦克進行攻擊。在遇到空中威脅時,由東風自行防空炮來解決。而且由於東風自行防空炮配備了20mm機槍一挺,在對付地面敵軍士兵時,也可以像收割機一樣,向敵軍士兵發起毀滅性的打擊。

數量太少,無法改變戰局

德軍計劃還要研製改進型號,計劃裝備2門37mm Flak 43高炮,並且炮塔也相應擴大,還要裝備裝彈設備,但是戰爭很快就結束了,這個改進計劃也流產了。

不過,由於東風自行防空炮數量太少,未能在戰場上起到真正的防禦作用,當然也不會改變戰局的走向。同時,其機槍也只備彈600發,很容易打光子彈。本來用坦克開發出來的防空火炮,都是一種應急的權宜之計,只是德軍用來進行應急防空的新鮮嘗試。德軍每次在遇到緊急情況時,才會想到利用這些不成熟的解決方案來應急。其實要想徹底杜絕對手的空中打擊,只有自己的戰機數量夠多,夠強,才能真正解決這個問題。在盟軍開始佔據越來越強的全面優勢之後,用坦克改裝的自行防空炮馬上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從東風自行防空炮的出現來看,德軍在戰略上早已犯下了大錯。決定最終結局的,並不是某一款武器,而是高層的作戰策略與決心。

相關焦點

  • 四號坦克的防空之路,二戰德軍的中流砥柱,豈能被高射炮難住?
    率先變成防空戰車的四號坦克「家具車」 四號坦克是以步兵坦克身份誕生的,因為當時一戰坦克的作戰理念在人們心中還是很深刻,但隨戰爭的發展,四號坦克的地位一下就突顯了出來
  • 二戰德國黑科技之「球形閃電」高炮,號稱一切低空目標的剋星
    球形閃電自行高炮其實,「球形閃電」自行高炮,並不是德軍研製的第一款自行高炮。早在1943年12月,德國陸軍就曾應實戰需求,將防空炮嫁接到四號坦克底盤上,研製出第一款「全履帶式」防空車輛,它裝有四聯20毫米FLAK38高射炮,被稱為「旋風」防空坦克。
  • 88毫米高射炮:二戰德軍防空作戰主力,但卻以反坦克而聞名於世
    當時,被稱為「戰防炮」的反坦克炮,大都只有37、40毫米口徑,反10噸以下的輕型坦克尚可,但要反T-34、M-4謝爾曼坦克等中型以上坦克,那就只能撓痒痒了;此時,德軍大量裝備的88毫米高射炮,在一個偶爾的機會脫穎而出,成了德軍步兵反坦克的有力武器。
  • 小口徑的37毫米高炮除了打飛機,還能打坦克、工事嗎?
    所以基於這些特點,在二戰中經常將高射炮用來打坦克、摧毀工事,那麼小口徑的37毫米高炮也能打坦克、工事嗎?眾所周知,高射炮具備初速大,射速快,射擊精度高等特點。所以基於這些特點,在二戰中經常將高射炮用來打坦克、摧毀工事,那麼小口徑的37毫米高炮也能打坦克、工事嗎?
  • 塞班島日軍高炮學德軍88炮平射,打哭美軍坦克
    二戰當中德軍的88毫米炮是一件神奇的武器,因優良的性能和海陸空通吃的能力被譽為"萬能火炮",尤其是在打擊地面裝甲目標的戰鬥中,德軍將88毫米高炮平射,給敵軍坦克造成了致命的威脅和巨大的損失
  • 德軍裝甲步兵的「低空壁壘」: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發現在東線這樣空前廣大的戰場上,德國空軍根本無法為陸軍建立可靠的空中掩護,蘇聯空軍經常採用「奇襲」戰術,以小批量、多架次實施低空突襲,目標重點指向車輛眾多的德軍裝甲部隊,炸完就撤,等到德國空軍戰鬥機趕到後,蘇聯飛機早已經撤退了,德軍的牽引式高射炮的準備時間也太長了
  • 博福斯高炮被譽為「防空神器」,為何德國人卻一點不感冒
    該高炮性能極為出色,被譽為「防空神器」,產品暢銷世界各地,連英國和法國都競相購買,美國人和蘇聯人更是沒皮沒臉地大批量偷著仿製。不過讓人疑惑的是,如此一款經典實用的高炮,卻始終得不到德國人的青睞,德國人對博福斯高炮的熱情一直不高。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博福斯高炮被譽為「防空神器」,為何德國人卻並不感冒?
  • 二戰時,為何大部分參戰國都裝備了瑞典的博福斯高炮
    這種裝備就是瑞典的博福斯40毫米高炮,一款來自北歐的防空利刃。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瑞典的博福斯高炮為何備受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其原因就是這款高炮的性能太出色了,因此受到各大參戰國的青睞。博福斯40毫米高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研發生產的一款高炮。博福斯公司是瑞典著名的科學家諾貝爾旗下的一家公司,是一家非常有實力的軍火巨頭。博福斯公司的產品中,最有名的就是火炮。
  • 地表最強鐵掃帚:這門中國高炮空地通吃,既能反導,還能打坦克
    縱觀人類的歷史,在飛機出現之後緊隨而來的就是防空高射炮,整個20世紀,飛機和防空炮之間的對抗都是異乎尋常的激烈。不過,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隨著防空飛彈的出現,地面防空部隊的主力裝備已經完成了從防空炮到防空飛彈的跨越,防空飛彈無論是射程還是精確度都碾壓防空炮,似乎在未來防空炮的存在是沒有必要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是國產35毫米履帶式雙聯自行高炮,配備在陸軍重型合成旅的防空營,與紅旗-17機動地空飛彈配合作戰。
  •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還是坦克炮
    二戰最強的火炮之一:上打飛機,下懟坦克德國88毫米高射炮是二戰中最為成功的火炮之一,一戰後德國因為受到條約的限制,直到1931年才成功將88毫米高炮研製成功,1933年FlaK18型88炮正式服役,其中FlaK意思就是防空炮。
  • 二戰奢侈的武器之五號防空坦克,黑豹坦克雖好,底盤太緊張了
    五號防空坦克是德國在二戰中設計的一款重裝備,是用來進行機動中低空防禦,該裝備並沒有量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本身和「突擊虎」這類裝備一樣「太奢侈」了,需要消耗寶貴的主力坦克底盤。
  • 戰鬥機的剋星,己方領空的捍衛者:高射炮
    ,將戰爭帶入到空地立體作戰的時代,最初將飛機投入戰場之時,飛機很簡陋也沒有什麼防禦力,飛行速度也不快,但是憑藉高度優勢令地面各種武器對它無可奈何,因為當時交戰各國都沒有裝備專門的防空武器,但是戰爭是武器的孵化器,很快被稱作飛機剋星的高射炮就被研製出來,戰鬥轟炸機也就結束了其在戰場上肆無忌憚的蜜月期。
  • 二戰中最成功的火炮系統:防空,打坦克,削碉堡,火炮中的全能俠
    當XTL最終拋開限制軍備條約的桎梏後,88毫米高炮馬上被德國空軍–德軍的防空力量是歸空軍管轄–採用,作為中口徑高炮的標準裝備。原型於1932年完成,並於1933年在德國投產。18型高炮是著名的88毫米口徑高射炮系列中的第一代火炮。
  • 能打飛機的高射炮,火力太猛了!裝甲部隊的噩夢製造者
    虎式除了機動性不太好外,其它方面堪稱完美——厚重的裝甲使許多盟軍坦克和火炮徒呼奈何,更可怕的是那一門勢大力沉的88mm口徑主炮,可以秒殺多數盟軍坦克,就連T-34和IS也要畏懼三分,從而成為盟軍裝甲部隊的噩夢。而這樣一種在陸戰中大顯神威的經典火炮,卻是源自用來「打飛機」的高射炮。88毫米高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製造商德國的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完成的。
  • 預算不足,俄軍開始魔改57毫米火炮,與步戰車搭配充分發揮優勢
    直到上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薩姆6"、"薩姆-8"等防空飛彈陸續服役,蘇軍的防空高炮團也陸續升級為防空飛彈團。自此,C-60開始逐步退居二線,僅有少部分摩步師還在裝備。而在蘇聯解體後,對於俄羅斯陸軍來說,本身新式武器研發經費就十分有限,再加上C-60的庫存數量非常多,將其改裝到其它武器平臺上就成為"廢物利用"的最好選擇。
  • 第一款真正意義的防空裝甲 球形閃電
    特別是在北非前線,盟軍飛機的低空轟炸使非洲軍團非常痛苦。德國陸軍痛苦地意識到,期待那個胖子(戈林)提供防空掩護越來越不現實。他們意識到要依靠自己的力量。陸軍對防空武器的需求變得非常迫切,同時為了保證機動性和反應速度,自行化變成了野戰防空武器的必要指標。
  • 解放軍或裝備新型35毫米自行高炮?大八輪戰車家族再添新成員
    最早的該型火炮清晰照片之一由於假想敵有著非常強大的空中力量,因此解放軍陸軍對野戰防空體系的建設非常看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效仿蘇軍建立起一整套野戰防空體系(想學別處也沒有,美國陸軍野戰防空體系基本為零)。集團軍一級是紅旗-16A/B,還裝備有部分59式57mm高射炮,別看57高炮老,彈道性能很好,進行現代化改裝之後可以承擔中低空的防禦。
  • 你所不知道的德軍88毫米高射炮,曾經部署江陰和武漢要塞抗日
    於帝國戰爭博物館的FlaK 36高炮Flak是德語Flugabwehr-Kanone的簡寫,意為防空炮,這也是88毫米炮最早的設計目的。加拿大博登軍事基地陳列的PaK43-41反坦克炮,是高射炮的延伸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軍用飛機技術,尤其是發動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軍用飛機的飛行高度和速度大大提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小小修改就可以對空的火炮,再也不能滿足需求。這意味著當時現存的防空炮幾乎全部失去了作用,然而當時只有很少的國家針對這個狀況設計新型的防空炮。
  • 中國輪式自行35mm高炮列裝,飛彈遍地的時代,高炮還有用嗎?
    最初這一車族出現的是輪式步戰車,之後則是輪式突擊車和榴彈炮,再往後便是各種變型車。但是以該平臺為基礎的防空系統則一直沒有出現,而本次單35高射炮的出現則填補了這一空白。這種高射炮為轉膛式高炮,配備了先進的雷達及火控系統,高炮最大射速可達到1000發/分鐘,綜合性能居於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