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越來越關注,健康體檢成為日常保健中最常見的方式,抽血化驗是體檢項目中最常見的一項。不過,總有患者抽血完後胳膊出現青腫,有人的胳膊還會鼓起一個大包。這時,患者會覺得給自己抽血的護士技術不好,殊不知這可真是冤枉了醫院採血室的護士們。
「為什麼抽個血,手臂抽血處要淤青好幾天?」
「淤青是不是護士抽得不好造成的?」
「抽血後出現淤青是身體出現問題嗎?」
「揉一揉能儘快消除淤青嗎?」
好多患者抽完血,棉籤一摁,手肘一屈,衣服一披,走人,還時不時伸直手肘看看血止住了沒,沒有再重新夾緊,看上幾個回合,最後覺得應該止血了,棉籤一扔完事。結果,過一會兒就發現採血的地方竟然紫了,或者還伴有酸痛感,此時往往會埋怨採血姐姐技術不是太好。其實不然!好的按壓手法和過硬的採血技術一樣重要哦!
下面我們來看看
到底哪些原因會造成抽血針眼處淤青呢?
一、壓迫面積太小
皮膚表面的針眼並不一定與血管壁上的針眼在一個點上,按壓時僅僅用一根手指壓住了皮膚表面的出血點是不行的,不能有效按壓住血管上的出血點,所以才會出現滲血、淤血情況。正確的止血按壓應該是用三個手指壓住抽血處或者在用一隻手的大拇指按壓棉籤頂端的同時另外四個手指放在胳膊的下面按壓,形成上下兩個支點,將皮膚表面和血管壁上的出血點整體壓住,就可以避免血管繼續出血。
二、止血邊按邊揉
採完血後血管針眼處仍在繼續出血,但是按壓時千萬不能揉,輕揉出血處不僅不能止血,相反會加速出血,效果自然適得其反。正確的方法是只能壓不要揉。
三、按壓時間過短
正常抽完血後止血一般要3~5分鐘,年齡大或血小板異常患者應相對長些。
四、袖子勒得過緊
正確的做法是抽血後一方面進行按壓止血,同時拉下上臂衣袖,避免上臂被衣服「勒」得太緊,影響血液正常回流。特別需要提醒的是,當天需要採血的患者穿著最好寬鬆些,這樣便於採血和止血。
正確的按壓方式
正確的按壓方式是胳膊平直,將棉籤平行於血管的方向按壓,這種方式能夠增加按壓面積,保證能同時按壓住皮膚上的和血管上的針眼。前臂呈伸展狀態時,穿刺點位置也不會產生較大的位移,按壓就能使穿刺點受力均勻,最大限度地降低淤血和疼痛的發生率。正確的按壓時間以5分鐘較為合適,時間太長,患者多難以堅持;時間太短則會因出血尚未完全止住而增加皮下淤血的機率。對於有出血傾向的病人,應適當延長按壓時間。
如果沒按壓好,出現了皮膚淤青或腫脹也無須緊張,因為一般淤血是可以自行被吸收的。為加快淤血的吸收,也可以採取抬高患肢、先冷敷(抽血後的48小時內)後熱敷的方法。必要時,還可用雲南白藥1克與食醋1毫升混合調成糊狀後溼敷,以達到止血、消腫、減輕局部疼痛、促進淤血吸收的目的。
如果採血後給予正確的按壓,但是還是出現大面積皮下出血淤青,這時候需要考慮是否自身的凝血功能異常。
也有少部分人由於自身血管脆性增加,採血過程中容易扎破血管,皮下滲血造成淤青。
如果已經出現了淤青也不要太緊張,抽血後淤青24小時內可以適當冷敷,24小時後可以用熱毛巾進行熱敷,改善局部循環,促進淤青消退,一般1-2周可消退。
今天的科普小知識到這兒就要結束啦
聰明的你,學會正確的按壓手法了嗎?
下次抽完血記得好好按壓哦~
因為熱愛,所以堅守
因為堅守,所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