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動漫那些事,大家好我是阿宅菌。
今天阿宅菌收到一位網友的留言,說自己的父母老是不能理解自己看動畫片,還希望阿宅菌能用自己的方式來替他解釋一下什麼是動畫片,希望能作為自己反駁父母對動畫片偏見的辦法。
說實話這還是阿宅菌第一次收到這種求助留言,一般這種問題不都是放到知乎上面?雖然我也不是什麼大咖人物,不過既然有人這麼信任阿宅菌我也會盡我所能地分享一下我對這個問題的理解,我不知道這樣的回答能否對大家起到幫助,但這算是我的最真實想法吧。
注意:以下內容只是個人心得,僅供參考!
在大人的眼裡動畫片一般都是給小孩子看的東西,而小孩子又比較單純,說白了就是幼稚,所以很多時候大人們都會認為,如果你也喜歡小孩的東西那麼你就是幼稚!其實阿宅菌我一直認為這是一種非常不正確的審視觀念。
對於長輩的這種觀念我一直都在向他們強調,動畫片的誕生是什麼,然後再借用一些真實的案例來引導對方,讓他們清楚地明白你的喜好對於自己的生活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那麼什麼是動畫片呢?
套用百度科的介紹: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因此動畫是一門藝術。
而我對藝術這種東西的理解他本身就是一種意識流東西,它就像抽象畫一樣,你能看懂他就是神作,看不懂那就是瞎**亂畫。
不過比起抽象畫,動畫卻顯得更加容易去理解和接受,因為動畫他本身就是一個會動的故事。而故事這種東西必然都存在一定的含義或者寓意在裡面。
如果說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的小孩喜歡動畫片,是源自於生物對動畫中各種豐富多彩的顏色和奇怪的動物/人物造型給吸引,激發了人的探索本能,那麼思想成熟後還喜歡動畫片的人則是被動畫故事裡的寓意給吸引。
在動畫中你可以欣賞到什麼是勇氣、信念、友情、愛情、親情,什麼是非黑即白的社會,正義與邪惡不過是一念之間的勝負,而這些動畫角色的故事會讓你明白你自身所需(缺)要(少)的東西是什麼。
因為自身缺少這些東西,因此看到動畫中這些虛幻故事的時候,我們便會無比的憧憬這樣的主角,我們渴望成為人中之龍,現實中也會積極努力地去實現這樣的自己。因此對於這樣的動畫我認為它是一種能夠引導人們思想邁向正確三觀的一種非常好的東西。
即便是一些比較獵奇的動畫,他所講的故事也都是現實社會的黑暗面,會讓觀眾清楚地認識到這個世界沒你想像的那麼美好,但也沒有想像中的黑暗,只要放寬心態你就能活得比誰都精彩。所以我一直都認為,喜歡看動畫片的人都比較感性和善良,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因此,當你了解什麼是動畫以及它存在的意義後,再來試想一下自己為什麼要給小孩子看動畫?因為動畫所宣傳出來的寓意都是充滿正能量的。在這個和平的時代裡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夠成為一位正直又善良的好人?所以從小給小孩看動畫片,既能激發小孩的想像力,又能培養小孩正確三觀的一種非常好的教育方式。(當然,那些出事就甩鍋給動畫片的家長第一應該思考的不是動畫片的限制級別,而是自己是否做好了開導小孩正確觀看節目的教導工作。)
阿宅菌我之前看過一篇這樣的報導,在外國一位女孩請教父親如何做好課外學習,父親的回答:去看動畫吧,在哪裡你能學會更多。這就是國人家長和外國家長對動畫的認知態度。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如同人參的道理一樣,人參本是一種很好的補藥,但是再好的東西吃多了也一樣會有壞處,這點動畫也一樣。好的動畫片雖然能傳遞我們正確的三觀指引,但過於美好的東西卻也容易讓人陶醉沉迷其中。
重點:
前面也說了,我們之所以喜歡看動畫是因為被動畫片中的某種東西吸引,這種東西可以是勇氣、信念、友情、愛情、親情,甚至是顏值都有所影響。因為自身可能缺少這種設定,因此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能夠不斷積極向上最終實現理想的精神,就會讓缺少這方面的青少年更加認真地投入到動畫片當中。
他們會去收集更多這種類型的動畫片來欣賞,造成這樣的結果要麼就是從動畫中得到救贖,現實生活變得更加開朗;要麼就是現實中遇到挫折最後只能在動畫中不斷尋找這種自我安慰的方式來逃避現實。
不斷的失敗與振作然後再次碰壁,加上周圍人還不理解的話就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變得不再願意接觸社會,比起繁華又套路的外界,還不如這些虛幻又美好的動畫世界更加讓人安心,因此阿宅們便出現了。
雖然過度的沉迷動畫,讓一些生活經常碰壁的人群變成了阿宅,但良好的動畫故事本身是積極並美好的。
因此對於動畫我們不應該用貶義的眼光去定義它的價值,大人們之所以會對動畫產生偏見一來除去對動畫的不了解以外,更多的是長大以後的他們早已見識過了社會,換句話而言他們已經不需要動畫片來教會他們什麼是善與惡,什麼是愛與恨,因此對於自己而言動畫就顯得有點多餘了。
但是我們不一樣,在父母沒空教育我們的時候,我們自己卻可以在動畫中學會更多的愛與恨。毫不誇張地告訴大家,年幼的阿宅菌最初對正義與邪惡的理解還不是父母告訴我警察和小偷誰對誰錯,而是看了《迪迦奧特曼》才自己悟懂了這個道理(雖然這個算不上是動畫片)。難道你也要說這樣的影視作品他是壞的嗎?
動畫片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被定義為兒童向節目,之所以變成現在的樣子是因為當年沒有更好的CG技術來實現複雜的影視節目,因此只能通過繪畫的形式來展現,加上小孩看的童話繪本也是如此,因此常年的積澱就形成了動畫似乎就是給小孩看的專屬節目,造成這樣的想法其實是不對的。
動畫是一種藝術,決定它的適看人群並不是它是動畫的本身,而是他故事的深度符合哪些人群觀看。
就像故事一樣,寫得夢幻一點那就是童話,寫得深奧一點那就是小說,你總不能說故事這種東西本身就是給小孩子看的吧?那以後你也別看小說,別看什麼歷史文學了,因為他們都是故事,都是給小孩子看的童話。
總結:
只要你不是看那些帶有禁止標籤的動畫片時喜歡看動畫片並沒有錯,家長們也不需要因為自己孩子喜歡看動畫片就認為不正常,這個世界奇怪癖好的人多了去了,喜歡看動畫片又算得了什麼呢?英國首相邱吉爾還喜歡裸奔、蘋果創始人蒂姆·庫克還是同性戀呢,比起這些名人你還會認為看動畫片很幼稚?
我一直都認為動畫片其實是一種比較意識流的東西,他屬於精神領域,有人在這裡找到救贖,也有人在這裡得到成長,這也是我們為什麼喜歡稱呼動畫片所構建出來的世界為「二次元理想鄉」的原因吧。因為這裡擁有許多讓人心生美好的能量與故事。只要你放寬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實動畫片他就是一種變相的青少年藝術教育節目,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影響你的日常生活。
以上就是本期的雜談內容了,如果你喜歡就點個讚支持一下吧。
(如有什麼需要糾正和分享可以在下方給阿宅菌留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