淤青是什麼?
皮膚之所以會產生淤傷,是因為受到猛烈的撞擊或突然地拉伸時,皮下的毛細血管發生破裂或者撕裂。血液從毛細血管進入皮下組織而產生淤血,它隨著時間的變化發生反應,會顯示出從紅到紫一系列的顏色變化(根據受傷程度不同,有時候變化並不明顯)。
民間有『鬼掐青』的說法。
最近咱們岐黃學社學友會的學友反饋,自己手臂有莫名其妙的青紫,自己也不記得是什麼時候磕的了。隔段時間後,青紫就消失了。老年人俗稱是「鬼掐青」了。
生活中,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因此手臂上、大腿上經常會出現青一塊紫一塊的淤青,過五六天之後,淤青就會慢慢消失,恢復正常。但是,有時候也會有特殊的情況,比如明明沒磕著碰著,但是身體上卻莫名其妙出現了淤青,就是老人口中的「鬼掐青」,真的是鬼掐的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鬼捏青」跟您的身體有關係
其實,莫名的淤青並不是「鬼」掐的,淤青是由皮下出血造成的紅腫。外力撞擊導致毛細血管劈裂,血液中的紅細胞從血管裡滲透到組織和黏膜下,進而聚集在皮下組織,最終形成淤青。
不過,出現不明淤青的情況不太一樣。
在西醫看來,出現不明淤青可能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
疾病
患有遺傳性出血性毛細血管擴張症或血管性血友病的人,身體某些部位會有反覆性出血的症狀,最常見的就是瘀斑,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淤青。
血小板減少
血小板具有凝血、止血、修補破損的作用,如果血小板減少,手臂、大腿就很容易出現毛細血管破裂,導致淤青。
凝血因子減少
凝血因子承擔著凝固血液、阻止出血的重任,當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數量下降時,血小板的活性和數量也會相應降低,導致淤青出現。
缺乏維生素
維生素K也叫做凝血維生素,缺乏維生素K容易引起皮膚和黏膜出血,出現淤青。
在中醫看來,出現不明淤青則與這兩種因素有關:
一方面是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即淤血內阻,脈絡不通,導致血液溢出脈外,在皮膚上形成淤青。血瘀體質的人,最明顯的表現是面色晦暗、唇色發紫。
另一方面就是脾虛。
在中醫看來,脾具有「統血」的作用,如果脾虛,其約束血液的功能就會降低,從而導致血液外溢,皮膚出現不明淤青,還會導致食欲不振、腹脹、面色發黃、渾身無力等症狀。
莫名出現淤青,小心這些疾病
被外力撞擊出現的淤青,通常在幾天之後會自行消失,但是如果經常出現不明淤青就要注意了,有可能是這幾種疾病的暗示。
第一種是肝臟疾病。
凝血跟凝血因子相關,肝臟能合成好幾種凝血因子,肝臟不好的人,凝血因子合成得差一些,患者就容易有出血傾向。比如,肝炎、肝硬化等患者的皮膚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淤青。
第二種是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種遺傳出血性疾病,輕者輕微創傷後有出血傾向,重症患者沒有明顯外傷也可發生自發性出血,輕則出現淤青,重則出現不明傷口。
第三種是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疾病會導致血小板減少,容易出現流鼻血、女性月經量多、便血等症狀,同時皮膚上也會出現明顯的淤青。
第四種是過敏性紫癜。
過敏性紫癜是由於病毒感染、食物過敏或藥物過敏引起的,會出現淤青、腹痛、便血等症狀。
身體莫名有淤青,小心是某種疾病!緩解淤青,中醫有幾個方法
中醫教你這樣緩解淤青
對於多個部位淤青或淤青範圍逐漸擴大,出現淤青的同時伴有頭暈、發熱等不適症狀的嚴重情況,要及時就醫。對於一些情況不太嚴重的淤青,可以採取一些中醫方法來緩解。沒有不適感的,可以暫時觀察,不要過於擔心,影響自己的生活。
對於因脾氣虛弱,脾不統血而出現淤青的人,可以按摩內關穴,有助於活血化瘀。內關穴在手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這個穴位對於有血瘀問題的人來說尤為重要。
對於血瘀體質的人,可以多吃蓮藕、柿子、空心菜等具有活血、止血作用的食物,還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
產生淤青該如何處理?
對於各種創傷,熱敷似乎是一種常見的處理方法,但對於淤青來說卻不正確,若在淤青發生時採用熱敷,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而加重症狀,正確的做法是用包著冰塊的毛巾敷在患處,幫助症狀消退。
但如果身體經常出現無緣無故的淤青,應該去醫院做一個血液方面檢查,排除血小板或凝血功能異常導致的淤青,查清楚導致因素再進行治療,不要擅自補充維生素或服用其他藥物。
因為濫用維生素可能也會適得其反,比如,免疫力下降也會使血管變得脆弱,如果長期服用大量維生素 C 反而會導致白細胞抗病能力下降,加重症狀。
「
維生素 C 食物:
維生素C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多多補充,還能夠預防很多疾病。食物中的維生素C主要是儲存在新鮮的食物,比如新鮮的蔬菜、新鮮的水果,人體是無法合成的。所以新鮮的水果,比如橘子、山楂、檸檬和獼猴桃等都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的,蔬菜中含有維生素C比較多的是有青椒、番茄、大白菜等。
再比如,維生素 K 的缺乏會影響凝血因子合成,但要先了解這種缺乏是由於攝入不足,還是由於維生素 K 吸收不良。我們需要對症下藥,不要盲目瞎補!
「
維生素 K 食物:
綠葉蔬菜類含維生素K較多,像菠菜、甘藍、甜菜、綠豆、萵筍、芥菜、香菜、藕等,平時都可以多吃。油類中也富含維生素K,像紅花油、大豆油、魚肝油,奶油、黃油、大豆油等食物中都含維生素K。
動物內臟,像豬肝,牛肝等動物肝臟內富含維生素K,還有乾酪、肉類、奶、乳酪、優酪乳、優格等食物中也富含有維生素K。
維生素K是人體必需維生素,在人體內促進血液凝固,促進骨礦化,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和斷裂,維生素K還可以提供優良的鈣化,防止血管硬化引發心血管疾病。
所以,當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經常出現所謂的「鬼捏青」的時候。還是去醫院檢查,及時處理才能更好的預防一些嚴重的疾病,千萬不要被信仰或迷信耽誤了治療。
中醫辨證施治
血熱妄行
治則: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方:清熱涼血湯。
血瘀氣滯
治則:活血化瘀,理氣通絡。
主方:養血化瘀湯。
肝腎陰虛
治則:滋陰益腎,涼血止血。
主方:滋陰涼血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