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後搖
大型老實人接盤現場
親子鑑定都可以偽造,我現在還能相信誰?
前段時間,新京報記者本著對全人類喜當爹行為的追尋和探索精神,臥底了親子鑑定群,成果喜人(並不)——只要花3萬,孩子就能被鑑定為「親生」。
據報導,當事人不需到場,甚至不用提供血樣,也能拿到鑑定報告。「不管是不是親生的,都能幫你做成親生的。」
人和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呢!?
點擊播放 GIF 7.4M
氣不氣!讓老實人接盤接得毫無翻身可能。
這讓我不禁想起看過的那些家庭情感糾紛類節目,《金牌調節》、《新老娘舅》、《錢塘老娘舅》、《第三調解室》、《愛情保衛戰》……
點擊播放 GIF 0.5M
在中國,幾乎每個電視臺都有一檔調解類節目。作為中國史上最接地氣的節目,做親子鑑定,簡直和鬧離婚一樣普遍。「是不是親生的」這種「醜事」,節目隔三差五就上演一回。
傳統觀念裡,戴綠帽已經夠屈辱了。可碰上「孩子不是親生的」,那簡直要了老命!
毀三觀的情感調節類節目,就是把家庭遮羞布扯下來的那個人。在孩子這個問題上,大家面子也不要了!就要鑑定結果!
點擊播放 GIF 5.8M
節目中,身經百戰的主持人們,就是正義的使者。
點擊播放 GIF 0.7M
其實國外有一檔類似節目,《莫裡秀》(Maury show),專門做親子鑑定。
只要報名參加節目,節目組便自掏腰包幫忙做親子鑑定,通過DNA來判斷誰是孩子父親。衝著能省100到500美元不等的鑑定費,很多人不顧當眾被綠的社會性死亡,登上舞臺。
點擊播放 GIF 3.8M
▲親子鑑定就是一面照妖鏡,一人倉皇逃跑,一人喜極而涕。
想看哭哭戚戚的父子相認場面?不好意思,這裡只有一個人的狂歡(得到想要的親子鑑定結果),和一群人的狂歡。
通常當主持人宣布「你不是他的爸爸」時,男人總會歡呼雀躍,節目效果拉滿。這並不是美國人心大,而是因為在美國,一旦確認某人是孩子父親,就意味著他必須支付贍養費,而孩子母親也因此找到「長期飯票」。
點擊播放 GIF 1.6M
▲前女友和現女友battle,爽的只有吃瓜群眾。
但在我國,親子鑑定是一個沉重的話題。除了滿屏幕的淚與同情,我想不到還能有什麼情緒。
屈辱的淚、抬不了頭的氣憤以及圍觀群眾們沉默的表情,才是我們印象中拿到親子鑑定的男人們該有的表現,荒誕又真實。
點擊播放 GIF 4.0M
▲綠帽男孩們的雞湯真理:「孩子長得有點像就可以了」,「人有時候糊塗點好」!
「隔壁老王」不是段子!
調解類節目一出現,便受到極大歡迎。有些人認為,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應了現實生活的悲歡喜樂」。
那份DNA鑑定證明,如劃開涇渭的分界線,把對與錯擺在面前,把收視率擠上前列。
女方的謊言,一撕就破。男人的尊嚴,一扯就沒。當雙方來到現場後,什麼一觸即發、刀光劍影都不足以形容這個場面。
比如,結婚前,一切豔遇都是前世修來的福分;夢醒時刻,那一夜爬上床的就是魔鬼。
點擊播放 GIF 5.7M
▲事實證明,只有床上的你才懵懂單純。現在?呵!
有些時候女方懶得辯解,只是想捍衛「家醜不可外揚」的傳統美德。
點擊播放 GIF 5.0M
▲鬧得滿城風雨是為了綠帽子戴得更好看麼?還不是因為你不願意去親子鑑定……
其實,親子鑑定就是通過人類遺傳基因分析,來判斷父母與子女是否親生關係。除了血液,菸頭、毛髮、指甲、口腔拭子都可以。
但是,羅圈腿,不可以!
點擊播放 GIF 5.0M
▲結果證明,老頭錯了,孩子就是親生的,羅圈腿只是個意外。
捲舌頭,也不可以!
男女雙方一般各坐一邊,或者分時間上場,這是為了雙方安全著想。無論年齡多大,動起手來也只是分分鐘的事,用個不恰當的比喻,乾柴烈火。
這對金婚夫婦,一位60多歲一位70多歲。丈夫憋了一輩子,終於鼓起勇氣拿著女兒的頭髮去檢測,結果換來老伴的一紙休書。
▲無論年齡多大,對「親生」的執念,一直都在。
有時候吵架想去親子鑑定,可能只是激將法。而猜忌,來源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大娘,我挺你!
對了,雙方親子關係的概率超過99.99%,就能支持親生血緣關係。0.01%的不準確性只是跟統計學概率有關。在親子鑑定報告裡,只有支持和不支持兩種結果。
但有一些男人,卻固執的把那0.01%當做挑刺的理由。
▲要不然,男方和自己父母也去驗一次?你不把0.01%的問題搞清楚,一輩子都要戴綠帽啊。
當你的解釋,顛覆了他們的常識,你,就是錯的。遇到這種科學問題,身經百戰的調解員也沒轍。綠帽是他們自己戴上去的,誰都不可以摘。
▲看到B型血的你輕輕側頭,一臉清高,頓時覺得我等俗人,勸不動。附生物學知識點:A型血和B型血父母生出來的小孩,可能是A,B,AB,O任何一種。
據一位親子鑑定師透露,職業生涯六年,總共經手委託6000餘件,「排除」結果一直維持在27%左右。這意味著每4個來做親子鑑定的,就有1個「非親生」的鑑定結果。
去做親子鑑定必有緣由,「非親生」機率高也不奇怪。在節目中,婆婆大方透露,逼兒媳親子鑑定,是因為兒子喜當爹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做個親子鑑定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
▲大媽,你不拿著和兒子的親子鑑定證明,人家也不能確定你就是她親生的婆婆啊。
民間科學有雲,孩子生下來3個月的時候,像極了爸爸,據說這是一種生物學的自我保護。
▲之前以為是爸爸摳摳搜搜,長大了才知道,原來是我不配~
本以為隔壁老王只是段子,結果兒子越來越像鄰居,剩下的就只有崩潰。
節目中這位父親就崩潰了,帶著孩子去做了親子鑑定,發現孩子果然不是自己的。最後記者採訪了對門鄰居,鄰居表示,自己有一定責任,但孩子他媽也不對,作為一個女人,沒有守住底線……
▲同情!此刻只有同情!
你可能千頭萬緒,準備了千言萬語,結果孩子是親生的,你傻了,女方也怒了,婚姻到頭了。
▲這個時候別說話,暗自開心就好。
同一個世界,不同的爹
相比較拼流量拼創意都生存艱難的綜藝們,二三線城市頻道的調解類節目,光憑一個親子鑑定,就能佔領收視高地,誰看誰上頭。
有網友說:
言語露骨、用詞毫不講究的家庭類調解節目裡,雖然講究差異化競爭,但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無死角覆蓋所有家庭角色,觀眾看後不只能起到不婚不育的效果,還能讓人燃起落髮為僧的衝動——俗世紅塵,真的太吵鬧了。
▲皇上被打後噗嗤一笑:懷玉你這麼剛,孩子絕對是我親生的。
想看透這些為了親子鑑定鬧上節目的俗世紅塵,首先要知道一點:
我國婚姻法中,夫妻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並已提供必要證據予以證明,另一方沒有相反證據又拒絕做親子鑑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推定請求確認親子關係不存在一方的主張成立。
是不是非常拗口,其實可以簡單粗暴解釋為,男方要去做親子鑑定,女方如果無理由拒絕,可以直接推定孩子不是男方的。
從這個角度看,節目裡那些拒絕親子鑑定的女性,只是垂死掙扎,毫無意義。
當然,男性也要承擔夫妻雙方的「信任」風險。
▲邱先生,一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在成都最繁華的商業街春熙路有一棟大樓,資產十多億。因為親子鑑定(結果孩子確實是他的),傷了老婆的心。今年9月,80多歲的他收到了妻子的離婚起訴。
但在國外,當爹卻更像「一個包袱」。
美國一直是一個缺爹的國家。網上數據顯示,1960年人口普查,美國9%的孩子來自單親家庭;2000年,這個比例增加到28%;而2016年,美國未成年人中,25%家裡沒有爸爸。
在親子鑑定面前,「不是親生」四個字,足以讓他們當著全國觀眾的面,高興地後空翻。
點擊播放 GIF 3.6M
歐洲國家也是如此。有個趨勢,就是很多男人覺得自己在婚姻中被碰瓷了。
一旦做親子鑑定打官司,確認是男方孩子,男方便要付所有法律費用,以及孩子18歲以前的開銷。
還記得當年有個13歲的英國男孩「當爹」麼?他創下了當時金氏世界紀錄——世界上年齡最小的爸爸。
據說男方後來退學了,沒有經濟來源,日子過得無比艱難,只能靠政府和雙方父母資助幫忙照顧女兒。
▲事情後來有了反轉,男方做了親子鑑定,結果孩子不是他親生的,而是15歲女友和另一名15歲男孩所生……
而中國人,就怕聽到「孩子不是你的」。一頂綠帽,足以炸翻男性所有的尊嚴。
對於他們而言,這世間最動聽的話,無疑就是那句:「我是你爸爸」!
- END -